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知道在醒来之后,自己一定能够按照期限时间,把全部粒子探测器解构完。
  但是陈舟即使睡着了,也依然保持着一种随时投入工作的状态。
  其实,陈舟也想熬通宵,持续进行研究。
  但是他知道,那种极度疲劳的状态,是会严重拖慢研究速度的。
  虽然现在他睡得时间也很短,但远远比不睡,要好得多。
  人体有时候很奇妙,白天即使睡得再多,也不如夜间那几个小时的睡眠。
  “当粒子进入装置产生电离时,离子在强电场下运动,形成多次电离,增殖很快,多次电离过程中先产生流光,后产生火花,使带电粒子的径迹成为可见……”
  “重带电粒子打在诸如云母、塑料一类材料上,沿路径产生损伤,经过化学蚀刻处理后,将损伤扩大成可观察的空洞……”
  上午12点34分。
  陈舟习惯性的拿笔点着草稿纸的同时,也长舒了一口气。
  所有的粒子探测器,所有的那个文献上的粒子探测器。
  它们的解构工作,陈舟已经全部完成。
  不再拿笔点草稿纸,陈舟缓缓放下手中的笔。
  把这些天里,爆肝得到的一大摞草稿纸,全部拿了过来。
  然后,再把错题集拿到旁边。
  看着这两样东西的陈舟,眼神锐利无比。
  那一丝一直追逐的灵感,终于变得清晰起来。
  关于胶球实验课题中,所需要的探测方式,或者说粒子探测器。
  陈舟已经有了想法。
  而现在,是时候紧紧的去抓住那一丝灵感。
  并把它彻底的验证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课题论文
  “所有的粒子探测器,都有着其自身的原理,而我此刻便是严选者……”
  “既如此的话,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陈舟一边翻看着那一摞解构完成的草稿纸,严选着心中需要的内容。
  一边在新的草稿纸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其实践出来。
  原本注意到陈舟停笔的杨依依,还以为这家伙终于要出门觅食了。
  却没想到,一分钟都没要,陈舟就又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中了。
  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杨依依只得自己起身,去给这位足不出户的人,准备今日份的午餐。
  不过,随着时间来到12月底,再加之陈舟如此高强度的闭关研究。
  杨依依十分好奇陈舟的研究进展究竟如何,他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目前来说,杨依依只知道陈舟在进行胶球实验课题的研究,并没有打扰他,去询问研究情况。
  在杨依依静悄悄的出门时,陈舟正好停笔,嘴中念念有词。
  倒不是他发现了杨依依出门。
  只是手中的笔芯写完了,得换新的了。
  而陈舟口中念念有词的也不是别的什么,正是:“卧槽,耽误事啊,耽误事……”
  麻溜的把一根满血的笔芯换上,笔帽一拧,便再次落在了草稿纸上。
  事实上,探测胶球,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对其性质有更深入的研究,避免实验上大海捞针盲目寻找。
  另一方面,需要在实验方法和手段上有所创新。
  相比之下,理论上的内容,其实一直有着不错的发展。
  关于胶球实验课题的理论内容,陈舟也早已完成。
  和以往更多选择的常规量子数胶球,进行实验,进行探测不同的是。
  陈舟选择的是奇特量子数胶球这块的内容。
  从深度的理论研究中,陈舟发现奇特量子数胶球,很大可能是打开“胶球大门”的一把钥匙。
  所以,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在错题集的方向指引之下。
  陈舟在最短的时间内,晚上了奇特量子数胶球在理论上的质量、产生和衰变性质。
  至于这一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研究内容,是有着绝对准确性的。
  但实验上的内容,就不一定了。
  这一点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引力波了。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1916年,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存在。
  但是爱因斯坦曾经是认为,不太可能探测到引力波的。
  事实也证明,直到近一百年后,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LIGO才最终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胶球实验课题里的实验内容,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实验技术。
  是必须要有所创新的。
  而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粒子探测器上。
  也就是陈舟现在正在完成的最后一步。
  因为理论研究很直观的表明,通过现有的对撞机技术,是完全有能力达到胶球能够被产生的能量水平的。
  只是现有的实验探测技术,无法准确的探测到胶球罢了。
  这也是陈舟认为这是胶球实验课题中的最大难点的原因。
  不过,确定了难点,就是为了解决难点。
  再加上杨依依这位局外人的无心之言,使得陈舟产生了那一丝灵感。
  也就使得这一难点有了被解决的可能。
  随着笔墨的挥洒,时间在指缝间飞速流逝。
  转眼间,2016年便来到了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
  陈舟依然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在粒子探测器解构完成后的这一天半时间里。
  陈舟的书桌上,又多了好多被填满的草稿纸。
  这一天半里,他终于抓住了那在几天前还仅仅是可能的灵感。
  他也即将把那个可能,变为肯定!
  为了探求原子核内部的秘密,科学家们总想将原子核打开来看个究竟。
  于是设法将一些带电粒子加速,用这些经过加速的高速粒子,去轰击一块静止的“靶”。
  然后研究所产生的次级粒子的动量、方向、电荷、数量,等等等等。
  这种装置就是加速器。
  如果希望将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拉走,一般只要几个电子伏的能量就足够了。
  如果想分割原子核,就需要几百万电子伏以上的能量。
  如果要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和内在规律,那就需要几十亿、几百亿电子伏的能量。
  而在如此之高的能量之下,对撞机中所产生的粒子数,是可怕的数量级。
  而这里面,如何探测到胶球,就是粒子探测器的工作了。
  也就是陈舟即将得到的那个肯定!
  时间最终定格在2016年12月31日晚上的11点57分58秒。
  陈舟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笔。
  看着面前草稿纸上的内容,他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
  就说自己不会带着这玩意跨年吧?
  这不还要一会才会到2017年吗?
  舒服的伸了个懒腰,陈舟把眼前由薄到厚又到薄的错题集,合了起来。
  这个神器,可以暂时的休息一下了。
  随后,陈舟便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往床上一躺,便美美的睡了一觉。
  粒子探测器的问题一解决,整个胶球实验课题的问题,就全部被解决了。
  至于最后的研究成果转换成论文,那就不用像先前那般火急火燎的了。
  这一觉,是这么多天以来,陈舟睡得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心的一觉。
  哪像前几天,睡得又少,还睡不安心。
  2017年元旦的第一天,陈舟如往常一样醒来。
  没错,原本以为自己会睡到起码日上三竿才会醒的陈舟,正诧异的看着手机上显示的“6:41”。
  关闭手机的显示屏,重新躺到床上,准备睡第二觉的陈舟。
  却更加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怎么也睡不着。
  默默在心里嘀咕着:“胶球课题都解决了呀?我也不是很兴奋呀?为什么会睡不着呢?”
  不经意间,瞥到了书桌上的草稿纸,陈舟下意识的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想了想,既然睡不着了,那就起来吧。
  这么些天没晨跑了,洗漱完正好去喊依依晨跑。
  打定主意的陈舟,翻身下床。
  边穿衣服,边走到了书桌前。
  乐呵呵的穿着衣服,看着书桌上的草稿纸。
  想着今天花点时间,就能把论文初稿整出来。
  也能给那位一直吐槽自己的克罗斯教授,和那位一直对自己放养式教学的弗里德曼教授,一个惊喜了。
  收拾完自己,陈舟小声的哼着歌,便来到了杨依依的宿舍门口。
  伸手,有节奏的敲着宿舍的门。
  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的杨依依,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她意识到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表情:“开心,你……你把课题搞定了?”
  陈舟笑着点点头:“差不多了,结果已经出来了。”
  杨依依又问道:“那你的研究成果是不是……”
  虽然杨依依没说完,但是陈舟明白对方的意思。
  他顿时得意的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没多大问题。”
  杨依依看着陈舟这臭屁的模样,反而笑的更开心了。
  她是亲眼看着陈舟这么些天,花费了怎样的精力,来对待这个课题的。
  而现在,陈舟终于获得了他想要的研究成果。
  没什么,比如此努力取得结果,更开心的了。
  见杨依依还站在原地,陈舟又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还愣着干嘛?跑步去!”
  “哦……”杨依依反应过来,立马应道,“好!”
  操场上。
  陈舟和杨依依并肩跑着。
  不过,却有一个意外的身影,出现在了操场上。
  似乎对此早有预料,杨依依故意说道:“去吧,圣诞节过后,这位学姐可就一直来晨跑,而且就为了等你……”
  听着杨依依这吃味的声音,陈舟顿时笑道:“依依,我和她不熟。”
  只不过,陈舟话音未落,诺特已经主动朝他们走了过来。
  “陈舟同学,杨依依同学,早上好啊!”
  面对这主动的招呼,陈舟在杨依依应了声“早上好”后,才缓慢的应道:“早!”
  随即,他和杨依依便准备从诺特身边跑开。
  谁知,诺特似乎应了杨依依的那句“就为了等你”,径直跟在陈舟身边。
  陈舟微微皱眉,这不好吧?
  我对象不在的时候,你跟着就跟着了,我不理你就是。
  可我对象在这跟前呢,你还这样,那不是找茬吗?
  不过,没等陈舟开口,诺特主动问道:“陈舟,听说你这些天,一直在研究物理学的课题?”
  陈舟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了杨依依一眼。
  杨依依也看了他一眼。
  陈舟收回目光,转而跟诺特说道:“是在研究物理学的课题,怎么了?”
  诺特闻言,微微皱眉。
  看陈舟的眼神,也变得奇怪起来。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人思维最敏捷的时间段,更是有限。
  在有限的精力,努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说在自己的天赋领域,做出杰出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才是人生应该努力把握的事情。
  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其它不熟知,甚至于并未表露出天赋的领域里呢?
  诺特不明白陈舟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物理学课题的研究?
  为什么会连自己一直坚持的晨跑,都可以短暂放弃?
  只为了足不出户的研究物理?
  虽然她的曾祖奶奶,那位代数女王埃米尔·诺特。
  不仅仅在数学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
  在物理学领域,也同样留下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她提出的“诺特定理”,是理论物理的中心结果之一。
  在此基础上,更是孕育出了线性能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