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时候得到“伊丽莎白”级航空母舰的图纸真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要建造‘约克城’,那我们已经铺设了龙骨的‘游骑兵’怎么办?”小罗斯福看着“约克城”的图纸,就跟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
关键是不吃还不行,就算知道这是阴谋,美国人不得不接受的同时还得说声谢谢,毕竟“游骑兵”是真的烂。
“改造成补给船,在有需要的时候,补给船也可以作为航空母舰使用。”赫尔利已经有了完整计划,南部非洲每天打着建造补给船的名义造准航母,美国也可以。
“五艘‘约克城’,一共需要多少钱?”小罗斯福终于问到最关键的问题。
航空母舰加上舰载机,费用其实比时下最先进的战列舰都高。
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身为BIG7成员,造价才仅仅2700万美元。
“游骑兵”的满载排水量还不到“科罗拉多”的一半,成本居然跟“科罗拉多”差不多。
考虑到“游骑兵”建造的背景,美元已经大幅贬值,可也不至于贬值到这种程度。
“大约4500万美元——”赫尔利低着头,不敢看小罗斯福的眼睛:“一艘。”
好嘛,一艘4500万,五艘的话四舍五入就算三亿美元——
这不是小罗斯福数学不好,而是按照美国·军火商的德性,一般情况下军舰造着造着就要追加成本,别看最开始的报价只需要4500万,搞不好到最后6000万都不够。
“好吧,4500万,我能说什么呢,是我让美元贬值的——”小罗斯福脸上的表情是自嘲。
美国海军跟美国·军火商的关系好得很,有些个海军将领,跟船厂主的关系比亲兄弟都好,具体原因不能问,问就是我大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
“等五艘‘约克城’建成,我们有没有把握赢得最后的胜利?”小罗斯福都不想思考五艘航空母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服役这个问题,就算没有巴西的铁矿,战争部这段时间的订单,也应该足够让某些人满意了。
美国现在虽然还没有进行总动员,相关的订单已经发给相关企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火炮啊、坦克啊、飞机军舰啊,甚至士兵的服装被褥啊什么的,林林总总算到一起也要不少钱,十亿美元是有的。
小罗斯福上台后,为了拉动美国经济,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当时的美元贬值40。94%——
考虑到接下来美国还要派更多部队前往巴西,美国政府估计还要发行债券,这一次不知道要发行多少呢。
“谁都不能保证我们一定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但如果我们能拥有更先进的武器,那么最起码我们增加了赢得最终胜利的可能。”赫尔利也是狡猾狡猾地,麦克阿瑟都不敢给赫尔利承诺,赫尔利自然也不敢给小罗斯福承诺。
小罗斯福不说话,坐在轮椅上表情阴沉。
尼玛动不动就是十亿几十亿,而且还不保证能打赢,赢了鲜花和荣誉都是军方将领的,输了责任可全都是小罗斯福的。
就算不是,到时候也需要小罗斯福背锅。
“从巴西返回的部队已经抵达迈阿密,我们现在没有退路。”赫尔低声提醒,现在其实还没有到最糟糕的程度,如果美国人知道美巴联军将伤兵都留在了基钦钠港,那么愤怒的美国人估计会把乔治·马歇尔撕碎。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就很绅士,相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佛伦齐返回英国本土,面对一位英国士兵母亲的询问掩面而逃,这要是换成美国,佛伦齐多半是要遭到枪击的。
“是啊,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已经被巴西军政府绑架,没有办法下车——”小罗斯福满腔悲愤,当初我就说不要打,不要打,你们个个都信心百倍,看那架势打南部非洲就跟打西班牙一样。
现在好了,美巴联军在巴西一败涂地,损兵折将不说,连“列克星敦”号都被击沉,小罗斯福就算是再不想打,现在也得坚定地打下去,否则小罗斯福就主动辞职算了。
就算不辞职,小罗斯福也会被共和党人赶出白宫。
“我们在德国和南部非洲还保持着接触,或许我们可以寻求,以一种相对体面的方式退出这场战争。”副总统加纳现在才知道南部非洲有多不好惹,南部非洲这还没有参战呢,保护伞一家商业公司,就可以把美巴联军搞得灰头土脸,南部非洲要是直接参战那还了得。
“德国的情况现在怎么样?”小罗斯福莫名其妙对德国人有点感激,要不是德国重返莱茵兰有效分散了欧洲国家的注意力,美巴联军失败造成的影响,肯定比现在更大。
第1834章 渗透无处不在
全世界现在最关注的是德国进军莱茵兰,没几个人关心巴西内战,话说南美这地方,政变啊内战啊之类的比例也确实是搞了点,某些个国家一年一次政变绝不是夸张,内战更是天天打,一年到头不停歇那种。
也不是南美人好斗,谁不想拥有和平稳定的生活呢。
可是有美国在,南美国家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一个混乱的南美对美国最有利。
小罗斯福关心德国的时候,小胡子正在为自己的冒险成功兴高采烈。
小胡子其实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狂妄,如果英美知道德国在二战中居然表现的那么狂暴,英美肯定第一时间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现在小胡子已经羽翼丰满,派兵进入莱茵兰的时候,小胡子确实是在冒险,当时驻扎在莱茵兰的协约国部队哪怕只有一个人跳出来,德军也会退出莱茵兰,不会和协约国兵戎相见。
问题在于没人跳出来,别听法国的政客喊得响,可是在德国人悍然进军莱茵兰的时候,法军部队却反常的保持沉默,没有对德军的冒险有任何表示。
这就极大助长了小胡子的野心,小胡子正在不断试探协约国的底线,德国的军队也一直在扩张中,德军现在已经突破《凡尔赛合约》的限制,开始装备重机枪和火炮等重型装备了,欧洲国家不仅不反对,反而以“德国应该拥有正常的军备”为由,对德国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支持。
反正就离谱。
美国通过德国和南部非洲保持接触,对于结束战争其实没多大帮助。
巴西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小罗斯福和罗克就通过电话。
当时罗克问小罗斯福:我可以命令铁四角公司接受美国钢铁公司的条件,你可以压制美国钢铁公司的野心吗?
小罗斯福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小罗斯福对于美国资本的影响力远不如罗克。
所以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根本不是小罗斯福说了算,而是对巴西铁矿石虎视眈眈的美国资本说了算。
问题在于美国被巴西军政府深度绑架,参与战争的程度越来越深,美国钢铁企业得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就算小罗斯福不想打也得打,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只要战争持续下去,美国钢铁企业肯定是赢家。
“德国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要想让德国人更勇敢一些,德国需要更大力度的支持。”赫尔利对德国有期待,不过现在情况已经越来越复杂了。
关键还是南部非洲的崛起,让美国人措手不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的表现还不太让人惊讶,当时南部非洲虽然表现出色,不过美国同样表现出色,至少美国人认为,潘兴领导下的美军,表现并不亚于南部非洲远征军。
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非洲和美国都有共同的诉求,需要更大规模的海外市场,需要打破英法联手确立的殖民体系,所以南部非洲和美国之间有过一段蜜月期。
可惜后来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发展大相径庭,凭借人口众多的移民,和丰富自然资源,南部非洲甚至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表现一如既往地强势。
美国却日渐衰弱,以石油和钢铁为代表,美国工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南部非洲,尤其是铁矿石,如果说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的铁矿已经让美国人羡慕嫉妒,那么巴西铁四角就成为击破美国钢铁企业心理防线的最大砝码。
该死的南部非洲人控制了世界上最好的铁矿石,美国钢铁企业不甘心受制于人,所以才有了巴西内战。
可是在美巴联军失败之后,赫尔利惊讶的发现,如果美国人不能翻盘,那么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期爆发,那么和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最大的受益国依然是南部非洲,而不是美国。
上一段没有语病,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直都在美国人的预计中,要不然美国才不会对德国有这么大的扶持力度,即便在大萧条期间也没有停止对德国的援助。
“我们给德国人的支持难道还不够多吗?贪婪的家伙!”小罗斯福不满,德国人本质上和日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长时间以来,德国和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两大贸易伙伴,日本需要美国的工业原料,德国则是需要美元。
相对来说日本比德国更危险一些,因为日本在东亚的军事扩张,已经影响到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现在美国也很尴尬,如果可以的话,美国很想在东亚制造一些冲突,促使南部非洲和日本之间爆发战争,这样日本就能对南部非洲形成巨大的牵制作用。
问题在于日本和樟宜海军基地中间还隔着个菲律宾,这就让美国人很难受。
毕竟名义上,南部非洲还是美国的盟友。
所以日本要进攻樟宜海军基地必须越过菲律宾。
现在这种情况,就算美国人承诺,不会参与南部非洲和日本之间的冲突,恐怕日本人也不敢相信。
万一美国人出尔反尔,在日本和南部非洲爆发战争的时候,突然出兵截断日本后勤运输险,那么日本联合舰队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柏林有消息传过来,德国政府,希望能和我们结为盟友。”赫尔利眉头紧皱,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搞不好已经被巴西军政府绑架的美国,会被德国再次绑架。
“不,我们不能放弃原则。”小罗斯福还有理智,不想跟德国走得太近。
美国的孤立主义,严格上说起来也是不结盟运动的一种。
美国人喜欢左右逢源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游走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生意做得不亦乐乎,大发其财,这让美国人尝足了甜头。
现在和德国结为盟友,先不说前景如何,万一雄心勃勃一心复仇的德国向法国宣战,那么美国要不要跟着德国向法国宣战?
不宣战是背信弃义。
宣战的话,击败法国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别忘了美国也是“大陆均衡政策”的拥趸,一个均衡的欧洲,对全世界都有利。
“我们需要一些事实上的盟友,巴西内战就是证明,南部非洲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南部非洲可以肆无忌惮的调动南部非洲联盟部队参战,那些非洲裔士兵和巴西的非洲裔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我们也需要一些忠诚的盟友。”赫尔利现在处处跟南部非洲攀比,南部非洲有什么,美国就得有什么。
小罗斯福不急着表态,这个问题很严肃,需要仔细权衡。
小罗斯福陷入迷茫的时候,基钦钠港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伤兵更迷茫。
美国海军陆战队撤走后,大约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被留在基钦钠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