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走不成啊,“潜伏”小说还没正式发表,仍处在保密阶段,姜柏做为一个局外人,人老成精,非常有自知之明。
  书房。
  望着铺满左、中、右三个大抽屉的满堆满堆稿子,视线缓缓从第一版到最新15版。
  几分钟下来,洪振波只说了一个字:“好。”
  时间紧迫,人民文学内部的形势严峻。张宣也好,洪振波和陶歌也罢,此刻都紧绷着一根弦,一进书房就进入状态,办正事。
  张宣紧张,是因为他自己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毕竟当局者迷,没得到专业人士认可之前,没得到广大读者认可之前,就算他再自信、再有把握,到了这种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难免有些忐忑。
  洪振波的紧张,那就不用多说了。
  “潜伏”小说的好赖,直接关系其今后的前途,关乎他的脸面。
  他已经为“潜伏”小说赌上了所有,包括尊严。
  洪振波在南下羊城的路上就想好了:如果三月新书不给力,他就会直接向人民文学请辞,从此不再过问任何事,安心回苏南老家养鸡度余生。
  当然,相比于黯然离场,洪振波更多的是期待。
  甚至是非常高的期待。
  洪振波认为,“潜伏”小说的后半段如果能延续前面的精彩,那他不仅能在人民文学内部扬眉吐气、夯实自己的地位。
  今后在这一专业领域,走到哪里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受人尊敬,无人敢轻视他!
  而陶歌呢,她和洪振波的想法一样,来时就有了决断,决定跟洪总编齐进退。
  在她心里,洪总编如今在人民文学内部的尴尬位置完全是她一手促成的。
  要是没有她帮着引荐“潜伏”小说,当初洪总编要不是看在她父亲的薄面上愿意来羊城一试,就没有现在的糟心局面。
  所以她下定决心跟洪总编共进退。
  洪振波端坐在椅子上,捧起新书,目光温柔地像孩子一样看了半晌后,开始翻页,翻开扉页。
  为了保持连续性,为了洞察张宣的真正新意,他打算从头看起,从第一卷重新看起。
  陶歌视线在张宣和洪振波身上徘徊许久,之后开始喝茶,安静地喝茶,安静地等待。
  等待洪总编把第一个小本子看完,她好接手,她也要重头读起。
  事关自己的职业生涯,陶歌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慎重,自然不会懈怠。
  安排好两人,受不了窒息氛围的张宣,找个时机退出了书房。
  先是去厨房逛逛,观摩老邓做菜,听王丽说荤段子。
  见张宣进来,邓达清回头问:“你小子进来干啥子,厨房不需要你,你去忙你的正事吧。”
  “哎……”
  叹口气,张宣抄起双手靠在一边,感慨良多地说:
  “让我多呼吸几口自由的空气哎,也许从今往后、你们就再也看不到嚣张跋扈的我了。”
  老邓听笑了,关心问:“这可不像你小子的风格,怎么,临门一脚未战先怯,不自信了?”
  张宣撇撇嘴:“倒也不是不自信,而是情绪被里面的两人感染到了。
  我在想,要是新书没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我以后是无颜再面对江东父老了的。”
  正在切菜的王丽好奇:“那你自己给新书打多少分?”
  张宣眼睛一闭一睁,伸出双手:“那还要问么,满分是100分的话,我给它打120分。”
  闻言,老邓扶扶眼镜龇牙咧嘴说:“嗨!我们瞎操心了,你看,这不要脸的张小子又回来了。”
  在厨房呆了一阵,张宣又去了趟外边,在校园里四处走走,散散步,开阔开阔心情。
  新书将近46万字呢,反正那两人一时半会也看不完,自己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一连两天……
  洪振波和陶歌生活节奏一致,都是看书、抽空吃饭、看书……
  中间就算有洗澡、上厕所、睡觉,人家也是掐着时间的。
  生怕浪费了。
  如此枯燥又凝重的过了两天……
  第三天下午,3时许。
  雕塑一般的洪振波终于有了动静,一直保持的面无表情不见了,厚重严肃不见了。
  只见洪振波看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手稿,深呼吸一口气,就对张宣重重地说:“好!非常好!”
  说完这个“好!非常好!”,洪振波自个笑了,欣慰的笑了,满意地笑了。大感不虚此行,如此佳作值得他押重注,值得他保驾护航。
  见洪总编看前说“好”,看完后还是说“好”,张宣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
  陶歌也跟着大大松了一口气。
  同张宣默契地对视几秒,陶歌开始阅读最后一册小本子。
  不过她此刻不再紧张,放下之前的包袱,轻松上阵,用享受的心情读大结局。
  两个小时候,陶歌看完了。
  洪振波喝口凉茶,偏头问:“怎么样?”
  陶歌放下本子,开心地说:“我要的结果都写在洪叔脸上。”
  洪振波颔首,微笑着继续喝茶。
  张宣给两人的空杯子添满茶,问他们:“新书怎么安排?”
  说到正事,洪振波放下茶杯说:“这事先不急,过了8月1日再定。”
  张宣几乎是秒懂。
  洪总编口里的“再定”包含了两种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
  一种是:要是新书“潜伏”在8月1日通过了人民文学内部的茅盾文学奖送选决议,那一切都非常好说。
  什么暂停其它作品连载、优先全刊连载“潜伏”啊……
  什么全渠道宣传啊……
  什么实体书出版啊。
  都会争分夺秒、井然有序、紧锣密鼓地动起来。
  另一种结果是:送选失败,洪总编和陶歌收拾东西走人。
  新书的命运由继任者者决定。
  或者张宣改换门庭,不再到人民文学发表。
  真他娘的,人太聪明就是不行。一下子领悟到洪振波内核的张宣,原本像风筝一样完全放飞的心情骤然又紧绷了,又绷紧了。
  看到张宣脸上的笑容一下没了,陶歌在一边忍不住开怀大笑。
  末了安慰说:“你不懂洪总编,姐可懂,你就放宽心吧,在家吃好喝好,等好消息就行。”
  张宣盯着她看了一阵,见她不似说假,心里没来由的再次轻松起来。
  说实话,他不怕新书的质量不行,就怕洪总编没斗过人家。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面对戚戚相关的利益,不到最后谁也不能保证结局。
  晚餐是在校外吃的,陶显请客。
  酒过三巡,陶显对洪振波说,“上一次我跟三月见面,他用‘志存高远、事在人为和为者常成’来勉励自己不懈怠,我很有感触,这几个月来,我是真切地体会到了这12字的不容易。
  你呢,你觉得怎么样?”
  洪振波沉吟些许,点点头:“甚妙。”
  陶显举杯,“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来,我们四个一起喝一杯。”
  银角大王发话,三人识相的很,赶忙碰杯,一口干。
  不知道是得了陶显的劝慰,还是对新书“潜伏”有十足的把握,洪振波这顿饭胃口大开,一连吃了四大碗。
  有样学样,错愕过后的张宣跟陶歌也是大吃特吃。
  气氛好,这顿饭大家吃的热闹。
  结完账,走出粤菜馆的时候,陶显走过来小声对张宣说:“都说中大校园很美,三月,陪我走走。”
  有些话一听就懂,张宣立马乐呵呵附和道:“难得来一次中大,陶叔确实应该逛逛,这里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两人并排走,一边聊天一边看风景,慢慢地逛了一圈。
  临了,陶显目光柔和而含蓄地夸赞道:“中大的景色很不错,在国内大学可以排前三。
  很不错,中大的景色当然很不错。
  你陶显都这么大一人了,位高权重的,竟然那么不客气地就要走了一份手稿。
  虽然不是初稿,也不是最后的定稿,但中间的版本也值价啊。”
  要知道这可是大作家三月写的,张宣心里默默吐槽。


第275章 写作成千万富翁了怎么办?
  晚上,客厅。
  等到洪振波跟着姜柏走了后,陶歌从随行包里掏出一张汇票,递给张宣:
  “这是上次你卖‘风声’手稿的钱,安长俱乐部支付的,50万,收好。”
  “谢谢姐。”这是自己劳务所得,张宣没客气就收了。
  “真好听,再叫一声听听。”陶歌咯咯笑着逗他。
  张宣假装没听到,手持汇票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很是舒爽。
  嘿!50万!
  曾几何时吃不起饭的穷酸少年,已经靠卖手稿挣50万了。
  真是了不起!张宣在心里这么夸自己。
  见他拿着汇票自得其乐,陶歌也是看笑了,嘴唇微张,抿一口茶就道:“姐这里还有个事。”
  张宣把汇票放下,抬头瞧她:“你说。”
  陶歌说:“第一批稿税已经出来了,你猜猜,你这三个月挣了多少钱?”
  稿费挣了多少钱?
  三个月下来,国内的实际销量和报纸上有很大的差别,到目前为止只卖出216万册。
  饶是如此,也是完成了对“白鹿原”和“废都”的超越。
  而国际市场,倒是和报纸上的误差不大,实打实的有118万册的可喜成绩。
  前生他看过一个报道,根据模糊记忆,“白鹿原”为老陈带来了455万的稿费收入,那时候“白鹿原”的累计销售数量是160万册左右。
  还有一个人更狠,那就是文坛大佬老余,其凭借“文化苦旅”几年间豪取1400万版税收入。凭借“活着”更是挣了超过2000万稿费。
  张宣以此为参照,权衡一番后就保守猜测:
  “国内和国外的加起来,有800百万没?”
  陶歌伸出食指左右小幅度摇摇:“再猜。”
  张宣眉毛耸耸:“往下,还是往上?”
  陶歌翘起二郎腿,晃儿晃地说:“你自己觉得呢?”
  张宣眼神在她的腿上扫过:“900万?”
  陶歌把茶杯放下,语气加大几分:“胆子再大一点。”
  张宣瞪大眼睛:“你不要告诉我上了千万吧!”
  陶歌点头又摇头:“不到千万,但也快了!”
  话落,陶歌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给他:“三个月下来,国内的累计版税是631万,国际市场加起来有356万,共计987万。
  恭喜你!年级轻轻就成了千万富翁!
  放眼国内,这是了不得成就!姐为你自豪!”
  张宣颤抖地接过文件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再看第三遍……
  手真的在打颤……
  激动的!
  他从来没想过,“风声”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想当初写这本书,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刷声望用的。
  说得再自私一点,就是想用“文人风流”的恶俗外壳给自己打打掩护,用文化人身份征服双伶父母和米见父母。
  天地良心啊,动笔之前,他压根就没想过靠写作发财。
  现在妥妥地被打脸了,piapia地打得好生疼,打得好兴奋。
  至于陶歌嘴里的那句“千万富翁”,嗐!早就不时兴了。
  2800万的地皮都到手了,自己正在通往亿万富豪的路上高歌猛进。
  张宣在那里喜不自禁,陶歌也不打岔,安静地坐在一边喝茶。
  慢慢喝完两小杯,等到张宣情绪终于缓下来了时,陶歌才接着说:“这987万会在下个月中旬支付给你,也即8月中旬。”
  “嗯。”
  “咦……,我还以为你会继续说谢谢姐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