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学模拟器-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你可以先试一下先把手法复位做好了。”
  卢彬来单独操作,周成需要在旁边看,然后慢慢指点。
  手法复位,简单又不简单,很看功夫。魔都九院的薛修德教授,六院的景观星教授,那是自己就有功底,随意就能够触类旁通。
  但是卢彬不一样,他之前对手法复位的理解,肯定达不到他们的层次。可够用就行。
  所有操作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治疗,而不是炫技。更好的手法复位术,当然术后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好的程度,其实也是有限的。
  如果事事都追求最高的完美程度的话,那么也很难做事。
  卢彬便渐渐将神色收敛,认真地吸了一口气。周成能够来到常市中医医院,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而且,作为常市中医医院创伤外科的主任,其实卢彬面临的压力很大的。
  常市中医医院创伤外科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对标常市第一医院的创伤外科,主任张晋,博士学历,而且,他们那边之前还有个方云,听说是在周成来这里之前,就已经是开始单独开展微创骨折手术了。
  之所以,目前常市,骨折这一块,只是看常市中医医院,那是因为这个术式的开创者本尊,在这里,而且术后效果很好,宣传得当。
  而且这样的宣传,即便是常市第一医院,搞出来了这样的术式,效果也可能很好,也不可能越过周成来宣传。
  谁能说,其他人比周成在微创骨折复位这一块做得更好的?
  以后或许有,但是目前,绝对是不存在的。
  卢彬也十分关注常市第一医院的情况,好在是,那个从龙县来进修的方云,被龙县人民医院的主任给叫了回去。
  如今,在常市第一医院开展微创骨折术式的,是张晋,张晋的能力不差,但是终究本专业是脊柱与关节外科,学习能力或许很强,但终究没那么长时间的浸淫。
  卢彬必须也要在科室里常规开展这样的术式。
  一切情绪收敛后,卢彬大喊了一声:“秦明,帮我做好复位的固定及反向牵引,郭晓兵,你配合推C臂机,我的手法复位肯定比不过周医生。”
  “但是我们慢慢来,多操作几次,重复几次,慢慢调整。”
  任何一台手术,其实都是配合的,是一个团队完成的,即便是卢彬作为主操,先把所有的流程走一遍,但要加快速度,还是要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
  周成其实也是这样,即便是他的个人能力很强,可以把团队带飞,但是,一个非常契合和熟练度的团队,只会增加手术的速度和质量。
  反之,之前,周成在常市中医医院,做的手术,都是被拖累了的。
  周成和张正权就站在一旁,低声在聊天,张正权在说,周成在听。
  两人都没太多的好奇和压力,这已经不是张正权看过的第一台手术,也不是第一次看别人学习这样的术式,也是知道,周成在这里,就肯定能够兜底。
  他自己选择了成为公司老板,就注定在医院里面待不长久,而之所以还是要进到医院里来,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找灵感,第二就是,享受一下人生,没那么多争斗的人生。
  很清闲的时光。
  张正权正说着话,卢彬就道:“周医生,张老板,我们先透一下吧?”
  看似询问,其实是让两人要去隔离间,不要吃射线。
  周成点头,张正权也就闭上了嘴。
  透视的结果,出现在了显示屏上,复位还算基本可以,但是还是存在着复位,达到了功能复位,却还没达到解剖复位的层次,这种程度的骨折对合,会加大后续的操作难度。
  “秦明,我们再去调整一下,郭晓兵,你进来……”卢彬带人重新进手术室,语气冷静。
  张正权和周成可以聊天,但是卢彬自己,必须要集中注意力,周成不必在意一些细节,因为是能力到了,但是他必须要去慢慢体会。
  理论是理论,实际则是实际。
  还有杨韬等人,也是走进到手术间去看卢彬的操作,周成和张正权,则是继续在隔离室,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都没动。
  周成这会儿,对张正权说:“少讲点话吧,对卢主任尊重点,好歹是正在做手术。”
  张正权就点了点头:“那也是,等会儿手术周转的时候,再说。”
  很快,卢彬和秦明再次走了进来,再次透视了一下后,所有人的脸都是一黑。
  因为啊,之前在周成手上,看起来格外容易的骨折手法复位,却是很难达到周成所做的那个程度。
  看到平片的结果,秦明和卢彬两人的表情都微微有些严肃。
  达不到标准,这一台手术,又不追求速度,那自然只能再调整了。
  如此往复,足足四五次。
  卢彬和秦明二人似乎都还不满意,再要走进手术间,调整时。
  周成却扫了一眼显示屏上的平片后,开口道:“卢主任,可以了,复位到这样的层次,术中可以通过内固定器械对剩余的部分偏移进行调整,没必要完全达到解剖复位的层次。”
  卢彬闻言,回头看了周成一眼,内心里面的自信,稍稍有点崩解——
  “真可以了吗?周医生?”卢彬现在都不敢说可以了,因为他觉得,上台之前,明明就已经把一切准备都做好了,怎么做起来,却又是这种鬼逼样子。
  “可以了。这样的复位程度,就可以了,在小切口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我们要根据骨折线分类骨折,如果与骨折线所在的轴向垂直方向有移位,必须校正。”
  “但是如果只是顺着骨折线的轴向有移位的话,可以通过内固定器械,进行微调矫正,术后的恢复效果,也是极好的。”周成解释。
  他大概是看了出来,目前,卢彬在手法复位上,最多就是到了熟练的级别,这样的手法复位,要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那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这会增加骨折断端的磨损,万一术后,导致了骨折不愈合或者愈合减慢,那就是真的得不偿失了。
  骨折延迟愈合里面,其中一条写在教科书里面的理论,就是多次手法复位失败……
  “那就可以了,周医生,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说可以了,那就可以了。”卢彬岿然一叹,很是无奈。
  接下来的操作,卢彬之前就在周成做的手法复位下,做过,只是要把器械放进去,这并不难,只是,在这一次的安放微创内固定器械时。
  安放的难度及对接的难度,因为之前的手法复位没有做得特别好,所以也是重复了好多次,这才对接起来。
  骨折的治疗,复位和固定,都相当关键,而操作的难点,其实是在复位,而不是固定。
  但是,固定后的效果,还是极好的。
  因为是通过髓内固定,所以,最后骨折线,也只是隐约可见,只是达不到周成复位后的那种,几乎完全隐匿的程度。
  差距虽然小啊,也是功夫和境界之间,存在着的差异,需要改良,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是,在足足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后,手术终于是接近了尾声。
  卢彬望着术后C臂透视的结果很久,才问周成:“周医生,这样的术后效果,应该不会出问题吧?”
  周成就直接说:“恭喜啊,卢主任,你已经能够单独完成微创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了。这样的术后平片放出去,那患者术后的愈合,肯定是极好的。”
  听到卢彬这么说,卢彬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道:“周医生,之前看您做的时候,蛮轻松的,但自己真正操作起来,才知道,这里面的难度。”
  “自惭形骸,我大抵是明白什么意思了。”卢彬摇了摇头,也没继续追究,打算下台了。
  接下来的缝合以及手术的周转工作,自然是交给了杨韬以及住院医师。
  秦明也开始帮周成脱下无菌手术衣的领带,然后陪笑着说:“卢主任,这台手术,已经很快了,如果我们要转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指不准还要多久呢。”
  “这才一个小时多一点点,和周医生自然是不能比的,但是比起大部分人来,都要快了很多,而且术后的平片。”
  “骨折的固定稳定,骨折线对位良好,手术的创面也小,术后恢复效果,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虽然秦明也清楚,卢彬的手术质量与周成的手术质量之间的差距,也能明白,同样的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同人施展,那结果可能是截然不同。
  可没办法啊,周成是啥人?
  自己等人是啥人,如果真要追求和周成同样的境界的话,那么就只能无限加长手术时间,人家是这个手术的开创者,这不能这么比。
  你一开始就直接和天花板比,那就是要强啊,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强是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但是能力不够,那就不要追求那么完美了。
  张正权也下了台,然后一众人,都到了休息室里。
  卢彬则是继续请教:“周医生,你说,同样是手法复位,同样的理论,怎么在施展起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听到这话,张正权也是竖起了耳朵。
  秦明更是眼睛一亮,主动地给周成递来一杯水,又给卢彬一杯,他自己也不喝水,张正权的份儿,自是没有的。
  要喝水,只能自己去自助。
  周成思考了一下,而后说:“卢主任,其实,手法复位,搞懂了最基本的原理后,还需要体会一些东西的。”
  “最开始的入门,就是通过力量去拮抗去拉伸,达到复位的效果。再进一步你会觉得操作很是熟练,可以轻而易举地很快达到复位的效果。”
  “但是这是简单的骨折复位,到了复杂部位,或者是特殊的部位,单纯的蛮力,可能就不太适用,这时候要利用到巧劲。”
  “巧劲的利用,则是通过肌肉的走形以及解剖的位置,去自己思考和探索,通过增加手法复位的数量,去感受,我们人体不同肌肉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达到复位的效果。”
  “我觉得卢主任,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好好地体悟一下。”周成缓缓说着。
  这套说辞,是周成自己整理的,借助了之前,方云给他科普过的一些境界划分及对应的点,周成把手法复位给拧了出来,把不同时期,或者说不同熟练度等级之间,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划分。
  卢彬闻言,若有所思,却又觉得玄妙无比:“是这样啊,我就说,看周医生你复位的时候,又快又不费力的。”
  秦明倒是学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于是再问:“周医生,按照你的说法,巧劲,也是要很用力气的,我看你平时复位的时候,却没怎么用力气,你是怎么达到复位效果的?”
  秦明很好奇,周成的复位,究竟是借用了什么样的力量。
  卢彬也转头过来。
  周成想了想,这些是他之前在手法复位理论里面,都没有特别标注的,但是现在,周成自己总结了一个客观的对象。
  “在巧劲之后,应该还有一种转化的力量吧。就是在骨折发生之后,如果病人在未麻醉的情况下,因为疼痛的刺激,肌肉会自然而然地收缩,而这股收缩的力量,其实是很强的。”
  “如果我们在复位的时候,能够利用好这些力量,术者和操作者自己,并不需要用到很大的力量,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达到复位的状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