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6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鹞”的速度非常快,发射完鱼雷之后马上拉升,一架“海鹞”甚至擦着意大利驱逐舰的桅杆高速掠过。
  意大利水兵这时候才清楚的看到,“海鹞”机翼下方的南部非洲三色旗。
  其实不需要三色旗,“海鹞”的金属机身,以及单翼外型已经清楚的表明身份。
  “海鹞”从意大利驱逐舰上方掠过的时候,意大利驱逐舰上的防空武器甚至都没有开火。
  这里不得不重点介绍下意大利海军。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40年的当下,总人口4400万人的意大利,只有85535名大学生,其中工科生仅占13。56%。
  对比日本在甲午清日战争后,拿着大清国的赔款实行义务教育,到1900年适龄学童入学率已经超过95%,意大利人需要反思。
  意大利海军中军官的数量严重不足,只占海军总人数的5。4%,而在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中,这一比例分别为7。5%和9。2%。
  意大利波拉海军学校的机枪手,在参加实战前只能射击两个弹匣,时间不到四秒种。
  意大利参战前,海军的重油储备严重不足,以至于北非战役期间,隆美尔指挥的北非军团需要油料的时候,意大利海军居然因为缺少油料无法出海护航,眼睁睁看着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因为缺少油料活活渴死。
  就这还有很多人吹意大利海军。
  怎么吹?
  “海鹞”的飞行员还是值得信赖的,一枚鱼雷命中意大利驱逐舰中部,剧烈的爆炸将意大利驱逐舰直接撕成两截。
  两架准备补雷的“海鹞”都没有得到参战的机会。
  这两架“海鹞”上的飞行员应该很郁闷。
  鱼雷轰炸机在降落的时候,为了保证安全是要将鱼雷扔掉的。
  不管有没有目标都得扔掉。
  所以这两架“海鹞”很遗憾的围着正在快速沉没的意大利驱逐舰飞了好几圈,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
  意大利驱逐舰沉没的速度确实快。
  随后赶来的印度洋舰队驱逐舰,按照惯例释放小艇,打捞落水的意大利水兵。
  只捞起了三个人。
  其中有一位是意大利国家游泳队成员。
  小插曲之后,舰队继续向摩加迪沙前进。
  杰克逊·马歇尔没有按照惯例首先向摩加迪沙发出通牒,而是派出布雷舰,首先在摩加迪沙港口布置水雷,将港口封锁后,这才发出通牒,要求摩加迪沙守军在三个小时内放弃抵抗,否则印度洋舰队将向摩加迪沙发动攻击。
  这时候大量战机已经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对摩加迪沙机场发动第一轮袭击。
  没错,不管意大利人投不投降,机场永远都是第一攻击目标。
  摩加迪沙意大利空军匆忙起飞迎战。
  这下终于轮到“苍鹰”发威。
  这同样是“苍鹰”自从诞生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参战。
  前文介绍过,南部非洲军方对于飞行员的要求极高。
  南部非洲军方看不上的飞行员,到了英国本土都能成为王牌飞行员。
  南部非洲军方飞行员的素质之高可见一斑。
  意大利空军和南部非洲空军没有可比性。
  飞行员的能力上,南部非洲空军远超意大利空军。
  飞机的性能上,“苍鹰”远超老旧的双翼机。
  连飞机的数量上,南部非洲都有压倒性优势。
  这还怎么打?
  纵然差距是如此之大,意大利空军也没有束手就擒,甚至起飞了两架轰炸机,试图攻击印度洋舰队。
  这两架飞机上装载的航弹只有可怜的50公斤。
  50公斤航弹用来轰炸民用目标还行,用来攻击舰队,连挠痒痒都算不上,只对航空母舰拥有一定威胁,而且还得扔到航空甲板上。
  意大利飞机根本没有扔炸弹的机会。
  两架意大利轰炸机刚刚起飞,就被蜂拥而至的“苍鹰”击落。
  真的是蜂拥而至,意大利空军的效率有点低,机场遭到袭击的时候,起飞迎战飞机寥寥无几,以至于“苍鹰”们就像发现猎物的群狼一样,每一架起飞的意大利飞机,都受到“苍鹰”们的重点照顾。
  空战只持续了三分钟。
  如果这也算空战的话。


第2103章 抓活的
  面条名不虚传。
  面对印度洋舰队的最后通牒,意大利人甚至都没有坚持到三个小时走完,就宣布摩加迪沙为不设防的城市。
  这不是投降啊。
  只是宣布摩加迪沙不设防,意属东非殖民政府还将继续作战。
  英俊潇洒的萨伏伊亲王也没有想到印度洋舰队来的这么快。
  摩加迪沙宣布不设防的时候,萨伏伊亲王乘坐装甲车离开摩加迪沙,并没有和这座城市共存亡。
  车队还没有开出摩加迪沙,就被南部非洲空军盯上。
  有意思的是,萨伏伊亲王乘坐的装甲车,居然是南部非洲生产的外贸型“短吻鳄”装甲车。
  发现装甲车队的第一时间,来自第15航空队的严峻少尉,就向“尼亚萨兰”号航空母舰发出信息,请示是否可以向装甲车队发起攻击。
  攻击指令很快下达。
  严峻向僚机做了个攻击手势,开始向车队俯冲。
  “苍鹰”也是可以对地攻击的,20毫米航空机炮,可以轻易击穿“短吻鳄”的防护装甲。
  咚咚咚——
  20毫米机炮的声音低沉厚重,子弹是由穿甲弹、燃烧弹、和曳光弹组成,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不需要曳光弹的指引,这样可以避免过早暴露,让敌方飞行员猝不及防。
  严峻经验丰富,车队最前方的装甲车被短点射直接打爆,车内的弹药殉爆,就像一个巨大而又昂贵的烟花,严峻却不开心。
  装甲车不是飞机,并不能为严峻的飞机带来一颗星星,而且战斗机攻击地面目标,效率实在是有点低。
  舰队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有对地攻击更专业“海鹞”赶来支援。
  “海鹞”已经杀疯了,打完驱逐舰炸机场,现在又有新的攻击目标出现,“海鹞”就像看到花姑娘的鬼子一样迅速赶来,严峻更不开心。
  “海鹞”没来的时候,严峻还能喝点汤。
  “海鹞”上场,“苍鹰”彻底失去表现机会。
  严峻还不是最伤心的,他的僚机才伤心,连开火的机会都没有,这让来自罗德西亚的布鲁斯很不甘心。
  不甘心也没办法。
  “短吻鳄”上安装的机枪,是可以对空射击的,虽然口径只有12。7毫米,对于防御力薄弱的战机具备一定防空能力。
  意大利人是真不行,十几辆“短吻鳄”装甲车,只有一辆在战斗爆发后对空射击,其他装甲车一哄而散,机枪手连头都不敢露,有几辆装甲车甚至车门打开,乘员一哄而散。
  意大利人也不傻,知道装甲车的目标比较大,更容易遭到空中打击。
  在保命这一点上,意大利人确实很擅长。
  萨伏伊亲王就倒霉了。
  他乘坐的装甲指挥车是重点照顾对象,南部非洲的飞行员们很熟悉“短吻鳄”装甲车的型号,知道装甲指挥车里坐的是大人物,并没有向装甲指挥车发动攻击。
  战斗爆发的第一时间,萨伏伊亲王乘坐的装甲车试图逃走。
  摩加迪沙狭窄的街道成为萨伏伊亲王逃走的最大障碍,装甲指挥车连掉头都做不到,萨伏伊亲王弃车而逃。
  这时候直升飞机已经起飞,荷枪实弹的海军陆战队员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
  战争爆发前,南部非洲国防军的装备再一次升级,普通士兵使用的依然是尼亚萨兰步枪,班长副班长和军士长使用的武器换成了刚刚列装部队的40式突击步枪。
  1918年,德国人H。斯麦塞和伯格曼设计出MP18冲锋枪,改进后命名为伯格曼MP18冲锋枪,装备德军,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大量装备的冲锋枪。
  南部非洲财大气粗,对于单兵武器的发展一直很重视。
  随着汽车的大量使用,部队后勤不再是制约单兵武器发展的主要原因,冲锋枪自然也就提上日程。
  和步枪相比,冲锋枪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不足,而且发射手枪子弹导致冲锋枪的威力不够,近距离射击时冲锋枪确实威力巨大,但是在中远距离上,冲锋枪的威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就有了突击步枪。
  40式突击步枪使用5。56毫米中间弹,有效射程400米,弹容量30发,可靠性高,可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关键是大量使用冲压零部件,成本低廉,便于快速列装部队。
  考虑到海军陆战队的作战环境,海军陆战队使用的40式突击步枪还使用了可折叠的金属枪托,全世界大概只有南部非洲才能这么财大气粗。
  时下各国受到钢铁产量所限,步枪上能用木料的地方都是用木料,向南部非洲这样连枪托都用金属的仅此一个。
  如果仅仅是金属枪托的话,美国其实也能做到。
  不过美国人现在连加兰德都还没有完全换装,研究突击步枪那都60年代的事了。
  编号为1409的直升机里,来自海军陆战队第7旅的林科少尉坐在距离舱门最近的位置。
  别误会,南部非洲的直升机是从1000开始编号,并不是已经有一千多架直升机。
  林科穿的是卡其、深棕色调为主的四色沙漠迷彩,头盔和军靴也一样。
  身为军官,林科除了携带一支手枪之外,还随身携带着一支尼亚萨兰步枪,这是很多南部非洲军官的习惯。
  对于很多老兵来说,尼亚萨兰步枪因为更远的有效射程,明显比40式突击步枪更受信赖。
  林科本人也是精确射手,半自动步枪对于林科来说能当狙击步枪用,海军陆战队要求火力密度,同时也追求射击精度。
  空军现在并不知道被攻击的车队里有萨伏伊亲王这条大鱼。
  不过能在这个时候拥有车队保护,乘坐装甲车逃离摩加迪沙,毫无疑问非富即贵。
  在接到空军的报告之后,直升飞机就马上出发,只用了15分钟就抵达现场。
  空军现在并不能确定萨伏伊亲王的位置,只能确定一个大概范围。
  林科抵达现场之后没急着搜捕,先命令士兵分散开将整个区域包围,等待后续支援抵达之后再进行搜查。
  越来越多的支援部队抵达,身穿四色沙漠迷彩的是精锐部队,身穿海洋迷彩的是支援部队,还有部分身穿白色水兵服的水兵参与搜索,印度洋舰队已经确认萨伏伊亲王就在车队中,杰克逊·马歇尔命令必须活捉萨伏伊亲王。
  “所有人全部从房间内出来,到院子里集合,否则我们马上发动攻击——”印度洋舰队在出发前做好了一切准备,不仅有意大利语翻译,而且还有索马里语翻译。
  索马里语翻译并不难找,别忘了有半个索马里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摩加迪沙人口复杂,大部分是萨马莱人和萨布人,萨马莱占总人口的80%以上,又分为达鲁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
  林科的运气不太好,连续搜索的数十栋民房,没有任何意外发现,别说萨伏伊亲王,连萨伏伊亲王的卫兵都没有发现。
  面对海军陆战队员,摩加迪沙人表现的非常畏惧。
  摩加迪沙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林科很惊讶。
  男人很少,即便有,身材也瘦弱的让人担心,仿佛一阵风吹过来就能刮倒。
  很多孩子连衣服都没有,不过孩子的数量惊人,随便一个家庭都有至少四五个孩子,多的多达十几个,据翻译所说,如果不是因为卫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