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了想,陈舟回复了一封感谢的邮件,并表示自己从导师这里,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另外几封邮件,就是分别来自张亿唐、陶哲轩两人,以及MAA的主席弗朗西斯教授,和一位不知名的人士了。
  陈舟首先点开了张亿唐的邮件。
  张亿唐这次倒不是讨论素数问题了,而是恭喜了陈舟。
  内容就是陈舟将要获得柯尔数论奖的事。
  张亿唐的用词,就要比阿廷教授和姚彤彤的用词,要肯定很多了。
  看完邮件,陈舟的心中也是大定。
  这次的评奖委员会里,就有张亿唐。
  所以,这个消息,基本上被证实了。
  而且张亿唐还告诉陈舟,颁奖的话,大概会在11月底12月初的样子。
  陈舟回复了邮件,表示感谢。
  然后打开陶哲轩发来的邮件。
  陶哲轩说的基本上和张亿唐说的一致。
  通过邮件,陈舟才知道,这两人现在居然还在一块。
  张亿唐也不回自己的学校了,又开始跟陶哲轩研究起了一个新的课题。
  当然,这次陶哲轩明明白白的说了,绝不和陈舟搞什么竞赛了。
  上次的事情,使得他的博客,掉了一大批的粉丝。
  实在是令他无比的心痛。
  对此,陈舟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很想说,你想要粉丝的话,我把自己微博的粉丝,分点给你啊?
  说起来,陈舟微博的粉丝,早已突破百万了。
  现在正朝着千万的数量级进发。
  他大概快成为,最受欢迎的数学家了。
  不对,最受欢迎的学生。
  他现在的微博认证,还是燕大的学生呢。
  这个微博认证,陈舟也不知道是怎么被贴上去的。
  反正,他自己绝对没有去弄过。
  再之后,就是弗朗西斯教授的邮件了。
  弗朗西斯的邮件,倒很简洁。
  只是表达了希望和陈舟好好交流的愿望。
  对于MAA的宗旨,以及弗朗西斯所致力于的事业。
  他都希望能够得到陈舟的帮助。
  对于这封邮件,陈舟稍微犯了点难。
  现在的他,可不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
  他现在只能改变自己。
  所以,陈舟措辞严谨的回复了这封邮件。
  最后,还剩下这位不知名人士的邮件了。
  陈舟没有急着点开,他在想这人会是谁。
  和他相熟的人,他都留有邮箱信息。
  不管是法尔廷斯、德利涅、郎兰兹,还是阿廷、弗里德曼,亦或者数学四大刊的编辑们。
  陈舟都和他们有过邮件往来,所以不会出现不知名人士的邮件。
  陈舟实在想不到这人会是谁,索性不再多想,伸手点开了邮件。
  看了一眼邮件的内容,陈舟略显诧异的说道:“居然是他?”
第四百三十八章 值得尊敬的对手
  这封邮件的内容,有别于其它的所有邮件。
  这封邮件的发件人,也是和陈舟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但是,在数论的领域里,陈舟和这位陌生人,都被称为年轻的天才数学家。
  只不过,不像陈舟,在这两年里,接连解决数论难题。
  这位陌生人,显得有些沉寂。
  当然,这里的沉寂,指的是学术成就。
  而不是两人所获得的数学奖的比较。
  因为,这位陌生人,在这两年里,已经接连斩获了SASTRA拉马努金奖、伦敦数学学会怀特海奖,以及欧洲数学学会奖,等等。
  这可比陈舟的拿奖能力,强大太多了。
  虽说此时的陈舟,也足以匹配拉马努金奖这些奖项。
  但是,人家没有发通知,没告诉陈舟获奖,陈舟自然也不可能自己去要一个。
  陈舟微微皱眉,又把这封邮件看了一遍。
  陈舟忽的想起一件事,好像这一届柯尔数论奖的获奖候选人里,最热门的便是这个人了。
  可惜,现在经多方消息的证实。
  柯尔数论奖,应该是被自己截胡了。
  这位数论领域的天才数学家,没有接续上自己的拿奖之路。
  要想获得柯尔数论奖,估计只能等下一届了。
  “詹姆斯·梅纳德……”
  陈舟轻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想着该怎么回复这封,来自竞争对手的邮件。
  这就是这位陌生发件人的姓名,一位英国的年轻数学家。
  说起詹姆斯·梅纳德,可能比不上陶哲轩那般逆天。
  但是,22岁获得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26岁获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
  也就是在26岁时,他将孪生素数猜想中,素数间隔的上限,由7000万降到了600。
  大幅度的优化了张亿唐先前的证明结果。
  也是基于詹姆斯·梅纳德的方法,有团队将素数间隔缩小到了246。
  并且,根据这种方法进行推测,素数间隔还能更小。
  可以说,詹姆斯·梅纳德的方法,带来了里程碑上的突破。
  以至于,詹姆斯·梅纳德还被陶哲轩亲口称赞道:“说实话,他的描述方式,实际上比我的更干净……事实也证明,他的方法还略强……”
  至于陶哲轩为什么会说出这番称赞的话,是因为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大洋彼岸的陶哲轩,也在同一问题上,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果。
  据媒体报道,这时的詹姆斯·梅纳德刚刚博士毕业,只是一名没有多大名气的博士后。
  以陶哲轩当时的地位和名望,完全可以和詹姆斯·梅纳德一同发表这项研究。
  但是,陶哲轩出于惜才之心,放弃了这一机会。
  他怕自己的名气,掩盖了这位年轻数学家的成就。
  这番话,便是陶哲轩在接受采访时,说出来的。
  而事实证明,詹姆斯·梅纳德确实潜力无穷。
  在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的数年中,他在数论领域的长足进步,使得他声名鹊起。
  也获得了许多的数学奖,更是这一届柯尔数论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当然,詹姆斯·梅纳德凭借的肯定不是孪生素数猜想的进一步证明。
  毕竟,在陈舟解决杰波夫猜想后,孪生素数猜想已经被陶哲轩和张亿唐彻底解决了。
  在这种最终结果面前,任何过程中的进步,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詹姆斯·梅纳德凭借的是Duffin-Schaeffer猜想,这个曾困扰数学家们近80年的难题。
  为什么说曾呢?
  是因为,詹姆斯·梅纳德已经成功搞定了Duffin-Schaeffer猜想。
  Duffin-Schaeffer猜想是度量丢番图逼近中的一个重要猜想,由物理学家Richard Duffin和数学家Albert Schaeffer在1941年提出。
  丢番图逼近,则是数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用有理数逼近实数。
  简单来说,大部分的实数,都是π、√2这样的无理数。
  它们是无法用分数表示的。
  所以,Richard Duffin和Albert Schaeffer就提出了一种猜想。
  假设f:N→R≥0是具有正值的实值函数,只有当级数q=1→∞∑f(q)φ(q)/q=∞是发散的。
  也就是,q>0,φ(q)为欧拉函数,表示比q小,且与q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时。
  对于无理数α而言,就存在无穷多个有理数,满足不等式|α-(p/q)|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