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绝世太子爷-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下,赵小年彻底愣住了。


第219章 老大人的心思
  凝重的在原地思考了半天,赵小年看着贺老大人。
  他说的的确没错,现在的问题是那些反贼没有抓到,但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尤其是京城里已经连续发生刺杀的案子,如今百姓人心惶惶也不是夸大之词。
  但是这也是个无解的问题,毕竟反贼们到现在还没有抓到。
  “依贺大人只见,应该如何?”
  贺宽抱拳道:“殿下,这些反贼的根基颇深,恐怕朝内也有不少人与他们有联系,所以殿下才会急于除去这些妄逆的贼臣吧?
  这些人都是明面上的,动作再大再小都逃不过殿下的眼睛。
  可最危险的人,是那些躲在暗处的家伙,要如何对付?”
  赵小年不由郑重起来,这也是他现在最苦恼的问题。
  这些反贼们如今藏在哪里,还有什么据点,正是他想要知道的。可是之前文兰他们偷袭不算完全成功就是一个转折点,说明祝小凉这些人还有计划,还有准备,而且,他们会藏得更深。
  赵小年也知道不能持续的这样做,悲观的情绪会被无限放大,以致于原本是好事的,都会被说成是坏事,所以,快刀斩乱麻,也是他早期使用的策略,但是明显,这个策略失败了。现在反贼还在外面像是灭不完的蟑螂一样,四处现身给他添堵。
  “贺大人有什么好建议吗?”
  就见老大人微微抱拳,嘴角带着一丝笑容说道:“一直以来,这些反贼们成势的根本是什么,殿下是否有想过?”
  “成势的根本?”
  这倒是难住赵小年了,不是因为那个王陆竹吗?那个祝小凉?
  不由啧了一声。
  说出王陆竹和祝小凉,恐怕贺老大人都未必知道这俩人是什么人。但是,贺老大人此刻似乎很有信心的样子还是让赵小年有些兴趣,便开口问道:“贺大人请说!”
  老大人微微点头,随即正色道:“殿下,有些话本来老臣是不应当讲的,可是现在正值存亡之秋,若是不能为君上分忧,我这老臣还怎么有脸继续在内阁参任,怎么有脸去见先皇陛下!”
  听到老大人如此诚恳的说话,赵小年也不由正色,认真的站直身体,仿佛像是听长辈训话一样认真听讲以表示对贺老大人的尊重。
  连先皇都提到了,老大人可是文帝时期就已经在京城任职的大人了,两朝元老,当自己继位之后,那老大人就已经是三朝元老了,无论如何都应当要尊重。
  看着老大人那崭新的衣服上没有一丝褶皱,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据说,像老大人这样的官僚,每次上朝前都会焚香沐浴,就像是进行仪式一样隆重。每逢会客,总会穿一身干净崭新的衣服,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这是许多大建官僚的习惯。
  原本,赵小年对这样的官僚并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在朝上,投机型的官僚也同样多不胜数,他们所做之事也多半是好坏不论的事情。
  但是今日老大人如此真诚的说话,足可以看出来他的诚意,也当知道,他现在是想要自己好的,就冲这份真心,自己也当要认真的听一听他的见解。
  老大人一双眼睛此刻似是来了神采,那平时难得一见的执拗也在他的脸上出现了,他十分认真的说道:“这朝中的事情,自古以来,都要讲一个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听到他这话,赵小年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是太子,这还不是名正言顺吗?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老大人眼神一然,继续说道:“殿下有没有想过,那些反贼们能够聚众而起,这背后到底是些什么人在支持?”
  这事情……
  其实他们的构成十分复杂,背后的势力更是多不胜数,比如之前自己干掉的那个王舸,那是曾经的青州世子,几乎要成为青州王的男人,但就在那一天,大建占领了青州。所以,青州的地方势力开始了长久的暗中活动,才造就了王舸这一派青州的反贼势力。
  再说那个沈言启,追溯的就更久远了,那还是文帝时代一统天下留下的诸国遗老们,沈言启是西梁国的遗老,这些十几国的遗老们几十年也未曾停息过,他们以反柳,反大建为目标,以复国为动力建立了反贼势力,后来又与其他的反贼势力相互勾连合作,才有了如今更大的反贼集团。
  再说那个程琳和张九陵,也曾经是五国时代的遗珠。一个天庆府的大小姐,一个真灵道的掌门,曾经无比风光的门派,最终却被搞的门派分崩离析,他们心有不甘,也做了反贼。
  还有那王陆竹和祝小凉,那就没法说了,他们布的局也有三十年了,如今正是这局最后落子的时候,他们绝对比任何人都要疯狂!
  对了,还有那曹家,曹宜!她才是反贼的大头!作为承王赵涵的……
  忽然,赵小年不由一愣,转头看向贺宽,似乎想通了一些。
  见他如此表情,贺老大人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殿下一天没有继位,那对于那些人来说,不就还有机会吗?”
  这一下仿佛就是茅塞顿开了。
  老大人说的没错,自己做了太子还远远不够!那些人现在恨不得用一千种,一万种方法杀了他,只要他死了,就会有别人来继位,那他们的希望不是很大吗?不正是因为这样,那些人才像是疯了一样不顾牺牲,拼命的闹事吗?
  “殿下,老臣今日算是把命豁出来了,您想办的事,能办,可是若没有殿下的心意,这事办的没底,如何能做好?虎视眈眈的可不止是西山那位,就是凤宫里那位正主不也打着心思吗?”
  猛然一惊,这句话直击心田,彻底打开了赵小年心中那伪善的防护。
  他不由背负双手,低头反思起来。
  一直以来,他总是想着王陆竹,冥海,反贼,可是却忽视了眼前的事情。
  做了太子并不是完了,这些反贼如果都灭不掉,后面的事情还从何谈起?而自己在对付反贼方面,一直在刻意回避徐家,那么徐家真就没有动手吗?
  不!
  他们动手了,宫变就是证据,自己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父皇是舍不得她,所以一直在维护她。
  而自己,就由着父皇如此,听之任之,故而,才会闹到现在局面反而被他们扳回来一程。
  连久没有采取行动!
  最大的问题不就是要灭掉这些想要染指皇位的家伙们吗?只要他们完蛋了,这些反贼还有多大的势力?曹家,徐家,这才是根本,何必整日里都干着这种别人挖堤,自己修堤的蠢事。
  不应该主动出击吗?


第220章 明白的利益
  啧了一声。
  赵小年此刻才有所顿悟,但是随即摇了摇头。
  “百善孝为先,殿下不愿意做,臣子们也是明白的,老臣也知这太为难殿下,可是如今生死存亡之际,他们可不会留手!”
  看着贺老大人他一片诚恳之色,赵小年倒是不好意思了。
  总不能告诉他,这俩人,一个是先帝不让动,一个是父皇不让动,若非如此,此事不早就解决了?还用得着这么麻烦,自己还要南征北战吗?
  他只好又摇头了。
  可是贺老大人却继续说道:“殿下若是一直在等,那些反贼们不就有更多的时间兴风作浪了吗?所以,如今的事情宜早不宜迟,绝不能再耽搁!”
  “这个,我知道,只是……哎!这其中尚有隐情!”
  此话一出,老大人微微皱眉,但又似乎早已经料到一样,摸摸他那花白的胡须,一双老眸并没有因此黯淡下去,相反却在转瞬间就又一次闪亮了,他微微眨眼,随即抱拳道:“殿下若是有顾忌,那就更不能等,要提前行动!”
  “贺大人说的是,可是此事却急不来!”
  “不,殿下最大的顾忌无非是怕伤了他们的性命,既然如此,不伤便是,有何不可?”
  “啊?”
  听到他这样一说,赵小年不由又疑惑起来,虽然想不通,但也并非一味的想不明白,只是还没有想到完美而已。
  贺大人说的有理,不管是先皇还是父皇,说要放过他们,可也没说就不能对他们动手!就如当年的先皇,承王有了动向的时候,不也毫不犹豫的就出手了吗?只是,放过了承王而已。
  但……
  现在的情况不是二十七年前,如今朝里的变局也不是二十七年前先皇的那个年代。
  作为一个初入朝廷的人来说,赵小年升到太子之后能够掌控住目前近四成的朝政都已经算是厉害了。然而,还有一大批的人并不向他靠拢,那些都是未知数。
  “不能要尽快继位,以免夜长梦多,一旦继位之后,便可以书令全国,就算是借着占田改树的案子来查,也会方便一些,如果现在这样着人去四线各地查占田改树,恐怕不会有多大的成果!”
  “继位?”
  这一下倒是让赵小年心中像是敲响了洪钟一样,一瞬间心情明透了。
  继位啊,没错,只要继位了,现在的事情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自己成了皇帝,那些人中有多少人还能继续支持下去,他们本身就是脆弱的联盟体系!
  这一下,心里就通透了,似乎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他眼睛越发的亮了。
  ……
  当一段时间之后,贺宽从赵小年府中出来。
  老大人依旧是平静的模样,一步一步走出了府门。
  此时,贺文华和唐文礼都已经等在门外了,两人看到老大人出现,急忙凑上去,纷纷抱拳。随后三人上了马车,开始密探今日的事情。
  唐文礼首先认错道:“今天是我愚蠢了,恐怕是因为之前说的话让太子殿下听到了,所以,他才生了我的气……”
  “哎,文礼,以后你还是要小心一点,太过招摇总是会惹祸的!”
  “是啊,六哥说的是!”
  却在这时,听贺宽贺老大人平淡的说道:“文礼啊,这朝中之事就如这变幻莫测的天气一样,不知风云几许。时而下雨,时而打雷,时而下雪,时而刮风。在这里,认错是没用的,反思自己犯过的错,以后不要再犯才是大有裨益的。”
  “是,文礼记住了。”
  “哎!”老大人叹息一声,又黯然道:“朝政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两头摇摆,想要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皇上做不到,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做不到!所以,明断实事方可借得一双慧眼,看清这本相。”
  老大人又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贺文华,语重心长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事情远非我们能左右,大势之下,有句话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倘若到了现在还固守传统,遵循哪些礼义廉耻的事情,不就是食古不化吗?”
  “爹……”
  老大人再转向唐文礼,又说道:“君臣之礼,在于距离,文礼啊,你的思路是对的,但是却要把握住这个距离!不管殿下心里想的什么,你就算是猜出来了,这说话也要懂得含蓄,若是没有铺垫,你这话有几成可信?”
  “啊?我……”
  一说到这话,唐文礼再次感觉到之前自己确实有些失态了,太子殿下想要做什么,哪怕是明示给他,他也不能把这事情就如此直接了当的作为一项公开的任务,自己拍马屁也就罢了,可是却还要像个死忠一样表达自己的行动力,这就太过赤裸了。
  这些事情本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却想着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