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2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的凯塞林。
凯塞林很清楚的知道莱茵河对于德军防线的重要性。
拥有莱茵河天险,德军尚可一战。
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突破莱茵河,那么德军将一败涂地。
所以人还没有到任,凯塞林就命令雷马根镇周围所有的德军部队,向雷马根镇集结,发誓要将鲁登道夫桥夺回。
托尼·安德森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完备。
向雷马根集结的德军部队,不是六个师,而是整整12个师,其中包括四个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
这么看的话,托尼·安德森是对的。
如果没有坦克协助防守,确实顶不住德军的进攻。
“搭建浮桥至少要一个星期,德国人不会给我们留出这么多时间的。”托尼·安德森深表忧虑,时间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没有时间就争取时间,德国人是怎么对付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对付德国人!”雷震无所畏惧,凯塞林想半渡而击,先想想怎么对付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轰炸机吧。
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轰炸机大显身手,隆美尔指挥的六个装甲师,顶着盟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一直到战役结束,也没能顺利抵达诺曼底。
雷马根这边也一样。
刚刚过去的冬天,南部非洲远征军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仅在距离雷马根镇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就修建了11座野战机场。
为了干净利落的结束这最后一战,巴顿集结了7000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其中“猎豹”战斗轰炸机的数量达到5000架,凯塞林想突破空军的保护,包围雷马根镇,难度极大。
就算没有了空中保护,南部非洲远征军也不是一筹莫展。
雷震和托尼·安德森努力协调增援的时候,齐宁正和他的战友们埋地雷。
对付坦克,只要思路正确,办法多得很。
最简单的方式肯定是反坦克战壕,莱茵河周边河道众多,这给南部非洲远征军装甲部队带来无数困难的同时,对待德军也一视同仁。
德国境内的交通条件很发达,高速公路现在已经有了近5000公里,这些高速公路都是双向六车道的高标准,跟69号那种两车道公路不可同日而语。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推进的时候,“虎”式坦克和“狮”式坦克多次误中德军埋设的反坦克地雷,造成不小的损失。
现在轮到远征军的侦察兵们出手了,埋地雷他们绝对是大行家。
“放进去的时候要小心,就像抚摸自己的清人——然后封上土,再撒上一层土进行伪装,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来——”齐宁一点也不心疼,直接用炸药在宽敞平整的高速公路上炸出一个洞,然后把反坦克地雷埋进去。
更多时候连炸药都不需要,在经过空军的狂轰滥炸后,高速公路上的弹坑多得很,不过这些弹坑用处不大,坦克手会主动绕过去,没谁傻的眼看着直径一两米的大坑,还头铁的把坦克开进去。
“每一个坑都要埋雷吗?”被临时派来帮忙的小赖特虚心学习,小赖特是法国人,这一次是作为仆从军,随第9装甲师作战。
这里的“仆从军”,并不是侮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仆从军。
南部非洲远征军对待仆从军部队,跟德国人和俄罗斯人还是不太一样。
德国人和俄罗斯人,对待仆从军的态度,就跟奴隶部队差不多,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
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仆从军很轻松,大多数时候承担一些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没太多危险,即便深处前线,也更多承担一些辅助作战任务,真正困难的任务,南部非洲远征军不会假手于人。
其实也没多困难。
是否困难得看情况,在东南亚的深山老林里跟小日本捉迷藏,确实是很麻烦。
在西欧平原上跟德军作战,难度真的不大。
关键是不管兵力还是武器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德军现在的后勤,连精锐党卫军都无法充分保证,普通部队真的是全靠一身血勇,在跟盟军硬拼。
“当然不是,我们的反坦克地雷数量有限,不能浪费——”齐宁保持着在保护伞公司养成的好习惯。
远征军官兵在战争期间的一切费用,全部由南部非洲国防部买单。
在保护伞的时候,哪怕一粒子弹,也得雇佣兵们自己掏钱。
可不得省着点嘛。
第2520章 空中优势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英美联军就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远的不说,只计算1942年到1945年,美国的军费是2927亿美元,英国的军费是235亿英镑,按照此时的汇率,大概折合1175亿美元左右。
这四年间,南部非洲的军费才586亿兰特,折合美元大概2930亿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在物资消耗上远低于美军和英军,跟俄罗斯差不多是一个水平。
不过1942年到1945年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在5000亿卢布左右,参考此时的汇率,大概折合1200亿美元。
时下俄罗斯不算国内为战争服务的人口,仅计算前线军队,就已经高达1100万左右。
南部非洲在前线才多少人?
东亚战场和欧洲战场加起来,尚且不到500万人。
这还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后勤部队在内。
所以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单位消耗,是远低于英军和美军的。
这一切都源自南部非洲远征军自古以来以来就养成的良好习惯。
说“自古”有点过分,不过南部非洲军方的良好习惯,至少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已经有意识的培养。
一战期间,堑壕战为主,协约国和同盟国,每一次大规模战役,战前的火力准备,动辄集结数千门大炮,密集轰炸一两个星期,巅峰时期,凡尔登绞肉机期间,十个月内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一战期间就开始注重步炮协同,战役准备期间的火力打击大幅减少。
到二战爆发后,南部非洲远征军更注重步坦协同和空地协同,炮击的强度和频率再次下降,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大幅上升。
齐宁和他的小伙伴们,并不能起到改变战局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只能迟滞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
不过齐宁并没有懈怠,小人物在大战役中如果发挥得当,一样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将最后一枚反坦克地雷埋入弹坑,齐宁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接下来是自由发挥时间。
“我们可以撤退了吗?”小赖特很担心,情报表明,至少六支德军部队正在从不同方向向雷马根镇逼近,齐宁小队才12个人。
“别着急,小子,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身背火箭筒的卡吉尔在小赖特身边坐下,身上的手榴弹、火箭弹撞在一起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小赖特心惊胆战。
“离我远点大个子,我可不想被炸上天——”小赖特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二战爆发以来,阵亡的人实在太多了,法国有近80万人阵亡。
看上去不多,不过考虑到法国一共才抵抗了不到40天,这个数字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法国针对阵亡士兵的规定,跟美国差不多,只有在确定身份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士兵阵亡,家属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如果是粉身碎骨,或者无法证明身份,那就只能归结为在战场上失踪,家属能够得到的抚恤金少得可怜。
“别担心小伙子,你至少还可以活40年!”卡吉尔拍着小赖特的肩膀哈哈大笑,南部非洲对于阵亡军人的标准,比美国和法国人性化多了。
军人在战场上失踪,要么是粉身碎骨,要么是被俘,几乎没有第三种可能。
南部非洲军人有强烈的荣誉感,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欧洲国家那种面对不可抗力允许投降的所谓“骑士精神”,在南部非洲基本不存在。
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被俘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战斗中昏厥,没有反抗能力的情况下被迫成为俘虏。
但凡还有一丝反抗能力,哪怕只能拉动手榴弹的拉环,南部非洲军人都不会成为俘虏。
所以在南部非洲官方,几乎不存在“失踪”这一说。
即便是“被俘”的军人,在战后也会一视同仁。
也不对,不仅一视同仁,甚至还会有特殊待遇。
因为被俘的军人,需要特别的心理辅导,才能接受这个事实。
“头,五公里外发现德军部队——”负责警戒任务的马克·泰勒骑着一辆履带式摩托车,这是战地最有效的交通工具。
从速度上说,明显轮胎式摩托车更快,比履带式摩托车更有效率。
不过战场环境复杂,交通状况很糟糕,很多摩托车无法通行的地方,履带就如履平地,所以履带式摩托车就成为侦察兵们的最爱。
“有坦克吗?”
小赖特还以为齐宁会下令撤退。
很明显,齐宁比小赖特想象中的更勇敢。
“有,很多!”马克没熄火,保持随时可以逃窜的状态。
“尼古拉,呼叫支援——”齐宁拿起突击步枪,向旁边的小山坡冲去。
尼古拉是小队的通讯员,携带着步话机,随时可以呼叫空中支援。
小赖特还没有反应过来,卡吉尔追着齐宁向山坡跑去,也没有忘记招呼小赖特。
“走啊,小子,这可能是你一生,最刺激的时刻!”
这话太有煽动性了,小赖特没犹豫,跟着卡吉尔冲上山坡。
马克也发动摩托,绕到山坡之后藏起来,如果他们要撤退,这辆履带式摩托车,是最大的希望。
南部非洲空军的反应速度惊人,只用了两分钟,就有四架“猎豹”式战斗轰炸机从山坡上掠过,向德军部队过来的方向飞过去。
“咱们的空军这么给力吗?”小赖特简直惊呆了。
“多正常的,这肯定是在附近执行巡逻任务的飞行小队,指挥部会就近协调所有空军,一切为战争服务!”卡吉尔正在用铁锹挖散兵坑。
时间紧迫,挖战壕是不可能了,散兵坑也得多挖几个,这样才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小赖特拿着铁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动手。
散兵坑也是有讲究的。
就像散兵线一样,不了解战争的人,看着部队冲锋,感觉都是乱哄哄的人海战术,看不出什么门道。
真正的老手都不用观察,哪怕是来自不同部队,临时凑起来的人手,进攻的时候也知道和战友保持适当距离,至少一枚手榴弹飞过来,不会被一锅端。
大口径炮弹不考虑,那玩意儿不是人力能够对抗的,得看命。
“到那里去!”齐宁指挥小赖特挖坑,十几个人的小分队,就别提什么梯次防御交叉火力了,关键是保护自己。
“间隔十米,挖四个,最后一个在山脊线,准备好防水布,我们今天可能要在这里过夜了——”齐宁野心大,明显是想打持久战。
“先生,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小赖特感觉手脚都不同步了,十几个人对抗一支有很多坦克的德军部队,用螳臂当车都不足以形容。
“那又怎么样!”齐宁不怕,如果命令允许,齐宁敢带着小分队突袭柏林。
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
敢不敢又是一回事。
信心就来自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
法国人明显没这种自信。
五公里对于装甲部队来说也就一脚油门的事。
“猎豹”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