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天早上,当陶歌躺倒床上正准备午睡时,一个电话把她吵醒了。
  电话是剑桥出版社打来的。
  对面开口就问:“‘发条女孩’的作者真是三月?”
  陶歌打个哈欠,“你不是问过了吗,怎么还问?”
  对面惊讶问:“你没关注‘哈利波特’的市场销售情况?”
  陶歌说:“没关注,我外婆过世了,我昨晚才从国内回来。”
  “难怪……”
  对面问:“你外婆多大年纪了?”
  陶歌戏谑:“94岁,怎么?你要回去帮忙悼念一番?”
  对面无言以对。
  陶歌拍拍腮帮子说:“有事说事,没事就挂电话。”
  对面这次不饶弯子了:“刚才我主编让我联系你,想再看看‘发条女孩’。”
  “嗯?”陶歌很是意外。
  剑桥这样的大出版社,曾几何时这么没骨气了?
  被拒之门外的书还想再看看的?
  “嗯嗯???”
  不等对方搭话,陶歌顽皮地又嗯了两声,直接把对方嗯没脾气了。
  对面头疼,但还是说:“哈利波特火了!彻底火了!
  JK罗琳和三月这两个名字也跟着火了,你不知道?”
  陶歌精神一震,收起随意,紧着问:“怎么回事?你好好说说。”
  对面告诉她:“你去回看昨晚的电视采访,你就知道了。
  或者你去买今早的报纸也行。”
  陶歌转头下意识喊谢琪,只是喊一声后,才反应过来谢琪家里有事,也跟着自己一起回国了,要明天才能过来。
  陶歌不墨迹,直接把电话挂断去了楼下。
  然后小跑到一家报刊亭,买了一份泰晤士报。
  压根不用特意找,她在头版头条一眼就看到了罗琳的照片。
  照片里,罗琳手拿一本哈利波特、微笑面对镜头。
  陶歌盯着照片瞧了三秒,随后迫不及待地开始看起了新闻内容。
  新闻报道篇幅很长,足足花了8分钟才看完。
  报道内容分三段。
  第一段是介绍哈利波特是怎么从默默无闻到现在爆火的?
  哈利波特从3月出版至今,短短三个月多时间,就已经在英国卖了45万册。
  如果仅仅是在英国火爆还不太会让人格外惊讶。
  但是这月,哈利波特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阵风。
  在欧洲20多个国家掀起了一阵热购狂潮。
  截止目前,除了英国本土的45万册外,在欧洲的销量达到了让人不敢置信的310万册!
  而且这疯狂还只是开始,半个月前,哈利波特开始在美洲、澳洲、南非等20多个国家开始发售。
  半个月,只用了半个月,就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卖了170万册。
  看到这里,陶歌整个人都懵了!
  是真的懵了!
  别个不知道,她还不知道么?
  根据协议,每卖一本哈利波特,张宣就能获得1。72英镑,这是税后收入。
  而这535万册销售数据,他能得到920万英镑稿税。
  如今英镑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12,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1亿。
  1。1亿?
  1。1亿!!!
  反应过来的陶歌猛地一阵恍惚,人都差点没站稳。
  一不留神!
  只是眨眼的功夫,自己和谢琪浑不在意的“哈利波特”就给张宣创收了1。1亿!
  一向淡定如水的陶歌这时右手捂着心口,忍不住深呼吸了口气。
  想到1。1亿,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那张好看又经常跟自己乖张的脸。
  陶歌感觉面皮有点热,活到30岁还从来没被人这么打脸过。
  她顿了顿,稳稳情绪继续往下阅读。
  报道第二段内容主要是讲罗琳的人生际遇。
  在这里,罗琳讲了从小到大不被父母看重,没得到过多少爱。
  罗琳也讲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婚姻爱情。
  然后她重点描述了自己和她老师三月在图书馆的偶遇经历。
  对,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罗琳对张宣很尊敬,亲切地称呼其老师。
  并坦言:要是没有在市政厅图书馆和三月相遇,她写不出哈利波特,她在精神上也得不到慰藉。
  罗琳说:是三月肯定了自己,鼓舞了自己。让她学会面对社会,让她坚定了信心,让她对生活有了期盼。
  看到这里,陶歌情不自禁呵呵一笑!
  报道第三段内容:
  罗琳仔细说了三月是如何教她写作,如何教她发散思维,如何带她进入浩荡的魔法世界。
  罗琳言不讳地讲:哈利波特的故事逻辑和结构都是出自三月之手,她只是进行了细节填充。
  陶歌看得心情激荡,对罗琳的光明磊落认可了几分。
  报道的末尾,采访主持人突然冷不丁问罗琳是不是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三月?
  只见罗琳害羞地低头想了想,再抬头时说:是。
  “这骚蹄子……”陶歌笑着嘀咕一声,笑着把报纸收起。
第430章 这脸必须打回去
  收起报纸,陶歌突然有种直觉。
  直觉僵持半年之久的“发条女孩”要迎来突破口了。
  思绪至此,她心情很是激荡,然后又跑到报刊亭,把有关于“哈利波特”新闻报道的报纸都买了一份。
  回到楼上,她坐在沙发上开始耐着性子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就看了半个多小时。
  越看到最后,她越是满意。
  感叹罗琳这少妇会来事儿,每次面对采访时都会提及三月。
  就算有媒体寻根究底追问她的个人情感时,也不避讳地表明爱上了自己的“老师”。
  “呵,大10岁,小少妇你还想老牛吃嫩草?”
  连续看了6则这样的新闻,陶歌忍不住自得其乐。
  中间她又接到了剑桥出版社的电话。
  一接通,对面就问:“看了报纸没?”
  陶歌揶揄:“嗯,怎么?你们后悔了?”
  对面沉默几秒,坦言:“你不要用言语来刺激我,你也知道这出版社不是我说了算。”
  陶歌躺倒沙发上,饱满朝上,白白的脚丫子在空中晃啊晃:“那你这电话是为了哪般?资本逐利?”
  对面很有耐心:“看在咱们认识十多年的份上,能不能言语好点哎?”
  陶歌笑呵呵说:“没那可能。我对你唯一露出善意时,你自己不识趣,拒绝了‘发条女孩’,还想让我现在对你好点?笑话。”
  对面无奈:“我都说了我做不了主。”
  陶歌不在意地说:“既然做不了主,那就等能做主了再说。”
  对面想了想问:“你要什么条件?”
  陶歌说:“不是我要什么条件,而是你们能给出我什么条件?”
  对面明白了:“我晚些时候再给你电话。”
  陶歌懒得废话,直接挂了。
  中午时分,就在陶歌约了罗琳见面,准备好好嘱咐罗琳多多赞美三月、多多曝光三月时,电话又响了。
  是企鹅出版社一主编的电话,目的同剑桥出版社一样,要求看“发条女孩”另外的稿子。
  面对世界上最著名的英语出版社,陶歌这次没有拿大,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跟对方斡旋。
  20分钟后,陶歌和企鹅出版社达成协议,同意再带4万字的稿子给企鹅出版社。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企鹅出版能够审稿“发条女孩”一半的量。
  约好下午两点在企鹅出版见面后。陶歌出于谨慎,联系了一个熟悉很多年的大律师,以及一位大学时的导师前去压阵。
  另外还电话邀请罗琳一起去,目的是增加“三月”的分量和真实性。
  下午见面,企鹅出版出动了两位高层人物,在亲自阅读完“发条女孩”的稿子后,低头商议一阵,最后同意出版。
  到此,陶歌憋了半年之久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
  接下来就是扯皮了,陶歌本来就是干出版这行的。再加上有大律师和导师的帮助,在这场谈判中是一点都不肯吃亏。
  经过4小时的纠缠,最终达成了初步意向协议。
  走出企鹅出版社时,罗琳忍不住小声感慨:“条件比‘哈利波特’好太多了。”
  陶歌小声打趣:“不要羡慕,到时候我让我弟弟跟你睡一晚上。”
  罗琳望望陶歌,望望前面的路,最后遗憾开口:“强求不来。”
  陶歌看得笑出了声,“要对自己有信心,平时多运动,争取一夜过后让他回味无穷。”
  罗琳跟着笑,不好再接话。
  ……
  回忆到这,陶歌笑问:“怎么样,罗琳有没有兴趣?”
  张宣瞄一眼卧室方向说:“没点感觉,怎么会有兴趣?
  咬她还不如咬你一口。”
  陶歌偏头看了看话筒,古怪地说:“你对我有想法?”
  张宣说:“我劝你善良,别拿话吓我。”
  陶歌蹙眉:“哦呵,这是嫌弃我?”
  张宣回答:“不敢,只是牙齿天生不太好,喜欢嫩的。”
  陶歌说:“你知道老母鸡吗?越老越有营养。”
  张宣眨巴眼:“老母鸡只能炖着喝汤,肉太柴。”
  陶歌看看自己的白嫩大腿:“柴?要不你下次咬一口试试?”
  张宣怕了这娘们:“行了,别调戏我了,要是哪天真出事,你就哭去吧啊,我反正是不会娶你的。”
  陶歌问:“那你将来是娶米见还是双伶?”
  张宣说:“你怎么不把莉莉丝算进去?”
  陶歌想了想道:“姐有一种直觉,莉莉丝在你心里没那么重要。”
  张宣再次瞄一眼卧室,压低声音:“女人的直觉?
  女人的直觉除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以外,没卵用。”
  陶歌听笑了:“我观察过你,你看双伶和米见的眼神是发自内心的温柔,对莉莉丝要差上几分。”
  张宣问:“那你觉得我看你是什么眼神?”
  陶歌意味深长地说:“姐穿黑丝也是很好看的。”
  张宣将军:“有米见好看?”
  陶歌说:“姐叫起来的声音可能更好听。”
  张宣眼皮一掀:“胡咧咧,米见的声音比你的好听多了。”
  陶歌说:“声音好听不代表叫的好听,我这方面有经验。”
  张宣问:“怎么个经验法?”
  陶歌说:“下次你试试。”
  张宣叹口气:“都30岁年纪的人了,还这么要强,耍嘴皮子都要耍个赢的才肯罢休是吧?”
  陶歌乐道:“没办法啊,姐一个人太无聊了。
  你不知道,其他男人跟我说话,要么因为我的家世刻意讨好我;要么在我面前失去了自我,要么古古板板没意思,都没你这么不知天高地厚。
  姐上次穿黑丝袜采访你时,你那眼珠子贼得很,还敢沿着我的大腿往上瞄,啧啧……”
  张宣:“……”
  他娘的,就看了几眼,也不是故意的,男人的本能对吧?
  竟然被抓了!
  见他不说话,陶歌得意地笑:“姐上次穿了安全裤的,下次不穿怎么样?”
  张宣服气:“我投降,我投降行了吧。”
  “唏~,真没意思,我刚还打算去换衣服跟你聊呢,你就不继续了。”陶歌这样说。
  张宣:“……”
  陶歌撩下头发,把企鹅出版社的条件说了一遍,问:“你觉得怎么样?”
  张宣有一说一:“对这行我不懂,你看着办吧,我反正相信你。”
  陶歌说:“成,等过了明天,我就跟企鹅出版社把正式协议签了。”
  张宣疑惑:“为什么要等过了明天?”
  陶歌说:“我在等剑桥出版社上门。”
  张宣问:“人家拒绝了你,你还等?”
  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