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对南部非洲舰载机也很有兴趣。
威廉·蒂贝茨不说话,静静地看着戈林口沫四溅。
一艘都不可能,还想四艘?
南部非洲不想因为这点钱留下污点,贷款给德国还可以说成是帮助德国人民重建美好生活,一旦涉及到军事领域,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以上,就是这些,现在你可以报价了!”戈林信心十足,送上门的钱还有不要的?
“抱歉将军,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桌山’补给舰是非卖品。”威廉·蒂贝茨不接茬,德国用来购买“桌山”级补给舰的钱,多半就是南部非洲援助的,这也算是空手套白狼。
“你难道没有听清楚吗?我说的是运输船。”戈林还在玩文字游戏。
“如果你们真的需要,那么可以考虑下真正的运输船。”威廉·蒂贝茨很隐晦,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
“什么样的运输船?”戈林好奇。
威廉·蒂贝茨用看智障的眼神看戈林,一个字都不说。
“可以定制的吗?”戈林终于聪明了一回。
“应该可以的吧,你应该直接跟造船厂联系。”威廉·蒂贝茨闭口不谈,商业的事应该交给商业解决。
南部非洲造船业很发达,德国也有南部非洲造船厂的办事处,而且还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都有办事处。
这一次戈林就不再亲自出面了,出面的是空军参谋长阿尔贝特·凯塞林。
阿尔贝特·凯塞林炮兵出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东西两线都服役过,世界大战后,阿尔贝特·凯塞林继续留在陆军服役,去年调任帝国航空部担任部长,德国空军成立后,阿尔贝特·凯塞林被任命为参谋长,成为戈林最重要的助手。
阿尔贝特·凯塞林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对于空军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戈林不同,阿尔贝特·凯塞林对航空母舰并不热衷,和价格昂贵的航空母舰相比,阿尔贝特·凯塞林还是更倾向于发展陆基航空兵。
可惜阿尔贝特·凯塞林在德国空军中的影响力远逊于戈林。
按照戈林的要求,阿尔贝特·凯塞林拿着戈林设计的“运输舰”分别去找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
两个船厂的办事处工作人员都有点无语。
这尼玛那是运输舰!
这分明就是大西洋舰队的“巴苏陀兰”号航空母舰的照片。
戈林也是很奇葩了,居然连舷号都没有修改下,就这么直接拿过来。
“抱歉,这种‘运输舰’我们不能造——”两家办事处的负责人异口同声。
“好吧,那你们能造什么样的?”阿尔贝特·凯塞林也没指望仅靠一张照片就能如愿。
“当然是符合规定的——”鲸湾这边的负责人萨姆森认真脸,他是南部非洲籍徳裔。
“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到。”爱德华这边的负责人王文远更实际,他倾向于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王文远看名字就知道是华裔,对于德国是否拥有军事力量,王文远其实比不在意。
在意什么?
别忘了英法德都是八国联军成员,鸦片战争就是英国发起的,黄祸论就源于德国,所以如果可以的话,王文远很想把航空母舰卖给德国人,最好再帮德国人提升一些航空技术,打出狗脑子来才好呢!
即便从南部非洲的国家利益出发,其实也应该把航空母舰卖给德国人。
别忘了英国法国在全世界还有大片殖民地,英国殖民地还好点,南部非洲商品改头换面还可以进入。
法国殖民地对外来商品输入控制的很严格,尤其是南部非洲——
别忘了刚果王国旁边就是法国殖民地,南部非洲打赢了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已经接连吞并了葡属东西非、马达加斯加、坦葛尼喀、西南非洲,连东印度都是在南部非洲的支持下独立。
就问法国人慌不慌。
“明白——”阿尔贝特·凯塞林恍然大悟,然后就把目光投到王文远带来的一艘模型上。
这是一艘真正的集装箱运输船。
民用船只和军用船只相比尽管有着速度慢,防护力弱,设计不够合理等种种弱点,不过集装箱运输船是真能装。
而且关键在于集装箱运输船的甲板也是平的,稍加改造就是飞行甲板。
“这个舰体不行,需要重新设计——”阿尔贝特·凯塞林提要求。
“这没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舰体。”王文远一本正经。
“这个动力也太弱了,需要提升动力。”阿尔贝特·凯塞林挨个来。
“没问题,我们有很多种动力系统可供选择,绝对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王文远已经开始在小本本上记录了,这才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这个飞行甲板能不能再大一点?”阿尔贝特·凯塞林一时口误。
王文远闭口不言,就跟没听到一样。
“哦哦哦,我是希望甲板能够再宽一点,这样就可以装载更多的集装箱。”阿尔贝特·凯塞林反应快,马上就改口。
“当然没问题——”王文远满脸堆笑。
萨姆森简直大开眼界,你们华人都是这么懂得变通的吗?怪不得你们生意这么好。
“我这边有几种甲板方案,将军您可以看一下。”萨姆森也开始主动起来,再不主动这单生意就黄了。
阿尔贝特·凯塞林就大满意,这样的运输舰估计不便宜,不过德国空军如果勒紧裤腰带的话,还是可以买几艘的。
第1868章 法棍面包
南部非洲造船厂的定制业务,之前主要面向私人领域,比如为富豪们定制个游艇什么的,只要开的起价格,把战列舰改装成私人游艇都可以。
现在也算开拓了新业务,定制这块利润还是比较高的,德国人的四艘运输舰,总利润可以达到1500万兰特以上。
阿尔贝特·凯塞林很聪明,还想利用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之间的竞争压价。
不过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更聪明,根本不给阿尔贝特·凯塞林杀价的机会,爱买买,不买拉到。
这么大一个订单,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谈妥的,交付周期都是按年计算的,得慢慢来。
在对“运输舰”有了充分了解之后,阿尔贝特·凯塞林就开始询问“运输舰”的具体性能,试图得到更多的资料。
王文远和萨姆森马上就三缄其口,一个字都不肯说。
离开办事处的时候,阿尔贝特·凯塞林心情沉重。
“运输舰”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连日本人都可以捣鼓着自己造航空母舰,德国人自然也可以。
关键是成本。
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的报价,比德国造船厂的成本都低,要知道南部非洲工人的薪水可是远远超过德国工人的,所以阿尔贝特·凯塞林也搞不清楚,南部非洲是如何把成本压缩到这种程度。
鲸湾造船厂和爱德华造船厂肯定是要赚钱的,所以这么低的报价,意味着南部非洲造船厂的成本还会更低。
看着面前阴云密布的天空,阿尔贝特·凯塞林沉默不语。
德国海军的前途,在阿尔贝特·凯塞林看来就像这天空一样看不到未来。
好吧,阿尔贝特·凯塞林是空军,德国海军的前途,跟阿尔贝特·凯塞林没关系。
阿尔贝特·凯塞林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阿尔贝特·凯塞林开始和两家造船厂接触的时候,法国人的反应速度也很快。
南部非洲人有点无耻,德国人的购舰协议还没有达成,一位英国商人就无意间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法国人。
法国政府马上就紧张起来。
德国人都开始谋求航空母舰了,法国难道就无动于衷?
不可能的好吧,法国对航空母舰也是向往已久,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法国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没能力制造航空母舰。
过了几年好不容易经济恢复了点,却又遭遇大萧条,连续数年的经济危机。
法国毕竟还是有底蕴的,在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法国经济逐渐了点起色,法国海军也终于有钱开始建造“黎塞留”。
不过“黎塞留”明显无法满足法国海军的野心,“马达加斯加”的到来进一步刺激了法国海军,现在连德国人都开始寻求航空母舰,法国也不能落后。
所以呢,再过一段时间,如果法国决定建造航空母舰,那么估计意大利人也会找上门,原因和法国一样。
这就是军备竞赛的恐怖之处,只要开启军备竞赛,那么就必定会以无可挽回的战争终结。
“法国也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了,承诺1943年以前不会建造新式主力舰,现在如果要造航空母舰——”李傲无语,《伦敦海军条约》墨迹未干,法国人就准备撕毁协议,估计《伦敦海军条约》会成为寿命最短的条约。
也就在这一次海军会议中,航空母舰第一次和战列舰并列,成为各国主力战舰,以前说到“主力舰”的时候都是特指战列舰,航空母舰排不上号。
“这种时候签订这种条约本来就是可笑的,根本毫无作用可言。”雷纳德·卡佩邀请李傲在圣洛克最豪华的餐厅吃饭,这家餐厅同时提供最标准的西餐和中餐,绝不是外面那些滥竽充数的餐厅。
餐厅是不是纯粹,主要是看是否原汁原味,不过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比如李傲就无法接受这家餐厅提供的法棍面包。
很多华人对面包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面包就是那种甜甜的,松松软软的,买来之后直接吃,就跟华人常吃的馒头包子差不多。
其实差距大了,正宗的法国面包硬的可以当做武器打死人,而且是咸的不是甜的,吃法就跟羊肉泡馍一样得掰开泡在汤里吃,干吃的话纯粹就是跟自己的牙齿过不去。
这也是有原因的,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欧洲穷得很,绝大多数欧洲家庭连烤面包的烘炉都修不起,通常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磨坊或者公共烘炉,使用磨坊和烘炉要缴税,这就是磨坊税的由来。
既然烤面包要缴税,那么就得一次性多烤点,越多越好,烤一次吃几个月都有可能。
于是欧洲人烤面包,就要尽可能把面包里的水分烤干,这样就可以长期存放,于是就有了法棍面包。
这里要说明的是,欧洲人一直是以面包为主食,肉啊禽蛋啊蔬菜啊很少,所以小胡子上台的时候才许诺要让德国人的餐桌上摆满面包和牛奶。
真不是小胡子省事,而是大多数欧洲家庭,食谱就是面包和牛奶,辅食很少。
英国够发达了吧,炸鱼和薯条是国菜,欧洲传统面包刚烤出来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冷却下来之后就异常坚硬而且难吃。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度对食物实行配给制,英国的厨子们就发明了一种杂粮含量高达76%的战争面包。
后来战争面包的杂粮含量高达92%,烤好之后非常黑,后方的贵族可以吃到刚烤好的面包,前线的士兵肯定吃不上。
为了平衡矛盾,英国政府出台了一个《面包令》,规定面包在烤好12小时之内不准出售,既然硬,那就大家一起硬,谁都别提意见。
南部非洲在食物这方面的丰富程度可以说冠绝全球,渴望土地的华人来到南部非洲之后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小小的面包也被南部非洲人玩出花,咸的不好吃就加糖,甜的东西总会让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单纯的面粉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