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考虑到大过年的,做事不能太难看,遂又跟着上了楼。
  拿起听筒一听,果然是小十一的声音。
  两人互相打招呼,互道声新年好。
  之后,小十一慢慢声声开口道:“蔓菁刚才告诉我,说你想我了,说你好想好想我,却又不好意思。
  是不是真的啊……
  我听了后很纠结,但毕竟是大过年的嘛,我也不能绝情,就打过来了。”
  话到这,她就摆出一副倾听的样子说:“说吧,本姑娘现在心情好,给你个机会,说说你是怎么想我的?
  是想我的胸了,还是想我的大长腿了,还是想我的脸了?或者我九好十好,哪里都好,想我整个人了?”
  听着这先发制人的话。
  听着这化被动为主动的话。
  听着这极其不要脸的话。
  张宣雷得肝疼!
  对着看戏的杨蔓菁横个白眼,张宣就道:
  “你的狗腿子没跟你讲我和杜双伶的事吗?都快要谈婚论嫁了,这个时候你应该祝福我。”
  小十一无声无息笑了,糯糯地说:“是吗,有这么回事吗?蔓菁没跟我讲呢,她只告诉我:你要背着她和别个姑娘开房。
  都这样了,我还怎么祝福你?”
  紧接着,她又说:“开房的姑娘好看吗?有没有我好看?”
  张宣没好气道:“身材比你好。”
  小十一不信:“你都没碰过我的身子,怎么能说比我好?
  况且我这身材是黄金比例,各个部位尺寸不大不小,刚刚好。不信的话,回学校你可以找安静地方亲自量量。”
  然后不等张宣回话,小十一压低声音悄悄摸摸问:“比我的还好,那不就是畸形了吗,张宣,你难道喜欢畸形的?”
  张宣晕头了,是彻底怕了这比自己还脸皮厚的女人。
  啪!
  懒得再搭理,把电话挂了。
  接着一推,把偷听电话的杨蔓菁一把推开,气得,又补上一沙发枕头。
  狠狠地再补上一沙发枕头。
  ……
  陪着舅舅两口子聊了会天,陪着看了会春节联欢晚会。
  晚上10点过。
  张宣洗漱一番,一个人来到书房,把门反锁。
  打开录音机,先是听了会周慧敏的歌,一点一滴开始集聚精神。
  二十分钟后,张宣凝神静气,慢慢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某一瞬间,当感觉世界清净,感觉再也听不到外面哭爹喊娘的鞭炮声时。
  把墨水瓶摆好,铺开纸,拧开钢笔帽,开始写“潜伏”。
  虽然今天是过年夜,虽然外边一片嘈杂,但张宣的状态却出奇的不错。
  “沙沙沙……”
  笔走游龙,不知不觉间,竟然写满了1900多字。
  手腕有点累,也是赶紧停笔。
  张宣蹙眉,盯着白纸,一不留神竟然超标了700多字。
  而且写作过程中自己还没察觉,不可思议。
  耐着性子检查一遍,发现思路开阔、文笔细腻、故事性强。一点都不比以前的差,甚至更好。
  嚯,这就怪了!
  不愧是过年,难道还有buff加成?
  这么想着,张宣开始反复琢磨,反复修改……
  如此来回三遍,看看表,时间已经走到了2:19。
  得,想起来的张宣拍拍额头,竟然耽误时间了,没给米见打电话。
  外面一片漆黑,想来米见应该也是睡了吧。
  算了,打不成了。
  虽然很是遗憾,但也没办法了,这么想着,张宣起身,收拾一番回到卧室。
  脱衣,躺下,闭眼,睡觉。
  ……
  这个晚上。
  张宣做了个梦。
  梦里出现的人不是有过荒唐的谭露,也不是文慧。
  而是米见。
  梦里的场景不是卧室,不是厨房,也不是室内。
  在一个公墓,在一座墓碑前。
  墓碑上有遗照,是刘怡的遗照,30岁左右的样子,黑白里的一颦一笑,称的上风华绝代。
  墓碑前有两个人。
  一个是张宣自己,一个是米见。
  此时两人的样子都比较老了,60多了,快70了。
  米见跪在地上,先是对着墓磕了三个头,点三根香,随后烧了一些纸钱。
  米见同遗照对视足足有三分钟,静默许久后,突然喃喃自语说:
  “好多人问我,这辈子单着后不后悔。我告诉他们,路是自己选的,活的潇潇洒洒,没什么后悔的。”
  说到这,米见侧头看向张宣,叹气道:“你知道吗,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后悔的地方,就是感觉对不住妈妈她老人家。
  她给我了我优秀的脸蛋,优秀的基因,却在我这断了,没能传承下去。”
  迎着她的目光,张宣秒懂是怎么回事:米见哪是后悔漂亮的脸蛋没传承下去啊,分明是后悔没跟自己要个孩子。
  她大半生活的清贵,活的惬意,到夕阳红了,却忽的跟他说后悔没要个孩子!
  听不得这话,张宣这个糟老头子突然破防了。
  好多年没哭过的老头子猛然哭了。哭的像个孩子。
  像小孩一样哭了。
  几十年不知道泪滋味的老头子,猝不及防地泪如雨下。
  老泪纵横……
  米见认认真真地瞅了会他的眼泪,尔后会心一笑,拿出纸巾,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安慰说:
  “你啊你,哭什么呢,都这把年纪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我这辈子虽然没嫁你,但其实和嫁你也没两样,至少在精神上你是胜利者,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讲着,米见换一张纸巾说:“如果你有心,下辈子就早点找到我,把我娶回家。”
  然后她又看向墓碑,看着“刘怡”遗照,问:“你说,人有下辈子吗……”
  梦境破碎……
  到这里,还没等到张宣回答,梦就破碎了……
  张宣醒了,猛地睁开了眼睛。
  在黑暗中呆傻30来秒,他才反应过来。
  他才发现这是一场梦。
  可眼角湿湿的,他娘的这哪是一场梦啊!分明是回忆,分明就是上辈子发生过的事情。
  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事情。
  他记得:那一天是清明,自己陪米见去扫墓……
  张宣从床头抽一张纸,擦擦眼角。
  整个人往床头一靠,又在黑暗中开始发呆。
  他在想,他在记忆,他在好奇……
  好奇26岁那年:杜双伶找到米见,两人在屋里谈了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多小时到底谈了什么?
  导致米见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离开了南京,回了首都。
  并且从那以后,米见五年之内再也没有踏足过南京,这座张宣和杜双伶工作生活的城市。
  早点找到你,好难啊,双伶比你还早,哎……
  ……
  新年的第一天,外面又响起了鞭炮声。
  接着鞭炮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热热闹闹。
  外面有人敲门。
  外面有人喊。
  “满崽,高升了,要吃饭了。”
  张宣仰头望着模模糊糊的天花板没反应。
  “满崽,高升了,要吃饭了。”
  外面的声音又喊一遍,伴随敲门声。
  亲妈的声音,这次有反应了。
  张宣回过神,下意识问:“老妈,几点了?”
  门外的阮秀琴说:“快6点了,高升了。”
  时间过的这么快吗,才做一个梦啊,就快6点了吗?
  张宣揉揉太阳穴,看一眼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偶尔有鞭炮声照亮夜空。
  拉开灯,穿衣,下床,开门。
  见他出来,阮秀琴温温笑说:“满崽,新年快乐。”
  张宣深情地拥抱下阮秀琴同志,也道:“老妈,新年快乐。”
  “赶紧去洗漱,你舅舅一家子都在楼下呢。”
  “嗯。”
  蹭蹭蹭地,两人开始下楼。
  只是行到拐角时,阮秀琴回头说:
  “昨晚你那个同学打电话给你,当时我告诉她你在创作,她就让我别打扰你了,说今天再打过来。
  等会你给人家主动回个电话过去,这是礼貌。”
  张宣问,“谁啊?”
  阮秀琴说:“上次来家里,那个穿白衣服的闺女,米见。”
第217章 刘怡迷茫了
  张宣下楼的时候。
  阮得志一家三口穿着新衣新鞋,打理的干干净净,正围坐在灶膛的炭火边,有说有笑。
  旁边还伏着一条黄狗。
  张宣走过去,以最热情地方式喊:“老舅、舅妈,新年快乐,新春大吉。”
  两人笑着以同样的方式回,还给了个红包。
  把红包装兜里,张宣揪了揪向自己围着撒欢的狗子,就探头看向杨蔓菁。
  杨蔓菁无奈,下一秒也是软滴滴地喊:
  “表哥新年好,祝你永远玉树临风,海棠压梨花,压了一朵又一朵。”
  张宣笑了,得意地笑了。
  张宣开始洗漱。
  阮秀琴开始烧香、祈祷、打卦、祭拜祖宗。
  还是阮得志在放鞭炮。
  这次鞭炮一点就着,噼里啪啦里,一阵红红火火,预示着兴旺的一年开始。
  新年第一餐饭,赋予了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很重要,也很丰盛。
  阮秀琴坐上首,阮得志和杨迎曼做陪。
  张宣和杨蔓菁随意坐。
  吃饭前先是喝了碗鸡蛋花甜酒,这也算得上是地方习俗了。
  杨蔓菁母女俩似乎很喜欢甜酒,一口气喝了两小饭碗。
  这顿饭吃得热闹,却又无比谨慎。
  之所以谨慎,是因为有很多规矩。
  比如说,骨头、鱼刺,不能说是骨头,要说财喜。
  吃撑了,不能说吃不下了,要说饱了。
  筷子不能掉地上,这是大忌。
  筷子不能搁碗上,这是大忌中的大忌。
  新年第一天,都不打扫卫生的,不洗头发。
  不许摸扫把,更不许把垃圾往外扔。
  不许梳头发,不许碰针线。
  不许从前门倒洗面水、洗脚水之类的。
  不许说脏话,不许打架骂架!
  还不许窜门。
  当然了,这些都是大年初一的规矩。过了初一就没人遵守了。
  更有甚者,大年初一也没遵守。
  这不,一大清早的,马路上面就有闹闹哄哄的骂架声传来。
  两口子在骂架,天天骂,年年骂,几十年了没一天消停,十字路口的人家都习以为常了。
  就像大家平时开玩笑说的:要是这两口子哪一天不骂了,大家就要准备帮忙了,准备吃席了。
  外面在下大雪,在刮风,很冷。
  关上大门,就着桌下的炭火盆开始吃饭。
  张宣吃得惬意,吃得瓷实,但桌下的狗子却很辛苦。
  没人给它喂骨头,这都是财喜,现在还不能喂给它吃。
  黄狗只能蹲立在地上,翘着脑袋,摇着尾巴,巴望着众人,却又不敢吱声。
  时间掐的十分好,一顿饭吃下来,天也慢慢亮了。
  张宣拿把柴刀和锯子,一行5人去了后山。
  去山里砍柴,弄些柴回家,寓意进财。
  张宣砍了一颗饭碗大的树,锯成5段,一人拿一段回家。
  在山里碰到了不少邻居,大家都是冒雪进柴的。
  迎面笑嘻嘻地说一声“新年好”,大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又各自忙碌去了。
  7点过,黄狗在雪山里一阵犬吠,十多分钟后,叼了一只野兔回来。
  野兔是灰色的,阮秀琴喜不自禁一称。
  嚯!3斤6两。
  阮秀琴把称一放,把黄狗领到灶屋里,细细碎碎地给了好大一碗饭,饭上面堆满了骨头和猪皮。
  8点过,张宣看了看外面灰蒙蒙的天色,也是上了二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