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清国也造成了巨大破坏,破坏程度不亚于布尔战争给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造成的伤害,和德兰士瓦、奥兰治相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国北方却迟迟没有进入重建状态,反而因为俄国人和日本人的冲突雪上加霜。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到1904年,也就是明年,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就将爆发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是在清国。
清国的情况是如此恶劣,导致越来越多的华人对清国彻底失望,继而选择离开清国来到约翰内斯堡。
李岩和马侠已经接到巴克的通知,就在用于办公的木楼前等待,明显看出李岩是一大家子,马侠却是孤零零一个人,可怜得很。
“已经着人力资源公司那边去接马侠的家人,过段时间就能来约翰内斯堡团聚。”巴克在罗克耳边轻轻提示。
罗克还是热情,远远地脸上就堆满笑容。
李岩和马侠远远的就抱拳躬身施礼。
关于礼仪,罗克肯定是不会特殊强调,甚至表面上对这方面根本不关注,但是巴克组织了一个这方面的组织,正在对华人的传统礼仪进行整理,也在约翰内斯堡的华人之间进行普及,这种不是官方出面的方式其实更有利于礼仪的推行。
“各位下午好——”罗克主动打招呼。
“爵爷下午好——”回答的声音不整齐,但是声音洪亮,把罗克都吓了一跳。
进入木楼,陈设和一般家庭使用的木楼还是有区别,原本的厨房和客厅打通成了接待区,卧室自然就是办公室,二楼是储藏室和资料室,也有可供员工临时休息的休息室,功能还算齐全。
落座的时候,罗克肯定是要坐主位的,李岩和马侠就规规矩矩坐罗克对面,态度比紫葳公学的小学生都端正。
李岩的妻子主动奉茶,不是产自清国和印度的茶,而是产自约翰内斯堡本地。
罗克都让梁鼎新搜集中草药了,茶树当然也不会忘记,茶叶现在也不是清国特产,英国人早就偷偷把茶树弄到印度,搞出来了不伦不类的印度红茶,也就是英式下午茶的主角。
约翰内斯堡的茶叶现在产量很低,质量也不够稳定,这都可以理解,正常情况下,茶树三年后才能少量采摘,十年后进入盛产期,约翰内斯堡现在的茶树都是从清国移植的,想要喝到纯粹是约翰内斯堡生产的茶叶,还要再等个几年。
罗克道了谢,巴克主动寻找话题,气氛慢慢热烈起来。
“和咱们大清相比,约翰内斯堡的气候确实是迥然不同,咱们清国一到冬天就大雪纷飞,这边几年都不下一次雪,有些药材肯定不能种植,就算种勉强出来,药效和以前的草药肯定也不一样,如果要用,那祖宗传下来的药方就要改良——”提到中草药,李岩就滔滔不绝,能想到改良药方,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老军医强得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这种种植中草药的方式,只要气候合适,产量肯定就没问题,一次性几亩十几亩的种,种一次就能用很多年——”李岩还不了解规模化种植的概念。
“咱们种植中草药可不是为了药房的那点用量,你们也看到咱们的农场有多大了,这么多工人,也不会几亩十几亩的种,一次性至少要几十上百亩,我已经让人在清国寻找那些疗效显著的药房,医学院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这些药方做成中成药,然后规模化生产对外销售——”罗克描述的这种模式,在李岩看来简直闻所未闻。
传统中医的行医模式就是医馆,想发展到医院的规模都非常困难,罗克这方面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用行政的力量推动中医的发展,效果李岩根本无法想象。
“现在的医疗卫生,在全世界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医疗卫生这个行业将来肯定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医生的社会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西医治病的方法还是糙了点,和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没法比,你们将来有机会也要到医学院去进修,在这里当技术员只是暂时的——”罗克还是给画饼,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关键在于画的饼能不能兑现。
到目前为止,所有罗克画的饼都已经兑现,巴克在这方面深有体会。
农场里的这些技术员,其实也是权宜之计,现在的约翰内斯堡,马侠这样的学徒都是非常稀少的,让他们当技术员就是浪费,过上一段时间,农场肯定还会调整,类似李岩、马侠这样的人,还是要到医学院去系统学习,技术这方面,隔几天抽时间过来指导一下就行了。
“好好做,你们也看到了咱们的农场几十万亩地,都用来种药材,就咱们这点人累死也是干不完的活,现在约翰内斯堡周围已经没有了空余的土地,也就咱们这几十万亩地,还有多少只狼盯着呢,你们要是干得好,将来爵爷会拿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奖励,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巴克也是诱之以利,华人对土地的渴望什么时候都不会衰减,和土地相比,前途、钱财什么的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和早期来到约翰内斯堡的华人相比,现在的华人想在约翰内斯堡购买农场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也就是偏远地区,还有一些农场可以选择,约翰内斯堡近郊已经根本不可能。
那些信了罗克的“邪”的人,现在基本上都有了恒产,不信的人就惨了,他们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第191章 呯呯炮
罗克和巴克醉心于研究中草药的时候,安东和马丁正忙着算计比利时人。
自从刚果自由邦决定将坦葛尼喀湖割让给“罗德西亚”之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的边境地区终于恢复平静。
和面积达到三万两千九百平方公里的坦葛尼喀湖相比,面积只有5100平方公里的姆韦鲁湖就不那么引人注意。
姆韦鲁湖同样位于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边境,当初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发生冲突的时候,拉拉率领的祖鲁人一度占领了姆韦鲁湖全境,只可惜最后和刚果自由邦和谈的时候,邓肯并没有主张对姆韦鲁湖的权利,结果现在按照国际惯例,姆韦鲁湖就是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一家一半,这让安东和马丁非常不满。
“邓肯那个老杀才就该杀,造船是一把好手,谈判的本事就不行,这姆韦鲁湖比起北海一点也不差,凭什么就这么白白便宜了比利时人?不行,咱们得想办法把姆韦鲁湖占下来。”安东站在刚刚运抵姆韦鲁湖的“东湖号”水警船上,看着烟波浩荡的姆韦鲁湖痛心疾首。
姆韦鲁湖也是淡水湖,富含鱼类和水鸟,同样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华人开发尼亚萨兰就是沿着湖泊和河道进行,姆韦鲁湖同样也在尼亚萨兰的开发计划中。
水警船是尼亚萨兰造船厂刚刚研发出来的,船上使用了尼亚萨兰本地生产的柴油发动机,排水量300吨,固定成员20人,船上装备了尼亚萨兰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就是布尔人在布尔战争中使用过的“呯呯炮”。
1868年的“圣彼得堡宣言”和1899年的“海牙会议公约”中规定:爆炸弹丸重量必须大于400g,所以“呯呯炮”为了符合这一规定,就采用了37毫米口径。
平心而论,“呯呯炮”的威力还是不错的,367米每秒的初速,4110米的最大射程,弹头使用了装有17克混合炸药的爆破弹头,威力大概和未来的枪榴弹差不多。
和马克沁重机枪一样,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同样使用标志性的帆布弹带供弹,并且带有一个木制弹盒,这其实就是个放大版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但是射程比未来的榴弹发射器远得多,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就吃了大亏。
尼亚萨兰现在已经拥有生产马克沁重机枪的能力,那么继而生产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也是顺理成章,罗克已经命令尼亚萨兰兵工厂要进一步减轻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的重量,同时想办法增强爆破弹头的威力,在尼亚萨兰兵工厂无法生产火炮之前,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就是尼亚萨兰军队的重武器。
“东湖号”上,一共安装了三挺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船头两挺,船尾一挺,因为船上使用了可以进行360度旋转的底座,所以可以进行360度射击,这在南部非洲的内湖来说绝对是大杀器,非常有利于尼亚萨兰水警争夺南部非洲内湖。
从“东湖号”这个名字上,就能看出尼亚萨兰的野心,在尼亚萨兰内部,坦葛尼喀湖现在是“北海”,那么姆韦鲁湖就成了“东湖”,罗克不管刚果自由邦怎么样,自己先把坦葛尼喀湖和和姆韦鲁湖的名字改掉,也就是罗克身为尼亚萨兰男爵,尼亚萨湖这个名字现在还不能换,要不然罗克会连尼亚萨湖这个名字一起换掉。
“当时咱们从上到下都盯着坦葛尼喀湖,连卢本巴希都没有,直接还给比利时人,谁能想到姆韦鲁湖居然这么大——”马丁也遗憾,在罗克的领导下,警察出身的官员们个个都是貔貅,只能进不能出,看上什么好东西都要上去咬一口。
罗克已经给安东和马丁都普及过这个概念,从现在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就是尼亚萨兰的野蛮生长期,这个时候全世界的势力范围还没有固定,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想扩大尼亚萨兰的地盘就很困难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丢掉了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其中就包括非洲的坦葛尼喀和德属西南非洲,这两个地方就是未来的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现在的德国还实力强大,尼亚萨兰没有上去撕咬的机会,那么唯一的扩张方向就只剩下了刚果自由邦。
尼亚萨兰的野心,利奥波德二世当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尼亚萨兰和刚果自由邦停战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利用英国和德国向尼亚萨兰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尼亚萨兰将卢本巴希还给刚果自由邦,这个亏,安东和马丁都不甘心。
“要不是把船弄到这儿实在是太难,咱们就弄十几二十艘水警船过来,只要比利时人敢下湖,咱们就把他们轰成渣渣,看谁敢来和咱们抢。”安东也是遗憾,交通是制约尼亚萨拉扩张的最大因素。
要把水警船从尼亚萨湖送到姆韦鲁湖,就得通过赞比西河和卢安瓜河转运,这一大圈的难度,比起把水警船拆掉,从尼亚萨湖扛到姆韦鲁湖小不了多少。
别以为扛着水警船到姆韦鲁湖不现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中校辛普森率领一支部队,就是用拖拉机和肩扛手抬的方式,把两艘炮艇从刚果自由邦境内弄到坦葛尼喀湖,全程耗时四个月。
尼亚萨兰肯定不会这么笨,邓肯已经命人在坦葛尼喀湖和姆韦鲁湖分别修建造船厂,直接就地造船,以满足捕鱼和“抢地盘”的需求,这方面德国人和比利时人都还没有涉足,尼亚萨兰选择的时机刚刚好。
“就比利时人那些小渔船,给咱们的水警练手都不够。”马丁也是嚣张,和尼亚萨兰一样,比利时人开发刚果自由邦也是沿着河道进行,以后尼亚萨兰和比利时人在河道上还有的争,现在看来,是尼亚萨兰占尽优势。
虽然利奥波德二世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占领了刚果自由邦,但是利奥波德二世本人根本无力开发刚果自由邦,所以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自由邦的开发,只能依靠加丹加公司、安特卫普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