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的领奖事宜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而且数学家大会的45分钟报告,也被他委婉的拒绝了。
  再待下去,意义真的不大。
  所以,早点前往SLAC,才是陈舟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虽然一直和弗里德曼教授保持着联系,但是因为系统任务始终没有完成的原因,陈舟心里多少还是放心不下的。
  下午的颁奖仪式上,陈舟见证了许多杰出数学家的获奖。
  尤其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所颁发奖项的获奖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不低。
  虽然这里面大多数的获奖者,并不是华国国内的数学家。
  当然,这也得益于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奖项的评选机制。
  这个大会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世界公认的一流学者颁奖。
  而得奖的标准是,数学的学术成就之外,要对华国的数学发展有实质的贡献!
  在评选的过程中,除了丘成同一位华人担任主席外,其他八位评审委员,全部都是米国常春藤联盟的学者,或者是欧洲大学的学者。
  这也是为例避免华国国内学者在评奖时,过多考虑的因素,会影响评审结果。
  一下午的时间,在紧锣密鼓的颁奖仪式中结束了。
  相比于上午陈舟等人颁奖时的充裕时间,下午的颁奖是完全集中在一块的。
  晚上,陈舟等人入住酒店的宴会厅里。
  本次数学家大会上,所有一流的数学家们,齐聚一堂。
  在丘成同老先生简单的发言后,晚宴便正式开始了。
  陈舟从侍者手中拿了杯酒后,便到处寻觅着美食。
  像陈舟这样,把晚宴真的当成吃饭时间的,大概只有他一个人。
  其他的人,都开始了密切的交流。
  不管是成名的前辈,还是未成名的晚辈,都不会放弃这样一个结实数学大佬的机会。
  也因此,陶哲轩等人变得忙碌了起来。
  尤其是陶哲轩。
  毕竟他可是除了丘成同外,唯一一位获得过菲尔兹将的华人数学家了。
  当然,陈舟这边也有不少人过来攀谈。
  拿过柯尔数论奖的他,再加上如今的陈省身数学奖和晨兴数学奖,已经足以称得上是一位数学界大佬了。
  “陈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水木大学的彭益友教授。”
  张守武这时,带着一位中年人找到了陈舟。
  陈舟闻言,礼貌的说道:“彭教授你好。”
  彭益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显得有些油腻,但是发量还算充足。
  他同样跟陈舟打招呼道:“陈博士,你好,久闻大名!从你发表冰雹猜想的证明论文时,我就一直在关注你了,没想到你后来在数论领域更是高歌猛进,连续解决了两大素数间隔的难题,实在是厉害!”
  陈舟笑了笑:“只是幸运的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灵感。”
  彭益友并不赞同的说道:“能够抓住灵感,本身需要的就是相匹配的实力,就像你自己说的,你有着抓住灵感的毅力和热情!”
  陈舟看了彭益友一眼,这人也太会说话了吧?
  张守武适时说道:“彭益友教授也是数论领域的知名学者,对于素数间隔问题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
  听到张守武的话,陈舟立马说道:“原来彭教授也是研究数论的同行,数论里面的素数间隔问题,是揭示素数秘密的研究,彭教授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看来也是善于抓住灵感的人呐……”
  陈舟就这样和彭益友开启了商业互夸的模式。
  这一幕,看的一旁的张守武都是一愣。
  他还以为陈舟会说一些素数间隔问题研究里难懂的话呢,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改变画风了……
  末了,彭益友问道:“冒昧的问一句,陈博士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有进展了吗?”
  陈舟想了想说道:“哥猜的实质性进展倒还没有,只是为了完善分布解构法,我中途去研究了代数几何的问题。”
  听到陈舟的话,彭益友一是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张守武倒是先咳嗽了起来。
  对于陈舟又解决了一大难题,并且即将在《数学年刊》发表的消息,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一听陈舟说出这话,他就知道,这小子又要装逼了……
  果不其然,没有意识到的彭益友再次问道:“代数几何的问题?”
  陈舟回道:“就是埃米尔·阿廷教授留下的那个问题,关于伽罗瓦群的阿廷L函数的线性表示。”
  彭益友微微一愣,虽然他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
  但是对于老阿廷教授留下的两大难题,他还是知道的。
  尤其这还是跟郎兰兹纲领有关的难题。
  所以听到陈舟的话,他立马说道:“没想到陈博士你会选择这个难题,这也是困扰了数学界数十年的难题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啊……”
  陈舟点点头:“确实是困扰了数学界数十年的时间……”
  顿了顿,彭益友又问道:“不知道陈博士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到哪一步了,进展如何?”
  闻言,陈舟脸上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他轻咳了一声,然后说道:“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彭益友顿时愣住,不敢相信的重复道:“解……解决了?”
  陈舟微笑着点了点头:“是解决了。”
  彭益友仿佛看怪物一样看着陈舟,这家伙中途转过去研究代数几何的问题,结果就解决了?
  张守武在一旁沉默着不说话,他早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有些影响在悄然发生
  见彭益友楞半天说不出话来,张守武以为他还没消化这个消息。
  索性他便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跟彭益友解释了一遍。
  听完张守武的话,彭益友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陈舟这个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都说人与人之间有差距,可为什么差距辣么大嘞?
  与陈舟张守武分开的时候,彭益友都还在想这个问题。
  以至于,当他听到有人闲聊陈舟,是会一直在数论领域里一往无前,还是会转向其他数学领域时。
  彭益友下意识的便接了这个话:“陈博士他的研究领域,早就不单单是数论的内容了……”
  听到彭益友的声音,这群人齐齐便望向了他。
  这群人中,也有和彭益友一样的水木大学教授。
  因此,当认出说话之人时,这些认识彭益友的水木大学教授,便主动问道:“彭教授,你怎么知道他已经转向其他数学领域了?”
  彭益友看了这群人一眼,其实他也才回过神来。
  却没想到自己下意识的一句话,竟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不过简单一想,彭益友也猜到了这群人的想法。
  如今的陈舟,显然已经是华国数学界,乃至华人数学家的新贵。
  年轻的陈舟身上,所蕴藏的潜力究竟有多少,没人知道。
  但是,这不妨碍每个人想知道的内心。
  因为,只有深入的了解了陈舟,华国的这些学者们,才能更好的与陈舟相处。
  简单来说,就是陈舟是否还会占用华国数学界更多的资源。
  甚至于,陈舟是否会成长为华国数学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这都是他们很关心很关心的问题。
  而陈舟目前所取得的学术地位,全是依靠他自己的学术成就得来的。
  那么,陈舟目前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等等,就需要重点关注了。
  见彭益友没说话,另一位浙省大学的教授,突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彭教授,我刚才看到你在和陈博士交流,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新的消息?”
  彭益友微微抬头,看着说话的这位浙省大学教授。
  想了想,他缓缓说道:“本来我也以为陈博士一直在研究数论领域,毕竟他在国家‘万人计划’里申请的课题,就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可没想到……”
  彭益友倒也没瞒着眼前的这群人,如实把刚才跟陈舟聊天的情况,说了一遍。
  等到彭益友一说完,就听到有人问:“这篇论文已经发表了吗?”
  彭益友点点头,把张守武的话,又复述了一遍:“这是陈博士回国之前在《数学年刊》投的稿,估摸着不是这个月,就是下个月,期刊就会刊登。”
  这下子一解释,没有人再提出疑问了。
  连刊登时间都说的这么一板一眼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真的了。
  既如此的话……
  这群人顿时想到了什么。
  虽没有互相再说什么,但都从对方的眼神中,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说起来,有些人看到陈舟已经大半年没有发表过数学论文,便觉得陈舟是断了灵感。
  或者说,陈舟那令人窒息的研究节奏,已经暂时缓了下来。
  毕竟,谁也无法保证,可以一直保持那样高效的研究节奏。
  学术研究又不是上学考试,有周考月考,逢考还必出结果。
  先前的陈舟已经很厉害了,第一次国家“万人计划”申请的杰波夫猜想课题的完成,也给了他们这些人很多的压力。
  他们都担心陈舟继续这样的研究节奏,他们会被拖累到。
  不过这大半年看下来,他们倒是默默松了口气。
  想来陈舟也终究只是个人,也有思维不那么敏捷的时候。
  至于今后的陈舟,能不能再做出先前的研究成果,或者说更进一步,成为数论领域的绝对权威。
  那他们就静观其变了,这也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事情。
  只要别再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让他们承受科技部门的压力就行。
  可现在,听到彭益友的话后,这些人的小心思顿时荡然无存。
  那股无形的压力,再次袭来。
  谁能想到,哥德巴赫猜想一直没有进展的陈舟,居然是跑去研究代数几何了。
  研究就研究好了,偏偏还这么快的就研究出了成果。
  出成果也就算了,这成果却还是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界数十年的难题。
  这就很令人蛋疼了……
  至于他们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一条理由,就是陈舟发论文的时间间隔,好像越来越长了一些,也被他们自己给否掉了。
  毕竟这理由实在是有点太乐观了点,谁都知道学术期刊都是有审稿周期的。
  没听彭益友刚说的么?
  陈舟年前回国前,就已经投稿了。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刊登,只是因为审稿周期的时间有点长罢了。
  如果仔细算一下的话,陈舟先前的那种研究节奏,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想到这,这些人不禁想问,为什么陈舟他能够保持这样的研究节奏?
  难道他就不会感觉到疲乏吗?
  难道他就没有思路枯竭,思维堵塞的时候吗?
  他们想不通,也不明白。
  但奇怪的是,他们想着想着,就想到了陈舟的获奖感言上去了。
  难道说,就因为他一直能够保持着绝对的毅力和热情?
  这些教授学者的年纪,都是比陈舟大不少的。
  他们深知学术研究中的枯燥,也深知保持毅力和热情的困难。
  尽管谈不上对陈舟这个人有多少喜欢,甚至还因为他带来的无形压力,有点厌恶这个人。
  抛开这一点的话,他们不可否认的是,陈舟这种饱满的研究热情,和坚韧的研究毅力,是令他们感到佩服的。
  这时,也有一个想法,浮现在了他们的心头。
  “如果能够保有极大的毅力和热情,在学术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