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很喜欢这种电影?”
  “还行……导演宁昊是我哥们,他让我演,我就来了!”
  看了看王晓峰,沈林道:“你先把东西放下,要不要吃点东西?”
  “有什么吃的吗?”
  “那边有个羊杂馆,你要是想吃,我喊老板给你送一碗!”
  “行!”
  二十分钟后,羊杂端上来,王晓峰很快吃完,敲了敲沈林的房门。
  看了看整间房子……沈林没怎么布置,除了把被子晒了一下,毕竟霉味太重了!
  沈林有点拘谨,毕竟这还是第一次有个不认识的男的跑这么远来采访他……
  王晓峰坐下,正要开口,沈林问:“喝水吗?”
  “……我自己有。”
  沈林看他拿出录音笔,还有写字板,很好奇问他:“你怎么会来采访我?”
  “你红了呀,现在好多人都那你跟朴树比!”
  “……没什么可比的吧,我走的不是这个路子。”
  “你也不爱宣传,朴树也不爱……”
  “不一样,我是一正常人,我唱歌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我签的是唱片约,不是经纪约,海蝶管不了我,我一年出张专辑就行,更多的时间,我还要演戏,做电影……”
  “为了赚钱?”
  “现在演电影不赚钱,演电视剧太花时间,那我只能想点别的办法赚点钱……我又不会做生意,刚好能唱歌,所以就发了唱片。”
  王晓峰很惊讶……


第四章 困惑
  “还有一点,就是对现在的流行音乐不太满意,很多歌王歌后,就感觉很土,每首好像都一个调,编曲不走心,歌词也得也那样!”
  “你举个例子?”
  举例子?真以为大林子少不经事?
  他果断转移话题:“我是觉得每一首编曲、歌词、vocal的声线都是围绕着整个音乐的气质去融合,而不过分追求某一句高音的音准、某一个切点气息的拖长,又或是反复强调副歌某一两个字眼的表达。”
  “你是在说孙南?”
  “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顿了顿,沈林又说了一句:“我觉得很这个圈子很多人1990年以后,就没有接受过新的音乐,唱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一套东西!”
  “那你觉得音乐应该什么样?”
  “不能过于流俗,我也说不好土跟洋气的区别,就你看王洛宾的歌土,但是特别洋气。某些歌手的歌看着特洋气,但一听就觉得特土!”
  这两年流行什么?
  摇滚、朋克!
  地下婴儿、花儿、无聊军队、新裤子,一水朋克;
  汪峰、郑钧、许巍乃至清醒乐队,一水的摇滚;
  这帮人玩的东西太老套……
  “现在音乐环境不好,这边的唱片刚发行,那边百度MP3已经可以免费试听/下载;街边遍地的音像店里也都是盗版CD,价格只有正版的五六分之一。卖唱片早已变得不赚钱,用CD来做宣发,带动歌手演出的商业模式反而成了主流。当然,这种大前提要求你的歌要尽可能的大众化和平民化……”
  沈林很果断点头:“在这方面,我做的还不错。”
  “我感觉你不喜欢摇滚?”
  “对,摇滚本来多多少少都是有反主流的特质的,但我这个人特主流,我对我们的国家、民族很看好……”
  “而且,我始终觉得国内的摇滚乐也没多么有思想,思想这个东西还是更多的体现在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中。电影、话剧,也是比音乐更好的思想的载体。”
  ……
  音乐方面聊完了,王晓峰看了看自己的题板,问道:“你写的话剧拿了五个一工程奖?”
  “嗯,确实拿奖了,单申报部门是北京人艺……”
  “能谈谈它嘛?”
  “当然!”沈林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这是一段真实历史改编,安史之乱后,西域只剩龟兹和西州两座城池,与大唐隔绝已经四十余年,当初守城的少年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不变的是守护大唐的信念……”
  大林子把这段故事说完,顺便补充一句:“我挺想找个导演把这个片子拍出来,主演我都想好了,你觉得成龍大哥怎么样?”
  “如果我有机会见到成龍,一定把这个故事告诉他!”
  “拜托你了……”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
  “有趣,不沉闷……我不喜欢贾章柯的电影,我觉得那帮第六代在拍摄手法方面似乎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那就是喜欢长镜头,他们把自己当做成一个旁观者,通过长镜头冷漠地审视着这个社会。我不是说这种审视有问题,但我觉得这类电影更像纪录片,不好看!”
  “你投资的《盲井》也是这类电影啊。”
  “《盲井》不一样,《盲井》其实是个犯罪片,李扬导演的剧本写的也是三段式的商业片结构……可惜没能在国内公映!”
  “那你对审查有怨言吗?”
  沈林想了想,道:“我还行……”
  “我以前特别反感审查,现在观念改变了不少,我觉得审查对观众是一种保护……别急着反驳我,我说个事,应该是前年,我无意间看了一部《731黑太阳》,给我恶心的一个星期吃不下饭,真的,我现在想到那个画面,还觉得恶心!”
  “电影,作为一种输出媒介,远比书籍来得更加直接和粗暴,如果说书籍是用勺喂到你嘴里,电影基本上是用灌的,画面刺激远远超过文字的描述。”
  “总说审查苛刻,我跟你说《盲井》DVD版权卖了接近一百万,有想看的完全可以买碟观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赶尽杀绝,市面上也有很多地下禁片流传……你想看,有的是渠道可以观看的!”
  王晓峰愣了一下:“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怎么说?”
  “我以为你应该是比较激进的……”
  “这有什么可激进的?我始终认为,不管做电影还是做音乐,都是要让大众喜欢……”
  王晓峰深深看了眼沈林,然后起身告辞……
  ……
  王晓峰是那种‘偏理性’的文人,不是公知,就那种对时代困惑的一类人!
  有点像许知远,什么东西,都看不惯,觉得大众的品味就是狗屎的那类人……
  你觉得许知远只会空谈,那你看看他跟陶杰之类的港台文人的对谈,会觉得他对当下有清醒的认知,观点也很接地气!
  王晓峰也差不多……
  他觉得沈林挺可怕的,不是说他很假之类的,做了这么久的记者,采访过一堆人,他能分辨真话还是假话!
  可怕指的是,沈林活的很通透,不挣扎……
  看得出,他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心,同时对于人世间的苦,保持着强烈的同理心,在看过人世间的痛苦过后依然热爱生活。
  通常这种心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有的!
  孔子说的嘛,四十不惑……
  一个年纪轻轻却活得这么通透的人!
  很难得……
  他不止问了音乐、电影方面,也问了很多生活方面,例如‘成名之后生活、心态变化’,沈林回答的是‘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我大年初一就过来拍戏了,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成名这个事,其实对演员或者歌手来说肯定有影响的,尤其是创作者本身,当你取得的成绩和你在这个行业上世俗的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事实上你的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如果在没有主动意识去开拓的情况下,会变得越来越渺小了,你接触不到过去那些让你特有感觉的事儿了。’
  你看,大林子已经预想到了一切!
  王晓峰很头疼,他在想怎么写这篇专访,本来他想起的标题是《沈林:挺把自己当人的》,现在可能要换一个了……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再跟踪两天……
  前提是不耽误拍摄!


第五章 拍摄日常
  《香火》的拍摄很简单。
  沈林穿着不合身的僧服,骑着一辆破旧的掉链子的永久牌51型自行车,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骑来骑去……
  杜杰还有宁昊则是隔着一条马路架起机子,或者坐在面包车里一路跟拍。
  记录片模式就是这样!
  这对演员来说,也很省事,就该干嘛干嘛,别看镜头,假装镜头不在就行了。
  千万别演上了……
  当然啦,沈林还是有点显眼——毕竟他是跳舞出身,形体动作往那一站就是笔挺……
  你让他佝偻身子,慢慢的他自己就站直了……
  这时候宁昊就会咳嗽一声……
  然后重新变得佝偻起来。
  沈林的长相实在有点过于帅气……
  好在道具掩盖了少许不足,剧本也加了一段,和尚去找了大师兄,大师兄劝他:“你那个破庙快别住了!来这以后,过完年,初一十五的香火,这也挺旺!到时候我给你分点股份倒行了,你生的这么俊,肯定有很多女施主点名找你的!”
  除了形体,宁昊任由他发挥,比方说他加了很多小动作,比方说擤鼻涕,擤完后,捏鼻子的手很自然的往墙上或者电线杆上一抹,接着抬起袖子擦擦鼻子,还有个搓手的动作……
  这是他自己观察出来的!
  ……
  和尚,绝大多数的时间,不是在庙里安心修行,而是奔波忙碌于来往县城的路途之上,游走在街头。
  他要筹钱修庙!
  首先,一村都是杀羊的,总得有个庙吧,没个庙不行!好赖也一百多年了,它也不能倒在我手里边吧!
  其次,和尚需要正月十五的香火钱,一年了,我全靠十五这点香火钱了,要不我这一年咋生活呢?
  所以,他必须要在十五之前把佛像修好!
  先去找了宗教办。
  饰演宗教办主任的是灯光师李强的父亲,好像是他们当地的小领导,本色发挥,演的极好!
  “现在上面说了抓大放小,大庙都来不及修了,你那小庙根本排不上号……”
  沈林为难:“那你帮我想想办法,不然我这一年咋过?”
  “两个办法,要么你还俗,做点小生意,养活自己问题不大,以你的长相,娶个媳妇应该挺简单的;要么,你师兄的庙才修好,听说那边香火很旺,你去投奔他……”
  “……”
  沈林低着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这时候宁昊安排的另一个群演出场了,拿了一箱苹果,一盒脑白金,说是感谢宗教办修教堂……
  “修教堂是大事,年后肯定继续开工,你放心……”
  扭过头看了看沈林:“你还不走?”
  “我怎么走……”
  “这样,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去隔壁找文物局的小田,别说是我出的主意,去吧!”
  和尚很想说点什么,诺诺的张了张嘴,还是离开了办公室,镜头下,旁边几个打牌的并没有露脸……
  和尚离开办公室,镜头给了一张报纸,定格一秒,上面写的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有点《盲井》,唐朝阳、宋金明那俩杀人犯搁KTV唱歌的意思了……
  黑色幽默嘛!
  《香火》这电影用的演员基本都是当地群众。
  当地群众对拍电影的热情特别高,演的也真自然。
  找一个群众演一天,给三十块……
  有好多人钱都不要,就是为了好玩。
  耍电影嘛!
  有意思的很……
  这帮群演压根没学过表演,一遍一遍的重来,能不烦吗?
  宁昊有办法,你演一遍,他拍一条,完了先表扬你,说你演的好,像大明星,可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