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2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审判是正义的,却遭到很多印度人的强烈反对。
不得不说,印度人的思维真的很奇葩,绝大部分印度人并不认为鲍斯和日本人的合作是可耻的,反而将鲍斯作为国家英雄来崇拜,印度国民大会甚至将鲍斯的画像挂在国民大会会场,受到国民大会成员们的疯狂崇拜。
盟军在远东组建的军事法庭,其中一位印度法官巴尔,前段时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公然声称应该将所有日本战犯全部释放。
“这个巴尔是怎么回事?”安琪实在想不通,这人是怎么混进军事法庭的。
“这家伙是日本政府的崇拜者,因为战争期间日本政府曾承诺,会全力帮助印度取得独立地位——”威廉·韦伯冷笑,印度人在政治上很多时候确实很幼稚。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从1857年印度大起义之后,到现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印度再也没有爆发过针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只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
印度人在面对困难时的选择和华人不同,华人是百折不挠砥砺奋进,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最终一定能赢得胜利。
印度是自己无法独立就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的怜悯,以及日本人或者德国人的帮助上。
这又怎么可能呢,但凡有余地,英国人是绝对不可能放任印度独立的。
而在日本人或者德国人的帮助下独立,也不过是由英国的殖民换成日本,或者德国的殖民罢了。
“他是怎么混进军事法庭的?”安琪好奇。
“印度政府推荐的——”威廉·韦伯对印度政府这种操作已经习以为常。
在印度,这种荒唐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前不久印度法庭审判印度国民军高级军官的时候,国民军军官的律师辩护称:国民军军官并不是背叛印度,只不过是他们搞错了印度政府的代表对象,印度是英国属国,没有背叛印度,自然也就不是背叛英国。
你特么都指挥军队向英印部队发起进攻了,还不是背叛英国,只不过是搞错了对象!
这个奇葩的理由,偏偏就还让法庭采信了。
“让他滚回印度,如果他不想死在狮城的话。”安琪不想再听到任何有关这人的消息,这样的法官,还是让他回印度去祸害印度人,或者是英国人去吧。
军事法庭这边的事还没有理清呢,印度的情况和安琪预料中的一样,愈发严重。
整个二战期间,英国征召了超过200万印度人参战,战绩感人。
战争期间,英印部队的后勤是由英国战争部统一提供,虽然英印部队在战争期间的表现让人一言难尽,英国战争部还是努力维持英印部队的后勤保障,这使得英印部队中的印度人,想受到的待遇还不错。
现在英国大裁军,英印部队按照英国战争部的计划是要全部裁撤的。
这个决定遭到所有印度士兵的强烈反对。
二战期间,印度人节衣缩食,把口粮和种子都节省下来运到英国喂牛,因此引发印度大饥荒。
战争期间印度有上千万人饿死,英印部队中的印度士兵虽然食物令人难以下咽,生活环境糟糕,以及种族主义虐待,可至少活得下去,这就已经让很多印度士兵满足了。
面对这种情况,蒙巴顿也不敢直接下令,以免引起印度士兵的强烈反弹。
可是英国殖民政府又养不起数百万印度部队,所以蒙巴顿只能暗戳戳的进一步降低英印部队的待遇。
蒙巴顿是想让印度士兵主动离开的,既然吃不饱,那就只能自谋生路。
没想到印度士兵并没有按照蒙巴顿的设想离开军队,而是再次祭出“非暴力不合作”。
大约一个星期前,印度海军在孟买的一处通讯基地,大约1000名印度水手和士兵,联名要求改善待遇,提供更好地饮食。
通讯基地指挥官金强力镇压,痛骂水手和士兵为“苦工和彪子生的杂种”,要求他们马上以正常态度工作。
水手和士兵们忍无可忍,彻底罢工,高呼“滚出印度”,包围了金的办公室。
金使用办公室的紧急联系电话向海军司令部上报,海军司令部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水手们使用通讯基地的通讯设备向印度全国的海军基地发出通电,并且将情况传递到印度海军的军舰上,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这时候情况还没有演变成起义,水兵们要求释放所有被关押的印度国民军高级指挥官员,并要求英国从印度和埃及撤军,提高印度士兵的工资,待遇标准,以及伙食水平,同时允许印度独立。
这些要求很多是不合理的,有些甚至自相矛盾。
印度国民军已经被远东盟军定义为日军的仆从军,按照规定所有印度国民军的高级指挥官员都应该受到战后审判,没有人能逃脱惩罚。
如果英国允许印度独立,那么提高待遇水平这些事就和英国没关系了,是印度政府的事。
最不可思议的是要求英国从埃及撤军。
英国是否在埃及驻军,和印度水兵有什么关系?
安琪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第一反应是这事背后有阴谋。
英国在埃及的核心利益是苏伊士运河,正常情况下,印度水兵应该不会关注苏伊士运河的归属。
那现在既然印度水兵提出了这个要求,背后肯定有故事。
安琪可以肯定,这件事跟南部非洲绝对没关系。
蒙巴顿并不这么认为。
印度水兵大起义——大罢工的第二天,蒙巴顿主动来到安琪的办公室,希望安琪能派出军队,协助英印殖民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平息这件事。
“抱歉,这件事和南部非洲没关系,我没有下令的权利——”安琪第一反应是拒绝,英国人和印度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你敢说这件事和你们南部非洲绝对没关系?”蒙巴顿怒气冲冲,看样子是将南部非洲作为第一怀疑对象。
也对。
随着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和印度样的利益越来越大,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已经俨然成为南部非洲的眼中钉肉中刺。
至少从蒙巴顿的角度上是这样的。
“你什么意思?”安琪表情转冷,看热闹的心态一扫而空。
“一个稳定的印度,更有利于东亚的平衡。”蒙巴顿只是怀疑,可惜没证据。
“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你刚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安琪不给蒙巴顿拉扯的空间。
“我的意思是除非你出兵,来证明这件事和你们南部非洲毫无关系。”蒙巴顿的理由,跟那位远东军事法庭的法官一样奇葩。
“你去找麦克阿瑟将军吧,他说不定会帮你。”安琪哈哈大笑,只有这么奇葩的总督才能配得上奇葩的印度。
别说这事跟南部非洲没关系。
就算有关系,安琪派人帮忙,只会让情况更复杂。
蒙巴顿也是病急乱投医,他大概没想到情况会恶化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出尔反尔,已经让印度忍无可忍,印度水兵的要求得到印度人的响应,在水兵们罢工之后,印度殖民政府为了镇压水兵们的罢工,彻底中断了对通讯基地的后勤供应,试图用饥饿让水兵们投降。
数千名孟买市民为饥饿的水兵送去了洋葱和西红柿,让水兵们渡过难关,继续和殖民政府对抗。
与此同时,倡导“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却在批评水兵们在夺取通讯基地的过程中使用了暴力方式,不符合“非暴力不合作”的宗旨,并且批评这场罢工没有计划。
印度国民大会党主洗萨达尔·帕特尔则要求水兵们“向往常一样上班”,尽快结束这场罢工。
水兵们就太委屈了,饿着肚子怎么干活?
也正是因为甘地和帕特尔的妥协,给了伦敦自信。
罢工开始的第四天,首相爱德礼下令,如果罢工不能在24小时之内结束,就会从英国本土调派军队对罢工进行镇压。
爱德礼也是够幼稚,他这个命令不下达,估计罢工的水兵们还内心忐忑。
爱德礼的命令下达后,水兵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晚打开了通讯基地内的武器库,将武器弹药分发给水兵,罢工终于发展成为武装起义。
孟买陷入混乱的同时,狮城一片祥和。
罢工爆发当天,狮城有印度人为罢工的水兵们进行募捐,随后就有丑闻爆出,称募捐的钱并没有用于支援水兵,而是被募捐的发起人私自瓜分。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都通过不同方式为前线作战的部队募捐,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国家的捐款都没有出现太大问题。
唯独印度接连爆出丑闻,不仅捐款总额混乱不堪,为前线捐赠的物资还多次出现以次充好,离奇消失,私自倒卖等离奇事件。
只能说印度人在这种事上总是很有天赋的。
水兵们的罢工演变成起义之后,蒙巴顿终于没时间骚扰安琪了,他派出战斗机在通讯基地周围巡逻,并且投掷传单瓦解起义水兵们的信心,又从锡兰调遣了两艘驱逐舰赶往孟买,同时一支由驱逐舰和巡洋舰组成的增援舰队,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赶往锡兰。
安琪也没闲着,蒙巴顿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主使者是谁,安琪却很清楚。
这件事既然和南部非洲没有关系,那么最大的嫌疑就是美国。
南部非洲将苏伊士运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美国人也一样。
蒙巴顿这段时间的注意力都在孟买,没时间关注美国人背后的小动作。
安琪有精力,在罢工升级的第一时间,就派人盯死了美军在狮城的办事处。
美国人也确实不小心,罢工升级的第二天,安琪派出的监测人员就得到消息,美军正在为起义水兵秘密提供后勤补给,以及武器弹药和情报支持。
情报虽然有了,但是怎么送给蒙巴顿又是个问题。
这些情报并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得到的,而是通过对美军电报的监测获得的,将这个情况通报给蒙巴顿,那就意味着南部非洲的情报监测能力严重泄露。
第2673章 大仇得报
安琪在为孟买担心的时候,罢工的海军士兵一无所知,他们这几天开心极了,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乐。
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第一大港口,为印度提供了超过百分之十的岗位,这个城市里生活着大约300万人,远超人口只有大约137万的首都新德里。
之所以都是“大约”,是因为印度殖民政府从来没有弄清楚印度到底有多少人,包括孟买、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也一样。
作为印度的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孟买是所有印度人的骄傲,很多印度人固执的认为孟买是全世界最大,人口最多,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不用嘲笑他们见识少,因为那些人没有去过纽约或者洛城,甚至从来没有离开过印度,他们就是一群固执的可怜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印度水兵过着狗都不如的生活,这里的“狗都不如”不是夸张,而是具体描述,因为就连英印部队里的军犬,待遇都比印度水兵好很多。
虽然待遇是如此苛刻,印度水兵却不敢提出太过分的要求,这场起义的导火索只是要求提高水兵们的待遇而已,并没有更高的政治诉求。
从这个角度上说,甘地对于印度水兵还是很了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