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遥控直升飞机的结构并不算太复杂,就算是玩具市场上的小直升飞机,如果做得大一点,把机壳做成手榴弹弹体那种结构,机腹里面塞满炸药,想想用到战场上会发生什么?
  尤其是对于步兵来说,如果进攻路线上有一个敌军碉堡,位置刁钻,火力强大,坚不可摧,这时候不管是呼叫火炮支援还是呼叫空中支援都需要时间。
  如果这时候有一架机腹里装满了炸药的玩具直升飞机,根本就不需要呼叫支援。
  所以不管是从效率上说,还是从成本上考虑,玩具都能派上大用场。
  一个玩具才多少钱,一枚战列舰的主炮炮弹多少钱,都不用考虑主炮寿命,一个玩具的成本,比一枚炮弹的成本都低。
  “特斯拉教授的下一阶段拨款大约需要1000万兰特——”道格拉斯满头大汗,心虚得很。
  “上帝啊——一个玩具就要1000万——”小斯哀叹,在小斯看来,罗克对于科学家们多多少少是有点纵容。
  “法郎行不行?”亨利也感觉肉疼,科研真的就是烧钱。


第1768章 活生生的传奇
  罗克现在也学聪明了,不能尼古拉·特斯拉要多少罗克就给多少,得让尼古拉·特斯拉懂得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的道理。
  所以道格拉斯开口要一千万,罗克只给五百。
  也别嫌少,现在一兰特还能差不多兑换一克黄金,全世界估计也就罗克才能给予尼古拉·特斯拉这种程度的支持。
  关键还是兰德金矿,从上世纪末兰德金矿被发现到现在,已经开采了几十年,产量不仅没少反而越采越多,地质专家对于兰德金矿的储量估计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350万盎司,到现在的三亿五千万盎司,估计储量已经提高了一百倍。
  只有罗克才知道,三亿五千万也远不是极限,兰德金矿的储量超过五万吨,换算成盎司妥妥超过16亿,所以这才到哪儿啊,慢慢采吧。
  需要说明的是,最近这几年,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已经禁止各类矿场私下转让,矿场主要卖的话只能卖给联邦政府,现在联邦政府已经拥有四个年产量超过十吨黄金的矿场,年产量约占兰德矿区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听上去几十吨黄金不少,其实也不多,按照一兰特兑换一克黄金的比例计算,罗克给尼古拉·特斯拉的500万,换算过来就是五吨,所以罗克也觉得肉疼。
  但是该给的支持还是得给。
  都知道科学研究是烧钱,小斯名下南非公司的食品集团,每年用在科研的经费也有上百万。
  研究远程智能无人操纵轰炸机的烧钱速度,可比研究食品添加剂快多了,食品添加剂做一次实验,最多消耗一点罐头,尼古拉·特斯拉摔一架飞机能买一列车罐头。
  好在近年南部非洲国防部正在换装,退役飞机有的是,尼古拉·特斯拉随便摔,全世界估计也就只有尼古拉·特斯拉拥有这样宽松的环境。
  所以道格拉斯缠着罗克要经费的时候,尼古拉·特斯拉正在尼亚萨兰大学举行的一个学术交流项目上,极力邀请来自欧美的科学家们留在南部非洲。
  就算不加入南部非洲国籍,能在南部非洲工作也行。
  还是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南部非洲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习惯了尼亚萨兰大学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习惯了南部非洲的生活标准,真的很难回到过去啊。
  这也是尼古拉·特斯拉的心声。
  曾经罗克也是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把尼古拉·特斯拉带到南部非洲。
  结果人来了之后就不想走,算一算,尼古拉·特斯拉已经在南部非洲待了快七年了。
  “1884年我来到美国,在某人的实验室工作,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实验室,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尼古拉·特斯拉到现在都不愿意提某人的名字,当初尼古拉·特斯拉给某人的信任有多深,现在对某人的恨就有多深。
  这也不能怪尼古拉·特斯拉,或许很多人会说,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尼古拉·特斯拉不会,他不是一个善于原谅的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来不会妥协。
  “——后来我的实验室毁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我向纽约市警察局报案,纽约市警察局到现在都没有给我一个结果,那已经是1895年的事了——”尼古拉·特斯拉表情和语气都平静,周围的听众聚精会神。
  这样的学术交流,尼亚萨兰大学每年都会举行,每一次都会邀请各国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知名科学家或者教授参加,很多科学家以及教授就是通过学术交流增加了对南部非洲的了解,进而留在南部非洲,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南部非洲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家们和教授们也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毕竟与会人员的所有费用都由尼亚萨兰大学负责。
  尼亚萨兰大学提供的条件也确实是没的说,吃的住的专车管家一应俱全,学术交流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或者教授们如果有灵感想做实验,尼亚萨兰大学还可以提供实验室,以及经验可能不太丰富,但是基础知识绝对扎实,而且既热情又听话还能吃苦的助手。
  吃住专车什么的先不说,这样的实验助手实在是太难得了。
  而这样的实验助手,尼亚萨兰大学随时可以提供上千人,他们都是尼亚萨兰大学的学生。
  会议是在尼亚萨兰大学最大的礼堂内举行,这个礼堂可以同时容纳近四千人,通常只有在重大活动的时候才启用。
  会议也不拒绝尼亚萨兰大学的师生们旁听,现在整个会场就坐的满满当当,很多没有座位的同学就坐在会场边的台阶上,现场还有来自洛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记录拍摄,这可都是珍贵的影像资料。
  “1901年,我得到约翰·摩根先生的资助,用来建造沃登克里弗塔,约翰·摩根先生给了我15万美元,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无线电通信,我承认我欺骗了他,我修建沃登克里弗塔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无线电,那时候其实我已经拥有了无线电的专利,不过后来发生的事你们都知道,我的专利被夺走,沃登克里弗塔被废弃,我本人破产,住在纽约的一家旅馆里——”尼古拉·特斯拉脸上终于露出伤感的表情,他的前半生,确实是充满坎坷。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前半生的故事——住在纽约人旅馆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我的一生就此落幕,再也没有人想起我,未来也没有人会记得我,直到我来到南部非洲——”尼古拉·特斯拉脸上的表情换成喜悦,就是那种破茧重生凤凰涅槃式的喜悦。
  “在南部非洲,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尼亚萨兰勋爵给了我不限量的资金支持,尼亚萨兰大学提供一千名助手任我选择,尼亚萨兰州政府和洛城市政府在洛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为我建造实验室,实验室奠基的哪天州长和市长,以及所有议员都来了,我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种尊重,是我前半生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尼古拉·特斯拉的话,让所有人都深有感触。
  科学家和教授听上去光鲜亮丽,实际上也是冷暖自知。
  就以美国为例,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比如爱迪生,那肯定身家丰厚衣食无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是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比如罗伯特·戈达德,别说上流社会,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
  天才如尼古拉·特斯拉,在美国的时候都一度破产,其他人就不用说了。
  “作为一名工程师,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拥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我来到南部非洲七年,尼亚萨兰勋爵和尼亚萨兰州为我的实验室前后投资了近五千万兰特,可是我却连一项研究都没有完成,所以很抱歉考索尔校长,感谢你的宽容——”尼古拉·特斯拉装模作样。
  旁边阿布哈哈大笑,周围的科学家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尼古拉·特斯拉在南部非洲受到的尊重。
  现在的尼亚萨兰大学,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南部非洲,看看周围坐的都是什么人就知道,埃尔温·薛定谔、奥古斯特·皮卡尔德、费尔沙菲尔特、波尔——
  当然也少不了那个喜欢在核弹爆破现场骑自行车,在黑板前面伸舌头的爱因斯坦。
  就在尼古拉·特斯拉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说出“五千万兰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科学家们脸上都露出惊讶和羡慕的表情。
  他们肯定不会怀疑尼古拉·特斯拉会说谎,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对尼古拉·特斯拉的重视是人尽皆知的,据说尼古拉·特斯拉拥有随时给罗克打电话的权力,不管是凌晨一点还是中午十二点,只要尼古拉·特斯拉有需要,随时可以拨通罗克的电话。
  也正是因为尼古拉·特斯拉不会说谎,所以科学家们的心情格外复杂。
  在场的科学家们,除了尼古拉·特斯拉之外,可能其他人这些年的科研经费加起来都不到5000万兰特。
  所以尼古拉·特斯拉的话音还没落,很多人心脏就开始砰砰跳动起来。
  尼玛那可是五千万。
  我不要五千万,给我五百万,我能站在世界之巅——
  别怀疑,科学家也是人,也得吃喝拉撒睡,也得考虑家人的生活,尼古拉·特斯拉这样为了科学一辈子不结婚的人没几个。
  不得不说,尼古拉·特斯拉的发言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演讲结束,作为主持人的阿布请出来的是鲁道夫·狄赛尔。
  这又是另一个领域的传奇。
  “大家好,我就是传言中已经死了二十年的鲁道夫·狄赛尔——”鲁道夫·狄赛尔刚开口,就赢得全场哄堂大笑。
  笑归笑,在场还是有人认识鲁道夫·狄赛尔的。
  现在的鲁道夫·狄赛尔,凭借他发明的柴油机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千万富翁。
  尼古拉·特斯拉那五千万,是罗克给的研究经费,不是供尼古拉·特斯拉挥霍的。
  鲁道夫·狄赛尔赚到的钱可都是自己的。
  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传奇嘛。


第1769章 砸场子
  南部非洲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会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一点对于自身比较有能力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尼古拉·特斯拉够有能力了吧,一千多项专利,理论上随便一个就能让尼古拉·特斯拉衣食无忧,结果尼古拉·特斯拉却被迫破产,穷困潦倒。
  鲁道夫·狄赛尔也有能力,另一个时空的鲁道夫·狄赛尔发明柴油机之后,萌生了使用生物汽油制造发动机的想法,结果鲁道夫·狄赛尔就神秘失踪。
  在场的很多科学家也一样,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是做理论研究的,理论研究很重要,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变现,所以别看这些人都有资格青史留名,实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就像赫斯林教授一样。
  这样的场合,当然也少不了赫斯林教授。
  赫斯林教授是徳裔嘛,巧了,在场很多人都是来自德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和赫斯林教授很熟悉,所以在见到赫斯林教授的时候,都对赫斯林教授的变化感到惊讶。
  实在是跟在德国时相比,赫斯林教授身上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在德国的时候,赫斯林教授接连失去自己的妻子、大儿子、以及大女儿,换个人可能已经精神崩溃,赫斯林教授却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依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