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2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物资配给制开始后,日本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快速下降,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本土去年甚至爆发了饥荒。
  日本本土本来就物资贫瘠,甚至粮食都需要对外采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海上交通线遭到盟军打击,本土物资供应开始紧张,最先感受到这一点的就是底层民众。
  日本就算再饥荒,也肯定饿不着王公贵族,最终恶果还是由日本底层民众承担。
  自去年冬天以来,盟军多次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日本的物资短缺愈演愈烈,甚至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现在知道大阪有免费的食物可以领取,就说眼睛饿得发绿的日本人该多积极吧。
  粮食确实有,却不是免费的,总要付出点什么才能得到。
  要么是劳动,要么吗——
  “我们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一群米国鬼畜,那帮混蛋真不是人,即便我们有远征军司令部颁发的通行证,随身携带的财物还是被全部抢走——”松下满脸羞愧,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自责。
  武内寺还没有来得及安慰,大桥就用极力压制愤怒的声音说道:“你们至少全部回来了,我带回来了150人,最终只有11个人抵达,如果不是我跑得快,应该也死在米国人刀下了吧。”
  更松下相比,大桥的经历更惊悚。
  松下遇到的美国人只是求财,大桥遇到的美国大兵也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刺激,居然直接用机枪扫射,大桥很幸运的才捡了条命回来。
  “怎么回事?”武内寺更惊讶,这尼玛为什么美国人比日本人还德国人。
  “他们先让我们排好队伍,然后把女人全部带出来,连年长的和年幼的也不放过,最后只剩下男人,鬼畜就用机枪扫射,我们是跳到河里才顺利逃走——”大桥说这话的时候全然忘记了,日军在巴丹是如何对待美军战俘的。
  所以老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是有道理的。
  “我要去找道格拉斯上校,米国人总得收敛一些。”武内寺没指望道格拉斯会因为这点事跟美国人翻脸,能让美国人收敛点,武内寺就谢天谢地了。
  道格拉斯的办公室就在武内寺的营地旁边,武内寺来到道格拉斯办公室的时候,道格拉斯正在跟美军的米勒上校喝下午茶。
  虽然已经从英国独立了四十年,很多南部非洲人还是保留着喝下午茶的习惯。
  别听美国人嘴巴上对英国各种嫌弃,美国人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对于英式传统的固执坚持,比南部非洲人大多了。
  米勒上校的家庭很富裕,在加利福尼亚拥有上万公顷的农场,他有六个兄弟,只有一个妹妹。
  这要在南部非洲,这个妹妹多半会成为一家人的掌上明珠,在学校里被人骂一句,六个哥哥跟老爹就会拎起猎枪,带着猎狗打上门。
  在美国,米勒上校唯一的妹妹嫁到英国,嫁给了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后裔,米勒上校的父亲为此还搭上了一大笔嫁妆。
  没嫁妆的话,那位家道中落的贵族子弟,大概是不会娶一个美国暴发户的女儿的。
  道格拉斯也没想到,美国人居然如此过分。
  虽然跟日军比起来,美国大兵最多是半斤八两。
  可盟军是打着维护和平的旗号来到东亚,总不能只带来仇恨。
  更何况麦克阿瑟做梦都想当日本太上皇,整天惦记着在日本人哪儿刷好感,所以这种事总得克制点吧。
  当着米勒上校的面,道格拉斯也不好多说什么,他不咸不淡的安慰了武内寺几句,将武内寺打发走,然后才看向身边的米勒上校。
  米勒上校刚才全程旁听了武内寺对美军暴行的控诉,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武内寺控诉的是南部非洲远征军一样。
  “你们多少也收敛点啊——”道格拉斯抱怨口吻,话里的意思却不是让美军收敛点,而是希望美国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手脚麻利点。
  你杀就杀吧,偏偏还漏了几个,让他们回去告状,什么意思?故意的么!
  有种小孩子干了坏事,恨不得天下皆知的感觉。
  “呵呵——”米勒上校笑而不语。
  这才哪到哪啊!
  你们南部非洲远征军对日本人下手那才是真狠,动不动就烈火焚城,袭击民船的时候专挑载人的打,实在找不到理由屠杀那些老老实实干活苟且偷生的战俘,就干脆公审,连条活路都不给,你们远征军真有资格说我们?
  麦克阿瑟想当太上皇是真的。
  普通美国人对日本人的痛恨也是真的。
  因为南部非洲官方和美国政府的大力宣传,关于巴丹死亡行军的真相,在美国已经人尽皆知。
  很多美国人马上就破防了。
  美国人虽然在欧洲不受欢迎,可欧洲是白人的老窝,巴黎人也不止看不上美国人,他们连巴黎之外的法国人都看不上。
  你日本人有什么资格敢虐待美国人?
  即便是美军战俘,那也不是日本人可以虐杀的,现在有了机会,总要报复回来。
  至于抢女人那点事——
  全世界可能要数日本人最不重视贞洁这东西了。
  你们日本人自己都不重视的东西,美国人自然更随意。
  玩够了自然会给你们送回去的。
  “空军的轰炸,几乎将大阪夷为平地,这让我们的士兵很不满意。”米勒上校态度随意,小事情毛毛雨啦。
  地毯式轰炸确实很过瘾,日本这种城市,选个风大的日子,横一道竖一道用燃烧弹在城市中心位置投个十字架,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刮过来都吹不灭。
  效率太高也不好,不止美国大兵,连远征军官兵都对空军的效率很不满意。
  烧这么彻底干什么,把军事目标全部干掉就够了,地面部队辛辛苦苦跑这么远,总得弄点好处吧。
  现在好了,整个城市被烧成一片白地,财产付之一炬,人要么烧死了要么跑了,那还有个鬼的油水。
  没有纪念品的刺激,说句不好听的,部队士气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士兵在战争期间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如果他们把战争中的习惯带回家,那后果是很严重的。”道格拉斯提醒米勒注意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
  美军的纪律本来就很糟糕,如果再没有军纪的约束,那等这几百万美军回到美国,后果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很重视这个问题,收集纪念品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有些领域是禁区,触犯了必定会严惩。
  说白了美国政府要的是战争机器。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则是要尽可能保证所有远征军官兵的心理健康。
  收集纪念品是为了啥?
  还不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嘛。
  最起码目的是高尚的。
  “那就不让他们回家,让他们常驻日本不就好了——”米勒轻描淡写。
  别听美国政府口口声声生命无价,在美国战争部的高官眼中,美国大兵的生命,跟俄罗斯的灰色牲口没什么区别。
  都是耗材罢了。
  至于日本人,连耗材都算不上!
  “你们的总司令先生可不是这么认为。”道格拉斯不反对,反正怎么算,都祸害不到南部非洲。
  就让这一对祸害去互相伤害吧。
  米勒撇撇嘴不说话。
  虽然收复菲律宾的时候,麦克阿瑟在马尼拉的滩头狠狠做了一把秀,但是并没有挽回在美军心目中的形象。
  作为驻菲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面对日军进攻,丢弃十几万部队自己逃跑的行为,彻底破坏了麦克阿瑟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路人缘。
  也就麦克阿瑟自我感觉良好,还以为收复菲律宾能够挽回他的形象,四年后再战美国政坛。
  美国大兵对这位总司令则是彻底失望,平时说得再好听,舌灿莲花天花乱坠,生死关头却临阵脱逃,再加上日本人的神助攻,巴丹死亡行军的后果,很大程度上都被归咎于麦克阿瑟。
  “虽然美国总统只是个傀儡,可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担任的。”米勒直接宣判麦克阿瑟的死刑。
  这话也不全对。
  其他美国总统或许只是傀儡,但是刚刚去世没多久的罗斯福,对美国的影响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至于麦克阿瑟,如果他参选,估计连杜鲁门都赢不了。
  更不用说欧洲战场还有位同样野心勃勃的总司令了。
  道格拉斯深以为然,麦克阿瑟如果是在南部非洲,别说军校校长,保安队长都够呛。
  保安队长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还得冲锋在前呢。
  军人如果临阵脱逃,都不用等到战后,直接就可以执行战场纪律。
  也就美国,居然举国上下根本就没人讨论这件事。
  所以说美国政府的洗脑能力才是空前绝后。


第2571章 搭上线
  美国人幼稚不幼稚,取决于美国的教育水平。
  21世纪都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美国的教育又能好到哪儿去?
  武内寺不这样认为,他接触的美式教育是精英教育,跟美国的公立教育是两码事,在精英教育这方面,美国还是可以信任的。
  说白了公立教育就是放羊,学的好不好跟联邦政府没关系,联邦政府也没指望接受公立教育这帮人建设美国,哄着你们长到可以服兵役的年龄也就差不多了。
  武内寺更喜欢南部非洲式教育,表面上看南部非洲的公立教育体系,跟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差不多。
  实际上差异巨大,最起码在幼儿教育阶段,南部非洲的公立教育,跟美国的精英教育差不多,有教无类。
  等到中学阶段,差距就逐渐拉开了。
  美国的中学阶段,其实就是高等教育的预科,成绩好的不需要担心,成绩不好的也可以通过各种前规则进入高等学府就学。
  至于那些成绩不好,家庭情况也同样不佳的学生,中学就是他们所能接触的最高学历。
  日本的高等教育还是不错的。
  甲午清日战争后,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后来又增加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由此,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公立教育体系。到1899年,日本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六。
  武内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去欧洲和美国留学,也要得益于甲午清日战争的红利,所以他对于战争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当然了,太平洋战争之后,武内寺就成为一个标准的和平主义者,个中缘由,见仁见智吧。
  远东盟军对于战犯的清算,在南部非洲内部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大部分南部非洲学者坚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以最残酷的报复还至于日本之身,让日本彻底失去发起战争的能力。
  也有一些个学者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应该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清算,避免导致在日本重现,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覆辙。
  “仇恨是无法长久延续下去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南部非洲如果想取代英国,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那么就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平,而不是将仇恨的种子埋下去,等待下一个二十年开花结果——”阿尔文读最新一期的《德兰士瓦日报》,这算是罗克家族的传统。
  罗克本人是没有什么传统的,菲丽丝出身英国贵族,规矩大得很,每天读报根深蒂固,以前是管家读,今天情况比较特殊,阿尔文读给盖文听。
  “这谁啊?”盖文略惊讶,南部非洲的舆论环境,能出现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