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9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这不是我们该谈的问题。”高达欲擒故纵,巴列维给出的条件不错,但是还不够。
  就在巴列维和高达互相试探的时候,凯尔和斯威夫特正在返回英使馆的汽车内发生争执。
  “该死的南部非洲人,我要杀了他,我一定要杀了他!”斯威夫特暴跳如雷,他现在回想起刚才在王宫里的那一幕,仍然感觉非常难堪。
  斯威夫特也是大意了,没想到高达的反击居然这么凌厉,一时间进退失据,完全失去了风度。
  现在回想起来,斯威夫特无地自容,他不仅个人荣誉扫地,而且还连累了英美石油,高达痛骂斯威夫特的时候,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
  “我劝你不要做傻事,高是阿丹公司的总经理,如果他在德黑兰发生意外,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遭到南部非洲人的报复。”凯尔提醒斯威夫特冷静,南部非洲睚眦必报人尽皆知,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肯定会做的天衣无缝,不会留下任何证据。”斯威夫特这方面还是有信心的,英美石油也不是什么正经商人,这种事也是轻车熟路。
  “所以我说了,我们所有人都会倒霉,我不认为南部非洲人有心情慢慢调查事情真相。”凯尔在担任英国驻波斯大使之前,曾经在英国情报局工作,太了解南部非洲的做事风格了。
  这种事也不需要讲证据,把所有嫌疑人都干掉就行了,这虽然有滥杀的嫌疑,但是却可以形成有效震慑,未来再有人想铤而走险时,就要三思而后行。
  “我们失去了伊丽莎白港,失去了胡齐斯坦,现在难道还要失去整个波斯吗?”斯威夫特冷笑,这都是你们这些官员干的好事。
  “情况没那么严重,尼亚萨兰勋爵和温斯顿首相关系极好,过段时间他们会在德黑兰见面,到时候他们肯定会讨论这个问题。”凯尔知道温斯顿这次来德黑兰的目的,明年的作战计划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定南部非洲人,以及俄罗斯人的态度。
  南部非洲现在已经表现出取代大英帝国的能力,这让温斯顿紧张万分,他可不想成为大英帝国的罪人。
  俄罗斯对于英国来说也很危险,以前的俄罗斯被摈弃在主流社会之外不为人知,通过和德国的战争,让世界对俄罗斯人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德国人吓人,可是俄罗斯人更吓人,俄罗斯不仅血性十足,关键还有和英国迥然不同的政治体制,和前者相比,后者更让温斯顿如坐针毡。
  温斯顿希望能通过德黑兰会议增加对大胡子的了解。
  温斯顿目前对于大胡子几乎一无所知。
  “你就不该对那个人有什么期待,如果不是某人居中联系,南部非洲根本就不会得到伊丽莎白港。”斯威夫特提起这件事依然痛心疾首。
  谁都没想到伊丽莎白港的沙漠下隐藏着石油。
  更没想到伊丽莎白港的石油采了几十年不仅没枯竭,反而越来越多,简直无穷无尽。
  如果是伊丽莎白油田处于英美石油控制下——
  那画面太美,斯威夫特都不敢想象。
  所以不仅英美石油,皇家壳牌也同样讨厌温斯顿,据说皇家壳牌的高层,喝醉了痛骂首相,已经成为高层宴会的固定保留节目。
  “现在说这些都没有意义,我只想告诉你,不要去挑衅南部非洲人,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不要激化矛盾。”凯尔不想和斯威夫特讨论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的官员确实有责任,可是英国的商人也同样有责任。
  当初机会对于罗克和英国商人来说都是公平的,结果罗克以一个极低的价格买下伊丽莎白港,英国商人没有表现出丝毫兴趣。
  等阿丹公司在伊丽莎白港找到石油,皇家壳牌才如梦方醒,可惜已经失去了得到伊莎莉白港的机会。
  至于英美石油——
  罗克购买伊丽莎白港的时候,英美石油才没有成立呢。
  在四国领导人中间,大胡子最早来到德黑兰,他直接入驻俄罗斯驻波斯大使馆,从机场前往俄罗斯使馆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意外。
  一名波兰难民在大胡子的汽车从身边经过时,向大胡子的汽车投掷了一枚炸弹。
  炸弹准确击中大胡子的汽车,大胡子本人却没有受伤,甚至车辆都受损不大。
  检查之后才得知,难民投掷的炸弹是波斯兵工厂生产的。
  因为技术不过关,炸弹的威力并不大,爆炸后也没有形成太多碎片,而是直接炸成两半,一场虚惊。
  这个事件最大的意义,是给即将抵达德黑兰的各国领导人提了个醒。
  “幸好刺客使用的不是我们南部非洲生产的手榴弹,要不然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参加某人的葬礼了。”杨·史沫资不喜欢大胡子,有点幸灾乐祸。
  “俄罗斯人在卡廷森林枪杀了两万波兰人,将波兰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屠戮一空,波兰人真可怜——”马丁言语里有对波兰人的怜悯。
  罗克不参与讨论,波兰人确实挺可怜的,不过也是活该,这个国家是标准的作死小能手。
  罗克和杨·史沫资、马丁正在前往德黑兰的飞机上。
  大胡子和温斯顿、罗斯福已经先后抵达德黑兰,罗克是最晚出发的。
  本来罗克还想去北非和塞浦路斯转一圈呢,结果在马丁的坚决劝说下放弃,理由是北非和塞浦路斯现在都不够安全。
  德黑兰其实也不安全,所以罗克这一次带的随行人员比较多,仅特勤局的安保人员就超过800人。
  “巴列维陛下希望和您重新讨论胡齐斯坦的问题,我很好奇,胡齐斯坦地下真的有那么多石油吗?”盖文作为罗克的秘书随罗克出访德黑兰,这是学习的好机会。
  “真的有!”马丁很了解情况,胡齐斯坦可是某人钦点的区域,错不了。
  罗克“点石成金”的能力也是人尽皆知,从伊丽莎白到胡齐斯坦,再从皮尔巴拉到铁四角,南部非洲能有今天的盛世,罗克居功至伟。
  “胡齐斯坦的石油不重要,关键看巴列维陛下的决心有多大。”罗克现在已经脱离了一城一池的层面,把控全局。
  “那您要和他见面吗?”盖文努力笔记,老家伙们就是这点不好,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小心,一点都不干脆。
  “肯定有机会的。”罗克不拒绝跟巴列维见面,波斯对于南部非洲的石油安全还是非常重要的。
  南部非洲的石油主要靠伊莎莉白港,波斯的位置正好卡在波斯湾的出口,如果巴列维存心给南部非洲找麻烦,那真的防不胜防。
  别的不说,万一某艘波斯商船,从波斯湾出口经过的时候,不小心掉点东西,那就够防护力薄弱的油船喝一壶。
  所以见一见也没关系,至少要给巴列维吃一颗定心丸,让巴列维看到点希望。
  专机的速度很快,在经过亚的斯亚贝巴时加了一次油,然后直飞德黑兰。
  巴列维为罗克在机场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温斯顿也到场,大胡子和罗斯福都没来。
  罗斯福身体不好,不来接罗克可以理解,大胡子这么深居简出,真的有这么怕死吗?
  “洛克,我的老朋友,你看上去跟四十年前相比几乎一点都没变,上帝太不公平了。”温斯顿看着罗克摇头苦笑,罗克身材依然挺拔,温斯顿已经从当初的翩翩少年变成秃头矮胖子。
  “你看上去可不太好,要注意身体啊——”罗克担心温斯顿的健康状况。
  温斯顿这几年身体一直都不好,前段时间差点一病不起,医生叮嘱温斯顿要戒烟戒酒,温斯顿直接拒绝,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抽烟不喝酒,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我最后一次担任英国首相了,等战争结束后,我肯定要退休,可惜这一次我不能去南部非洲当总督了。”温斯顿人累心更累。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温斯顿在南部非洲当总督的那几年,是温斯顿最开心的一段日子,温斯顿永远都会记得。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温斯顿这样说,也是想勾起罗克的美好回忆。
  他成功了。


第2352章 再造一个奥斯曼
  温斯顿见到罗克的第一天,没有和罗克聊起让人不愉快的战争和国家关系,而是纯粹的回忆过往,这让罗克略感慨。
  温斯顿最近的日子其实很难过,他身体不好,是一个病人。
  他领导下的大英帝国,是一个更严重的“病人”,不仅失去了对全世界的领导权,在英联邦内的权威也不复以往。
  按照英国传统,既然大英帝国都已经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那么肯定有人应该为此负责。
  很明显,担任首相的温斯顿成为最佳替罪羊。
  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英国国内的很多人不得不依赖温斯顿的领导力,维持大英帝国。
  等战争结束,最大的威胁消失,温斯顿恐怕就不得不面对群起围攻的局面。
  这也就可以解释,温斯顿为什么会怀念在南部非洲当总督的生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晚上温斯顿在英国使馆招待罗克。
  温斯顿这边只有英国外交大臣艾登陪同,罗克这边只带了杨·史沫资。
  艾登出生于达拉谟郡西奥克兰的一个保守贵族家庭,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德兰海战中阵亡。
  这家伙是个语言天才,大学学的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此外还精通俄语、法语、和德语。
  1926年,奥斯丁·张伯伦担任外交大臣期间,艾登曾作为奥斯特的议会私人秘书,陪同奥斯汀前往日内瓦参加同际联盟行政院会议,后来艾登在斯坦李·鲍德温内阁担任掌玺大臣,并被任命为英国驻国联代表。
  在担任外交大臣之前,艾登分别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和陆军大臣,和杨·史沫资的履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杨·史沫资和罗克一样,现在还是英国的陆军元帅呢。
  在担任了南部非洲总督之后,温斯顿现在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到南部非洲影响,这一次来波斯,温斯顿带的厨师很擅长制作中餐,晚宴的话题就从各国的饮食习惯开始。
  “虽然我不喜欢法国人,但是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在烹饪上还是很有天赋的。”温斯顿表扬法餐的时候没忘记贬低法国人,这是英国人的习惯。
  “法国人的天赋也就剩下烹饪了,以及高举双手投降。”艾登对法国的投降耿耿于怀,如果法国人坚持作战,英国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把英国的胜利寄托在法国身上,艾登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戴高乐总统还是不错的,他代表了强硬的法国人。”罗克为戴高乐撑腰,法国的投降,并不仅仅是法国的问题,英国同样负有责任。
  作为法国实力最强的盟友,英国从来没有真正全力以赴过,这一点罗克太清楚了。
  战争爆发后,虽然罗克不知道内维尔有没有给英军总司令下达类似基钦钠给罗克的秘密命令,但从英军的作战过程看,英军明显没有做好和德国战斗到底的准备。
  当战事不利时,英军没有和德军殊死搏斗,而是脚底抹油溜回英国本土,甚至还裹挟了一部分法军,直接抛弃了自己的盟友。
  这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真相。
  不能说法国是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所以才直接放弃抵抗。
  至少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高佬是来自巴黎的阴谋,是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