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来电显示,陈舟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帮人是打算“决战到天亮”吗?都不睡觉了么?
  “喂,大黄?”
  “哎,老陈啊,你小子现在也太牛逼了吧?!连着上新闻联播,这出勤率都快赶上大大了……”
  “咳咳……”陈舟被这句话差点呛到了。
  黄加一也只是调侃一下,旋即便开启了自己的话唠模式。
  陈舟听得一阵头大,没想到这家伙游戏都能戒掉,结果话唠本色不改。
  直到陈舟答应他寒假去找他,才算熬过了黄加一的这波话唠攻击。
  再次挂断电话后,陈舟看了三秒手机,见终于没有电话进来了,便快速的拿着脸盆去洗漱了,生怕慢了一步,手机又响起来。
  洗漱完回来后,陈舟小心翼翼的瞄了一眼手机。
  好吧,有4个未接电话……
  这一晚,陈舟头一次不是因为学习研究熬夜,而是因为接电话熬夜……
  第二天,陈舟被闹钟吵醒,打着哈欠下了床。
  好家伙,昨晚那电话真是一个接一个,接都接不过来……
  以前,自己解决冰雹猜想和克拉梅尔猜想时,也没见他们打电话这么勤快呀?
  这次就因为自己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
  想着这件事,陈舟就又打了个哈欠。
  伸手拍了拍嘴巴,陈舟想着有机会得找这帮人好好弥补一下自己!
  洗漱完毕,陈舟如往常一样去杨依依的宿舍楼前等她一起晨跑。
  结果,他才出现不多时,就听到手机相机拍照的声音。
  陈舟看了一眼,是个长头发的女生,长得也就比杨依依差那么一点。
  没等陈舟出声呢,对方已经跑开了。
  陈舟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怎么都开始偷拍了?希望没把我这帅气的完美气质拍坏……”
  好不容易等到了杨依依,陈舟拉着杨依依就朝操场跑。
  那个宿舍楼下,实在是待不下去了。
  杨依依没出来前,他被那些早起晨读或者和他们一样晨跑的人,直接就围住了!
  什么合影、拍照、签名啊,一股脑的都来了……
  跑远之后,杨依依看着陈舟一副后怕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名人的烦恼怎么样?”
  陈舟赶忙摇头:“不怎么样,这些人太热情了,照理说,大家都这么熟了,他们热情一两回也就行了,这回回都这么热情,谁受得了?”
  杨依依觉得陈舟说的有趣,便笑着道:“你是连续的给大家惊喜,而且是远远超过大家期望的惊喜,所以才会这么热情。”
  杨依依歪着脑袋想了想,又说道:“想想,你在短短四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连续解决了冰雹猜想、克拉梅尔猜想,又入选了2015年数学界的11件大事和国家‘万人计划’,这哪一件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干的事?这是不是都是超出期望的?”
  确实如同杨依依所言,这几件事来的太快,太密了。
  陈舟看了杨依依一眼,表情古怪的说道:“什么叫这哪一件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干的事?”
  杨依依一愣,忍住笑意解释道:“开心,我夸你呢,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天才哦!”
  闻言,陈舟顿时挺胸抬头,自豪的说道:“还是哥厉害吧?”
  杨依依看着陈舟傲娇的模样,连声道:“是是是,你厉害,开心最厉害!”
  在杨依依宿舍楼前的景象,只是新闻联播播出后,陈舟所造成影响的一个序幕。
  网络上的各路媒体们,已经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了。
  本来2015年数学界的11件大事,这个新闻就够他们写上几天了。
  没想到,国家“万人计划”又出来了。
  真是一波接一波的大新闻,年前的新闻稿都不用愁了!
  结合两件事情的影响,陈舟的知名度到达了一个新的台阶。
  而先前冰雹猜想和克拉梅尔猜想的新闻,也被旧事重提。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015年下半年的大新闻都被陈舟给承包了。
  而那些所谓明星的新闻,基本上被陈舟给秒杀了。
  这个大二的学生,刚迈进学术圈,就造就了一个接一个的大新闻,大事件。
  而他仅19岁的年龄,也吊足了无数人的胃口。
  甚至于,陈舟打开自己的手机,发现推送的新闻都是关于他自己的。
  “连斩冰雹猜想、克拉梅尔猜想之后,他以史上最小年龄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他的征途究竟在哪?四个月内,连造四件大新闻!”
  “冰雹猜想是起点,克拉梅尔猜想是过程,青年拔尖人才就是他!”
  “……”
  像这些还算好的,还有那种震惊部的新闻标题,直看的陈舟很是无奈。
  在这种官方主导的,铺天盖地的新闻轰炸下,陈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俨然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
第三百二十六章 这还用问?
  “孙院长,您找我?”
  陈舟推开了孙院长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除了孙院长外,还有陈舟熟悉的周院长和燕京日报的记者姚彤彤,以及陈舟不是很熟悉的燕大校长邱校长。
  对于邱校长的印象,陈舟仅停留在开学典礼和上次的颁奖仪式。
  尤其是邱校长给他一百万奖金的那一刻,真的是印象深刻!
  孙院长笑看着进来的陈舟,说道:“新闻都看到了?”
  陈舟轻轻点了点头:“看到了。”
  孙院长看到陈舟这一脸平静的模样,不由得讶异道:“你这怎么跟没听到一样?一点想法都没有吗?”
  陈舟看了看孙院长,又看了看邱校长,咧嘴笑了笑:“也不是,还是挺惊讶的,有点没想到。按理说,一堆人等着这个名额呢,应该轮不到我的。”
  孙院长摇了摇头,并不赞同陈舟的说法:“话不能这么说,如果只看资历的话,却是轮不到你。但是,你的成就已经超过了多少熬资历的人?换句话说,你的成就已经压倒了那些熬资历的人。”
  陈舟没有说话,这话孙院长可以说,但他却不能真的去接。
  想了想,陈舟诚恳的说道:“校长,院长,谢谢你们。”
  孙院长笑道:“谢什么?”
  陈舟回道:“要不是有你们的推荐信,我也不可能入选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
  说这话的时候,陈舟的表情十分诚恳。
  他是真的挺感谢眼前的邱校长和孙院长的,他也知道,联名推荐信肯定不会只是孙院长一个人,说不定还是邱校长主导的。
  一旁的邱校长一直在观察陈舟的表情,这时出声说道:“这你就错了。每年评选的时候,每个候选者后面,都有院士的推荐信。我们的联名推荐信,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反倒是你们孙院长说得对,你的学术成就,已经让很多教授都汗颜了。如果再凭资历来压你,那就说不过去了。”
  “再者,国家‘万人计划’的初衷,也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那样的话,就违背了这项计划制定的初衷。”
  孙院长也笑着说道:“没错,终归还是你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要不然,就是我们写再多的联名信,也不顶用呀?”
  陈舟腼腆的笑着,这样子夸自己,怪不好意思的。
  顿了顿,邱校长又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从上次把你树立成新时代大学生的楷模开始,国家已经有意将你打造成一面旗帜了。”
  “从这次的评选来看,你的这面旗帜,已经成为了国家‘万人计划’的风向标。也必然会给国家‘万人计划’的实施,带来正面的反馈!”
  陈舟听得真切,他有些惊讶的看着邱校长,这份夸奖,是真的让陈舟没想到的。
  国家“万人计划”是啥?
  是国家10年的人才规划!
  陈舟自问凭现在的自己,想要给这些计划带来正面反馈,很难很难。
  现在的他,顶多算是一个信号。
  而且邱校长的这些话,包含的信息量属实有点大。
  想到办公室里还有一人,陈舟不由得看了姚彤彤一眼。
  姚彤彤此刻也是一脸震惊。
  虽然从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名单中,大家都猜到了一些,也都认为这是国家引导的新风向。
  但是从邱校长口中听到,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邱校长是谁?
  燕大的校长,华国科学院的院士。
  华国学术领域,真正的大佬级人物。
  和邱校长相比,即使是她这样专门跑新闻,特意盯着学术圈新闻的记者,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她们只能猜测,但从邱校长口中说出来,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想到这些,姚彤彤瞬间来了精神。
  这可是一个绝对绝对的大新闻,只要写好了,那年底奖金什么的,还不是轻轻松松?
  不过,姚彤彤也意识到一件事,这些对话,貌似不是自己可以听的呀?
  可是,她实在是不想错过这样收集信息,收集素材的计划。
  姚彤彤迟疑着说道:“那个,邱校长,孙院长,我先出去一下,等你们聊好了,我再回来?”
  邱校长看了姚彤彤一眼,笑着摆了摆手:“姚记者,你不用出去,只要别把我原话写在报纸上就行了。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内容,报纸上就该到处都是了。”
  “谢谢邱校长。”姚彤彤感激的说道。
  说完,她就默默的站在一边,继续当个隐形人。
  这点觉悟,她还是有的。
  不过,她大概也知道了邱校长把她留下来的原因。
  陈舟看到姚彤彤的模样,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收回目光,陈舟看向邱校长,邱校长也正看着他。
  邱校长又说道:“陈舟啊,你也不用有压力,我相信你是享受这种压力的。”
  陈舟一愣,旋即笑着道:“只要压力别太大,就还行。”
  闻言,邱校长和孙院长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末了,邱校长颇为感慨的说:“这些年,国内的科研环境,软硬件其实并不比国外差,国际交流也渐成常态,但是仍有大批优秀人才流失。”
  “以前,毕业的博士生总想着出国,因为大家都认为出国后,再回来才有更好的待遇和支持。而有些在国外发展的好的,甚至就不愿意回国了。”
  “现在有了‘万人计划’,也算是安定了一下浮躁的人心。而且你的入选,就是给了广大的优秀人才一个目标。”
  “大家都看到了,年龄、资历都不是问题。只要你足够优秀,就能入选国家的人才计划。享受到和国外回归人才一样的待遇。”
  “是啊。”孙院长也有些感慨,“以前,即使专业表现优异,但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评职称、涨工资、申请经费。”
  “但现在‘万人计划’的实施,给了一个新的平台。不管是工作条件、事业平台、生活待遇等方面,都和‘千人计划’人才一样,受到国家重点保障,享受同样的待遇。”
  听到邱校长和孙院长的话,陈舟不由得想起了他解决冰雹猜想后的那次颁奖仪式上,那位记者的问题。
  国家是在改变的,但需要给她时间。
  邱校长和孙院长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一丝欣慰的表情。
  “对了,陈舟,等到青年拔尖人才的名单公示完,后续流程都走完,你就可以自己申请经费了。”孙院长提醒道。
  “课题经费吗?这个好像……”
  陈舟本想说自己做的研究,好像也就一堆草稿纸,再加一堆笔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