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律这个底线。”罗克杀气腾腾,既然是要杀鸡骇猴,那说不得要多杀几个才行。
“那么我们要不要通知大法官阁下?”乔·罗素已经知道了罗克确定的审判原则:从严、从重、从速,总之要杀掉一批人,才能起到警告作用。
“那肯定,要不然怎么体现法律的威严!”罗克不越权,阿德说的没错,罗克只是警察,就只做警察应该做的事。
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后,就形成了行政权归内阁,立法权归上、下议院,司法权归法院的三权分立制度,内阁和议院、法院互相制衡,共同管理英国。
德兰士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使用的还是英国三权分立那一套。
只不过在德兰士瓦,现在一切还没有进入正轨,总督府和法院现在都已经成立,议院——也就是议会就还是没影的事,估计想成立议会,要等民主代议制度确立之后才有可能。
既然没有议会,自然也就没有立法机构,德兰士瓦现在使用的法律就是开普殖民地使用的法律,关于布尔人的部分,当初开普殖民地规定的极为严苛,某些部分甚至把布尔人和祖鲁人同等对待,这曾经引起开普境内布尔人的强烈不满。
等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议会成立,肯定是制定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己的法律,到时候关于布尔人这部分肯定会修改,不过在那之前,罗克还能借助开普殖民地的法律狠狠打击一下布尔人。
“那么好吧,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罪犯,警察局里还没有被审判的囚犯只剩下不到十个人,监狱里倒是有一些,要把那些人拉出来重新审判一遍吗?”乔·罗素还是很机灵的。
“别着急,跟布隆方丹那边联系一下,咱们这边罪犯不多,他们那边可不一定。”罗克不担心罪犯不够,二十一世纪,欧美监狱里都是一堆一堆的人,这个时代只会更多。
至于为什么约翰内斯堡没有罪犯,这和约翰内斯堡的大环境有关,大家都忙着挣钱呢,真没谁跟钱过不去。
第105章 峥嵘
除了某些特别变态的家伙,只要生活还有希望,就没有人会铤而走险。
约翰内斯堡现在的主体人口是华人和祖鲁人,祖鲁人都在矿场里,华人不是在矿场、水库,就是在农场里,只要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前景肯定是光明的,所以真没多少人作奸犯科。
奥兰治那边就差多了,战争结束后,数千名放下武器的游击队员返回奥兰治,这些人的精神在战争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创伤,有些游击队员回家之后才发现已经妻离子散家庭破碎,短短两个月内,就有数十名游击队员在临时分配的帐篷里举枪自杀。
更多的游击队员酗酒、暴躁、冲动,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和平协议》签订后的前两个月,奥兰治每天都会发生暴力事件,每天都有人被杀,李斯特全家被灭门在约翰内斯堡是个案,在奥兰治就很常见,李斯特全家被灭门的前一个星期内,奥兰治就发生了三起死亡在四人以上的暴力案件。
所以,罗克想举行公审,不仅奥斯汀·彭斯同意,就连路易·博塔都是同意的。
负责和约翰内斯堡接洽的奥兰治方面负责人是杨·克里斯蒂安·史沫资。
在奥兰治,杨·史沫资的职位是司法部长。
杨·史沫资出生于开普殖民地,所以生下来就是英国人,他的祖上是从法国迁往荷兰的胡格诺派教徒,父亲是布尔人农场主和殖民地议会议员,所以杨·史沫资的背景很复杂。
1891年,杨·史沫资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法律,然后在伦敦律师协会的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回到开普敦之后,杨·史沫资和塞西尔·罗得斯关系密切,但是在1898年,28岁的杨·史沫资接受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保罗·克留格尔的邀请,成为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司法部长。
战争爆发后,杨·史沫资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游击战开始后,杨·史沫资指挥部队在开普境内全歼了开普的第17长矛骑兵团。
一直到停战那天,杨·史沫资还在战场上,随后杨·史沫资参加了和平谈判,在谈判中,杨·史沫资主张和英国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平协议》的第十二条规定:剥夺布尔军队主要指挥者的公民权,但是不判处他们死刑。
这一条显然没有被认真执行,杨·史沫资和路易·博塔都是布尔军队指挥官,但是他们现在都进入奥兰治政府担任要职。
因为和塞西尔·罗德斯的关系,所以罗克是在小斯特意为杨·史沫资举行的晚宴上见到了杨·史沫资。
晚宴并没有多少人,除了小斯和杨·史沫资之外,就只有罗克和亨利。
杨·史沫资消瘦精干,眼神锐利,桃心形的山羊胡子给人印象深刻,他是布尔人中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因为有过在伦敦求学的经历,所以杨·史沫资很擅长和伦敦的政客打交道,上一次约瑟夫·张伯伦视察南非,就是杨·史沫资请来的。
未来英国政府同意南非自治,同样是杨·史沫资推动的。
南非联邦成立后,路易·博塔一直担任南非联邦总理,直到1919年路易·博塔去世后,杨·史沫资接任总理直到1924年,后来在1939年再次出任南非总理。
罗克以为杨·史沫资会就公审和罗克进行沟通,没想到杨·史沫资根本没有讨论公审的意思,坐下来就开始大谈他和路易·博塔刚刚成立的“人民党”。
党派是最近德兰士瓦和奥兰治非常流行的话题,杨·史沫资和路易·博塔、前德兰士代总统沙尔克·比格尔成立的是“人民党”,赫尔佐格和德威特成立了一个“奥兰治统一党”,他们都决定参加后年在开普举行的选举。
开普目前的执政党还是塞西尔·罗德斯所在的进步党,塞西尔·罗德斯去世后,斯塔尔·詹姆逊博士成为进步党的党魁,这位斯塔尔·詹姆逊博士,就是率领罗德西亚警察进入德兰士瓦境内试图接应暴乱,后来被德兰士瓦共和国俘虏的那位斯塔尔·詹姆逊。
1896年,斯塔尔·詹姆逊博士以身患重病为由逃过审判,当时传说斯塔尔·詹姆逊博士已经生命垂危,不过人家现在身体已经“痊愈”,还有精力参加1904年开普总理大选。
“从长远看,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民主代议制度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我们可以更乐观一点,未来南部非洲也有机会自治,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获得了自治地位,新西兰也在谋求自治,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实行民主代议制度,或者是自治的南非更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正如我们现在旱情严重,但是伦敦政府一无所知一样,伦敦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国会不可能及时对发生在南部非洲的一切做出正确应对。”杨·史沫资的理由很充足,罗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杨·史沫资的出发点和罗克肯定不一样。
去年雨季一滴雨都没下,所以今年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旱情真的很严重,林波波河已经彻底断流,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境内的其他河流也是水量不足。
在约翰内斯堡,政府和农场主正在努力自救,由政府出资,农业协会牵头,农场主们出力,在约翰内斯堡境内大规模开凿水井,兴修水利。
布隆方丹就不行,虽然布隆方丹也拿到了贷款,但是奥兰治政府的组织能力跟德兰士瓦政府差得远,布尔人又不配合,所以奥兰治只能被动应对,消极等待,如果今年雨季还是雨量不足,那么到明年,奥兰治的布尔人饮水都成问题。
目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还处于旱季,不下雨是正常的,等到11月雨季到来,如果雨量还是没有明显增加,那么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就要做好明年旱情更加严重的准备。
“民主代议制度还有可能,自治不太现实——”亨利肯定是不希望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的,如果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治,那么亨利和罗克他们这些贵族就要受到很多限制。
罗克在这个问题上不发言,不管亨利愿不愿意,罗克都知道自治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不现实,如果目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我想,伦敦的耐心不会持续多久。”杨·史沫资信心满满。
罗克和亨利、小斯交换了个眼神,好像明白了奥兰治的布尔人为什么对英国政府的帮助持抵触态度。
确实是抵触,难道布尔人就不知道,尽早重建农场,他们的生活就会尽早进入正规吗?
肯定知道的,就算普通布尔人不知道,杨·史沫资和路易·博塔这样的精英肯定也知道。
那么为什么布尔人什么都不做?
大概就是杨·史沫资刚刚所说的这个原因,如果布尔人什么都不做,什么事都依赖伦敦,除了补偿、拨款之外,还每年申请财政援助,申请贷款,这些贷款还有可能还不起——
那么用不了几年,伦敦肯定会厌倦的,到时候如果布尔人请求自治,伦敦确实是大概率会同意。
这特么才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估计让杨·史沫资和甘地去聊一聊,他们俩应该很有共同语言。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治对于奥兰治有什么好处。”罗克终于忍不住,现在杨·史沫资和路易·博塔的态度都很明显,不管是什么事,都要和德兰士瓦捆绑在一起,而罗克是坚决反对这种捆绑的。
如果没有德兰士瓦的配合,奥兰治什么事都做不了。
毕竟奥兰治没有金矿,也没有钻石矿,所以奥兰治根本没有经济独立自主的实力,之所以奥兰治事事都要拉上德兰士瓦,就是因为德兰士瓦有金矿,如果奥兰治和德兰士瓦捆绑在一起,那么德兰士瓦就可以从经济上给予奥兰治补贴。
作为德兰士瓦人,罗克肯定不同意这样的方式,如果奥兰治人真的要自治,那么德兰士瓦倒不如和罗德西亚走的更近一些,至少罗德西亚不需要德兰士瓦的帮助。
“自由,一直以来,我们想要的都是自由!”杨·史沫资斩钉截铁,这个理由几乎无懈可击:“因为英国的入侵,我们从开普迁移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兰德金矿发现后,开普再次挑起事端,为了结束战争,我们甚至愿意放弃兰德金矿,只保留独立自主的国家,但是即便是这个卑微的要求,伦敦依旧不同意,所以现在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而是英国政府强加给我们的。”
杨·史沫资说的没错,英国的确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怪只怪,远征军没有能力消灭布尔人,最后英国政府只能选择和布尔人谈判。
如果远征军再给力一点,英国政府再强硬一点,那么说不定就没有现在的麻烦了。
“部长阁下,你也是英国人,现在所有布尔人都是英国人。”亨利不疼不痒的提醒。
“是的,法瓦尔特勋爵,我确实是英国人,我出生在开普,在剑桥大学学习,在我的印象中,我出生的时候,大英帝国是积极开拓的,是勇敢无畏的,是文明进步的——但是现在呢呢?大英帝国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大英帝国了,作为英国人,我为大英帝国的某些人感到羞耻。”杨·史沫资大概是没有注意到,他说这话的同时,小斯的脸色非常难看。
要说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塞西尔·罗德斯责无旁贷,站在杨·史沫资的角度上,他确实是可以指责塞西尔·罗德斯,因为他们是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