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的最好的显然是《恶人传》,这种以暴制暴的动作片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
  ……
  《月球》要拖到第七天才会放映。
  这几天,沈林接了几个国内采访——时光专访,跟郭凡一起。
  “我今年主要是来偿还人情的,事实上,《月球》开拍伊始就受到了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的邀请,我们最终选择了戛纳……”
  “《月球》的导演不是你?”
  “对,是郭凡,”沈林拉过来郭凡,介绍道:“他是非常有想法的导演,而且偏爱科幻电影,现如今的中国电影,做科幻,最重要的是热爱!”
  “那你对《月球》有什么样的预期?”
  沈林看了看郭凡,后者道:“我们的预期就是不要赔本,只有这样才会有继续拍这类电影的机会,才能让更多的投资人看到这个类型的可能性。”
  “那《月球》的特效水准怎么样?”
  “还可以吧,我们花时间、精力,即便再做一次,估计也就这样了!”
  “《月球》是一部小众艺术片吗?”
  郭凡犹豫了一下:“不算小众,我们讨论的东西挺大众化的!”
  沈林也是这般回答:“我认为一部电影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才是电影的意义。如果不考虑观众,那拍摄影片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仅仅为了个人表达,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个人更容易操作的方式,比如写小说或者写文章。因为特别是拍摄工业制作的电影,它是一个集群的创作过程。”
  “讨论的是什么?”
  “这个,你要自己看……”
  好吧,《月球》不是这么简单的,至少在《银幕》报道里提到了‘对霸权的控诉!’
  是在放映之后,《银幕》杂志专门截取了片尾的一堆工厂还有厂边飘扬的国旗……
  言之凿凿说什么看出了沈林对人权的看不惯!
  这他妈都从哪看出来的?
  ……
  先说一句,今年的戛纳引发众多讨论的电影不多。
  《卡罗尔》是一个,然后就是《月球》了……
  电影剧情很简单,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归类伦理片。
  一个叫林南的壮年男人,在月球采矿。
  合同期为三年,期满回国。
  他身边只有一个机器人莫斯作伴,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
  一天,偶然在月球发现了一个坏了的探测飞船,里边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经过沟通,林南发现他们都是克隆人,本尊或许曾经来过月球,或许没有来……
  为了不影响企业效益,公司造出了无数的高仿产品,输入记忆,替人类在月球上卖命。
  由于国际不允许克隆人,每一个高仿林南被激活以后,都只有三年寿命,三年之后被欺骗着销毁。
  ——在月球辐射的影响下只能活3年!
  两个克隆林南得知真相以后开始为救赎自身做出抉择,一个打算激活下一个林南,再害死他李代桃僵逃回地球。
  另一个却否定了谋杀计划,面对了自己余时不多又没有真实人生的现实,善良病弱,奄奄一息的克隆林南回到了原先出事故的舱里,要健康冷静的克隆林南替自己好好活着。
  影片结尾引起地球总部的恐慌,那个克隆林南六号已经顺利回到地球。
  《月球》,咋一看,讨论的就是人权……
  场刊评分高达3。6分!
  沈林还挺惊讶,因为《月球》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劳动的异化的故事,月球环境只是增强了故事效果。
  这玩意还能给3。6分?
  难道是赞叹3D效果?
第七十二章 残忍吗?
  “《月球》,迷离悬疑的气氛、孤寂的太空舱生活,令人直觉联想到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塔可夫斯基的《索拉力星》,而片中人工基因复制、植入虚构记忆的桥段,更令人想起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
  ——《综艺》
  “相较于众多大而无当、堆砌华丽视效的科幻巨作,《月球》就像是一个袖珍的逸品,它没有恐怖的太空怪兽、浩大的战斗场面,仅由一人演员对着电脑与分身自言自语的戏码,便成功传达了太空冷酷异境中渺小个体所经历的存在危机、现实幻灭,并藉由资本体制和人性需求间的悖论,辩证了新兴科技如何该介入人类生活的深沉议题,沈林的演绎又让故事增加了很多看点!”
  ——《卫报》
  “《月球》,一部有着余温的冷酷电影,片中的人性很可恶,但机器人莫斯却很可爱,它的伦理规范显然更符合阿西莫夫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一切行为以保护人类为最高依归,而它在片末作出的道德抉择,比起某些冷血的资本家更有情有义,仿若其拥有一个高尚而饱满的灵魂。”
  ——《银幕》
  第二天,戛纳场刊都有报道《月球》,给的评价很一致,非常不错的电影,沈林的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
  最终,《月球》的媒体评分为2。7分,与李沧东的《诗》分并列第三。
  排在首位是迈克·李的《又一年》,评分3。4,唯一一部过3的作品。
  插一句,迈克·李04年的《维拉·德雷克》被戛纳拒绝,然后他去了威尼斯,斩获了金狮奖……
  《月球》不是一点毛病没有,事实上,《宇宙静悄悄》、《九霄云外》早就探讨过差不多的问题……
  《九霄云外》讲述了黑心企业在外太空矿场剥削、毒害工人,引发主角义勇反抗的故事。
  邓朝、王龙正包括特意赶来捧场的陈可欣、范小胖接连对他表示祝贺……
  陈可欣的人人影业带着《十月围城》、《神奇侠侣》来戛纳卖片子,销量还行,听说卖出了36个国家、地区的版权。
  ……
  《月球》放映之后,一堆评论发往国内,尤其是时光影讯上面,迅速掀起了讨论。
  不过讨论的话题除了沈林的表演、《月球》的剧情,克隆人啥的,还有……3D效果!
  “3D非常不错,不比《爱丽丝》差到哪!”
  “我也看了,3D效果爆赞!”
  “立体感很明显,前景的边缘分割和背景补图也特清晰,最让我惊讶的是头发的线条分割的很明显,看来沈林玩技术有一套!”
  这些是在戛纳看到《月球》的国内影评人、时光网的工作人员……
  但大部分人不相信,觉得是水军!
  呃,这么说吧,一直到2015年,还有很多人怀疑内地的3D技术,著名言论:这帮连前景背景都分不清的垃圾,我就不说了,国人的技术啊……还是好好把自己的2D的技术先搞清楚后,再来涉足3D的领域吧!
  咱们的技术并不弱的——《2012》后期转制3D就是国内接的活……
  郭凡倒是在微博解释了《月球》的3D拍摄还有后期转制的比例:“因为第一次用3D摄影机,所以,《月球》大部分镜头都是纯3D拍摄,后期专制的很少,这次练手之后,我们也有经验了,之后肯定会增加后期转制的比例!”
  “大部分CG建模如果开始时候就做好转制3D的准备工作,效果不会比纯3D拍摄差到哪。”
  “《月球》对我来说,最大的骄傲是锻炼了多达700人的特效团队!”
  ……
  沈林接受《综艺》采访。
  问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想讨论这个,他回答:“没有,我们是为了试验3D效果,搭建了太空舱,那总得编个故事吧?”
  “最开始的想法是整个恐怖色彩的作品,你想啊,我一个人在太空舱,三年时间,唯一陪伴我的只有一个机器人!”
  “但拍到一半觉得没意思,因为你没法解释女人从哪来的……”
  “中国古代有精怪的传说,但这类故事一般都发生在荒郊野岭,如果月球上出现精怪,我想我应该是不能接受的。”
  “然后我们讨论了可不可以转向记忆移植这类东西……后续的故事就此诞生!”
  “为什么要转移到这类故事?”
  “人类共同的命题嘛!这可是投资接近1200万美元的大制作,我总得收回成本!”
  “为什么结尾时候,镜头给到了月球全景,一堆矿车运作还有竖起的旗帜?”
  “导演是觉得如果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制作几个克隆人帮忙干活也不是不可以,所以,结尾时候,加了这段剧情……说明这些是政府集体默许的……”
  “你觉得呢?”
  “我……我觉得他的说法挺有道理,但我很喜欢《银翼杀手》,特别喜欢复制人Roy的那句:‘我见过你们不会相信的东西:战舰群在猎户星座上沿燃烧,C射线在唐豪瑟之门处的黑暗中闪耀。这些时刻都将随着时间消逝,就像雨中的眼泪。是时候……死去了。’有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感觉!所以,我也不知道克隆人算不算人……”
  “你不觉得这对克隆人来说很残忍吗?”
  “……你不觉这对人类来说是有利的嘛?就好像《变形金刚》,我一直不明白威震天为什么是反派,它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星球,却成了反派!我也不明白擎天柱为什么对人类这么好,我始终觉得一个外星人对于地球的热爱是毫无道理的!”
  扯了一阵子,谁也没说服谁……
  很正常,白左的脑子跟正常不一样,连狗都有狗权了,克隆人有人权怎么了?
  这个问题,太祖早就说过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说什么一切应该从“爱”出发。
  果然沈林的采访引发了不少人讨论……
  但明显,支持者更多——毕竟白左还没泛滥呢!
第七十三章 预测
  房间,大林子再看最新一期的票房报告。
  很惊讶,因为《卑劣的街头》第三周票房依然有4700万,累计票房顺利过了3。5亿!
  《钢铁侠2》的首周末票房不到7000万,虽然拿下票房冠军,但是跟并没有对《卑劣的街头》产生降维打击……
  判断失误了……
  事实上,在《复联》集结之前,漫威单人电影也就破亿水准!
  《美国队长》票房只有6576万,《雷神》9779万,《无敌浩克》的票房是6000万……
  (《黑寡妇》真尼玛又臭又长!浪费老子时间!)
  《复联》之后,超级英雄单人电影票房开始飞涨。
  这个时候的第一IP是《变形金刚》!
  不过本周还有《罗宾汉》上映,尽管《罗宾汉》不算什么大IP,但好歹是投资过2亿美元的史诗大片,肯定会对《卑劣的街头》产生影响……
  过四亿可能有点难!
  “咚咚!”
  有人敲门,沈林拉开房门,是柳茜茜……
  茜茜最近几天很活跃,无论在戛纳还是国内……
  戛纳是因为各种刷脸,参加一堆的商业推广,国内则是因为那句‘我有男朋友的!’
  尼玛,23岁,事业高峰期,顶级流量,突然宣布自己有男朋友?
  什么概念?
  当然,经纪团队事后发了声明:只是为了打消媒体的疑虑……
  没用,欲盖弥彰,一堆人开始分析起了她的神秘男友身份,排第一的就是大林子!
  她出道之后,跟大林子合作最多,《神雕侠侣》、《爱有来生》、《卑劣的街头》,即便是其他作品也跟沈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才枪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