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董事长英明决策的功劳,属下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罢了,不敢居功!”陆四方正气凛然的说道。
  “行,那就这样吧。”周东升乐呵呵的挂了电话,看了一场大戏之后,不由在内心之中稍作总结。
  鉴于自己对于整个比特币市场的了解十分匮乏,所以在周东升看来,或许比特币的这波牛市行情就到此为止了,想要再次冲高,或许需要酝酿更长一段时间。
  待到整个市场都凝聚出足够的共识来,或许才有机会再次冲击新高,至于这个时间点什么时候到来,饶是周东升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只能够拭目以待了,反正任凭其他机构如何折腾,周东升都不会吐出手中的筹码,比特币这条船他是赖定了,不到他记忆中的锚点,绝不会轻易撒手。
  要是自己这个份量,能够将这艘船给压沉的话……那周东升也无话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就呢(滑稽)?
  300斤的蝴蝶效应……连区块链都挡不住!
  而远在大洋彼岸种下的果子,显然还没有到可以收获的成熟期,但是将视角拉回到国内市场之上,此时此刻的共享单车市场,却无疑已经步入了最为疯狂的成熟阶段。
  尤其是随着腾达和阿里这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强势进场,为摩拜单车和小黄车撑腰,前者祭出了社交平台这一无往不利的大杀器,为摩拜单车全面开放,为其注入一股强劲的动力。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摩拜新增超过2400万个新用户,直接缩短了与小黄车之间的距离,二者继续以并驾齐驱的姿态前进。
  而反观小黄车这边也丝毫不弱,直接接入阿里的信用体系之后,开启了信用免押这一杀手锏,同时还拿下了来自蚂蚁金服的D轮战略投资!
  毫无疑问,得到这一笔投资的战略意义远大于其他,有了阿里的信用体系作为背书,小黄车可以直接跳过积累用户信用的市场阶段,继续埋头疯狂扩张。
  同时,有了财大气粗的金主撑腰之后,小黄车也将自己低成本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攻城略池模式,直接完成了百城成就,成为全球覆盖城市最多的共享单车平台!
  与此同时,在海外知名风投机构发布的一份《全球最具价值科技创业公司榜单》之中,小黄车也成为唯一一个上榜的共享单车企业!
  而在榜单上的一众公司,无一不是估值超过10亿美刀的独角兽,而如今小黄车的市值,更是一骑绝尘。
  不少人都认为,共享单车领域极有可能诞生出市值超过百亿美刀的行业领头羊!
  然而对于周东升来说,当市场狂热到一定程度之时,也差不多到他套现离场的时候了。


第829章 下半场开始
  随着盛夏七月的脚步渐渐逼近,空气也以肉眼可见的程度燥热了起来。
  没错,尽管空气透明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其呈现扭曲的热浪状向不断袭来之时,想必你对“肉眼可见”这一说法,必然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当室外的温度持续稳定在三十几度高温的水准之上时,相信绝大多数人非必要,都不会愿意在室外多做逗留。
  而与炎炎夏日相得映彰的,或许就是如日中天的共享单车了,眼看2017年即将过半,然而共享单车行业热火朝天的节奏却从未间断,甚至是愈演愈烈。
  共享单车这一把火,似乎随着炎炎夏日的步伐,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燎原之势,席卷了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单车填满了街头。
  这让原本空旷整洁的城市街道,一下子变得有些拥挤不堪了起来,尤其是市面上数以百家的共享单车企业应运而生,从小黄到小蓝小绿和小红……
  别说是创业者有些迷糊了,用户都得犯迷糊,这五颜六色的单车都快认不清哪家是哪家了。
  真就是那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况一般,只不过古诗里写的是雪景,而这里则是指共享单车行业的疯狂。
  如此壮观的街头一景,背后其实已经展现出了整个行业已经呈现出一丝朝病态发展的趋势,只不过深陷狂热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对此一无所知罢了。
  同时,面对共享单车席卷全球的这股风潮之中,也有不少人对此感到迷惑不已,这自行车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造物,从17世纪末期诞生一路走来,早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洗礼……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内的地位也算是达到了顶峰,作为结婚必备三大件之一,地位可谓是格外超然,而经典的三八大杠也因此成为了时代的烙印,成为普罗大众对于七八十年代的记忆。
  就这么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甚至早已经被时代“淘汰”的工业造物,怎么到了今时今日竟然又焕发出了如此强劲的生命力呢?
  就凭这么一个劳什子的共享概念吗?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仅仅只是用打造一个单车品牌的思路来做这件事情,那显然整个项目的前景都十分有限,可供想象的空间也分外匮乏。
  毕竟在这么一条已经开拓了数百年的传统赛道之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无疑已经是微乎其微了,甭管是技术也好,创新也罢,显然都没有什么突破口了。
  往上加点动力,那就是摩托车,换成电力,那就是电动车,加个轮子,那不就是小三轮……
  在这数百年的发展之中,在自行车的基础上能够鼓捣出来的幺蛾子,显然都早已经有人尝试过了。
  而纵观自行车这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不恰恰也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吗?
  作为诞生于十七世纪末期的工业地基,每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都与之有关,并且都能够与其进行巧妙地结合,从而诞生出新的时代标志。
  而虽然前人已经将路都堵得差不多了,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创造了一种此前不曾有过的智慧结晶——互联网。
  在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之中,“互联网+”概念更是深入人心,万物与互联网结合似乎都能够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甭管是商业还是社交,在“互联网+”概念的催化之下,都彻底改变了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哪怕是一些普罗大众早已经习以为常的造物,有了“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注入,都能够变得截然不同。
  就连朴实无华的单车也是如此,从摩托车再到电动车,如今摇身一变又变换了一层身份,以“共享单车”的身份再度席卷而来。
  在数以百年的工业发展史中,可谓是从未缺席,随迟但到。
  而单纯从结构上下手,显然已经找不到什么突破口了,更何况哪怕是用最顶尖的工业技术和材料工艺进行堆砌,区区一辆单车的上限也就那么高。
  总归是不可能做出花来的,既然结构不行,那就从概念下手,炒作和包装永远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也是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手段。
  纵观历史,对于成大事者,这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像多智近若妖的诸葛孔明在出山之前,江湖上就已经开始流传“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一般……
  而“共享”这一概念的包装,虽然赋予了自行车一层新的面貌,推动着其再一次站到了历史舞台之上,然而舞台之下暗流涌动的本质,实则是华夏经济蓬勃活力的一层体现。
  自打“入世”以来,华夏经济迅速腾飞,几乎是以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为世界经济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尽管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不是在崩溃,就是在崩溃的路上,但是事实却宛如无形的巴掌,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以至于连海内外的不少经济学家,都不得不跟上中华速度,每隔几年就得换一套新思路,采用新的概念和名词,才能够准确的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生在华夏的经济现象。
  还有,这一条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而“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无疑就是对这一波狂热的共享单车浪潮,最好的诠释,只不过随着这一波浪潮推到了时代的顶峰之上,转折点或许在悄然之间已经开始酝酿。
  只不过在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之下,我们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一份子,对此一无所知,除了……周东升。
  作为在共享单车尚处于微末之际,就已经率先进场布局,并且在两大领头羊身上占尽了时代红利的投资者,这一手投资放眼投资行业,都是足以让不少同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
  更是成为普罗大众饭后茶余的一大谈资,靠着率先进场跑马圈地的优势,这两笔投资无疑都已经为周东升创造了数百倍的利益回报。
  时至今日,东升投资当年以200万美刀分别拿下小黄车和摩拜单车的消息,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有心了解都不难知晓。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嘛,更何况无论是东升投资还是两大共享单车,至始至终也都没有藏着掖着的打算。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两大领头羊逐渐成长为庞然大物,并且受到了诸多老牌资本的青睐和投资,为其倾注了更加澎湃的动力和雄厚资金。
  周东升这个早期投资人,就如同耗尽了燃料的火箭助推器一般,无论是作用还是份量都逐渐式微。
  毕竟同阿里和腾达这两条硕大无比的毛腿相比,周东升这条大腿再粗也是如同小巫见大巫一般,差距之大甚至连可比性都没有。
  除了这两位互联网巨头之外,还有一众无论是分量还是资历都毫不逊色的投资机构进场,其中不乏有国字号打头的机构,与之相比哪怕是阿里和腾达都得靠边站。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坐在这两架马车之上的诸多乘客之中,周东升的份量就是最小的那一个,如果不是靠着先发优势,他也不可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
  倘若是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进场,哪怕周东升有着最年轻百亿富豪的身家,或许连门都找不着。
  毕竟到了这个层面上的投资,资金多寡已经是次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人家压根就不带你玩。
  只不过这个如果并不成立,周东升就是在这两架马车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还高枕无忧享受着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哪怕式微,说不上话又何妨,又不需要自己出力,还能跟着沾光,而且这笔投资从共享单车热潮席卷全球之际,就已经注定了不会亏。
  唯一的区别,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而对此周东升也并不贪心,不会想着榨干最后一丝利润再退场,毕竟那种极限的逃顶操作,可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正如2015年的5178行情到来之前,周东升就已经提前退场了一样,真到了那种风口浪尖的时候才想着跑,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不慎,还容易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毕竟,东升投资最开始的200万美刀投资,可是足足拿下了两大领头羊足足30%的股份,要不是因为趁火打劫的缘故,断然是不可能获得如此之高的份额。
  再加上彼时的东升投资已经颇具分量,并且除了资金之外,也为两大领头羊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双方各取所需,才达成了这么一笔融资。
  而这也让东升投资成为了除创始团队之外的第二大股东。
  只不过从东升投资单独拿下A轮至今的一年半载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