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仙人掌惊呼出声,这个消息太糟糕了,导致仙人掌直接失态。
  小罗斯福能沉住气,一句话也不说,同样眉头紧皱。
  “经济制裁,就在两个小时之前,国际联盟正式决定对我们实施制裁——”
  秘书的话让人震惊,传说中的制裁真的来了,而且第一刀就砍向美利坚。
  时间退回一个小时之前,小摩根和施瓦布的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罗林和陈强一唱一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小摩根势单力孤,不得不把施瓦布找来摇旗呐喊。
  谈判进行的极其艰难,从最开始的寸步不让到后来的精疲力尽,谈判也总算有了点进展。
  铁四角和法瓦尔特钢铁集团之前已经同意,将更多地铁矿石出售给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
  小摩根在价格上也做出让步,这几年各国都在拼了命的印钱,铁矿石的价格也确实是无法回到几年前的程度。
  所以现在双方纠结的问题主要就是支付方式以及分配比例。
  小摩根希望得到铁四角公司全部产量的一半。
  铁四角和法瓦尔特只同意最多将三分之一开采出来的铁矿石交给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
  在支付方式上,小摩根希望使用美元,铁四角要求使用兰特,施瓦布试图和稀泥提出可以使用英镑,结果遭到铁四角和小摩根的一致反对。
  兰特也好,美元也好,肉烂了终究还在锅里。
  用英镑算怎么回事,辛辛苦苦又是战争又是谈判,最终都是给英国人打工?
  脑袋进水才会有这样的建议。
  简直猪队友。
  就在今天早上,小摩根突然接到铁四角和法瓦尔特钢铁集团的通知,鉴于国际联盟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制裁,铁四角和法瓦尔特钢铁集团决定终止和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的谈判。
  “谁能告诉我,这特么又是怎么回事?”小摩根在房间里大发雷霆,谈判眼看就能看到曙光,却因为这种场外因素,几个月以来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换成谁都无法接受。
  “一个星期以前,南部非洲逐国际联盟代表肖恩·弗格森开始担任国际联盟秘书长,随后国联行政院向华盛顿发出邀请,希望美利坚加入国际联盟,华盛顿拒绝了——”施瓦布也一脸黑线,这应该属于是不可抗力。
  “美利坚是否加入国联,跟我们和南部非洲人的谈判有什么关系?”小摩根拽着自己所剩无几的头发,这段时间累死了太多脑细胞,脱发很严重。
  施瓦布两手一摊,你问我,我问谁?
  “南部非洲人现在在哪儿?”小摩根试图挽回。
  “应该还在酒店房间——”施瓦布不抱太大希望,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和铁四角的谈判是在巴哈马进行的,这事儿也挺离谱。
  不过也不算离谱吧,小摩根当然希望谈判是在美国本土进行,不过罗林和陈强还希望谈判在南部非洲的领土上进行呢,实在不行在哈利法克斯也行。
  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领土,大西洋舰队母港就在哈利法克斯,小摩根不想看南部非洲军舰耀武扬威,所以两边折中,巴哈马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关键是巴哈马位置就在南部非洲和美国之间,虽然距离美国近了点。
  不过现在有电报嘛,和比勒陀利亚联系也并不困难。
  拿骚的罗德西亚酒店,肯定不如比勒陀利亚的罗德西亚酒店规模庞大。
  不过该有的都有,小摩根住的是总统套,罗林和陈强住的都是商务间。
  小摩根不敢怠慢,直接下楼去找罗林和陈强。
  罗林和陈强确实是在房间里,俩人正在听收音机,收音机里播放的是罗克给肖恩·弗格森发出的贺电。
  南部非洲人担任国联秘书长,对南部非洲来说肯定是好事,可喜可贺。
  小摩根进来的时候,陈强把收音机随手关掉。
  “罗,南部非洲是一个独立国家,怎么能受到国家联盟这种组织的影响呢?”小摩根希望谈判继续,自从巴西爆发冲突,洛克菲勒家的钢铁厂已经断粮了,正嗷嗷待哺。
  “不不不,南部非洲人遵守契约精神,我们既然加入了国联,就要受到国联的约束。”罗林认真脸。
  小摩根就难受极了,你一个南部非洲人,配跟我谈契约精神?


第1752章 软硬兼施
  南部非洲对米州的支援,确实是违背了罗克和小罗斯福达成的协议。
  不过那发生在美国首先毁约的情况下,美国支持巴西军政府明抢铁四角,同样违背了罗克和小罗斯福的协议。
  美国人一贯把契约精神挂在嘴边上,实际上就跟门罗主义一样搞笑,当规则有利于美国时,美国会充分发挥契约精神。
  当规则不利于美国时,美国会重新制定规则。
  当然小摩根不这么认为,在小摩根看来,美国是否加入国联,不应该影响到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和铁四角的谈判,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甚至都不应该参与对美国的制裁,这是对美国独立的严重干涉,美利坚有权力对国际联盟说不。
  “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自然可以不受国际联盟约束,可是南部非洲不行,作为国际联盟成员国,南部非洲必须信守对国际联盟做出的承诺。”罗林本身就是学法律的,肯定会全力维护规则的权威。
  “也就是说,铁四角公司和法瓦尔特钢铁集团会参与对美国的制裁。”小摩根表情阴沉,如果这样的话,等于是逼着美国钢铁企业联合会放手一搏。
  “很抱歉摩根先生,我们只能服从联邦政府的命令。”罗林略担心,把美国人逼到绝路上不是个好主意,美国可不是日本。
  和外强中干的日本不同,美国自身还是很有实力的,真把美国人逼急了,那国际联盟就要做好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二战真要提前爆发的话,那么搞不好就会形成美国、德国、日本联手,再加上一个雄心勃勃的俄罗斯,以及摇摆不定的意大利,那世界大战最终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不想跟美国彻底撕破脸。
  “所以摩根先生,您需要充分利用摩根家族在美国的影响力,游说美国政府,敦促美国尽快加入国际联盟,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谈判桌上。”陈强出来唱红脸,美国当初没有加入国联,是因为美国不想接受英法的领导,现在情况和十二年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能和英国、法国抗衡的程度,所以美国选择不加入国联,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受国联影响。
  现在时过境迁,英国、法国在经济危机期间损失惨重,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而南部非洲又脱离了英联邦,正在表现出领导国联的实力,美国这时候加入国联,完全可以和南部非洲平分权力,这其实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可惜美国游离于“文明社会中心”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对国联的权利罔替丧失了足够的敏感度,所以才没有接受国际联盟的邀请。
  否则美国要是顺水推舟,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制裁。
  “不要以为你们赢定了,我们走着瞧!”小摩根也不是好惹的,美国就算要加入国联,也肯定不会在国联实施制裁的情况下。
  消息传回比勒陀利亚,罗克心情沉重,另一个时空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现在罗克失去了作为“先知”的最大优势,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
  “美国的战争潜力还是很高的,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只用了三个月就动员了300万军队,这种动员能力在全世界也无出其右——”基钦钠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有南部非洲的珠玉在前,美国人的动员能力其实也是渣渣。
  南部非洲的动员能力才是真正的无出其右,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克一声令下,上百万军队也是分分钟拉起来开赴欧洲,南部非洲有强大的工业能力,联盟国家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在基钦钠看来,南部非洲这种模式才是完美的。
  “除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选择战争,战争是所有方式全部失效之后的最后选择。”阿德不赞成把美国逼太狠,能避免战争还是得避免。
  “行政院太着急了,应该派人去美国说清楚利害关系,美国人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现在直接对美国实施制裁,美国人没了台阶,肯定会恼羞成怒。”菲利普也不知道肖恩·弗格森为什么这么着急。
  罗克只能说现在的国际联盟,还不是南部非洲说了算。
  明眼人都知道英法对于国联的控制力在下降,这些年国联在英法的领导下几乎一事无成,但是这并不表明英国、法国愿意退位让贤,将国联的控制权拱手让给南部非洲。
  或者说句不好听的,英国和法国没准宁愿解散国联,也不愿意看到在南部非洲的领导下,国联重新恢复凝聚力,在国际事务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国联才会这么迫不及待的制裁美国。
  那么南部非洲想要表现出对国联的领导能力,就要身先士卒启动对美国的制裁,否则南部非洲领导下的国联,还会和英法领导下的国联一样毫无起色。
  “我刚刚跟霍华德通过电话,这会儿白宫应该已经召见霍华德了吧——”罗克算算时间差不多,华盛顿今天夜里应该很多人彻夜难眠。
  罗克说的没错,小罗斯福确实是第一时间召见霍华德,强烈表达对南部非洲的抗议。
  “总统阁下,这是国际联盟行政院的决定,并不是比勒陀利亚正义宫的决定,对于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来说,和美国的友好关系还是很重要的,您和勋爵签订的那些协议依然有效,当然我们也要顾及到国际联盟的面子,所以我们的交易方式可能需要一些改变。”霍华德也是无奈,他这个南部非洲驻美大使最近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关系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霍华德都是两头受气。
  “怎么改变?”小罗斯福不动声色,以他对罗克的了解,罗克肯定不会迂腐到国联行政院一纸公文,南部非洲就和美国断绝所有贸易往来。
  美国和南部非洲之间的贸易往来还是挺多的,美国是贸易逆差,对南部非洲的原材料依赖严重,小摩根在跟铁四角谈判的同时,标准石油其实也在和内志石油公司谈判。
  和美国钢铁企业面对的困境一样,在波斯湾发现石油之前,以标准石油为核心的美国石油企业也是各种躺着赚钱,逐步蚕食欧洲石油公司的市场,标准石油也得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
  伊丽莎白油田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切,波斯湾的石油油质好,成本低,开采方便,随便打个井就出油,标准石油也终于尝到当初欧洲石油企业在面对标准石油时的心情。
  还是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尝到了廉价原材料的好处,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苦日子。
  标准石油一算账,自己开采石油还没有直接从阿丹公司购买石油便宜,那还开采啥,直接花钱买就完了。
  反正阿丹公司又不是不卖。
  “贸易中转——”霍华德早有预案,南部非洲不能直接和美国做生意,但是可以通过第三方啊,比如德国——
  说白了就是美国和南部非洲都去德国注册几家企业,在德国进行贸易,就可以完美避开国际联盟的限制。
  这在另一个时空也不是没有先例,冷战时期,某国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