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生们,先生们,还有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报告会!”
  “本来我是打算和以前一样,直接把论文丢给期刊编辑就算了的。可事后想想,好像一次性丢6篇论文过去,的确是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估计一时半会的也审核不完。”
  “于是,我就和燕大商议,是不是举办一场报告会,邀请同行们过来,帮一帮期刊编辑,好让我的论文早点登刊发表,也能顺便帮我快点领取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奖金……”
  听到陈舟的这开场白,会场内顿时笑成一片。
  这段时间,因为陈舟论文的缘故,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讨论度一直不低,再加上克雷数学研究所主动宣布的启动评审,自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现在陈舟算是当众要奖金了,虽然是开玩笑式的,但好歹也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看克雷数学研究所怎么安排了。
  台下,不少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两个人身上,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所长詹姆士·卡尔逊,以及研究所科学咨询委员会的主席米奥德拉格·德克斯特。
  他们俩在收到陈舟将要举办报告会的消息后,便当即决定要来参加报告会。
  一来是现场认证论文的正确与否,二来就是邀请陈舟参与网络颁奖了。
  两人感受到周围人的目光,脸上自然也露出笑容回应着,同时向台上的陈舟,投去了一抹感激的眼神。
  事实上,陈舟的开场白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在报告会开始前,詹姆士两人就已经和陈舟聊过了网络颁奖的事。
  陈舟自然是欣然接受,顺带着也答应了他们,在报告会上提一下千禧年大奖的事,算是为网络颁奖预热。
  这才有了开场白的这些内容。
  不过,令陈舟有些意外的是,《数学年刊》编辑部的人,居然也向他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他事先可没有跟《数学年刊》编辑部的人接触过,只与邱校长和德利涅这两位说客接触过。
  难道他们信了自己刚才开场白的那些话?
  陈舟不由得在《数学年刊》编辑部的人身上多看了两眼。
  随着会场逐渐安静,陈舟也收回目光,转入正题。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这次报告会一共为期6天,相信大家也已经收到了报告会的时间安排,这里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下面不再耽误时间,直接开始第1天的报告,关于N-S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的解。”
  在陈舟说完后,会场里的一切杂声,顿时消失不见。
  包括围在会场边缘的人,连一个窃窃私语的都没有。
  所有人,全都聚精会神的盯着台上的陈舟,以及陈舟打开的PPT。
  仿佛最认真的学生在听最重要的一场课。
  陈舟讲述的并不快,声音也很平稳,足以保证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听的清清楚楚。
  而且,陈舟是由浅入深,逐一将整个证明过程讲了一遍。
  他的研究思路,整个证明的思路,完完整整的展示给在场所有人的面前。
  就算是不能完全听懂,但是陈舟对数学工具的应用,对数学思想的应用,也足以令每个人受益无穷。
  这也是陈舟给自己设定的最大期待,也是他为了验证系统任务,引出语言学任务的方式。
  报告会分为上午下午各半场。
  上午半场结束时,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
  离开时,每个人都在讨论着陈舟报告会的内容。
  到下午半场时,会场围观的人则是更多了,并且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下午半场的陈舟,则是祭出了他的大招——白板。
  不再只停留于PPT的陈舟,也更好地为所有人展示了他的数学能力。
  只不过,当第一块白板被写满后,越往后,能够跟上陈舟的人,也越来越少。
  但台下众人的目光,却是始终未曾转移过一次。
  他们的眼神中,也逐渐被震撼所取代。
  包括已经研究过论文的德利涅和法尔廷斯这些数学大佬,也是一样。
  这和他们自己看着论文研究不同,陈舟鞭辟入里的讲述,瞬间便打开了他们的思路。
  他们震撼于陈舟数学思想的成熟,数学工具运用的成熟,以及那仿佛有上帝之手般拨动的巧妙灵感。
  台下的德利涅,此时便感慨着:“难以置信,他,是怎么想到这一步的?”
  坐在他左右两边的法尔廷斯和朗兰兹,都是赞同的说道:“的确难以置信,他的数学直觉,堪称数学界第一人!”
  “没错,他能够敏锐的抓住那丝灵感,并且落在最终的研究之上!”
  顿了顿,法尔廷斯忽又开口道:“现在称为数学领袖,也未尝不可呀!”
  听到这话,德利涅和朗兰兹俱是扭头看向了法尔廷斯。
  虽然他们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但这一次,这个固执的老头,似乎真的认可了陈舟的数学领袖地位。
  迎上两人的目光,法尔廷斯难得的笑道:“怎么?你们不这么认为吗?”
  德利涅和朗兰兹对视一眼,旋即都是一笑。
  “是啊,这位年轻人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
  “没错,他就是现在的数学领袖!”
第七百五十八章 燕京会成为新的世界数学中心吗?
  周围人听到德利涅三人的话,俱是心头一颤。
  数学领袖吗?这个23岁的年轻人,真的成为了数学领袖吗?
  如果是别人说这个话,他们身为数学家的骄傲,或许还会有所质疑。
  但现在,说这话的是德利涅三人。
  这三人在数学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泰山北斗。
  他们既然说出了这番话,那至少代表他们这一批数学家,都是认可了陈舟数学领袖地位的。
  想到这里,三人周围的其他数学家,看向台上年轻身影的眼神,也是一变再变。
  但也仅此而已。
  一想到陈舟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一想到这一次性的6篇论文,他们觉得陈舟确实称得上一声数学领袖。
  看来,这年轻人一个人,就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数学格局。
  台上的陈舟,自然不知道德利涅三人说了什么,也不知道周围人的想法。
  此刻的他,已经写完了第二块白板,正在朝第三块移动。
  关于N-S方程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的论证,也在稳步推进之中……
  一共用了五块白板,陈舟的论证过程,全部完成。
  五块白板,整整齐齐的摆在台上。
  当陈舟写完最后一个字时,台下顿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下面便是提问环节了。
  令陈舟没想到的是,提出问题的人并不多,而且主要还是以德利涅这些数学大佬为主。
  年轻的数学家,反倒是没有几个。
  其实,不是这些年轻的数学家不想提问,而是担心自己问错了,徒增笑谈。
  他们可没有陈舟那变态的数学能力,即使离陈舟发布论文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可压根不够他们研究论文的。
  所以,还有不少的问题,他们没有搞懂。
  他们也是带着这些疑问,来听陈舟的报告会的。
  在陈舟讲述的时候,对照着疑问,他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
  剩下的,则是需要花些时间消化后,才知道能不能解决。
  要是这时候站起来提问,这些问题多少可能有点非重点了,反而会占用报告会的时间。
  倒不如让那些数学大佬们去提问,把核心问题提出来。
  如果论证了,那就代表着陈舟的论文没有错误,这也是报告会最重要的目的。
  而论文一旦论文无误,那他们的非重点问题,对照着论文本身,迟早能够花时间解决掉。
  再不济,也能把陈舟今天报告会的视频,给反复观看几遍,寻找答案。
  没错,陈舟这次的报告会,有视频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这也为许多不能来到现场,或者无法进入报告会的人员,提供了观看整场报告会的便利。
  说起来,通过线上视频平台观看第一天报告会直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学术性直播的峰值,达到了惊人200万人,并且人数还在呈上升趋势。
  提问环节结束后,关于N-S方程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的第一场报告会,便也全部结束了。
  台上的陈舟,朝着台下众人微微躬身,便走下了台。
  因为是连续6天的报告会,所以燕京大学并未安排记者进行采访。
  不过也并未严格限制记者的进场,而是采用筛选的方式,放了部分记者进入会场。
  陈舟没有打算接受采访,更不想被记者围住,所以在熊浩的掩护下,快速离开了会场。
  陈舟这条大鱼抓不住,抓这些难得一见的数学大佬也是可以的。
  毕竟,在场这么多人,随机选择一个都是数学家,可不缺采访的对象。
  这些记者们可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一时间,各种采访层出不穷。
  后续的5天,陈舟就是按照那条研究线路,从米尔诺公式一般形式的研究,到贝林松-里赫登鲍姆猜想的研究,再到布洛赫-加藤猜想的研究,最后是标准猜想和霍奇猜想。
  关于这5篇论文的报告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给所有人上了一场代数几何的大课。
  也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陈舟在不同数学分支里,那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不管是会场围观的人员,还是线上观看现场直播的人员,也一天比一天多。
  大家一同见证了这次数学史上的历史性时刻!
  当最后一场报告会的提问环节结束,这次为期6天的报告会,也来到了尾声。
  陈舟用6天时间,帮助《数学年刊》编辑部完成了同行评审的环节,也帮助克雷数学研究所完成了论文的验证。
  他的数学才华,彻底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最后,陈舟站在台上,朗声说道:“关于6篇论文的报告会,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数学研究,却远没有结束,谢谢大家!”
  台下,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甚至于大部分观看线上直播的人,也跟着鼓起了掌。
  陈舟面带微笑,微微躬身后走下了台。
  台上虽然没有了陈舟的身影,但整个会场的掌声却经久不息,众人也久久不愿离去。
  尤其是看着台上的白板,不少人都露出了渴望的眼神。
  不过,这和陈舟已经没有关系了,白板也会由燕京大学进行保留。
  和前几天不同,最后这场报告会结束,燕京大学这边安排了一场记者会,陈舟需要去参加。
  因为有报告会结束后的记者会,这些记者们也没有再去随即抓人采访。
  相比于前几天会场外那层出不穷的采访,现在的会场外见不到一位记者。
  毕竟,陈舟才是他们等待这么多天的大鱼。
  记者会现场,众多记者早已等待多时,眼神热切的盯着迈步走进来的陈舟。
  等到陈舟坐好,工作人员宣布记者会开始后,当即所有的记者全都举起了手。
  只看了一眼,陈舟便选了华国《人人日报》的记者第一个提问。
  陈舟其实没想到,自己的这场报告会,居然连《人人日报》的记者都来了,这可是代表华国官方的真正顶级的主流媒体。
  事实上,陈舟的这场报告会所产生的影响,在这几天已经彻底发酵,几乎每天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各大新闻平台的热搜,其中也包括各大官方媒体的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