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十四章 无语……
  沈林出道之后,上过一次《大本营》,就是刚出道时候,《十八岁天空》宣传。
  之后就没怎么上过节目。
  倒不是反感综艺,只是觉得没有必要。
  他不是特别反感综艺,对他来说,综艺其实相当于演员的副业。
  一直高强度的工作,会让你对工作越来越厌恶,这些负面积累到一起,最终压垮你对它的热爱。
  问题是,没啥好综艺!
  还有,大环境:
  现阶段大部分演员并不会追求所谓的综艺资源,演员需要保持神秘感,过度的曝光会让观众跳戏……
  反复上综艺,代表你是综艺咖。
  综艺咖算是演艺圈最低线的存在……
  反正沈林的团队并没有综艺路线的安排……
  ……
  跟成龍确定了一下,他也会上节目!
  那就好了……
  《快乐大本营》这期收视率稳了!
  抵达长沙是晚上九点,沈林跟快乐家族碰面,就是简单打个招呼,也没聊第二天的内容,然后就休息了。
  成龍是第二天上午到的。
  休息室,看了看台本。
  也没什么特别的流程,开场舞之后,邀请成龍、沈林出场,然后是二十分钟的介绍环节,再之后深入聊天,沈林唱歌……
  游戏环节,大概就是60秒不NG……
  没什么可说的,沈林唯一的记忆点就是何囧问他怎么想到这样一个故事,沈林回答:
  “西域安西都护府两万两千大唐军人,原四万四千人,安史之乱回援长安两万余人,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这些铁血军人的精武精神才是大唐名扬世界的脊梁和支柱,也是我们这些华夏后人继承下来的最重要的精神财产!”
  “最后一任大都护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也许,安西将士坚守西域42年的信念,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再看一眼长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个诗我们从小就会背,但其中的故事,还是很值得纪念的,我想,难得有机会做大片,当然要做大唐!”
  “其实,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有气节的人,就这样硬撑了几千年,才有了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也是我们傲视全球的最大底气!”
  成龍也回答:“我是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我拍《神话》之前,沈林找到我,给了我这个《大唐荣耀》的剧本,我都不知道有这种事,很感慨……”
  “他是被我一句话打动的!”
  “哪句话?”
  沈林笑了笑:“大唐时的中国: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新中国,也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大唐》上映,同档期肯定无敌的!
  因为中影真的安排了接近一个月的空档。
  宣传要做的是尽可能动员观众观影。
  电影院也肯定给排片,不给《大唐》,给谁?
  难道给徐婧垒的《梦想照进现实》?
  问题是如何动员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成龍是国际巨星,一堆事情,尤其是慈善宣传……
  宣传更多集中在沈林身上。
  但是呢,最近网上开始讨论起了潜规则事件……
  正经华娱都不敢这么写。
  这事跟沈林无关,但热度越来越高,连纸媒都跟踪报道,搞得沈林很被动,宣传《大唐》,被问更多的是潜规则……
  没办法,只好说了几句:
  “我觉得大家想多了,我相信大多数资本投资影视项目是希望得到利益回报的,所谓的潜规则只是少数人的东西,它并不是必须的东西。”
  “潜规则与娱乐圈无关,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潜规则,只是娱乐圈在聚光灯下,大家更多的能看到。”
  “反正我知道的,大导演、名导们很抗拒这些,主要是成本高,这事本身如果爆出来毁自己名声,再则用不合格的演员也会毁了自己的作品,得不偿失!”
  “……我现在拍戏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投资,谁潜规则我?”
  “拜托大家多报道报道我们的电影吧!”
  ……
  真尼玛无语……
  还是被时代局限住了!
  这要是2021年,潜规则根本不是事,谁背后没有一两个金主?
  现在的娱乐圈潜规则和几年前相比,已经越来越封闭了!
  什么叫封闭,就是没有一定的门路,你是求潜无门的。
  在资本和美色两个条件同时存在的地方,是一定有二奶的,这是一个行业通律,不是道德不道德左右的……
  但现在大金主们还没来,导演们确实有权利……
  丑闻永远比新闻有吸引力!
  搞得宣传方很被动……
  宣传嘛,最重要就是夺人眼球。
  怎么才能夺人眼球呢?
  难道要爆料《大唐》潜规则?
  问题是,《大唐荣耀》有个毛潜规则?
  然后,刘菲帮着介绍了一个活——在《梦想中国》现场演唱《缘分一道桥》……
  沈林当然答应了!
  《缘分一道桥》是《大唐》的片尾曲、推广曲……
  《梦想中国》收视率很高的,毕竟央视平台,推出了不少几位歌手,熊汝霖、海明威,对了,还有刘维……
  插一句,今年选秀遍地开花;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视《天使行动》、福建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
  当然也有《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
  “《梦想中国》?您怎么认识哈闻制片人的?”
  “……前段时间一起吃了顿饭,我问她可不可以让《大唐荣耀》去《梦想中国》宣传一下,她觉得是个好主意……”
  “行,我联系一下谭景老师……”
  “最好能联系成龍,我觉得你们剧组一起去比较好,显示对《梦想中国》的重视。”
第八十五章 宣传还有《刺马》
  借助综艺宣传电影,很正常的事情,当年《三枪》甚至跑到《星光大道》宣传,《赵氏孤儿》也亮相《中国达人秀》;
  杨天宝的《太极》还在《中国好声音》总决赛亮相,留下经典语录:每个学员和在座的各位导师一样,都是从零开始,白痴变大师……
  主持人华少在旁边力挽狂澜,说“对对对,是从白纸变成大师,白纸。”
  华少还是挺机智的!
  杨天宝诧异的看了一眼华少,坚定的重复了一遍:白痴到大师!
  现场……很尴尬!
  所以,宣传这种事,不是有嘴就行,你得稍微有点脑子。
  毕竟关注度这么高,要是说错话了,丢人。
  ……
  《缘分一道桥》,对沈林来说,有点难度。
  C5的高音,最高达到了#D5。
  大马金刀狂风狮吼。
  跟一般的中国风不一样……
  沈林唱现场真有点吃力,比不上谭景这么游刃有余……
  但好在唱下来了,没有唱破音。
  “借鉴了一点秦腔的嘶吼方法,否则,我根本唱不上去!”
  “虽然拜了老师,但先天条件就在这……”
  他在跟几个评委老师讲解《缘分一道桥》……
  “我觉得中国风歌曲可以适当加一点中国民俗的东西进去,比方说秦腔、戏腔,可我演唱能力还是不够,好在我认识谭景姐,我一般写的歌,超出我能力之外,都会想到谭景姐……”
  谭景则是夸奖:“他太有才华了,每次的作品都跟之前不一样!”
  “好!”李永控场;“这首歌是《大唐荣耀》的推广曲,叫《缘分一道桥》,下面掌声欢迎我们《大唐荣耀》的主创,成龍、洪金寶、张婧初、林篷还有我们的导演刘果南!”
  一群人出场……
  尤其是成龍和洪金寶相伴同行,现场直接起立鼓掌!
  “什么促成了您二位的合作?”
  “他打电话给我,说有个角色特别适合我……我看了剧本,确实很不错,就过来了!”
  “我们不是不合作,只是缺少合适的剧本,《大唐荣耀》里的郭将军很适合我师兄,我就给他打了电话……”
  给了五分钟时间宣传《大唐荣耀》……
  《梦想中国》给足了剧组面子!
  ……
  结束录制,几人分开,沈林回公司,见到陈婧还有刘菲。
  陈婧:“《梦想中国》的平均收视率在两个点左右,而且多是上了年纪的观众……属于非储备观影人群,能调动他们的观影积极性,就代表宣传的成功!”
  “谁知道呢……”
  沈林对这场宣传的效果不敢打包票。
  电影更多还是靠电影本身!
  不过,他想起一个事:“陈姨,咱们以后做电影,可不可以让电广传媒、文广传媒参一脚?”
  “你利用他们的舆论宣传优势?”
  “对!”
  陈婧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电广传媒旗下芒果系电视台,文广传媒旗下则是上海系媒体,包括东方卫视、上海卫视……
  这两者覆盖收视群体高达五亿。
  有他们参与,哪怕不投资,提供宣传资源,就够了。
  陈婧点头:“可以,我找他们两家说一下……对了,《老千》就能让他们参与。”
  “《老千》投资太低了,他们会参与嘛?”
  拢共不到3000万的成本……
  “我问问呗……”
  陈婧雷厉风行的很,转身就去打电话了。
  沈林则找到赵姗,准备询问一下宣传日程。
  他得调整好,《老千》已经建组了。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举办首映……”
  宣传没什么新点子,就是在四大票仓城市轮流举办首映。
  “另外,我们雇佣了400个大学生监督员,专门监管院线,防止偷票房还有盗录!”
  “有必要吗?”
  赵姗摇了摇头:“中影安排的监管员跟底下院线都很熟,不可能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你看着安排吧……”
  沈林没说话。
  “首批制作了2000块拷贝,算是创纪录了!”
  “希望票房也能创纪录。”
  2000块拷贝确实很牛逼了,《英雄》发行的时候,只有1200块拷贝,《无极》也才1800块……
  说明从一开始,《大唐荣耀》就是奔着破纪录去的。
  赵姗拿出一个剧本:“《刺马》你知道嘛?”
  沈林点头。
  《刺马》,沈林当然知道,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其中刺马案为四大奇案之首。
  上世纪,导演张彻改编过一版……
  插一句,上世纪,香港电影市场主要在南洋,张彻拍《刺马》并没有得到支持,因为南洋的海外华人,认为辫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词,所以南洋不看辫子戏!
  对了,陈可欣后来拍了《投名状》,就是《刺马》改编的。
  接过剧本,沈林翻开看了看……
  好吧,就是《投名状》!
  赵姗在一旁解释:“这是陈可欣执导的电影,投资高达三个亿,我收到消息李连结、刘得华会出演……”
  沈林疑惑问:“你收到消息?”
  “三个男主角,陈可欣属意李连结、刘得华家金成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