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南非当警察-第1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真农场的下午茶很有南部非洲特色,英国人喜欢的红茶是没有的,只有南部非洲自产的绿茶。
  那些常见的点心也是没有的,不过却有蛋黄流油的咸鸭蛋,以及卓拉精心制作的馅饼。
  布鲁斯尝了一口馅饼,马上就赞不绝口。
  “柳先生,农场的经营状况怎么样?”苏南不浪费时间,一上来就进入正题。
  布鲁斯忙不迭放下手中的馅饼,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
  “还不错——”柳真话不多,多半是因为面对陌生人的谨慎。
  “具体说说,农场的收入怎么样?你们家有九口人,真是一个大家族——”苏南要的是数据,太笼统了可不行。
  “并不全是我的孩子,我只有四个孩子,其他几个孩子是我的兄弟们的,他们在贝专纳州,不过你也知道,约翰内斯堡的教育水平要高一些,所以他们把孩子送到这边来上学,现在孩子们都在学校,周末的时候才回来——”柳真实话实说。
  苏南和布鲁斯就很无奈,这就是南部非洲人口统计混乱的原因。
  “为什么?贝专纳州的公立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吗?”苏南追问,南部非洲的教育体系是很完善的,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
  “你是华人?”柳真反问。
  “是——”
  “那你就该知道华人对于教育的要求,贝专纳州确实是完善的公立教育体系,不过教育水平和约翰内斯堡相比就差很多。”柳真一脸的理所当然,放着好学校不上,那不是有病吗。
  “怎么可能,教育部对于所有州的公立教育体系都是一视同仁的。”苏南不认为是这样,他是政府公职人员,肯定要为联邦政府说话。
  “苏先生,约翰内斯堡有洛克中学和紫葳公学——”柳真一脸骄傲,南部非洲的公立教育虽然好,但是和洛克中学、紫葳公学相比,那明显差很多。
  苏南和布鲁斯马上就沉默。
  洛克中学的前身就是洛克金矿的矿工子弟学校,和紫葳公学一起,都是罗克亲手创办的。
  罗克创办这两所学校,是为了解决约翰内斯堡华人的教育问题,当时罗克为了寻找优秀的教师,甚至不惜重金到英国本土雇佣。
  现在这两所学校的历史都已经在二十年以上,比联邦政府成立的时间都早,在南部非洲的中学教育里也是久负盛名,整个南部非洲,也只有尼亚萨兰大学附属中学可以和这两所学校相比。
  布鲁斯不太清楚华人对于教育的重视,苏南本人就是华人,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
  “孩子们的成绩还好吗?”苏南注意到,客厅的壁炉上放着很多相框,其中有身穿学士服的男孩,看样子应该是在毕业典礼上拍摄的。
  照片的背景苏南就很熟悉了,尼亚萨兰大学几个字非常醒目。
  “还不错,我大儿子已经从尼亚萨兰大学毕业,现在在爱德华港海关工作;大女儿从约翰内斯堡医学院毕业后就去了紫葳医院,去年刚刚结婚,先生是约翰内斯堡警察局的一位警官,其他几个孩子都在洛克中学,成绩都很不错,未来我家里可能会出好几个大学生,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以后可能没有孩子愿意回来继承我的农场——”柳真一脸苦恼,不过怎么看都好像是在炫耀。
  不是好像,干脆点,把好像去掉。
  “没关系,您的年龄并不大,还有机会。”苏南不是开玩笑,柳真现在也才四十出头,生育能力肯定有。
  “不不不,我还想等孩子们继承了农场,就和我太太干脆退休——”柳真这是开玩笑,退休是不可能退休的,他和卓拉还得帮孩子们带孩子呢。


第1478章 污染环境
  柳真说退休是开玩笑,说不生孩子真不是开玩笑。
  往前倒推二十年,柳真这150英亩农场,农忙的时候至少需要50个工人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当时柳真恨不得家里人口越多越好,毕竟人多确实力量大。
  现在柳真的农场里有拖拉机,干活一个顶十个,有皮卡,效率比牛车不知道高出来多少,以前挤牛奶还要人工一个一个来,现在挤牛奶都开始用机器了,还能用那么多人?
  至于国防,实力提升起来之后,对于人数的要求也越来越少,对于素质的要求倒是在不断提升,二十年前布尔战争的时候还人海战术呢,世界大战期间就有了步坦协同,下一次世界大战估计就该坦克决战了,步兵的作用越来越小,军队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少。
  放在其他领域也一样。
  二十年前,约翰内斯堡的金矿还需要肩扛手抬呢,现在很多矿场已经开始半机械化作业,和人力相比,机械的效率高的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还不需要担心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没有人权组织念念叨叨,矿场主也不是傻子,就算非洲裔工人薪水低,可是人吃马耗累积起来也不是小数字,算一算还是使用机器更划算。
  同样对于人力需求在不断减少的还有工厂。
  南部非洲工厂,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工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少,能用机械取代人力的工作,都已经被机械所取代,未来等工厂进入自动化阶段,连非洲裔工人都要被淘汰,能省一点是一点。
  别听那些消费主义的蛊惑,有钱人对于金钱的态度也是能省则省,反而是越没钱越怕人看不起,往往打肿脸充胖子。
  几下里相互一比较,对于柳真家来说,多几个孩子真没多大意义,搞不好将来百年以后因为分家产还会闹点纠纷出来,还不如现在这样,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都放在培养几个孩子上,柳真两口子也乐得清闲。
  当然这是对于柳真家而言,对于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来说,人口肯定还是越多越好,毕竟南部非洲现在已经开发的土地,还不到可开发土地的十分之一,南部非洲至少要等有个一两亿人口,再去考虑其他问题。
  当苏南开始询问柳真农场每年收入的时候,柳真终于紧张起来。
  “我的收入税务官那里有记录,每一笔收入都已经交过税了,从来没有偷税漏税——”柳真一再强调,南部非洲人缴税的意识也是渗入到骨子里。
  “没有说你偷税漏税,我问这些,是农业部想制定价格保证制度——”苏南向柳真详细解释一下价格保证制度,柳真顿时心情大好。
  “太棒了!联邦政府早就应该这么做,我们这些农场主出售商品的时候,那些该死的奸商说多少就多少,我们别说定价权,连议价权都没有——哦,抱歉,我不是再抱怨,只是——”柳真突然意识到不对,按他的说法,小斯就是最该死的奸商。
  以及菲丽丝。
  别忘了南部非洲最大的纺织厂就是菲丽丝名下的企业。
  约翰内斯堡的农场主协会,也是约翰内斯堡市政府主导的。
  农场主协会基本上也是统购统销,从农场主那里将农产品收购过来,然后再和收购商谈判,以最合适的价格将农产品出售给收购商。
  所以南部非洲的市场上很少有小商贩,几个比较大的连锁零售商,几乎将南部非洲的零售市场彻底垄断,这些连锁零售商直接和工厂以及各种协会对接,产品出厂后就直接摆上货架,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我理解,联邦政府也是为了切实保护农场主的利益,所以才要制定价格保护制度。”苏南不尴尬,柳真抱怨也很正常,农场主卖东西的时候,都想卖个好价钱,商人在收购的时候都想压低成本,连锁零售商之间也是有竞争的。
  “那么你们就应该制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农场主的利益。”柳真高兴,谷贱伤农是事实,《多收了三五斗》里写的也是事实。
  苏南不迎合,制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农场主们是高兴了,所有的风险都要由联邦政府承受。
  关键是制定价格的权利也没在苏南手上,苏南说了不算。
  离开柳真农场的时候,布鲁斯忿忿不平。
  “咱们的这位农场主也有点贪婪,我看了下农场的规模,搞不好每年的收入真不止2000兰特——”布鲁斯刚才在农场里转了一圈,除了牛棚和羊圈之外,农场里还有鸡舍,有大群的鸭子和鹅,数量都在白只以上,这在南部非洲是常态,谁家还不养一群鸡鸭鹅呢。
  布鲁斯没看到的是,柳真农场的池塘里还有鱼呢,每年出售鲜鱼也是一笔收入,南部非洲的罐头远销欧美,鱼肉罐头同样很受欢迎。
  “肯定不止,不过没必要计较,这不是咱们的工作。”苏南不在乎,发动汽车的时候没忘记跟柳真说再见。
  计算税收那是税务总局的工作,跟农业部没关系,税务总局也没精力盯着每一个农场主,有那个功夫,调查下约翰内斯堡的矿场主有没有走私黄金不更好。
  南部非洲的税收,主要是“劫富济贫”,收入越高要交的税就越多,小斯和克里斯蒂安这种级别的富人,每年缴税都要以千万兰特为单位计算,这还是一大堆会计师天天挖空心思算计避税的情况下。
  罗克每年交的税不多。
  不是罗克的企业不赚钱,而是罗克名下的企业,在赚钱的同时支出更多,这样一来有些企业甚至都是亏损的,还交什么交。
  比如最赚钱的兰德银行和尼亚萨兰公司,每年虽然赚取数以亿计的利润,不过对外投资的额度更高,光是在欧洲美国兼并抄底每年都要花多少钱的,年终财务报表一出来都是亏损。
  账面虽然在亏损,实际资产却是在增加,如果只计算利润,尼亚萨兰公司一个,每年产生的利润堪比一个小型国家。
  “即便没有价格保护制度,这些农场主的收入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布鲁斯对南部非洲农场了解的越多,就越是羡慕农场主的生活。
  别看平均下来柳真的农场人均不高,实际上柳真农场的支出并不多,毕竟农场里那么多鸡鸭鹅,每天禽蛋都吃不完,孩子们的教育如果是上公立学校,基本上不用柳真花钱,每天中午学校还管饭呢,医疗什么的更不用担心,没听柳真说吗,他女儿就在紫葳医院工作。
  紫葳医院就和紫葳公学一样,在南部非洲的医疗领域同样实力强大。
  “布鲁斯,联邦政府要尽量保证南部非洲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柳真的农场不错,并不代表南部非洲所有农场都不错。”苏南尽职尽责,并不是所有农场每年都能收入2000兰特。
  这些年迁入南部非洲的新移民不仅仅是只有华人,同样还有很多来自旧大陆的白人。
  和勤劳的华人相比,那些旧大陆白人经营的农场,情况就差很多。
  这真不是联邦政府的政策偏向华人,联邦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歧视。
  和一刻也闲不下来的华人不同,白人经营农场那叫一个豪放,五亩地养一只羊,十亩地养一头牛在白人经营的农场是常态,这在以前的南部非洲来说很正常,可是在华人大规模涌入南部非洲之后,白人经营的农场就每况愈下。
  同样的一个农场,华人农场的收入,是白人农场的两倍左右。
  更差的没有了,整天混日子不思进取的农场主都已经被市场淘汰,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进入十月份,财政部又有新举措,为了刺激南部非洲的出口,联邦政府决定将兰特贬值百分之三十,和美元的固定在三比一,并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