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住破口大骂。
米切尔拼命向自己的飞机跑去,还没有来到飞机旁边,空中已经传来轰炸机俯冲的声音。
这时候跑道旁边的防空部队已经开火,士兵在跑道两侧释放了大量烟雾弹,试图干扰轰炸机飞行员的视线。
可是这样一来防空部队的视线也被干扰,躲藏在云层中米州军轰炸机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随便一枚50公斤航弹,就可以对跑道造成致命破坏。
虽然机场防御部队已经全力以赴,一架米州军的轰炸机还是突破地面防御部队的火力网,向机场跑道开始俯冲。
哔——
航空炸弹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为了放大这种效果,米州军丧心病狂的在航空炸弹上安装了发声装置,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大威慑效果。
而且米州军的航空炸弹不仅仅是高爆弹,而且还有燃烧弹和毒气弹。
所以听到航弹尖啸的声音时,米切尔第一时间把防毒面具戴上,然后米切尔就发现有穿着美军制服的家伙,正在向身旁的同伴开枪。
麻蛋,机场都已经被米州军渗透,这仗还怎么打?
轰——
炸弹终于落下,有没有扔到跑道上不重要,关键是这种头顶上不停有炸弹落下来造成的恐惧在不断放大。
米切尔转身就往跑道外面跑,这时候返回休息室是不理智的,休息室因为目标太大,反而会成为重点攻击对象。
听天由命吧!
第1816章 打完就跑真刺激
米州军对维多利亚的攻击就是从夺取制空权开始的,飞机在第一世界大战后期就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性力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飞机的性能更先进,各国空军对于制空权的理解也更成熟,这一点在巴西内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巴西内战中地面部队还有巴西军队的参与,空中就彻底沦为南部非洲飞行员和美军飞行员的角斗场,现在新政府拥有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300架,美巴联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达到近400架,不过在战斗中,美巴联军依然处于弱势地位,新政府优势巨大。
轰炸机开始对维多利亚机场进行空袭的时候,高空云层里,第四大队大队长斯特雷奇正驾驶着他的“狂风”战机等待从“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军战机。
和地面机场相比,航空母舰的防御网更严密,如果向航空母舰发动攻击,那么遭受的损失会更大,斯特雷奇要以最小的损失博取最大的战绩。
和战前的预测一样,空袭刚刚开始,“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搭载的战斗机就陆续起飞参战。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设计搭载量是120架,后来只能搭载90架,搭载的飞机分别是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以及鱼雷机。
第一批起飞的飞机全部都是战斗机,也就是“地狱犬”的海军型,这种飞机的性能远不如斯特雷奇驾驶的“狂风”,而且数量也不多,全部只有一个战斗机中队,大概36,或者37架战斗机。
美国人现在也吸取南部非洲经验,空战中采用多机配合作战,利用低空狗斗吸引,然后利用高空俯冲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斯特雷奇对此也早有准备,他率领的小队一共有六架战机,两架“狂风”,四架“强风”。
当看到美国海军“地狱犬”起飞的时候,斯特雷奇发出攻击信号,四架“强风”马上压低机头,向刚刚起飞,高度还没有拉起来的“地狱犬”俯冲而去。
高手决战,生死就在一瞬间,南部非洲飞行员如果被“地狱犬”咬住,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全身而退。
“地狱犬”如果被“强风”咬住,那么被击落的风险更高。
所以在“强风”出现的一瞬间,“地狱犬”纷纷降低高速四散而逃,希望能分散“强风”各个击破。
南部非洲飞行员素质高,“强风”的性能也确实是强大。
美军飞行员的反应速度虽然快,依然有两架“地狱犬”被“强风”击落。
不过“强风”也成功被“地狱犬”拖住,局面一时非常混乱,到处都是盘旋追逐的飞机,不时有飞机被击伤,冒着黑烟歪歪扭扭远离战场,有的倒霉鬼会被凌空打爆,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候双方的伤亡率都直线上升,斯特雷奇准备参战的时候,一架“强风”被击伤,飞行员无奈跳伞,按照里约空战期间的习惯,这时候是不能向跳伞的飞行员发起攻击的。
美国海军飞行员确实是没有向跳伞的飞行员射击,一艘美国海军的军舰却突然向飞行员射击。
跳伞的飞行员在空中是没有丝毫防护能力的,美军军舰发射的曳光弹直接将飞行员的降落伞引燃,飞行员下降的速度陡然加快,以近乎垂直落体的姿态掉进海里。
这么高的高度上,这么快的速度,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
斯特雷奇没时间哀悼,也没时间观察跳伞的飞行员是否幸存,俯冲下去咬住一架“地狱犬”直接开火,将这架地狱犬凌空打爆,然后就直接爬升寻找第二个目标。
斯特雷奇确认飞机上的照相机,已经拍下美军军舰向跳伞飞行员射击的照片,这笔账等战后慢慢算。
两架“狂风”的加入,给“地狱犬”带来的威胁更大。
更多的“地狱犬”在继续起飞,参战的“强风”和“狂风”也越来越多,高空中的“海雕”也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他们的目标是“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海雕”是南部非洲海军装备的俯冲轰炸机,这种俯冲轰炸机是陆军对地攻击机的衍生型号,该机成员两名,最大起飞重量5000公斤,最大载弹量500公斤,由于机翼横截面较小,飞机的速度较快,拥有较强的生存力。
“地狱犬”全部升空作战之后,六架“海雕”和六架“海鹞”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
“海鹞”是鱼雷轰炸机,他们的目标同样是“列克星敦”,不管是炸弹还是鱼雷,只要命中“列克星敦”,就可以让“列克星敦”丧失战斗力。
航空母舰的威力虽然大,防护力也同样很脆弱,只要有一枚炸弹命中飞行甲板,战机就将无法起降,只能被动挨打。
这时候“列克星敦”已经离开港口,周围虽然有驱逐舰保护,但是防御能力大大降低。
更何况不远处的海面下还有幽灵潜艇在寻找机会,新政府现在已经拥有六艘幽灵潜艇,足够对美巴联军构成威胁。
“海雕”和“海鹞”准备向“列克星敦”号发起攻击的时候,“列克星敦”号已经乱成一团。
这是“列克星敦”号第一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海战,维多利亚机场遭到攻击的时候,“列克星敦”号接到的任务是保护维多利亚机场,并且准备对政府军地面部队可能发起的攻击进行轰炸。
所以“列克星敦”号上搭载的战斗轰炸机,第一时间加挂的是航空炸弹,准备当做轰炸机使用,并没有防备可能来到的大规模空战。
结果战斗开始,“列克星敦”搭载的“地狱犬”全部起飞作战,依然不占优势,“列克星敦”号舰长约翰·吉尔伯特遂命令战斗轰炸机卸掉炸弹补充子弹,准备参与空战。
“列克星敦”一共两架升降机,这时候升降机都用来运送战机,为战斗轰炸机准备的航空炸弹就只能堆在航空甲板上。
这个命令成为“列克星敦”号最终沉没的致命原因。
“海雕”开始向“列克星敦”号俯冲的时候,“列克星敦”号马上开始战术机动,试图躲避“海雕”投掷的航空炸弹。
这时候“海鹞”也已经抵达作战位置,贴着海面向“列克星敦”飞过来,准备向“列克星敦”投掷鱼雷。
“列克星敦”号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4。5节,这个速度比很多驱逐舰都快。
“列克星敦”号开始机动的时候,为“列克星敦”号提供防御的驱逐舰也开始向“列克星敦”号靠拢,他们一方面要为“列克星敦”号提供防空火力,另一方面也是“列克星敦”号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有鱼雷即将击中“列克星敦”号,那么这些驱逐舰要第一时间迎上去,宁愿引爆自己,也不能让“列克星敦”号受到伤害。
50公斤航弹的威力巨大,“列克星敦”号在航弹爆炸激起的水柱里艰难航行。
所有驱逐舰上的防空武器都在拼命开火,一家“海雕”俯冲的时候机翼被击伤,飞行员将所有航空炸弹丢完之后,并没有将飞机拉起,而是向“列克星敦”号的飞行甲板直接撞过去。
“开火,开火,击落他!”约翰·吉尔伯特直接破音,数道曳光弹形成的弹链,瞬间向俯冲过来的“海雕”抽过去。
“海雕”再次被击中,发动机冒出巨大的浓烟,依然坚定的向“列克星敦”俯冲。
“列克星敦”尽力躲避,也只来得及避开飞行甲板。
“海雕”以义无反顾的决绝,撞击在“列克星敦”号侧舷上。
“列克星敦”号侧舷被撞出一个大洞,海水顿时狂涌进来,“海雕”剩余的航空燃油燃起大火,正在向“列克星敦”号内部蔓延。
“侧舷起火,动力受到影响,我们的机动力在下降——”大副向约翰·吉尔伯特发出警告。
“该死的南部非洲人,把他们全部干掉!”约翰·吉尔伯特整个人被巨大的恐惧笼罩着,他冥冥中似乎意识到,“列克星敦”这一次不可能全身而退了。
确实是不可能,“列克星敦”已经遭到重创。
这时候多架“海鹞”顺利飞抵“列克星敦”附近,十余枚鱼雷足够给“列克星敦”造成致命伤害。
一艘美国海军驱逐舰勇敢迎上去,被两枚鱼雷几乎同时击中,驱逐舰几乎被炸成碎片,“列克星敦”号的防御圈终于出现破绽。
一直待在附近海面下寻找机会的“鲨鱼”号潜艇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艇艏的四个鱼雷发射管同时向“列克星敦”号发射鱼雷,陈言甚至来不及观察鱼雷攻击的效果,发射完鱼雷之后就注水下潜,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相关水域。
两分钟之后,已经离开发射位置数百米的“鲨鱼”号监听到三声巨大的爆炸。
陈言没心情欢呼,下令潜艇全速离开。
潜艇就是这样,打完就跑真刺激。
第1817章 不要挑战南部非洲的能力
“鲨鱼”号监听到的爆炸只有一个来自鱼雷,另外两个都来自“列克星敦”号甲板上堆积弹药的殉爆。
鱼雷对军舰的威胁其实并不大,前文说过,一直到二战前期,鱼雷都是一种并不太可靠的武器,想在一万米的距离上击中目标很难,击中目标之后也可能不爆炸,鱼雷使用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因为鱼雷爆炸导致战舰沉没的乌龙都层出不穷。
虽然鱼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在导弹还没有发明的年代,鱼雷就是驱逐舰、潜艇等小型军舰能够对战列舰、航母构成威胁的最大法宝,不用又不行,所以鱼雷的地位就很尴尬。
对“列克星敦”号构成致命威胁的,是“列克星敦”号甲板上堆积的航空炸弹。
虽然在“海雕”发起攻击的时候,“列克星敦”号马力全开做“之”字型运动,终究还是有数枚炸弹落到飞行甲板上。
这其实并不足以对“列克星敦”号造成致命伤害,“列克星敦”号使用的木质甲板可以快速更换,不过木质甲板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极易被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