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需要自己多做出一些,杰出的研究成果呗。
  最好是那种,能够打破基础科学停滞的研究成果。
  只是,这后半句的“有些贡献并不仅仅局限在宿主自己的研究之上”。
  陈舟就有点想不明白了。
  首先,这后半句跟前半句,有点矛盾。
  前面让自己多做出一些研究成果,结果后面就告诉自己,基础科学的突破,不能光靠你的研究成果……
  那自己到底是应该更看重自己的课题研究,多做出一些研究成果呢?
  还是说,应该更看重那个“有些贡献”,从而忽略自己的课题研究呢?
  或者是,自己要做到两者均衡发展?
  这在陈舟看来,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因为对陈舟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研究型学者。
  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属于他的研究课题的。
  现在,这个“注意2”等于是,要陈舟改变自己的习惯。
  这也是陈舟最不明白的地方。
  其次,就是这个“有些贡献”了。
  陈舟不太理解,这个“有些贡献”,到底指的是什么。
  他猜测,可能指的是语言学的内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改变他人,促使更多的人,走上突破基础科学的研究上来。
  这样的贡献,确实能称之为,不仅仅局限在他自己的课题研究之上。
  只不过,他不是一直是这样做的吗?
  系统为什么要在这里,再特意强调一次?
  还是说,这个“有些贡献”,指的是其他的什么意思。
  陈舟一时间,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得,随着陈舟越想越多,他不仅没有搞定自己脑海里的问号。
  脑海里的这两个问号,反而还越来越大了。
  伸手捏了捏鼻梁,陈舟轻轻摇了摇头。
  算了,还是别想那么多的好。
  管他是什么意思呢,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理解。
  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这个任务。
  而不是瞻前顾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想通这些的陈舟,也不再考虑脑海里两个问号的答案。
  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脑海里的问号。
  陈舟也相信,在他之后走过的每一步中,必然是能够回答这些问号的。
  收起思绪,陈舟便关闭了任务模块界面,重新回到了个人信息面板。
  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个人信息后,陈舟再次点开了背包。
  选择了那个带有30%进度条的圆形图案。
  再次看向“能源解决之答案”的陈舟,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打算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正式投入到这项研究之中。
  看着“能源解决之答案”的页面上,那五大核心部分的内容。
  陈舟决定,还是先从理论开始。
  而这五大核心部分的内容,正是理论研究部分,原料产生部分,工程设计部分,材料部分,以及控制程序部分。
  可以说,由这五大核心部分所组成的“能源解决之答案”,是真正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任务。
  也因此,在完成“能源解决之答案”的各项能源任务后。
  将进度条拉到100%之后。
  陈舟将一次性获得大量的自然科学经验值和应用科学经验值。
  以及一枚能源勋章。
  这是陈舟在“能源解决之答案”的最后一页,所找到的相关内容。
  那一页,写着完成之后的经验值奖励,以及此刻黯淡无光的圆形勋章。
  这还是在系统激活之后,陈舟第一次看见实物奖励。
  不对,陈舟其实也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实物奖励。
  只是看着像是一枚镶嵌进去的勋章。
  不过,不管这奖励是什么。
  属于陈舟的,多学科联动研究,将正式开启了。
  不管是NP完全问题的研究,还是张一凡那边关于DMD-2号材料的研究。
  亦或者是,交给克罗斯和高结的中微子相关课题研究。
  都将被陈舟串联进这一次的多学科研究之中。
  因为NP完全问题的研究,将帮助解决控制程序部分的内容。
  DMD-2号材料的研究,自然关联着材料部分的研究。
  而中微子相关课题的研究,则是从侧面会帮助到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应工程设计部分。
  实际上,这也是陈舟一早便预想过的场面。
  尤其是DMD-2号材料的研究,陈舟一直都在考虑,能不能用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
  现在,终于到了实践的时候。
  就这样,陈舟确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研究规划。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多学科联合研究。
  而陈舟自己,也沉浸在了“能源解决之答案”的页面中。
  虽然和以往的研究方式,有一些不同。
  但不管在哪,只要研究时,进入了沉浸状态。
  陈舟就是一心一意扑在研究上的人。
  就在陈舟完成了物理学满级升级任务,意识停留在系统空间,沉浸于“能源解决之答案”时。
  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了一则重磅通知。
  通知的内容,是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克拉福德奖的。
  至于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奖项放在一块发布公告。
  一来是因为,两个奖项的评选,都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的。
  二来,就是因为一个人了。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舟。
  陈舟同时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克拉福德奖。
  于诺贝尔奖而言,这是一次打破历史的获奖公告。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连续的两年里,连续获得诺贝尔奖。
  不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亦或者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
  乃至于专为某些人设立的诺贝尔和平奖。
  在这么多年的颁奖历史中,从未有人,在连续的两年里,连续获奖过。
  这是一件足以称得上伟大的事情。
  而且,陈舟在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
  也将追平历史上,单人获得诺贝尔最多的次数。
  历史上,获得两次以上诺贝尔奖的人,只有四个。
  第一位,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物理学家。
  她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她就是居里夫人。
  1903年因发现放射性钋元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提炼出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位是以唯一获得者的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教授。
  他分别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第三位和第四位,则是分别在1956年和1972,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巴丁教授。
  以及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教授。
  陈舟将成为历史上,第五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
  也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两年,在同一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毫无疑问,陈舟的名字,将被记录进诺贝尔奖的历史。
  也将被记录进整个学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华国的历史之中。
  他创造了历史,他也就成为了历史。
  于克拉福德奖而言,这虽然是一次锦上添花的颁奖。
  但是,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一块公布后,就更多了一层意义。
  别的不说,这两个奖项在一则公告上同时公布,必然会吸引极大的关注度。
  不管是对克拉福德奖,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来说,他们都将借助陈舟的名字,再一次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没错,这两大奖项,已经需要靠获奖人,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了。
  当然,这里的知名度,不是狭义上的知名度。
  更多的是指那种,被创造的历史。
  不出意外,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这则公告的发布。
  整个世界,沸腾了……
  欧洲,CERN总部。
  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之前。
  贝尔托卢奇这位CERN的研究主任,此刻正与中微子实验负责人艾尔肯·贝格教授一起,在餐厅吃着早餐。
  “说起来,已经进入10月有一段时间了,诺贝尔奖的消息,却还没有公布,这可是比往年晚了不少时间了……”
  贝尔托卢奇一边翻着手机,看了一眼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官网,一边对艾尔肯·贝格说道。
  艾尔肯·贝格点点头,也是说道:“确实是比往年晚了一些时间,可能是因为今年的评奖难度比较大吧?”
  听到这话的贝尔托卢奇,并不赞成艾尔肯·贝格的这个观点。
  诺贝尔奖的评选,哪一年的评奖难度不大?
  这可不是晚公布的理由。
  不过,贝尔托卢奇倒也没有就此事反驳艾尔肯·贝格。
  他转而问道:“艾尔肯教授,那你觉得,今年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会是哪几位?”
  艾尔肯·贝格想了想,说了几个自己心中的名字。
  当然,这只是在他的角度看来,应该有极大概率获奖的人。
  听到艾尔肯·贝格说出的名字后,贝尔托卢奇不禁问道:“没有陈教授吗?”
  艾尔肯·贝格自然知道贝尔托卢奇口中的“陈教授”,指的便是陈舟。
  毕竟,陈舟在CERN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只不过,艾尔肯·贝格还是觉得,陈舟在今年可能是没有机会获奖的。
  因为他在去年已经拿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没有人,连续两年都获奖的先例。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考虑,陈舟都应该需要再等等。
  即使陈舟的迭代中微子理论,的的确确是诺奖级的研究成果。
  于是,艾尔肯·贝格便将自己的想法,跟贝尔托卢奇说了一下。
  贝尔托卢奇沉思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可他不就是把不可能,给变成可能的人吗?”
  听到这话的艾尔肯·贝格,明显愣了一下。
  但他还是坚持道:“我觉得还是不可能,毕竟陈教授已经获得了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今年,评奖委员会那边,肯定会更多地考虑其他人。即使要给陈教授颁奖,那也会再等等。”
  艾尔肯·贝格的话,说的不无道理。
  但是贝尔托卢奇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又问道:“艾尔肯教授,如果你是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你觉得还有什么,是比迭代中微子理论和新的规范场理论,更值得获奖的研究成果?”
  艾尔肯·贝格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
  的确,这两项研究成果,单拿一项,就已经是诺奖级的了。
  更不要说,还是一个人的研究成果了。
  任谁也没有理由,把这两项成果,给放在一边。
  就这样,艾尔肯·贝格沉默了下来。
  看了艾尔肯·贝格一眼,贝尔托卢奇不由得笑了笑。
  随即,他又再次看了一眼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官网。
  这一次,他看到了那则公告。
  那则关于陈舟获得瑞典双奖的公告。
  只一眼,贝尔托卢奇的表情,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一幕,也恰好被抬头看过来的艾尔肯·贝格所看到。
  他疑惑的问道:“贝尔托卢奇博士,你怎么了?”
  贝尔托卢奇轻声说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名单公布了。”
  艾尔肯·贝格微微一愣,旋即问道:“都有哪些人?”
  贝尔托卢奇将获奖名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