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返:1990-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1990年6月12日,凌晨五点。

    在还未提速的绿皮火车上晃了近六十个小时之后,疲惫不堪的王朝阳和国尚武踏上了盛海的土地。

    是的,在交通还不发达的90年代,大部分通往南方的绿皮都是选择在盛海进行换乘的。

    此时王朝阳手里剩下的钱,总计还有八百五十三块零六毛。

    其中五百块是王朝阳从家里要的,剩下的四百块则是向他身边所有朋友们借来的。

    因为父亲是干部下岗,所以工厂里还是给了两千多块钱的补助钱,也正因如此,王震才会同意王朝阳提出的,想要去乌市作为毕业旅行的要求。

    对于军人出身的王震,毕业旅行这种小资们才会提出来的想法,他其实是不想支持的,但就在王朝阳高考结束的当天,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秘密谈话”。

    王朝阳通过搜集得来的报纸、新闻,逐条逐句的给王震分析了国内航空飞机,即将面临紧缺的势头。随后,他又通过国际形势,给家国情深的老爹讲述了毛熊国的惨烈现状。

    为了秉持着国际友好大交流的前提,王朝阳动用了全部的话术,终于把老爹说动心了。

    当然,是在王震召回几个弟兄,先开始运输倒卖少批量小商品的前提下。

    王震虽然对王朝阳的话半信半疑,但是从毛熊国倒货到底有多暴利,他还是清楚的。

    况且,对于自己下岗一事,王震的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服气的。

    王朝阳给他描绘的前景可谓是一片开阔,若是能够通过跨国卖货大发一笔,赢得老领导老同事的刮目相看,王震心中的这一口气才能痛快的发泄出来。

    对于半年之后,老牟子和毛熊国做的那宗震撼全国的买卖,王朝阳看的一阵眼红。

    1991年初,蜀川航空的人流量暴增,计划着要购买飞机扩充机组,但是苦于没有购机的渠道,而正在这时,处于内忧外患毛熊国,恰好有四驾图…154飞机陷于无人购买的困境。

    于是,在没有外贸经营权,没有资金,名下更没有航空公司的情况下,老牟子硬是左右逢源,将“空手道”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他先是和毛子方面洽谈妥当,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将四架飞机运回到国内,迅速的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

    接着他又用贷款下来的钱,购买下了500卡车、价值四亿软妹币的日用小商品运至毛熊国,换回了这四架飞机。

    这左右一倒一卖,老牟子净赚了最少一个亿!

    可是说是九十年代万千倒爷当中,最巅峰的操作!

    对于这个机会,王朝阳自然不想放过,自己老爹在毛熊国那边的人脉、渠道高出了老牟子不止一层,这白拿的一个亿,屯到自己的家里难道不香吗?

    但是在这六个月之内,老爹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作为援助。

    而这六个月,就要看自己的手段了。
………………………………

第七章 初到盛海

    虽然这一次的计划,看起来只是最正常不过的异地进货——本地卖货方式,但现在是九十年代,交通运输还不发达的九十年代。

    全国各地还都停留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阶段,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被运输问题给阻遏在了当地,无法销售出去。

    也正因此,倒爷这个行业才会在九十年代流行起来。

    温市和乌市正是所有倒爷的集中地,温市的皮鞋在九十年代,是全国之内当之无愧的最受欢迎产品,至于乌市的小商品制造,则是以价格低廉实用的标签,而更为出名。

    1990年,李诚儒在京城西单盘下了一个两三千平米的店铺,开了一家服饰专卖店——特别特。

    有别于传统的商场,在特别特的店里,摆满了产自全国各地的服装和鞋子,晋江、温州制作的皮鞋,广州和金华生产的汗衫,东北的皮草……

    整个特别特的店里,都被各式各样的服装饰品给填满,带给了九十年代人们无与伦比的冲击感。

    特别特自开业当天起,便一直处于爆满的状态。

    而特别特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恐怖的五十万元,开业后直至93年,它的日营业额便没有再低于过这个数字。

    特别特其恐怖的吸金能力,也让李诚儒在90年代成为了京城中的红人,对外号称为“京城四李”。

    特别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只是代表出了90年代的一种现象:

    贫乏的物质文化生产,已经跟不上人们飞速增长的收入和需求了。

    1993年,粮票布票宣布全面取消。虽然距离现在还有三年的时间,但是各种票据对于人们购买的约束力,已经几近消失了。

    王朝阳正是打算在哈市,模仿特别特的销售方式,开店售卖由自己从江省乌市、温市大批量进来的服饰和小商品,完成自己第一次的原始资金积累。

    但是在这之前,自己必须在盛海先摸清楚南方沿海城市的物价和消费水平。

    大巴车在百货大楼站停了下来。

    二人下车,看着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

    盛海百货大楼,如今全盛海人流量最大的商厦。

    九十年代初的盛海,不是没有专门售卖奢侈品的商场,只不过那些对于现在一心只想要通过倒买倒卖,来赚一笔大钱的王朝阳而言,暂时还接触不上。

    今天正值周末,盛海百货大楼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王朝阳左钻右钻,终于挤进了一家最为生意火爆的女装店门前。

    店内每一个货架的前面,都围上了七八位正在挑选衣服的女性,他大致扫了一圈店里顾客的相貌,大致都在30…40岁左右。

    果然,中年女性永远都是消费的主力啊……

    王朝阳一边在心里感叹着,再次定睛看向了衣服下面的价格标签。

    “纯棉制连衣裙……售价…五十八??”

    看到价格后,王朝阳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乖乖,这也太贵了吧!”

    在90年代,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也不过六七十元钱,这一件在他看来平平无奇的连衣裙,居然要花上老妈一个月的工资?

    “啧!安拉小伙子,你要是不买的话,就不要在这里乱讲话好不啦,我们店里的东西可是出了名的物美价廉哦。”

    听到王朝阳的话,服装店的老板娘皱着眉的走了过来,眯着眼睛对他不满的说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王朝阳一边说着,又回头扫视了一眼店内衣服的款式,随即拉着国尚武走到了店外。

    他此行的目的,本来是打算看一看盛海如今流行的衣服款式是哪种,新颖在何处。

    但是王朝阳千算万算,还是忘记了,如今以自己超前了三十年的眼光看来,就算是盛海商场内最火爆的店里,所售卖的服装款式也都算太过于普通了。

    “朝阳,那衣服看起来还挺好看的,我掏钱咱俩一人买一件,回去给老妈带回去也算是个礼物啊。”

    看着王朝阳在那里像是纠结着什么似的,国尚武在一旁财大气粗的开口说道。

    说起国尚武的一生,真可谓是“傻人有傻福”,他家里从八十年代起,便开始从事个体生意。他母亲先是从卖茶叶蛋起家,一步一步的发展到开始卖熟食,然后买下第一家店铺,第二家……

    八九十年代的生意尤为好做。到现在为止,他家在哈市已经拥有四家熟食店了。

    也正因此,国尚武的出手才会格外的阔绰,仅仅是这一次毕业旅行,他就能拿出五千块作为旅游资金。

    至于后来,“老杜熟食”一直在哈市,不温不火的发展着。

    直到08年,网购风兴起,国尚武在杭城看到了太多人开网店发家,于是他也辞去了工作,转身回到哈市,将自家的店铺挂在淘网,开始全力发展网上业务。

    而就在王朝阳重生回来前一个月,恰好在朋友圈,看到了国尚武喜提大G的消息……

    “咱俩这趟是为了赚钱来的,你怎么刚一进商场就被人忽悠了!”

    王朝阳对他笑骂道,但是此时心里却是暖洋洋的,随即他带头走出了服装店,二人又向着商场的更深处逛去了。

    一路逛下来,他既打量着各个店内的服装款式,也在一路观察着商场内顾客们的神态,通过顾客们的表情,他在心中默默的盘算着价格。

    “嗯…五十到七十算是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价位,普通的夏季短袖售价大概都在二十元一件。”

    王朝阳的嘴里一边嘟囔着,一边用笔在小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着。

    就在四处观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事情:

    几乎所有的女性在路过首饰店的时候,眼睛中总会放出渴望的神情。

    女人热爱装点、打扮自己的天性总是不会变的。

    从古代大户人家的各式金银珠宝,穷人家的竹簪子,再到后来小白菜过年收到的那二尺红头绳,再到后世销售火爆的施华洛世奇……

    女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永远是商人们取之不竭的财富源泉,例如二十一世纪的手机壳,就算是再不喜欢打扮的女生,也会忍不住的多买上几个不同的款式,轮流使用。

    但是很显然,在九十年代初,能够买得起金项链的人总归还是少数,姑娘们爱打扮的需求被极大的禁锢住了,除了购买不同款式的衣服之外,也就只剩下了帽子和围巾这种配饰。

    将首饰的事情记在了心里后,王朝阳又将大致常见的几种衣服款式给默默记下了,他抬起手看了眼表,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

第八章 项链计划

    “走吧大个儿,盛海一日游结束了,咱俩要准备回乌市了。”

    走出了商场的大门,国尚武扭头对着王朝阳大方的说道:“打车走吧,别耽误了火车,我请客!”

    伴随着天色暗了下来,盛海市街道上五彩的霓虹灯也渐渐亮了起来,高楼四立,璀璨夺目。

    这座在后世潜力无限的城市,在这时向所有人展示出了自己最为繁华的一面。

    伴随着火车“哐哧哐哧”的声音,前往乌市的列车终于进站了。

    二人又在绿皮上晃了五六个小时过后,终于到达了乌市。

    下了绿皮车,王朝阳没再闲逛,而是直接奔向了乌市的市郊,那个后世大名鼎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下了公交车,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想象当中的不同,如今的乌市小商品市场门前,已近聚集了不少前来进货的倒爷了。

    “毛线玩偶,一百只批发价四百五十块!”

    “各式毛巾啊!两百条起卖,一条六毛钱!”

    “女款纯棉短袖!五十条起售,一件只要三块钱!”

    “纯棉袜子,男女款式均有啊!一块钱五双!一块钱五双!”

    一进入市场里面,王朝阳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音,单单是听着这些价格,他便已经能够想象的到,倒买倒卖的利润到底有多么的可观。

    他没有着急去和老板们谈价格,而是一路走着,一家一家的看了过去,待他将整个市场逛完,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就在所有的店铺都即将关门的时候,王朝阳终于朝着一家店铺走了过去。

    “老板,你摆的这些珠子怎么卖啊?”王朝阳用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