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陈舟承诺了报告会的时间不变,可凡是不都有个万一吗?
  万一陈舟那个中微子振荡的课题,又遇到什么突发的状况了呢?
  那可不就把陈舟给绊住了?
  “还有20分钟的时间,你要不要准备一下?”
  孙院长出声问道。
  正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的陈舟,轻轻摇了摇头:“现场的投影和白板准备好就行。”
  孙院长微微一笑:“这个你放心,包你满意。”
  “那就没问题了。”陈舟轻声回道。
  在距离既定时间还有10分钟时,陈舟出现在了礼堂的讲台之上。
  随着陈舟的出现,原本喧闹的礼堂,也逐渐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齐齐聚焦在陈舟的身上。
  陈舟自顾自地打开电脑,开始测试投影仪能否使用。
  而孙院长则是就在讲台的下方,随时准备着策应陈舟。
  这一场报告会,由孙院长亲自负责指挥调度。
  将视线从陈舟的身上,移到爆满的礼堂之内。
  孙院长不由得有些感慨,燕大已经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当下的场面,真可谓是远道而来,座无虚席!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陈舟看了眼时间,正好9点半。
  看了一眼台下的众人,陈舟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欢迎大家远道而来,参加今天的报告会……”
  简短的开场之后,陈舟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众所周知,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始终有两座大山横亘在面前,这便是极小模型纲领的两大问题……”
  关于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Z-理论。
  一一在投影幕布之上出现。
  陈舟以一种舒服的节奏,切换着幻灯片。
  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着其中的核心内容。
  陈舟也尽可能的,将其中可能令人产生困惑的地方,给讲解清楚。
  但尽管如此,也有许多人,仍然没有听明白。
  还有不少人,只把前面的问题给听明白了。
  后面的内容,就完全不知道陈舟在说什么了。
  但是,不管听没听懂,这些人还是拿着笔记本,飞速的在记着什么。
  对于这难得的机会,没有人愿意浪费。
  就算现在听不懂,回头再慢慢研究就是。
  毕竟,陈舟大佬的讲解,就只有这一次。
  可对于某些人来说,陈舟这样深入浅出的讲解,却是省了他们不少的时间。
  他们所带来的疑惑,也在一个个的减少。
  从9点半,到10点半,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
  陈舟将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成果,全部呈现出来。
  随后便进入了提问环节。
  这也是陈舟控制好的时间。
  两个小时的报告会,一个小时属于他自己。
  另一个小时,属于他的表演时刻。
  至于新公式的内容,则放在了下午。
  没错,今天的报告会,被分成了上下两个半场。
  上午是极小模型纲领的内容,下午是新公式的内容。
  “以上,便是关于极小模型纲领的相关研究内容,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
  陈舟将幻灯片切回第一页,同时对着台下众人说道。
  随着陈舟的声音落下,整个会场在短暂的沉寂之后,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陈舟在解答的同时,也快速的切换着幻灯片。
  将那个问题所对应的部分,直观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在回答了一部分问题之后,陈舟的注意力,开始放在台下几位还算熟悉之人的面孔上。
  先前的那些问题,只能算是热身。
  就在陈舟将注意力放在这些人身上时,这些人也没有令陈舟失望。
  “我想知道,在对给定的代数簇,进行blow down操作时,你是怎么确定有限次操作次数的?准确来说,是你在论文中的式7-9,是如何获取的?”
  法尔廷斯的声音并不大,却吸引了诸多关注的目光。
  对于这位用代数几何的方法,证明了数论中的莫德尔猜想的牛人。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还是认识的。
  至少,看过照片。
  因此,法尔廷斯一说话,原本某些还打算提问之人,便自觉的放下了举起的手臂。
  台上的陈舟,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微微一笑,随即便开始解释这个问题。
  “在获取极小模型的过程中……”
  在解释的过程中,陈舟悄悄冲孙院长做了个手势,示意对方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白板,给抬上来了。
  等到工作人员将白板抬上讲台后,陈舟也正好说到:“事实上,在得到式7-9的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一个小技巧,这个小技巧,算是Z-理论的内容,也算是舒尔茨教授的p进类完美空间理论中的内容吧……”
  说完,陈舟便走到白板前,拧开记号笔的笔盖,开始在上面书写了起来。
  而听到他这句话的法尔廷斯,则是忽然想通了什么。
  此时,他的耳边,也恰好响起了德利涅的声音:“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他的原因。”
  而作为被陈舟提到的舒尔茨,则是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容。
  以至于他身旁的陶哲轩,跟他说的话,他都没有听清。
  一块白板,在还余下近五分之一地方时,陈舟停下了手中的笔。
  旋即,陈舟转身,看向法尔廷斯:“法尔廷斯教授,我想白板上的内容,足以解释您刚才的问题了。”
  法尔廷斯看了陈舟一眼,出声说道:“我没有其它问题了。”
  陈舟微微一笑,转而看向其他人。
  不过,令陈舟有些意外的是,法尔廷斯之后,提问的人,明显骤减。
  到最后,他所预留的一个小时时间,居然还剩下了一些。
  对此,陈舟倒也理解。
  法尔廷斯这样的大牛,都没有问题了,那其他人就算是没有弄懂,也不会拿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出来提问了。
  与其问出了令在座数学大佬们轻视的问题,倒不如憋在心里。
  等着报告会结束之后,再慢慢研究陈舟的论文。
  讲台旁的孙院长,在看到这个情况后,脸上一片自豪的表情。
  这是多少年了,华国数学界,又出现了这样的一人!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陈舟结束了今天报告会的上半场。
  上半场的报告会,可以说是异常的顺利。
  对于来到报告会的人来说,他们也算是收获满满。
  在陈舟搬走了极小模型纲领面前的两座大山之后,他们都能在这个领域里,大展拳脚了。
  当然,这一切,还得等到他们吃透陈舟的论文,吃透Z-理论的内容。
  经过中午短暂的半场休息时间。
  下午2点整。
  属于新公式的下半场报告会,如期而至。
  相比于上半场的报告会,下半场所吸引的人,还要更多。
  如果说上半场的报告会,不少人都是来凑数的话。
  那下半场的报告会,则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了。
  吃透新公式,在这场报告会里,寻找到自己困惑的答案。
  便是他们的终极目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这个,被陈舟赋予了普遍适用性的新公式,真正的威力。
  也才能使这个新公式,在诸多领域里,大放异彩!
第五百八十七章 下一个目标?
  “事实上,这个新公式的理解并不难,我想在座的许多人,都已经完全弄懂了它。”
  “而在座的更多的人,也是为了它的普遍适用性而来。”
  “那我闲话少说,直接步入正题……”
  同样简短的开场后,陈舟便直接进入下半场报告会的内容。
  相比于上半场报告会来说,下半场报告会的内容,就相对简单了一些。
  但也仅仅是相对而言。
  关于新公式普遍适用性的推导过程,其实并不简单。
  投影仪幕布上的幻灯片,以比上半场报告会稍快的速度在切换着。
  所有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幻灯片之上。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能注意到,参加下半场报告会的人,更多的采取了笔记本记录的方式。
  毕竟,为了能够将这个新公式吃透,所有人都是有准备而来的。
  花了35分钟左右的时间,陈舟将新公式这篇论文,全部讲解完成。
  只不过,和上午的上半场报告会不同的是。
  陈舟在将PPT的内容讲解完成之后,并没有直接进入提问环节。
  而是打开了另一个PPT。
  这是关于新公式应用的一些方向性思考。
  当看到第二个PPT出现的时候,台下众人的眼神俱是一亮。
  他们没有想到,陈舟居然还会再多准备了这一手。
  而这,恰恰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毕竟,有着陈舟在前面引路,他们在之后,也能更好地去运用这个新公式。
  就连法尔廷斯、德利涅、朗兰兹这些数学大佬,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陈舟缓缓扫视了一眼台下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微笑。
  这些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到底是被什么吸引而来的,陈舟又怎么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陈舟突发奇想的,在昨晚做完了报告会的PPT之后,又补充了这么一个带有方向性研究和应用建议的PPT。
  陈舟的想法也挺简单的,就当做是为了将这个新公式发扬光大,所做的一点微薄努力了。
  不管怎么说,在以后的研究中,他肯定不会再过于注重这一偶然发现的所得。
  那么,为了不使这一新公式被埋没,就只能“教”会其他的学者了。
  陈舟理了理思绪,手上微微一按。
  投影幕布上的幻灯片,也从第一页“关于特征值特征向量公式的应用思考”,切换到了第二页的第一个应用上。
  “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公式,其最基本的应用,自然是在数学上。”
  “如果按照传统解法,我们需要计算特征多项式,再求解特征值,再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最后得出特征向量。”
  “但是现在,只要知道特征值,然后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式,特征向量便可迎刃而解。相反,由特征向量去求特征值,也是一样。”
  “我觉得他在数学上的理论价值,大概就相当于克莱姆法则一般……”
  听到陈舟的话,却有不少人的心中,并不赞同。
  就像那位已经达成了自己目标,却还是留下来,连续参加了这两场报告会的舒尔茨一样。
  他微微偏头,跟身旁的陶哲轩说道:“我觉得他有些谦虚了。”
  陶哲轩闻言,笑着说道:“为什么?”
  舒尔茨回道:“如果是这个公式以前的理论价值,或许是比不上克莱姆法则的。我在最初也试着跟着他的论文,去研究过这个公式。”
  “却发现光从公式本身出发的话,并不能直接算出特征矢量,只能得到它的元素的模方罢了,有相位丢失。而且还得算各个子矩阵的特征值,并没有比直接接n元n次线性方程简便多少。”
  “但是,他却赋予了这个公式新的生命,将这个虽然不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式,完全烙印上了属于他的记号。”
  “从他推广到普遍适用性的公式来看,这个公式的理论价值,是肯定在克莱姆法则之上的!”
  虽然舒尔茨说了这么多,但在他说完之后,一旁的陶哲轩,也只是轻轻看了他一眼。
  然后,看似随意地说道:“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