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猛烈点头:“我懂我懂,所以我的事你最好别管。”
  “李正你个王八蛋!”
  “听到了,你已经骂过一次了。”
  ……
  李正和张素芳在议论张宣,张宣同杜双伶此时也在聊李正。
  杜双伶说:“你们宿舍的李正曾经追求过文慧,写过4封情书。”
  张宣愣了下:“这么不要脸吗,李正自己交代说是2封。”
  不等她回话,他继续问:“那文慧是什么态度?”
  杜双伶笑吟吟地看着他:“你猜猜,文慧是什么态度?”
  我猜……我猜个鸡儿我猜……
  笑面虎。
  张宣摇头,坚决不上当。
  见状,杜双伶满意极了,随后说:“我想吃冰淇淋。”
  “走,买去。”
  吃着冰淇淋,两人在学校里碰到好多熟人。
  尤其是在一个女生宿舍楼下,张宣见到了欧明,只见这光头手提一兜水果,站在路灯下,任由来来往往的女生用奇怪的眼神打量,面色平静,脸皮极厚。
  张宣好奇,走过去问:“老欧,你这是上演的哪一出?”
  欧明微笑着向两人打过招呼,就道:“宣哥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还猜不到么?”
  张宣眼皮一掀:“第5任?”
  欧明嘿嘿直笑:“人家还没答应呢。”
  张宣语塞,暑假才过去多久啊,沪市的教训那么惨烈,转眼就遇到了新欢。
  果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不得不服。
  忍不住竖个大拇指,张宣抬头看一眼女生宿舍:“这是哪个学院的?”
  杜双伶嫣笑说:“这栋宿舍好像住的是94级新生,是中文学院的。”
  这时迎面走来6个女生,一看就知道是新生。
  其中两个偷偷摸摸指着欧明在议论着什么,然后,6个女生齐齐看向欧明,轰然笑了。
  感受到这份充满戏谑的注目礼,作为旁人的张宣都觉得脸臊,问欧明:“怎么回事,她们好像都认识你?”
  欧明没有一丁点不好意思:“这半个月,我每天都在等她,很多人认识我不奇怪啊。”
  张宣问:“半个月?那这半个月你等到过那女生没?”
  欧明说:“当然,我看中的这女生脸皮薄,我只要到这里久站一会儿,她就会下来见我的。”
  张宣听懂了,也听笑了:“然后你利用人家的同情心和面皮薄来做文章?”
  欧明不以为意,咧嘴对两人说道:“宣哥,我没你和李正的长相,你们别饱汉不知饿汉饥呀,但凡我要是还有其他办法,我也不会这样啊。再说了,光明正大追求爱情,你不能笑话我。”
  “是是是,我不笑话你,你继续,祝你好运。”张宣极力忍着笑,牵着杜双伶走了。
  走到15米开外,张宣和杜双伶对视一眼,再也憋不住笑了,笑得很开心。
  在校园里走走停停,杜双伶的心情也是恢复了许多。
  ……
  老邓回来了。
  张宣本想请他到外面吃一顿,但老邓表示没心情。
  老邓喝一口凉茶就问鲁妮:“我老妈子是不是又出去了?”
  鲁妮看一眼张宣,期期艾艾说:“昨晚出去后,到现在还没回来。”
  老邓立时气得,直接出了校门,找袁澜去了。
  鲁妮本来想跟着去,但被张宣拦下了,“有袁澜在,出不了事,你还是眼不见为净吧。”
  鲁妮考虑到以后的婆媳关系,忍住了。
  张宣看了看老邓给自己的支票,也是打电话叫李梅过来,一起去了趟银行。
  挣了这么大一笔钱,张宣和老邓都默契地没提佣金的事情。
  张宣已经想好了,这笔佣金就当投资公司成立时,算老邓在公司的股份。
  就像自己对许志海说的,自己和老邓的关系不能纯正地定义为老板和员工,只有利益绑定的合作关系才能长长久久。
  中午去,老邓到深夜才回来。
  一起回来的还有沈教授。
  不过此时的沈教授脸色非常难看,一到家就给她女儿打电话,直言这个家待不下去了,要去深城跟女儿过。
  张宣悄悄问:“解决了?”
  老邓说:“我让许志海报的警。”
  张宣秒懂,他自己报警和许志海报警那压根就是两回事,“结果怎么样?”
  不提着这还好,一提老邓脸就垮了,非常沮丧地说:“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还谈劳什子爱情哦,简直猪狗不如。”
  张宣:“……”
  这是张宣第二次见老邓爆粗口,而且还是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
  对象还是他亲妈。
  老邓气呼呼地看着沈教授打电话,一点阻拦得心思都没。
  鲁妮本想劝慰沈教授几句,老邓直接伸手拉住鲁妮道,“让她走!让她走!走得越远越好,永远不回来了才好!”
  听到这话,沈教授气得大哭,在电话里跟女儿猛诉苦,一个劲数落老邓不是。
  两个小时后,老邓妹妹邓晓英和妹夫连夜赶了过来。
  当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当听到自己老娘和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一个床上时,一身贵气的邓晓英直接扬起手要打沈教授,要打沈教授耳光。
  要不是她老公见机快,从后面及时抱住,耳光就真的上面了。
  看到从来没跟自己翻过脸的女儿要打自己,沈教授一下傻住了,瞬间不哭了,不闹了,直接跑进房间,把门锁上,一声不吭地躲了起来。
  没打到人,邓晓英气急败坏地连踹了5脚房门,临了转身问老邓:“那个混蛋人在哪,不能这么便宜他。”
  老邓下意识问:“你要干么子?”
  邓晓英咬牙彻齿地说:“我要买他一双腿。”
  老邓怔了怔,叹口气道:“进了局子。”
  邓晓英还是气不过,直接给许志海打了电话,一开口就说:“许志海,你帮我个忙……”
  楼下闹闹哄哄一晚上,张宣和杜双伶被弄得没怎么睡,后面干脆玩起了游戏。
  ……
  日次,有微风,下小雨。
  细雨绵绵,带走了羊城的最后一丝酷暑,秋天快要来了。
  邓晓英气归气,但还是决定把沈教授带到深城去。理由非常粗暴,要好好管教。
  倒是老邓这回不得不帮着开解:“你也别这么大火,被骗的不止咱这老婆子一个。我亲眼看到的,被骗了好多。”
  没想到邓晓英的思维压根就和老邓不在一个频道上:“你以为我是在乎那点钱吗?那点钱对我来说算什么?我是气愤她不检点,替我早去的爸爸叫屈。”
  “……”老邓扶扶眼镜,不说话了。
  闻言,一旁的沈教授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不敢抬头见人。
  ……
  星期一满课。
  一大清早,张宣洗个澡,顺便做个早操,感叹年轻就是好啊。
  接连几天输出,也没感到身体有任何疲惫,看来平时多练习拳击还是有效果的。
  他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据说练大腿有助于睾酮素分泌,可以让人更健康,就是容易谢顶。
  早餐是文慧和邹青竹送过来的,咸鸭蛋,瘦肉粥,油条,酸菜。
  张宣虽然习惯了米饭,但偶尔换换口味,还是倍感新鲜。
  一边吃一边问:“这瘦肉粥谁煮的?软糯适宜,手艺真好。”
  邹青竹指指文慧,“我也觉得好喝,也不知道将来会便宜了谁,这么好看,还这么会做菜,还会弹钢琴,咦,我都恨不得是个男生了。”
  张宣听不得这话:“你们俩就别商业互吹了,我家子可是连个煎鸡蛋都做不好的,我抱怨了吗?”
  杜双伶嗔怪地片他一眼,麻麻利利吃东西,假装没听到。
  文慧会心一笑也没接话。
  倒是邹青竹羡慕说:“哎,人各有命,有些人不用做事也富贵双全。
  你看看双伶的手指,皮如凝脂,温润如玉,十根手指好似葱白一样,根部还有梨涡,一看就是很有福气的。”
  依言,张宣看了看三女的手指,笑道:“哟,这么说,你们三个都是有福气的。”
  邹青竹咬着筷子头想了想,好半晌才对张宣开口:“你不这么讲,我都快忘记我还是个名牌大学生了,都怪你太耀眼,都把我的那点骄傲快打击没了。”


第339章 都在夸我,站线过长
  吃过早餐,张宣跟老邓去了趟钱世立那里。
  碰头商议一番,张宣把160万转给钱世立,签好协议书,顺便舒舒服服地吃个中饭。
  新成立的公司,张宣暂时占股80%,钱世立占股20%。
  张宣跟钱世立挑明,自己只提供初始资金,后面要是想继续扩大经营,可以让钱世立拉人入伙。
  毕竟民航这行业,是重资产行业,没有一个关系背景的合伙人,够呛。
  回来的路上,张宣试探问:“老邓,我们的新公司需要多少资金?”
  老邓想了想说:“你的项目那么吃钱,先等会儿吧,我目前对国内的股市不看好。
  我对国内的实业投资也不是很清楚,我需要时间摸摸情况,不急,来年再说。”
  “行,等你确定方向了就告诉我。”张宣觉得在理。
  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有这1500多万作为缓冲,西塔楼总算可以动工了。
  不过他还是有紧迫感,心里想着还是得先把“发条女孩”写出来才行。
  ……
  李梅去俄罗斯了。
  张宣回了宿舍。
  一个月没回来,他心里竟然还有几分想念。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矫情,稀里糊涂的,大学四年就这么过了一年有多。
  重生回来都两年多了,时间可是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转瞬即逝啊。
  这两年自己好像干了很多大事。
  比如老张家脱贫了,老张家建了别墅,老张家在十里八乡成了香饽饽。
  那些贼心不死、想着吃天鹅肉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在阮秀琴耳边吹嘘自己某某亲戚的女儿如何漂亮,如何乖巧,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目前在哪个单位工作。
  阮秀琴虽然很满意杜双伶,也只认杜双伶。
  但她毕竟是女人啊,在这山坳坳里一呆就是几十年的女人啊,穷酸了几十年,被人背后说叨了几十年,一朝翻身,非常乐意听别人的奉承话。
  说句不好听,自从下乡以后,她最远的地方就去过省城一次,那还是大女儿张萍在湘雅医院住院的原因,平日里都是龟缩在上村不动,连镇上集市都去的少。
  为什么这么近的集市都去的少?
  毕竟你去赶集总得买点东西吧?
  不然两手空空去,两手空空回,那多难看?
  说出去都丢人。
  这还真不是胡编乱造,村里就有几个赶集专业户,每逢5天一次的赶集,人家那是刮风下雨都要去的,雷打不动。
  关键是,人家还经常不买东西,就这里看看热闹,那里看看稀奇。
  走路去,走路回,一年五分之一的时间就浪费在了赶集上。
  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兴了。
  阮秀琴好歹曾经也是城里人,是个要面子的,当然不想因为这事情让大家取笑。
  既然买不起东西,花不起钱,那镇上能不去就不去,少去为妙。
  曾经苦了几十年,如今阮秀琴算是彻底翻身了。
  现在敢跟她吹耳边风、说亲的,那女娃子的条件都是顶个顶个好。
  女方没有正经工作,女方不是中专以上文凭,人家提都不敢跟她提说亲的事。
  甚至隔壁镇还有人专门拿了一张彩色照片过来说亲。
  那照片上的姑娘大大方方、亭亭玉立,真是水灵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