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我都已经跟你说了这么多了,相信你也明白要如何去说服对方,这‘最后一公里’就是最好的说法,如果不清楚就自己了解一下。”
  “多的不说了,我一会儿就启程回羊城了,等你的好消息。”
  说完,周东升举杯,这顿丰盛的大餐,也算是给陆四方一行人践行了。
  “好的老板。”
  陆四方不再多言,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拿事实说话,于是端起酒杯跟周东升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宛如立下了军令状一般。
  尔后,酒足饭饱之后陆四方一行人就正式启程,前往京城洽谈共享单车的项目。
  在路上,陆四方专门掏出手机,重点查询了一下“最后一公里”这句话的出处,当看到答案之时,不由露出了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
  果然,既然天时已有,那地利人和就该自己去争取了,对此,陆四方也是信心十足。
  而另一边,周东升带着李佳娜,也是悠哉悠哉的来到了机场候机,准备启程返回羊城。
  毕竟在魔都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值得逗留了。
  至于米哈哟这家游戏公司,依旧处在埋头研发《崩坏3》的阶段,对于这群改变世界的技术宅,周东升这个门外汉确实是没啥可以指手画脚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继续开发一下直播和短视频业务,在内容产出这一块,周东升脑子里可有不少成熟想法正待兑现呢。
第383章 北大一景
  京城大学,地处北方,所以又被人亲切称之为“北大”(滑稽)。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历来都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最高殿堂……之一。
  要是不加上这个之一,想必会有不少北大隔壁的校友跳出来反对,你说是吧?
  而在寻常人眼中,能够考进这样的顶级学府之中,那绝对算的上是光宗耀祖的光荣事迹,甚至是足以传遍十里八乡的美名,成为家长里短“别人家孩子”的模板。
  正是因为北大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因此能够冠以“北大学子”名号的人,已然符合普罗大众眼中“天子骄子”的身份。
  毕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些话,无数莘莘学子从小念叨到大,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最高学府就算是终点了。
  如果连抵达终点的人都不算是天之骄子,没有出息的话,那岂不是推翻了他们多年以来的认知?
  不过嘛,学海无涯苦作舟,哪怕是学子眼中的终点,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只不过……这个起点的平台,显然是要比常人的要高上不少。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历史名校,北大之大,足足有五千亩之大,因此对于有幸来到这里的天子骄子而言,光是要将北大无数美景尽收眼底,都要花费上不少时间。
  譬如,素有北大灵魂之称的未名湖,她安静的陪伴着历史悠久的北大跨过百年岁月,平静的见证了一切。
  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纵观历史,无数能人才子在这里留下了诸多故事。
  然而,正如伟人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北大校园之中,又新添了一道亮眼的新景色。
  那就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黄色单车,统一亮眼的配色,时尚轻巧的外形,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为这历史悠久的校园平添一抹潮流。
  校园里,不少北大学子来来往往,对这些黄色单车的存在早已经习以为常,还有人走上前,熟稔的掏出手机操作一番,随后成功开锁,骑上小黄车去另外校区上课。
  毕竟,足足五千亩的北大,有时候光靠两条腿走路,是真的来不及的。
  因此,这些天子骄子来到北大后,度过最开始的兴奋阶段之后,优先需要解决的,显然就是这个问题。
  虽然时值今日,买一辆单车早已经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自行车也已经不是“三大件”时代的金贵玩意儿。
  但是,买车容易守车难,这校园之中丢车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尽管北大是最高学府,但是这单车嘛,该丢还是会丢,毕竟……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偷呢~
  而戴伟作为北大学子,对此就深有体会,北大校园广,校区多,想要在校园里自由活动,骑自行车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本科四年读下来,戴伟买了四辆自行车,一年丢一辆,跟交学费似的,属实是把他给整没脾气了,虽然说事不过三,但是也架不住有心人惦记。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哪有千日防贼的呢?
  而这个现象也不仅是困扰他一个人,不少北大学子对此都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临近毕业之时,戴伟跟几个朋友在社团中聊起北大校园的那些事,无意间就谈到了这类尴尬事,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大家伙的共鸣。
  聊着聊着,大家同仇敌忾,不禁突发奇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解决这个困扰诸多北大学子的这个“牛皮癣”难题呢?
  如果可以的话,也算是他们这些毕业的学长,为母校做的一件好事,也算是不枉教育之恩,还能在母校里留下自己的英勇事迹……
  挣不挣钱的另说,这种可以在母校留名的诱惑,绝对是无数学子难以抵御的诱惑,毕竟还未走出象牙塔之前,对于血气方刚的大学生而言,名利二字,还是前者更有诱惑。
  因此,戴伟一帮人越聊越兴奋,一群天子骄子一同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很快在众人的讨论中,借助移动互联网,开发一种共享自行车的方式来解决校园代步难题,成为了他们的共识。
  达成共识之后,自然是说干就干,在戴伟带头下,一行人先后走访了京城多所高校,对学生出行和自行车需求方面做了详尽调研。
  随着调研和了解,戴伟慢慢意识到了组建校园共享单车平台这件事情,大有可为!
  或许,不仅是可以做到在母校留名,还有可能将其当做创业项目来发展!
  不过嘛,想要创业自然不是空口无凭就可以做的,不仅需要人才,也需要资金。
  然而这两样东西,如果是在社会上或许还比较难办,但是身处北大这个顶级平台上,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确实不算是什么难事。
  三个月的时间里,戴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总算是拉起一帮创业班底,同时也拉到了投资,国内首个校园共享单车平台,在他们手底下诞生。
  通过一帮人自主研发的密码锁,加上自己购买回收单车进行统一改造,有模有样的共享单车就诞生了,戴伟将其命名为“ofo”,用形象生动的字母诠释了自行车的模样。
  而作为一帮北大学子的创业项目,同样也得到了来自北大官方的支持和鼓励,同意他们将其投放在北大校园之中进行试点!
  在6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超过2000辆小黄车投放到了北大校园之中,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ofo小黄车已经成为北大校园之中随处可见的亮眼景观!
  显然,无论是为母校做事的初衷,还是想要在母校留名的想法,戴伟等人都做到了。
  每每回到母校之中,看到那随处可见的小黄车时,他们一行人都难掩心中的自豪和骄傲。
  而小黄车立足于北大校园之中,服务北大师生也收到了不少良好的反馈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之中进一步完善了他们提出的共享单车理论。
  四个月的时间,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共享单车这个方案可行,同时共享平台上每天肉眼可见的流水,也让戴伟看到了这个模式的商机。
  能上北大的自然都是聪明人,除了戴伟之外,其他联合创始人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将这个模式,推广到京城各大高校呢?
  亦或者是心再大一点,推广到全国所有高校呢?
  光是北大就投放了2000辆自行车,如果是全国所有高校的话,需要20万辆,还是200万辆呢?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作为北大学子,他们的心自然是要多大,有多大!
  不过想要扩充规模,这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自然就是资金问题了。
第384章 拿下ofo
  如果光靠平台流水,以车养车的模式稳扎稳打的进行扩充,那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占领全国高校这一目标。
  戴伟等人自然没有这么天真,而且他们这个项目之所以起步这么快,还是得益于去年拿到天使轮150万的投资,才让这个项目迅速脱胎换骨,得以投放北大校园。
  因此,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戴伟等人自然是准备故技重施,启动第二轮融资。
  有了珠玉在前,只要拿到资金之后,就可以快速复刻北大校园的成功经验,将ofo小黄车投放到各大京城高校,进一步扩大规模……
  而当成功占领了京城高校之后,拿着这份成绩,又可以再说服投资人开启下一轮融资,再拿着钱继续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钱途也就越来越广……
  对于毕业于北大管理学院的戴伟而言,自然不会对这套资本运作的逻辑陌生,而滚雪球的前提,自然是要不断拿出能说服投资人的成绩才行。
  而就在戴伟准备联系之前的天使投资,洽谈下一轮融资的事情时,出乎戴伟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哐当,阿伟,外头有几个声称是东升投资的人要跟我们谈一谈投资的事情,这竟然有资本主动找上门来了,我们成功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薛丁满脸兴奋,门都不敲直接推门而入。
  戴伟内心一跳,无奈的说道:“老薛,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先敲门,万一我不方便呢?”
  “怎么?你喜欢在办公室里做点手工?”薛丁语气挪揄的问道。
  “万一呢?你也不想你在做手工的时候被打搅吧?”戴伟也不恼,同为大学同学,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互相打趣的快乐。
  本以为毕业之后就是咫尺天涯,没想到又因为这创业项目聚到一块,这算是大学生创业的快乐吧。
  “成,那我下次一定先打个招呼,以免你年纪轻轻,就萎了,到时候就不能叫你阿伟了,得叫伟哥才行!”薛丁打趣道。
  “阿伟已经死了,你选的嘛……”戴伟哈哈一笑,随后说道:“好了赶紧的,投资人的事情要紧。”
  两人打趣着,走出了办公室,很快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一行人,西装革履,风尘仆仆的专业劲头,像极了卖保险的。
  “你好你好,我是公司的负责人戴伟,请问你们是……”戴伟主动伸出手,热情的问道。
  陆四方打量了一眼戴伟,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书生气,不像是一个创业者,更像是一个学生。
  “你好,我是东升投资的,特地从羊城那边专程赶来,就是为了戴总这个共享单车的项目而来……”
  陆四方刻意强调了一下自己的诚意,接着说道:“不知道戴总方不方便,我们做进一步的交谈?”
  “当然方便,没想到我们小小的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居然都能够惊动远在羊城的陆总了,这实在是我们的荣幸,陆总里边请!”戴伟略显意外的说道。
  随后将人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毕竟公司处于创业阶段,条件相对比较简陋。
  众人分别落座,倒上茶水,戴伟就主动问道:“不知道陆总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