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的辅助装置,都是200MeV的直线加速器和米国国家宇航局空间辐射研究实验室。
  除了这些,还有国家同步辐射光源NSLS、串联静电加速器、高场核磁共振装置、回旋加速器等等等等。
  相比之下,陈舟觉得这才是具有大哥风范的高能物理实验中心。
  作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学成就,也是多学科领域的辉煌成就。
  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有m中微子的发现、J/y粒子的发现、CP破坏、宇称破缺和太阳中微子研究中的先驱性工作等。
  在多学科研究中有利用X射线和中子开展生物样品研究这样导致结构生物学的开创性工作,用于医学的L-多巴、和铊-201、锝-99m放射性核素的发明、以及X射线心血管造影术的发展。
  高技术方面有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发展。
  加速器技术方面有对于现代粒子加速器利用有决定意义的强聚焦原理的发明。
  包括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本身所获的5枚诺贝尔奖在内,共有7项诺贝尔奖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有关。
  其中有两项诺贝尔奖是被华裔物理学家李老先生和杨老先生发现的宇称守恒破坏,以及丁老先生所发现的粲夸克,收入囊中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是成就华裔物理学家最多的地方。
  另外5项诺贝尔奖则分别与CP破缺的发现、μ子-中微子的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探测、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的阐明、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有关。
  其中,前三项所获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两项则是诺贝尔化学奖。
  如果整体来看的话,米国的三个国家实验室足以代表高能物理的发展历程。
  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基本上凑齐了标准模型的拼图。
  “陈舟,走了这么多的地方,你有没有真正心仪的高能物理实验室?”
  和陈舟走出会议室,回酒店的路上,克罗斯出声问道。
  陈舟看了他一眼,轻声问道:“你是单纯的想知道我的想法,还是想让我替你做决定?”
  克罗斯愣了一下,缓缓笑道:“有什么区别吗?我不是你的专属司机么?”
  陈舟微微一愣,旋即笑道:“你想好了?”
  克罗斯点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陈舟:“一开始,我以为你就是一位特殊一点的实习生。”
  “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你这个人跟其他的实习生,不对,应该是跟其他的物理学家,都不太一样。”
  “你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也有着去完成这个目标,属于自己的方式。”
  “在SLAC最后的胶球实验中,你更是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能力,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听到克罗斯的话,陈舟轻笑道:“你别夸我,虽然我知道这是事实。还是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吧?”
  说到这,陈舟忽然想到回来的路上,弗里德曼所说的话,他又问道:“是不是弗里德曼教授的话,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克罗斯连忙摇头:“那倒不是,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弗里德曼教授说这些话,但是说到影响,你还是太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陈舟疑惑地看向克罗斯:“怎么说?”
  “你以为我们这个团队,在走遍了所有的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后,为什么还会剩下这么多人?”克罗斯双眼之中目光闪烁。
  陈舟再次愣了一下,他这发现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一事实。
  陈舟不确定的问道:“难道说是因为我?”
  “没错!”克罗斯颇有些激动地说道,“能同时受到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邀请,能够成功带领SLAC对撞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胶球,这都成功的证明了你所具有的领袖气质。”
  “而我,我们这些人,都希望跟着你,跟着你这样具有高能物理领域领袖气质的人,在高能物理的领域,斩获一个接一个的研究成果,取得一个个辉煌的学术成就!”
  陈舟看着克罗斯,一时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想了想,他轻声问道:“不管我去哪?”
  克罗斯用力点点头:“不管你去哪!”
  “不后悔?”
  “不后悔!”
  陈舟沉默了一下,忽然笑道:“那你们准备准备,先去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吧。”
  克罗斯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好,我马上告诉他们!”
  陈舟点点头,继续说道:“你们先去熟悉一下高能所的研究环境,等我回去之后,我会申请开展自己的课题,到时候你们都来我的课题组。”
  克罗斯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问道:“你不和我们一起去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陈舟摇摇头,解释道:“我暂时还不会回去。之前在CERN时,我接受了他们的实验研究邀请。等布鲁克海文这边的学术交流结束,我就会去那边,待上一段时间。”
  克罗斯仍旧有些不解,既然都决定了要去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那还去CERN干嘛?
  但同时,他也想到了CERN的特殊性。
  毕竟CERN有着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可能陈舟是想着再去见识一下LHC的具体实验情况吧……
  陈舟看出了克罗斯的疑惑,他笑着说道:“我需要亲眼去看看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高能物理实验,才能更好地明确今后的高能物理课题的研究方向。”
  克罗斯顿时了然,陈舟的回答,和他的猜测也差不多。
  既如此,他们先一步前往华国,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且陈舟说的对,他们需要去适应新的研究环境。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可能会跟着陈舟,直至学术生涯的结束。
  事实上,陈舟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他需要第一手的实验数据,去验证纸面化实验的方向。
  这是对他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现在所进行的物理学课题,所亟需的一件事。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后,时间也迈入了一个金色的季节——10月。
  所有人期待的结果,终将在这个收获的月份里得到答案。
  10月1日,陈舟主持了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一场研讨会。
  对高能物理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明晰研究方向的同时,也为他自己的研究团队,梳理着之后的课题方向。
  全世界的媒体们,也在紧盯着诺贝尔委员会的官方网站,等着他们的最新通知。
  华国的人们,在享受着黄金周假期的同时,也在期待着他们心中的答案。
  虽然舆论的导向,已经令陈舟处在一个“不受待见”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位付主任,已经亲自站了出来,现身说法,通过电视台明确表示,高能所对陈舟发出了邀请,但是被陈舟“亲口”拒绝了。
  同时,这位付主任还用极其“惋惜”的口吻,表示对陈舟选择的可惜,觉得华国又为他国培养了人才。
  这一下就刺到了华国人的痛点,更引得无数网友开始围攻替陈舟说话的燕京大学。
  认为燕京大学就是“骗子”,肯定早就知道了陈舟的选择,但是为了“和稀泥”,就出面说什么追究法律责任,不要造谣之类的话。
  当然,燕京大学自己是挺委屈的,他们也完全没想到高能所的这位付主任会亲自下场。
  只能把希望寄托到陈舟身上,相信吴西平、张中原等人的判断。
  当然,这也跟杨院长没有把烧烤时跟陈舟的对话,告诉燕京大学有关。
  但是,即使舆论如此,华国人的内心,也仍然希望陈舟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只因为陈舟是华国人!
  10月2日,陈舟继续主持自己的研讨会,开展高能物理研究实验的讨论。
  世界各国的媒体,华国度假的人们,也仍然在关注着诺贝尔奖的消息。
  只不过,诺贝尔奖委员会那边,依旧还是沉默的状态,没有任何消息放出来。
  这一天,所有期待的人们,又在紧张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
  唯一调剂,大概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公布了。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名米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动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
  时间来到第3号。
  不管是一直紧张关注此事的世界各国媒体,还是处在假期中的华国人们,亦或者觉得自己有希望获奖的物理学家。
  都已经稍稍放松了心情,觉得今天也会是一个没结果的日子。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前两天没有透露任何物理学奖的消息的话。
  那么,获奖的消息大概率会被推迟到10月中旬。
  最早也可能是在一个星期之后。
  只不过,在这不经意之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华国时间下午5点45分,于官网上,更新了一则公告。
  其内容,正是关于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公告上,是三位获奖者的照片。
  照片上,从左到右依次为雷纳·韦斯、基普·索恩、陈舟。
第五百二十七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
  在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名单被公布之后没多久。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开始介绍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并解释相关的科学背景。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成员奥尔加·伯特纳向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介绍到:“宇宙中曾有两个黑洞发生碰撞,所产生的引力波跨越漫长时空,历时13亿年抵达地球,在2015年9月14日,被位于米国的LIGO探测器探测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引力波。”
  引力波可以看做是一种时空涟漪,就像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
  最早是在百年前,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是难以被探测到的,因为相关信号非常微弱。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引力波的探测上,是要比粒子探测还要难上许多的。
  LIGO项目使用巨大的激光干涉仪,在引力波通过地球时,探测到的是比原子核还要小很多的变化。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介绍相关科学背景时,还着重强调了一点。
  那就是LIGO项目集纳了全球多地1000多名科学家的努力,通过多年的探索,才最终集中众人的智慧,探测到了引力波。
  当然,这其中以这次的两名获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纳·韦斯在约40年前提出了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基普·索恩在科学和管理等方面有巨大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安德斯·伊勒贝克也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逐渐认可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类才第一次真实地探测到引力波,这是此次获奖者所作贡献的价值所在。
  同时,安德斯·伊勒贝克还认为,引力波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观察方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在宣布了这两位因引力波这一众望所归的科研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员名单后。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