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8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很好。
  罗克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大概是盖文十辈子花不完那种,盖文愿意研究种牛,罗克也并不失望,如果盖文整天惦记着统一全球,相反罗克才会担心。
  阿尔文也不错,他的性格比盖文强势很多,对于政治也更有兴趣,很多南部非洲人,都把阿尔文看做罗克的最佳接班人。
  罗克现在也是好几十岁的人了,未来南部非洲的事罗克管不了,如果阿尔文有能力带领南部非洲更上一个台阶,罗克自然很高兴,如果阿尔文野心爆棚,罗克也只能祈祷阿尔文和未来的南部非洲有好运气。
  “赫尔说得一部分是对的,我们应该组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取代国际联盟,用更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阿尔文还是受到了赫尔的影响,不过也有自己的思考:“——关键是谁来主导,如果还是英国和法国,那么新的国际组织会成为另一个国际联盟,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没用的,不管是南部非洲还是美国,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迟早会成为下一个英国或者法国。”盖文语出惊人,他只是不喜欢政治,并不是一无所知。
  “即便是那样,也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我们总得尝试下。”阿尔文也不想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不过这也说不定。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就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威尔逊在一战结束后提出的“十四点”,虽然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嘲笑,客观上看确实代表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思想,就算放到二十一世纪也是很有前瞻性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无法执行,杜绝秘密外交这种事,美国人自己都做不到,取消一切经济壁垒会打破英国和法国的殖民体系,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话说,我们几代人的积累,凭什么被你一句话全部否定?
  至于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这种事只存在于乌托邦,太过理想化,对谁最有利一目了然,完全不符合实际,再合理也没用。
  用发展的眼光看,科技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是冷战时代,而不是后来美国的一家独大,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才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一家独大之后就会变成美国从全世界吸血的鬼样子。
  南部非洲的情况也是这样。
  为了提高对移民的吸引力,南部非洲努力为国民提供更好地生活环境,更好地发展前景,哪怕为此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小胡子发动世界大战的前提,也是先兑现自己的诺言,让德国人过上了好日子,这才获得了德国人的信任。
  南部非洲脱离英联邦之后,英国也开始努力提高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不是英国的领导阶层善心大发,而是感受到了南部非洲的威胁。
  要是英国人都移民南部非洲了,英国的领导阶层还能领导谁?
  “不要整天把目标放在领导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需要我们的指引,他们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罗克真的不喜欢长臂管辖,哪怕是长臂来自南部非洲。
  “那么南部非洲联盟怎么说?”阿尔文很乐意和罗克讨论这个问题。
  “南部非洲联盟是我们在展示自己的影响力,你接下来是不是想问不公平交换?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汽车从巴西换红木,你认为谁才是受益者?我们觉得自己是,巧了,巴西人也是这么认为。”罗克在这种事上从来不反思。
  价值这东西是相对的,穷人觉得花大几千块坐飞机是浪费,对于富人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对于南美土著来说,黄金的价值远远比不上琉璃球,所以也就不存在不平等交换这种事。
  这真不是瞎扯,黄金换玻璃球这种事,很多人都无法接受,那么动辄多少多少万的奢侈品,难道就真的值多少多少万?
  值不值要看对谁来说。
  奢侈品的消费群体从来就不是普通人。
  “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让所有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才有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想要巴西的红木,那么就用汽车去交换,而不是派军队去抢。”罗克冷笑,这是华人和昂撒人最大的不同。
  昂撒人的本质,迟早会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到时候昂撒人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南部非洲不靠发动战争获得财富,用双手创造财富才是获得财富的正确方式。
  “可是我们不抢,其他人都在抢——”阿尔文不甘心,凭什么别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南部非洲人就得老老实实工作。
  “国虽大,好战必亡!”罗克目光又落到战报上,现在的欧洲,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第2255章 在流干印度人最后一滴血之前,英国人绝不投降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
  历史悠久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几千年以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事历史上都已经发生过,老祖宗替我们趟了雷,不能让老祖宗白趟。
  两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捞足了好处,美国人眼红的要死,也想分一杯羹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式,和美国相比,欧洲国家更信赖南部非洲,美国只能选择德国和日本,以及现在的俄罗斯下注。
  英国法国对南部非洲的信任也不是轻松得到的,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南部非洲组织百万远征军赴欧参战,不计成本援助协约国,联合英法击败德国,这是信任的基础。
  这一次世界大战南部非洲没有第一时间参战,这和英法战前的绥靖政策有很大关系。
  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不担心德国的扩张,南部非洲自然也不会为了奥地利和波兰出头。
  等法国停止抵抗后,南部非洲这才参战,再次成为欧洲国家的救世主。
  南部非洲参战的时候,美国还为了贸易利润向德国和日本出售战争物资呢。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根本不可能获得欧洲国家的信任。
  温斯顿的美国之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温斯顿的南部非洲之行并不顺利,这让温斯顿很生气。
  让温斯顿更生气的是,美国提出的要求比南部非洲更过分。
  美国可以加大对英国的援助,不过要求英国向美国开放英联邦,同时允许美国参与对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更希望英国将黄金储备送到美国,还希望英国将美国作为组建流亡政府的第一选择。
  这些要求太过分了,温斯顿一个也不敢答应。
  如果英国向美国开放英联邦,那么英联邦干脆解体算了,南部非洲商品的涌入已经让大英帝国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商品再涌入,英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被彻底瓜分。
  英国可以允许南部非洲独立,主动放弃哈利法克斯,甚至将樟宜海军基地卖给南部非洲,但绝不会放弃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是英国的底线,非保不可,明明一个域外国家,却不顾法国和意大利的反对,宣称在地中海有核心利益,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一左一右控制着地中海的出口,美国人想参与管理是做梦。
  罗克和温斯顿还是有默契的。
  英国能守住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很大程度上依赖南部非洲的帮助,北非战役的过程足够证明,没有南部非洲的援助,英国可能已经在北非一败涂地。
  纵然如此,罗克也没有打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主意。
  不是不想,而是还不到时候,大英帝国现在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能再挣扎个十几年,南部非洲现在还不能跟英国翻脸。
  至于英国的黄金储备,现在很大一部分都已经作为贷款抵押送到南部非洲,美国人想要黄金,还得问南部非洲人是否同意。
  已经抵押过一次了,总不能再抵押一次,南部非洲不缺黄金,但没有一克是多余的。
  以上这些其实也不是没有讨论的余地,真正让温斯顿生气的是流亡政府。
  不列颠大空战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候,温斯顿都没有考虑过放弃英国本土,去国外组建流亡政府。
  温斯顿是嘴上不说,实际上已经也有所防备,真要是输掉不列颠大空战,无法阻挡德国的入侵,那组建流亡政府就是最后的选择。
  就算要组建,英国也不会选择美国或者是南部非洲,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才是更好地选择,这俩现在还是英联邦成员国呢。
  不过美国之行也不是毫无收获,温斯顿在美国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南部非洲资本对于美国的渗透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美国很多大企业都有南部非洲资本的股份,福特、杜邦、洛克菲勒石油,以及近年成立的一些大公司,背后都有南部非洲资本的影子。
  这个情况就很严重了,美国企业赚到的每一个美元,都要给背后的南部非洲资本分红,不管是美国人成为最后的赢家,还是南部非洲一家独大,南部非洲资本都是最终的胜利者。
  这方面又以高盛和花旗银行为代表。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整顿银行和金融业,下令银行业停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高盛和花旗是美国第一批恢复营业的银行。
  高盛是得到了兰德银行的注资,花旗银行背后是罗德斯家族,这两家银行在大萧条之后发展迅速,业务量更胜一层楼,美国国内能和高盛和花旗银行竞争的只剩下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钢铁公司被迫向法瓦尔特钢铁集团屈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陷入和南部非洲通讯企业的专利纠纷,摩根银行遭到高盛和花旗的联手夹击,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近年逐年下降。
  南部非洲的通讯企业,正在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可以用于通讯中继的通讯卫星,这个工作一旦完成,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就将彻底落后。
  阿尔文对温斯顿的美国之行非常关注,温斯顿人还在澳大利亚呢,布拉德办公室就开始针对性布置。
  温斯顿在美国期间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布拉德办公室的控制中,温斯顿每天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甚至早餐的菜单,隔天都会出现在阿尔文的办公桌上。
  阿尔文对此还不够满意,因为不知道温斯顿和美国政要见面时的谈话内容,布拉德办公室的特工,还没有神通广大到这种程度。
  在美国停留了一个星期之后,温斯顿前往加拿大,这是温斯顿此次环球之旅的最后一站。
  温斯顿没有去渥太华,而是直接去了哈利法克斯,他想确定加拿大对于南部非洲的依赖有多严重。
  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开始战略收缩,1905年英军从哈利法克斯撤出,加拿大失去英军保护。
  加拿大地广人稀,完全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美国人注意到大英帝国的衰弱,试图加大对加拿大的影响力,加拿大因此请求当时仍处于英联邦内的南部非洲帮助,南部非洲军方顺势将哈利法克斯作为大西洋舰队的母港之一。
  自从南部非洲军队进驻哈利法克斯,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南部非洲在哈利法克斯大兴土木,围绕着军港和空军基地,将哈利法克斯建成一个庞大的城市,大约有30万人生活在这里,其中超过十万人是南部非洲驻军的家属。
  1919年,加拿大政府和南部非洲签订协议,将哈利法克斯周边土地租借给南部非洲,哈利法克斯的面积扩大了五倍。
  1930年,哈利法克斯再次扩张,将附近的两个岛屿纳入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