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世太子爷-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灭了!”
“是!”
太子爷一个字,陈州知府跑断腿。
这倒也没什么,陈州本来就地处偏僻,若是躲藏什么门派余党也不足为奇。好在陈州知府已经是今年刚换的人了,汤博文是个很会布局的人。像陈州这种偏远地方的空缺往往都是猫狗不爱的,混过去的人都是一些边缘人,既捞不到多少油水,也挣不到多少名望。但是那个知府的位置毕竟是个六品,于是在不久前就拿了那位置,派了一个人过去,也算是太子爷的势力范围了。相信那个人绝对不想让太子爷失望,故而,肯定会花大力气剿灭乱党。
随后忽然门外又有人报告了,是名黑衣人,他在外面抱拳小心谨慎的报道:“启禀殿下,有重要的消息。”
“进来。”
随后他迅速进门,见到汤博文,他微微看了一眼,随即快步来到赵小年身边,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刚收到消息,徐灵要回来了,前天坐的船,今天估计应该到余城了,明天早上就到了。”
赵小年不由皱眉看他一眼。
这黑衣人蒙着面巾,看不清楚面容,但是他波澜不惊,继续奏报道:“狗哥的消息是前天发的,她在发船前写的信,转道京驿的时候应该是让耽搁了,估计今晚就会送来。应该是为了完婚。”
“……”
微微点头,示意他下去了。
这一下,让赵小年不由陷入了沉思当中。看起来,贺宽贺老大人的话也的确没错,真正的交手才刚刚开始。她布局的棋子现在才开始逐渐展现出威力来!
徐灵!
她自己都不想完婚,故而躲避到江南去,却也被挖回来,逼着完婚,足可以看出来,这一枚棋子对她的重要性。
黑衣人出去之后,汤博文仅微微看了一眼似乎已经猜到了问题,便也小声问了句:“徐姑娘要回来?”
“嗯。”
赵小年点点头。
“嗯……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汤博文也凝起了眉头,似乎很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话语,此刻他才说了出来。
“琴舞墨画,名家四秀,据说她们之间关系极好,徐姑娘去了江南就曾与她们相聚数夜之久。如今突然回来,也许,不仅是她一人回来。”
不是她一人回来?
不由看向汤博文,心中有了一丝隐忧。
这话不需要说的太明,但赵小年也清楚这意思。徐灵也许太单纯了,但是其他几个可就未必了。
琴舞墨画,名家四秀,又被称为四绝色。
抛开徐灵和苏夕不说,剩下的那陆仙儿和玉玲珑了。
根据凌天观的情报,这陆仙儿和玉玲珑所在的青楼都是徐家名下的,就凭这点就足以说明这两人是个什么人了。如果她们也来,这事情就再明显不过了!
赵小年陷入了沉思当中。
第223章 五道口的反诗
北向的五道口是京杭运河里最为繁杂的一段,也是京杭运河上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地。
各地的航运皆会在此转道,通过水道流向各地。
故而,这五道口的航运码头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个建在水上的码头,而且,还是运河区最大的水上码头。
这个横亘在两座高山上藤桥是五道口最为人称道的奇景建筑。
据说此桥建在三十年前,是由天宗虚云山的三剑道高人所建,只拥有御剑飞仙的本事,才有可能拉出这东西长达百丈的藤桥,光是那用来盘结的藤条都得要上千斤。
而当今天下,哪怕工匠水平再高,也是枉然。天下再难有如此豪横的高空藤桥了。
故而,这座太白桥也成了重点保护的地标性建筑,莫说寻常百姓,就是普通官吏都很难有机会来这藤桥上走上一截。
据说,在这桥上走起来相当刺激。
离地高达一百四十六丈的高度下,光是靠在藤条上看向下放时,都有一种身在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这五道口的江流在高空看下去,就像是盘亘交错的一条条小蛇一样,那河道里的行船就如蚂蚁一样细小,看的人眼花缭乱,
这些行船在江水中游弋,又显得如鱼游水一般。
五道口的江水是数江汇流,其中的颜色似是泾渭分明,在高空看时,黄色的江水和蓝色的江水在江流上形成了一条分割线,仿佛是奇异的画卷,美轮美奂。
在黄蓝相间的分割之处,又有一座建于水上的巨型大船永久的停泊在运河中心,以它为中心,周围又停泊着无数的行船围拢在巨船周围。
这里便是五道口的天下第一船楼,花江明月楼。
据说这座巨船早年是那位三剑道太白的产业,不过自二十六年前他一夜失踪之后,便再无踪迹,他的产业或被转手,或被充公,成了朝廷的私产,而这花江明月楼,如今除了这块牌匾还是他的题字之外,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作为东行唯一一道建立在运河上的公署,运河提辖司就设立在明月楼上。
这艘巨船的占地高达三十五亩之多,上下共有九层楼之高,光是建立在船上的房间就高达三千余间,亭台楼阁,屋瓦院落,甚至是苍翠的树木都在这这艘巨船上生长,使得这艘巨船像是河中奢华的城市一般。
不过,自建成之日起,这艘明月楼就从来没有开动过,因为它就是不能行船,虽然是船,但却非船。明月楼的根基实际上是这花江中间的一处三角洲改建,由下往上逐渐扩展之后才慢慢建成了一艘巨船的模样。初始的作用就是一艘在交通便利之处形成的商业聚集地。早年的这里,赌场,青楼,酒楼,云现馆,甚至是各大武林门派的办事处都设立在此。后来,此处落入大建朝廷之手后,就开始整顿违法乱纪的现象,如今倒像是一个繁忙的水中小镇,各色酒楼,驿馆,青楼,随处可见,但却唯独少了那些捉刀而行的江湖侠客们,让这艘昔日豪横的巨船失去了当年霸气的风格。
山外青山楼外楼,明月楼上挂明月,知黑知白又知命,一剑抚过大青楼。
这一笔提作乃是当年名震天下的六先生所做,虽然有些讽刺,甚至多为朝廷忌讳,可是提于明月楼上的这首诗到底也没有人敢将其抹去。
据说,当年克州都指挥使冯宁卓见到此诗时大怒,说此乃反诗,要将提诗者抓起来千刀万剐,结果当天他就被人千刀万剐了。
有人说,是六先生生气了,但也有人说,这是六先生的学生们看不过大建候官们嚣张的嘴脸,更有人说,当年的太白一剑就是捅进去了怎么滴?不认吗?天下第一也非浪得虚名,就是王鼎阳也没有顶住,这是事实,哪能容忍他人歪曲事实还要说这是反诗!
但不管怎样,这首诗就一直在明月楼的墙上挂着,而且,还被镀了金,永久流传。
提辖司司丞徐衍久在这明月楼中居住,此刻正在明月楼的明月楼里招待贵客,当看到客人见此诗提出质疑时,他便也是如此解释的。
但是这位贵客却不由冷笑,他淡淡的说道:“提此诗的人可是元虞溪!已经多少年没有他的消息了,居然还有人把他当作宝!呵呵,徐大人,他这是否是反诗不说,就冲着你把这都当作宝贝,娘娘恐怕会很失望的!”
面色清秀的徐衍是个俊秀的年轻人,出任提辖司司丞一职时间并不久,他并非正宗科举出身,但却仍是个爱书的人,手边通常都会带着一册小本,若是有意兴的时候,会提笔记下来,反复品味。
但是这位贵客却是建隆十五年的状元,江南道都使兼南道税记巡查,苏卫。
这位同样面色清秀且俊朗的贵客要比徐衍还要更加英俊不凡,伸出袖子的双手雪白而修长,那是美男子特有的手掌,仅仅是一个折梅的手型就得让一旁的千金小姐都动心了。
今天陪客较多,徐衍脸色有些有些难看,但也只能勉强撑着,毕竟,苏卫的身份要比自己厉害的多。自己最多就是个沾着徐家名头的外门人,好不容易混了这么个差事,相比起苏卫这种天生的贵族,就差的太远了。
他尴尬的笑笑,便想岔开话题,目光扫过众人,随后落在两位容貌绝美的女子身上。
那是两位穿着白色软袍的女子,相比于其他女子皆是一身华服,她们二人就显得素朴很多,但是,那不施粉黛的梳妆下,是两个精笔细勾,刻画到完美无暇的绝世容颜。她们自坐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却从不插话,也并没有如其他人那般与周围人有一番交流,哪怕是有公子哥想要与她们讨论几句,两位女子也仅仅以微笑回应,并不作答。
于是徐衍便举起酒杯来,对着她们含笑道:“两位姑娘,今日的饭菜还和胃口吧?若是不满意,吩咐他们重做便是!”
听到此话,苏卫脸上就有了不悦的神色,冷道:“徐兄,今日坐在这里的客人,只有我,她们不过是下人罢了!”
“啊?这……”
徐衍有些皱眉,没有想到居然是如此。
这两位美人一来就坐在那里,也不像是个奴婢的模样侍奉在苏卫身后,根本就无法看出,她们居然是奴婢?
这……
第224章 言多必失
这么好看的两个姑娘,居然是苏卫的下人?
徐衍有些惊讶。
见这等情况,那也只能再尴尬的笑一笑了。
苏卫这人狂傲不羁,说话又如此呛确实是个不好相处的人,偏偏他家世显赫,父亲又是江南道都部署兼节度使。与自己的差距实在太大,他就是心中有些怨气也不敢说出来。
喝着酒,在座的众人心里也都不爽。
人们都知道,六先生的弟子满天下,就是现在朝廷里三品的朝臣里,也不乏有些人。更何况他女儿现在就在雁荡山上,如果听到了这话,万一生气了,一句话下来,管你是朝中重臣还是武林掌门,通通不得收拾了?
那两位姑娘也有些奇怪,她们的样子也不像是侍奉在苏卫左右的侍女,如此美貌的女子不可能当作丫鬟,那就是侍妾,可是侍妾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带上台面来?
她们俩人的着装也很奇怪,在这种场合下,她们却不似其他女子穿的花红柳绿,打扮的金玉霞披。却穿着宽大的罩袍将自己美好的身材全部遮起来,仅仅露出了那让男人们为之倾倒的绝世容颜。
这太怪了。
徐衍实在没说的了,这场酒又是他招待的,总要活跃活跃气氛,便也是只能展颜一笑道:“说起来,太白桥也是我们这的奇景,灵儿每次来,都会去看一看,算算现在,她们应该已经在最顶上了吧?”
“呵呵,是啊。”
听到徐衍说这话,就有人附和了。
其实在场的不少人今天都是想去看看那太白桥的,只是可惜,苏卫说没有兴趣,就喜欢喝酒吃肉,无奈,大部分的人都留在这里陪着他了,只有少数几位娘子得了机会,陪同那位即将成为太子妃的美人一起去走太白桥了。
“听到当年三剑,一剑知白,一剑知黑,还有一剑知命,可以颠倒黑白,窥觊阴阳,是天下最强的人了,这太白桥,他仅仅三剑在空中走上一道,就挂起了藤桥,可说是天下最神奇的地方了。”
“切,不照样淹死在海里了?”
苏卫冷哼这一句,顿时惹得大伙翻白眼,没有人想再说一句了。 徐衍尴尬的再笑笑。
他轻轻嗓子,又说道:“当年搭这桥,他走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一闭,便是大道已成,从此有了太白桥,他的三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