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直到此刻,熊浩才更加意识到,这则破例的公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华国互联网的风气,试问在陈舟之前,可有一人做到?
  除了互联网上的知识风景线外,曾经最为普及的宣传平台,也就是电视,紧跟着开始发力。
  在随后几天的电视访谈节目中,被邀请的嘉宾无一例外,全是学术界的大拿。
  而这些平常并不是很喜欢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学者教授们,此刻却显得十分踊跃。
  这其中,又以年轻的学者教授居多。
  华国某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
  衣着得体,显得很是知性的女主持便问道:“李教授,您对当前在华国引起热议的陈舟教授,是怎么看的?”
  “呃,我用眼睛看啊……”
  被称为李教授的年轻学者,听到这个问题后,很是开心的笑着说了一句。
  只是,这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
  但只是一瞬,他便将这丝苦涩收敛,转而认真的说道:“刚才都是玩笑话,对于陈舟教授的话,说心里话,他让人感到无奈与绝望……”
  女主持显然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个评价,以至于她微微有些错愕。
  先前两期访谈所邀请的学者教授,可都是对陈舟一堆猛夸的,哪里有人会说陈舟令他们感到无奈与绝望。
  不止是女主持,台下的观众们,也同样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甚至于在后台控场的导演,此刻已经紧张到额头布满汗水。
  这样的回答,处理不好的话,那就是一次播出事故。
  似乎猜到了女主持会露出这样一个表情,李教授立马便解释道:“我所说的无奈与绝望,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只是针对陈舟教授所表现出来的学术天赋,以及他那令人感到变态的学术灵感……”
  事实上,这位被称为李教授的人,是华国物理学界的一颗新星。
  在陈舟之前,他一度认为自己将成为华国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
  虽然在陈舟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刺激下,他的万丈雄心,受到了一些打击。
  毕竟,在陈舟之前,谁能想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这么颁发的?
  谁又能时不时的就冒出一个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搁平常,陈舟搞出来的这些研究成果,谁不得花一辈子时间才能研究出来啊?
  就算不是一辈子,那也是此生仅有的灵光一现了。
  可到陈舟这,却跟喝水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所有研究人员的瓶颈,似乎压根不存在一样。
  这怎么能不令人感到苦涩与绝望。
  听到李教授的一番解释,女主持松了口气,台下的观众们也释然了,后台的导演已经擦干了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了微笑。
  李教授最后说道:“所以,与陈舟教授同处一个时代,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我们注定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触碰那一丝可能迸发的智慧之光。而陈舟教授,却是能够在无穷的智慧之光中,寻找生命里需要的答案。”
  话音落下,女主持与台下的观众们一起贡献了自己热烈的掌声。
  别的不说,这位李教授的一番推心置腹,多少还是赢得了在座观众们的好感的。
  虽然这也算是拍了陈舟的彩虹屁,可是人家拍的有水平啊。
  顿了顿,女主持又问道:“那您对陈舟教授被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同时破例增选为院士这件事怎么看?”
  李教授轻瞥了一眼这个女主持,他想了想,轻声说道:“其实,一开始看到这则消息,我是不太理解的,我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急躁。”
  “倒不是说陈舟教授没有被增选为院士的资格,在我看来,他是完完全全有能力有资格的。只是我觉得,等到院士增选年再公布是更为合适的。”
  说到这,这位李教授故意停顿了一下,他观察了一下女主持和观众们的表情。
  显然,有了上个问题的适应,他们此刻都在等着他后面的话。
  见此,他也不在耽搁,继续说道:“但随着这两天事件的发酵,我发现我的思想觉悟还是低了,没能意识到华国已经变了……”
  闻言,女主持一时没反应过来,顺口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这么说?华国怎么变了?”
  等到话说出口,女主持立马意识到了不对劲。
  可李教授已经接话道:“是华国的学术界变了,华国的学术环境变了,学术氛围也变了。大家对待知识的态度更友好了。现在的华国,是适合我们搞研究搞学术的。”
  “这么说,可能你们不理解,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就懂了。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外地高校学子的齐赴燕京,齐赴陈舟教授,齐赴那片知识海。”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家都受到了陈舟教授的感染,有了一颗求学好问,渴望知识的内心。用一个词语形容的话,就是开民智之道!”
  “这都是陈舟教授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全民向学之路……”


第六百九十七章 找李振邦推荐研究员
  “李教授,您所说的开民智之道,全民向学之路,简直振聋发聩!”
  女主持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和台下的观众们一起用力鼓着掌。
  现场的氛围也再次上升了一个层次,令人振奋且愉悦。
  这档访谈节目,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迎来了一个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
  节目导演为此,还特意在后台等着走下来的李教授,好好感谢了一番。
  他有预感,这档节目一定会爆!
  事实也的确如这名导演的预料,仅仅过了两天,各大视频网站、app平台上,便到处都是这档访谈节目的剪辑视频了。
  这些视频的点击量,一个个的都高的吓人。
  最令人惊讶的是,视频底下的评论,也完美匹配了那不断增加的点击量。
  这就说明,这些剪辑视频,是实实在在的撒出去了。
  而这档节目的导演,此时已经不知道查看了多少次手机。
  但不管多少次,嘴角那咧的越来越大的幅度,正在表达他内心越来越兴奋的状态。
  最终,将这档访谈节目,将节目中有关陈舟的这些话,推向高潮的,还是官媒。
  当然,这些官媒的身影里,可不仅仅是华国有关部门。
  这里面,还齐聚了各大高校的官方媒体。
  谈不上谁先谁后,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的转发视频,并配文表示:“华国的全民向学之路已开,我们准备好了!”
  此外,还有华国核工业集团、华国航天科技集团、华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国机械工业集团等等等等,华国各大行业战略性的集团也纷纷出手,开始配文转发视频。
  以至于到了最后,算是这件事直接原因的华国科学院和华国工程院也参与了进来。
  毫无疑问,各方大佬的出手,肯定不是单纯的为了捧一个访谈节目,或者说为了一个年轻的李教授。
  他们都是因为访谈节目中谈到的陈舟,也因为这位李教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说出的那一番言论。
  当外界热闹非凡的时候,反倒是视频中的直接对象,也就是陈舟,仿佛又没了消息一般。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陈舟和以前一样,在每次造成轰动后,任外界再怎么热闹,身为当事人的他,压根就不参与。
  陈舟的个人微博上,突然冒出了一条消息。
  这则消息跟他被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破例增选为院士无关。
  也和大家正在热议,引来无数大佬参与的“开民智之道,全民向学之路”的话题讨论无关。
  只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外加一个邮箱。
  但就是这几行字,却无异于又在华国学术界,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而在发这则消息之前的一天……
  燕京大学,宿舍里。
  本想着再次回到书桌前,埋首那令人着迷的公式符号里,不理会各方面的电话,只顾自己躲清静的陈舟,还是无可避免的经历了几天的电话轰炸。
  终于在最近两天,才难得的感到了一丝清静。
  说起来,陈舟还得感谢一下那位李教授,要不是那档访谈节目的爆火,他估计自己这两天也还在疲于应付那些不知几何的电话。
  而这档访谈节目,陈舟在休息时,也抽空看过相关的视频。
  对于里面的精华内容,他还是十分赞同的。
  就比如说,这位李教授所说的,华国的学术环境变了,大家对待知识的态度更友好了,更适合搞研究搞学术,都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像什么无奈与绝望啊,既幸运又不幸啊,研究没有瓶颈啊之类的言语。
  陈舟就觉得,大家都知道的事,多普及普及也是没问题的。
  但是,关于开民智之道,带来全民向学之类的评价,陈舟就有点不置可否了。
  这帽子戴的太大,他还真不想去接,他还有自己的宏伟蓝图。
  可令人无奈的是,随着这两天的发酵,似乎华国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这顶帽子的归属。
  此时,倚靠在座椅上的陈舟,手指轻触手机屏幕,退出了这些热点的评论区。
  可即使不去看最近的热点评论,陈舟也觉得满眼都是自己的名字,满眼都是那顶帽子的口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舟”这两个字,已经不仅仅是陈舟自己的名字了,更像是一中符号。
  并且符号化的趋势,还在一步步的加重。
  轻轻摇了摇脑袋,陈舟将眼前的杂念斩除,再次轻触手机屏幕,跳转到他的个人微博里。
  看了看自己刚发的这则消息后,陈舟便退出了微博。
  至于那则消息下面不断增长的99+,他并没有去理会。
  在放下手机后没多久,房间的门便被敲响了。
  起身打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熊浩,陈舟问道:“都安排好了?”
  熊浩重重点头道:“我刚与齐茵联系过,对于三天后的行程,她那边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可距离您出发,毕竟还有三天的时间,这期间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变动……”
  “可能的变动都没什么,我听你们的安排。”陈舟摆了摆手,看着熊浩,继而认真说道:“倒是真的辛苦你们了,我希望能够和上次去国际数学家大会一样,咱们都一起回来。”
  “您放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熊浩憨厚地回道。
  对于陈舟所说的一起回来,熊浩不能确定。
  但对于陈舟能不能安全回来,熊浩十分确定。
  收敛情绪,熊浩转而问道:“陈教授,那咱们现在是去李局长那边吗?”
  陈舟点点头:“得过去一趟,在去斯德哥尔摩之前,能解决一件事是一件事。”
  说完,陈舟和熊浩二人便离开宿舍,驱车前往李振邦那里。
  最近的李振邦,忙的是不亦悦乎。
  自从陈舟把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计划书交给他后,他就开始了脚不沾地的快乐生活。
  一方面,需要找相关领域的专家,秘密地对研究计划书进行校核。
  倒不是说他李振邦不相信陈舟的能力,这种重大项目的上马,是肯定需要多方论证的。
  就算是小一百个心,都是不为过的。
  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将研究计划书的各方面意见,及时有效的反馈给老领导。
  由老领导再根据这各方面的意见,认真思考,斟酌定夺。
  不管前面的话,说的多好听,也不管心里有多么想要快点落实,没最终拍板之前,一切都可能会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