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8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两年的血战,“都灵”师减员严重,13000人的部队只剩下8000多人。
血战之后,“都灵”师击败四倍于己的俄军突破防线,紧接着在“死亡谷”又遭到俄罗斯军队的拦截。
此时“都灵”师的弹药也已经全部耗尽。
意大利人没有屈服,和俄罗斯军队爆发血腥的白刃战,乃至更残酷的徒手战,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为意大利军队杀出一条血路。
俄罗斯人肯定不想看到意大利人逃出生天,朱可夫调遣部队围追堵截,发誓要把意大利军队消灭在伏尔加格勒。
担任后卫的部队是山地军。
绝境之下,山地军也爆发出顽强的斗志,面对数倍于己的俄罗斯军队,意大利山地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地形地利和俄罗斯军队周旋,他们用燃烧瓶摧毁俄罗斯人的坦克,断臂的山地兵抱着炸药包和俄罗斯人同归于尽,伤兵也不愿意投降,准备好手榴弹,等俄罗斯人从身边经过的时候引爆。
3万意大利军队经过半个月的血战,终于突出重围逃出生天。
战斗过程极为惨烈,3万意大利军队只有大约4000人突围成功,俄罗斯那边连一个俘虏都没有,包括伤兵在内。
经此一战,意大利军队的表现震惊盟军,尤其是北非盟军。
北非英军在和德意联军作战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德意联军全线溃退之后,一支意大利军队主动向英军投降,遭到英军拒绝。
被羞辱的意大利人恼羞成怒,做到了他们自己都不敢想的事,主动进攻击败趾高气昂的英军,这次终于顺利成为战俘退出战争。
巴顿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无话可说,被击败的英军是英印部队,只能说意大利人和印度人一样,都是各自阵营里的奇葩。
“我现在开始担心在意大利本土的登陆作战了,如果意大利军队在绝境中都能爆发出类似俄罗斯战场的战斗力,那么我们要重新考虑我们的作战计划。”吉罗明显是被意大利军队的表现震惊,有句话说的没错,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没有世仇,法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的争夺由来已久,吉罗明显更了解意大利人。
“美国人一心要在意大利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在意大利登陆的部队肯定是以美国人为主。”巴顿也重新开始评估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意大利军队在俄罗斯战场的表现并没有太大说服力。
俄罗斯人太强硬了,而且太直男,早早就宣布不要意大利战俘,这是逼着意大利人以命相搏。
跟俄罗斯战场相比,北非战场就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表演,盟军和德意联军推来推去,打了两年还没有结果,真正的伤亡并没多少,所以意大利人不抗拒投降。
千万别把人逼急了,跟德国人相比,意大利人就像是胸无大志的老实人,只要能活下去就可以苟且。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难道不担心美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得到扩张?”吉罗惊讶,巴顿看上去似乎无所谓。
“亨利,地中海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湖,任何一个国家的船只,都有出现在地中海的权力。”巴顿肯定不会说,南部非洲正在和意大利秘密接触,美国人的计划注定是徒劳。
伏尔加格勒战役后,俄罗斯战场的情况会逐渐明朗。
就算输掉伏尔加格勒战役,俄罗斯还会继续组织高加索战役、巴库战役、乃至西伯利亚战役。
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小胡子为了组织伏尔加格勒战役,从仆从国抽调大量仆从军,已经引起仆从国的不满,继续抽调的话,会引发更强力的反弹。
德国的仆从国比如意大利、罗马尼亚,都是跟着德国吃战争红利捡便宜的,不会跟着小胡子一条路走到黑。
德军在战场战无不胜的时候,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会跟着德军摇旗呐喊。
战局不明朗的时候,就算德军暂时失利,仆从国虽然可以忍受,积极性肯定会下降。
一旦德军表现出颓势,露出败相,联盟也就分崩离析,想想意大利是怎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胜利国的,这为所有轴心国成员做出了最佳示范。
美国第2军作战失利后,巴顿不得不对作战计划进行调整,蒙哥马利击败隆美尔的同时,调整也已经完成,北非盟军即将向德意联军发起进攻。
埃森豪威尔和小巴顿还在努力,第2军被迫撤退休整,小巴顿之前率领的第1军还士气高昂呢,美国人万里迢迢来到北非不是挨打看戏的,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席盟军的进攻。
为了准备对德意联军的最后一站,上将巴顿从西班牙调来两个南部非洲装甲师,以及三个师的南部非洲联盟部队。
加上整编待命的自由法国军队,可以用于进攻的部队已经超过20万人。
美国第1军主动请战的同时,小巴顿希望上将巴顿能援助第1军一些“豹”式坦克,以加强第1军的攻击力。
这援助不是无偿的,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租给盟军的装备也不是无偿的,另一个时空的俄罗斯,一直到2006年才还清了二战的欠款。
英国人更惨,一战加二战的欠债一直还到2015年。
这里要表扬的是法国。
早早躺平的维希法国不欠美国人的钱,自由法国欠债大约35亿左右,战争结束后法国统一,这笔债就成了数不清的烂债。
战后美国人找法国要钱。
法国政府说债是自由法国欠的,请找自由法国要。
可是自由法国已经不存在了,两个法国合二为一,去哪找?
美国人为了讨债,启动重建欧洲计划,法国人为了得到美国贷款,终于开始部分偿还,到最后只还了大约五亿美元,剩余部分全部打水漂。
法国人其实不是没钱,只是不想给美国人。
对德国,法国人就大方极了,战后高利贷放的风生水起,和英国人一起向德国放贷,2007年德国总理默大妈表示,德国在战后已经支付了大约640亿欧元的战争赔款。
面对放贷手法如此老到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华尔街的金融家也只能感叹,要说阴险还得看欧洲。
既然美国给盟军的援助不是无偿的,南部非洲给盟军的援助肯定也不会无偿。
尤其是美国。
和英国、法国不同,美国人可是很有钱的,这钱不赚白不赚。
“真的要把坦克卖给美国人吗?”阿尔文担心把“豹”式卖给美国人,会影响到南部非洲在陆军方面的优势地位。
“没什么是不能卖的,主要看价钱给的够不够高。”罗克当然卖了,美国人不是造不出“豹”式,给美国人足够的时间,美国人也有能力将所有坦克全部更换。
自从世界大战爆发后,“豹”式坦克的优势在不断削弱,南部非洲近年对“豹”式的改进也是修修补补,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这并不代表南部非洲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
尼亚萨兰军工正在研发新一代中型坦克,这种坦克标配陀螺仪和夜视仪,可以在运动中射击,并且大幅强化在夜间作战的能力。
在使用了最新式的发动机和悬挂装置之后,新式坦克拥有更强大的运动能力,火炮也从现在的88毫米提升到105毫米,可以轻易击穿现役任何坦克的装甲,包括南部非洲自己装备的“虎”式坦克在内。
新型坦克被命名为“狮”式,已经生产出样车,预计明年开始批量装备部队。
“既然可以卖给美国人,那么也可以卖给俄罗斯人——”阿尔文对俄罗斯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也可以,不过数量必须控制。”罗克对俄罗斯人就太了解了,跟俄罗斯人做生意,多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想想一战结束时,俄罗斯人摆英国摆的多干脆,就知道和俄罗斯人做生意的风险。
南部非洲给俄罗斯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必须折算成兰特或者黄金,卢布罗克是不认的。
俄罗斯人没有兰特,也没有足够的黄金。
好在俄罗斯人还有资源,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和俄罗斯人谈判,俄罗斯人承诺会用资源偿还对南部非洲的欠款。
这个承诺俄罗斯人会不会严格执行,罗克也不能确定。
考虑到俄罗斯战场的作用,这个风险必须接受,没有俄罗斯战场的牵制,盟军要赢得胜利,要付出比经济援助更惨痛无数倍的代价。
就在北非盟军即将发动最后一战的同时,小胡子敏锐的意识到北非局势即将失控,对北非军团进行调整。
12月9号,小胡子将在突尼斯的德意部队编为第5装甲集团军,并任命阿尼姆上将为司令。
第5集团军下辖德军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步兵师及3个意大利步兵师。
同时小胡子命令隆美尔向阿尼姆的防线靠拢,一旦防线稳固之后,小胡子还要夺走隆美尔的指挥权,命令隆美尔回国治病,将德意联军在北非的指挥权全部交给阿尼姆,和刚从伏尔加格勒突围的梅赛将军。
哦,现在已经不是梅赛将军了。
梅赛指挥意大利第8集团军从伏尔加格勒成功突围之后,虽然30000意军只有4000逃出生天,这依然是另所有轴心国部队欢欣鼓舞的奇迹。
胖光头在梅赛突出重围之后,将美赛的军衔提升为元帅,以表彰梅赛的贡献。
梅赛成为元帅的时候,不久前刚成为元帅的保卢斯彻底悲剧。
1943年1月8号,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保卢斯发出最后通牒,敦促保卢斯投降。
保卢斯给小胡子发电报,希望小胡子能允许保卢斯相机行事。
其实就是投降,只是比较委婉的形容。
小胡子再次驳回,顿河方面军遂向第6集团军发起代号“指环”的全面进攻。
末日终将来临。
第2277章 最后的容克
古门拉克机场,一架被德军士兵亲切的称为“容克大妈”的Ju-52运输机尾翼冒着黑烟,艰难在跑道上降落。
几十名德军士兵快速围上去,机舱门打开,士兵们失望的发现,不是他们想要的面包和香肠,而是一箱箱冰冷的手榴弹。
“我们一共六架飞机,在途中遭到俄罗斯战机的围杀,有两架是被地面防空火力击落,我的飞机也中弹,上帝保佑,我一直在祈祷机舱内的弹药不要殉爆,否则我们将尸骨无存——”飞行员被扶出驾驶舱的时候瑟瑟发抖,眉毛上挂满了冰霜,驾驶舱的防护罩也被击破。
古门拉克是伏尔加格勒市内唯一还能运行的机场,德军这几个月,一直通过古门拉克机场为被围德军运送补给物资,并且转运伤员。
“休息一下吧,喝口热水,抱歉,我们现在只剩这个——”一名德军中尉为饥肠辘辘的飞行员端来一杯热水,他们途中经过几小时的飞行才抵达伏尔加格勒,历尽艰辛。
时间来到一月份,第6集团军也弹尽粮绝,德国人吃光了所有能吃的食物,一块混合着锯末、树皮,并且发霉的面包都能引发德军士兵的哄抢。
第6集团军最需要的是食物,以及允许第6集团军投降的电报。
大本营送来的物资却更多都是枪支弹药,连药品都很少,很明显大本营希望第6集团军坚持下去,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谢谢,现在情况很艰难,我们接下来——”飞行员欲言又止。
中尉沉默不语,他知道飞行员想说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