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内部,支持对美国进行反击的呼声很高。
  同时希望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呼声也很高。
  对于美国,英国的态度也是非常复杂的,英国需要美国资本对德国援助,来维持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
  同时英国也需要美国压制日本,甚至压制南部非洲,毕竟和已经变了质的南部非洲相比,美国和英国一样,都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国家。
  但是对南部非洲,英国政府也不能不管不问,阿丹公司决定减产的消息传出后,要求对美国进行反击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提议,应该限制英国资本对美国股市的投资,与其把钱给美国这个白眼狼,不如给钱景明显更好的南部非洲。
  前文已经说过,美国股市的每一次雪崩,对于欧洲投资人来说都是一次红果果的抢劫,用血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别忘了南部非洲也是英联邦国家,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已经向南部非洲伸出援手,伦敦难道不该负起责任吗?”杨·史沫资没有那么多顾虑,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
  “不不不,杨,没有那么容易——”斯坦利·鲍德温还没有下定决心,明摆着是坐山观虎斗。
  “首相阁下,你这样会让所有英联邦成员国感到失望,相信我,犹豫不决对大英帝国造成的损失,绝对比反击美国造成的损失更大。”杨·史沫资非常失望,很多时候,在南部非洲和英国之间,杨·史沫资的感情多半倾向于英国。
  现在杨·史沫资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伦敦犹豫不决的时候,南部非洲的反击已经开始。
  虽然美国企业在南部非洲的利益并不多,南部非洲还是果断发起对美国企业的调查,反击力度有多大先不说,最起码态度要拿出来。
  二月五号,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决定对美国钢铁公司进行反倾销调查,以确定美国钢铁公司在南部非洲是否存在垄断行为。
  美国钢铁公司比窦娥都冤,南部非洲钢铁市场确实是有垄断行为存在,不过不是美国钢铁公司,而是法瓦尔特钢铁集团。
  这还只是开始,二月六号,阿丹公司宣布减产,美国石油公司股票有短暂大幅上扬,但在中午内志石油公司宣布第一口油井已经顺利出油,下午开盘的时候,美国石油公司股票急剧下跌,这一次连标准石油都没能幸免。
  阿丹公司减产,内志石油公司开始出油,美国政府总不能再对内志石油公司发起反垄断调查。
  内志石油公司只是刚开始出油,还没有卖到美国本土呢,怎么查?
  但是从长期来看,内志油田的油质和伊丽莎白油田差不多,所以内志石油公司就是下一个阿丹公司。
  这样一来美国石油公司就悲剧了,除非美国政府决定关闭美国市场,禁止任何一滴外国石油进入美国本土,这样或许能保住美国本土市场。
  可是这样一来,美国政府一直倡导的“自由贸易”也就彻底成了谎言,以后恐怕都没人敢跟美国人做生意了。
  资本市场的敏感度,远超政府部门的反应速度。
  美国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出台进一步措施,股市的跌幅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
  二月七号,高盛银行还没有开门,门口就挤满了取钱的储户,这个情况马上引起了当班经理的注意。
  “挤兑?不不不,没有那么严重,通知保安部,多增加一些保安,保证正常秩序——”艾德里安·杰克逊冷笑,挤兑就挤兑吧,高盛背靠南部非洲财团,就算发生挤兑也不怕。
  就不知道其他银行能不能撑得住。


第1566章 黑色星期一
  刚刚过去的1926年,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生活富足,工业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居民收入屡创新高,汽车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一切都欣欣向荣。
  《道威斯计划》签订后,美国开始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投资,1920到1926年,美国每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1亿美元。
  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26年工厂里工人的效率比1920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多生产出来的这些工业品,大部分都被用于出口,南部非洲在努力发掘内部市场的时候,美国经济早已经以外向为主。
  和工业相比,美国农业的进步同样很大,机械化的推广和新技术的普及,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屡创新高,农民的收入却没有相应提升,甚至和世界大战爆发前相比是在下降。
  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农民的收入相当于工人的百分之四十,到1926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农产品的丰收造成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生产成本却在不断上升,1926年,美国农业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高盛银行门前,几名在附近工作的职员正在等待银行开门,看着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汤姆非常担心。
  “别担心汤姆,高盛银行背后是尼亚萨兰公司,其他银行可能会因为财力不足无力支付,高盛银行绝对不会——”和汤姆在同一家食品公司工作的本森强自镇定,和刚毕业不久的汤姆不同,本森已经四十岁,按照十年一次经济危机这个规律,本森在成年后已经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堪称经验丰富。
  “本森,你不知道,我昨天在股市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积蓄,现在银行的存款是我最后的生路,我一定要拿回属于我的钱。”汤姆失魂落魄,昨天的股市,对于所有股民来说都是黑暗的一天,汤姆从未有过这种经历。
  得益于美国经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汤姆的收入节节攀升,这也给了汤姆一种错觉,在汤姆看来,美国经济会一直这样繁荣下去,就像美国财长安德鲁·梅隆说的那样。
  标准石油主动降价的时候,美国股市发生了一些波动。
  当时美国财长安德鲁·梅隆在报纸上公开声明: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作为梅隆家族的族长,又是美国的财政部长,很多人对安德鲁·梅隆的话深信不疑。
  话说美国人的这个英雄主义啊,也确实是坑人,不知道多少人因为对名人的崇拜掉坑里。
  和其他收入颇丰的白领一样,汤姆挣到的钱,绝大部分都投入到股市中,这种行为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怎么说呢,部分是对的,把钱埋在床底下确实是不合适,不过投资貌似更危险。
  汤姆就是这样,他看不懂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知道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不知道企业的风险有多大,反正买就对了。
  这样买的话,碰到牛市确实是能赚钱,可是万一有点波动,多半血本无归。
  “所以我说,股票都是骗人的东西,要买就买房,买房才是王道——”本森看样子是吃过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买房也不是王道,房产税、印花税、遗产税——总之税务总局会想尽办法从你兜里把你的钱拿走,你还不能反抗——”旁边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人插话,中产?根本就没有特么的中产,全都是骗人的伪概念。
  中产阶级这个群体,本身就是资产阶级为了安抚无产阶级杜撰出来的虚假名词,作用是在两个对立阶层中间设置一个隔离带,模糊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原本中产阶级就是个陷阱,概念大概就跟中等收入国家差不多,很多人却自以为阶层提升而沾沾自喜,也就挺魔幻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汤姆简直绝望,深深地感觉到社会的恶意。
  “购买会升值的艺术品,这才是保住钱的唯一方式。”中年人也有自己的投资渠道,不过这个貌似更不靠谱。
  说个笑话,艺术品的价值——
  欧美国家一个很神奇的现实,就拿画家来说,大部分画家生前穷困潦倒,画作一文不值,可是等画家一死,作品马上就成为传世之作,价格被炒上天。
  这就跟某位画家的一张白纸卖了9000万一样,这特么还是艺术吗?
  这压根就是洗钱。
  这时候一队高盛银行的保安急匆匆跑来,他们个个全副武装,手里拿着防爆盾牌,腰间佩戴手枪。
  这些手枪可不是摆设,如果有人敢冲击银行,保安有权直接开枪。
  这时候已经到了上午九点,银行大门却还没有打开,储户们焦躁不安,汤姆突然大喊一声。
  “开门,我们要拿回自己的钱!”
  顿时喧闹四起,储户们纷纷声援。
  “快点,我们要取款!”
  “不要拖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你们是不是拿着我们的钱去投资股市了?”
  银行门口等待取款的储户已经有数百人,已经有人开始推搡保安,冲突一触即发。
  这时候银行大门缓缓打开,经理拿着一个扩音器走出大门:“冷静点先生们,我们马上就会开门营业,每个人都能拿到自己的钱,请你们遵守秩序——”
  焦躁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有大量银行破产,高盛虽然背后是南部非洲财团,但是谁都不能确定,高盛有没有应对挤兑的能力。
  “请遵守秩序,不要拥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要相信我们高盛有足够的能力——”银行经理苦口婆心。
  这时候几辆运钞车缓缓开过来,先下来的是三角洲安保公司雇佣兵,然后是抬着钱箱子的银行职员。
  “看到了吗,我们高盛有足够的能力,请大家遵守秩序——”经理口沫四溅。
  看到整箱子的钱,人们总算逐渐安静下来,随着银行开始正常营业,焦躁的情绪也终于得到有效缓解。
  高盛有这个能力,其他银行不一定。
  无数人涌向高盛的时候,其他银行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挤兑潮。
  有资本开银行的,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一天两天还能撑得住,只要柜员的速度慢一点,每天其实也接待不了几个客户。
  但是时间长了不好说,储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储户把钱存进银行,银行为了盈利,确实是会拿着储户的钱对外投资的。
  还是那句话,牛市的时候,闭眼无脑买都能赚钱,一旦爆发股灾,股票就会被套牢,这时候想甩卖都找不到接受的买家,如果银行这时候遭到大规模挤兑,那么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爆发倒闭潮。
  1927年的当下,美国一共有25568家银行,这其中只有少数银行有面对大规模挤兑的能力,大部分银行能不能撑住,就只有天知道。
  汤姆和本森正在排队的时候,一个个坏消息不断传来。
  七号上午股市开盘,情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扭转,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仅仅一个上午,股指从363点的最高点,整整狂跌了40点。
  跌倒353点的时候,就有无数股民涌入证券交易所,希望出售手中的股票。
  这时候股票行情的下跌速度之快,连工作人员都来不及更新,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积蓄,在短短一上午灰飞烟灭,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痛哭流涕,更有人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楼顶一跃而下。
  仅仅一个上午,就有13人跳楼自杀。
  这肯定不是全部,接下来几天,还会有很多人跳楼自杀,过去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财富膨胀,在这短短一上午全部化为泡影。
  巨大的落差很容易造成心里崩溃,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半生积蓄一扫而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