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世太子爷-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姑娘们都是勇猛的士兵,他们坚定的眼神发着亮光,领命之后,两个人骑着一匹马出了霍州城,去打野了!
第22章 情况依旧不明
约莫三天时间,路虎军接报之后开始从函谷关出发来到了霍州。
赵虎也带着广庭军的部队前来会和。
这一次出击,他也损失了不少人。
过黄河的时候六千多人,但是现在会合后,广庭军清点人数,少了近一千人,这让赵小年不由心疼。
自己这光环加持之下,还是死了不少兄弟,实在是痛心。
有时候不受伤和不被杀还是有区别的,辽国人也是不留俘虏的,所以许多兄弟们一旦被俘,也往往就被辽国人直接补刀杀死,所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想想,若是普通士兵,恐怕那日真就被耶律黑风围剿在那小山村里了!
黄旗军的王将军也已经见过了。
这个王将军叫王啸堂,也是山西的将军,但是不满杨金海撤兵野狼谷,于是找杨金海理论,没想到杨金海理亏吵不过他就给他使绊子,穿小鞋,王将军自知斗不过他,就愤而请辞了。
本来他并没有打算搞什么黄旗军,但是随着山西情况的恶化,他不想坐视不理,所以就组建了黄旗军,用打游击战的方式与辽军周旋。
这个王啸堂是野狼谷的主将之一,在杨金海发给朝廷的塘报里状告他擅离职守,以致于野狼谷失守。
也就是说,杨金海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他。
现在他人在了,赵小年就可以了解其中的事情了。
据王啸堂说,去年开始辽人就频繁在野狼谷活动,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杨金海,但并没有引起杨金海的注意,到了今年开春,辽人活动愈发频繁,王啸堂就请求出击,剿灭在野狼谷活动的辽人,可是这也被杨金海拒绝了。
随后到了三月过后,辽兵就已经开始在野狼谷集结了,他报告给杨金海,却还是被杨金海忽略了。随后有一天,他忽然被要求调防,说是要去阳曲换防,于是按照杨金海的命令,他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可是没想到这换防却是调防,没有任何人去接替野狼谷的守卫。于是辽人就趁机冲过了野狼谷。
随后杨金海还消极怠战,明明三万人的辽兵多次试探劫掠,杨金海却不以为意,从不正面迎敌,而是任由辽兵造成破坏,然后才命令部队追击。每次都是跟在辽兵的屁股后面。
王啸堂不满意他这样的做法,于是就找他理论,没两天就闹掰了,随后他就离开了军队。知道杨金海的地位特殊,宫里还有梁淑妃给他撑腰,自己是斗不过他的,所以,王啸堂最终隐姓埋名决定隐退,可是后来事情越发大了,连耶律黑风也杀过来了,王啸堂这才决定举起义旗组织民间力量抵抗辽兵。
到了此时,事情基本明了,对于杨金海的情况也可以下定义了,这家伙的确是把辽人放心来的黑手!
就在这时,居然有安阳军的将军来了霍州,要求见赵小年。
此刻集兵在霍州的时候,杨金海这才动了?
让王啸堂回避,赵小年接见了这个安阳军的将军。
来人自称是杨峪,是杨金海手下的部将,到了殿内之时,他一扫众多的将军,随后看到正坐的赵小年,便大步上前参见道:“卑职安阳军杨峪,参见大统领!”
微微看了一眼,赵小年让他起来说话。
杨峪也不耽搁时间,直接奏报道:“启禀大统领,卑职奉杨大将军的命令来给大统领报告战况。”
“前日在小古城,我们安阳军与辽军血战一场,斩首六千人,我军损失九千人。辽国主将耶律黑风善于使用黑风遮蔽日月,十分厉害,还请大统领小心。将军让卑职传话给大统领,耶律黑风实力太强,切勿正面冲突,宜分兵两路,我们安阳将军自饴傥,锡树,林开一地与其对持,大统领可趁机取太原,宜平,宿曲,而后奔袭野狼谷,截断他的后援,形成两面包夹之势,然后将其消灭!”
这将军如此说,周围路虎军和广庭军的将军们却瞪着他丝毫没有听他说话的意思,反而有种想杀了他的心思。
这个杨峪捏捏拳头,依旧如常的脸色郑重的看着赵小年。
在略微沉默之后,他又抱拳奏道:“大统领,之前军中发生叛乱,有逆党谋反,导致军中调度失误,小西口的事情……呃是你逆党所为。现在逆党已经清除,虽然没有活口,但是已经查实逆党身份,这是大将军给您的亲笔信,请大统领过目。”
杨峪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来,而后呈送上来。
这信函上写着杨金海的大名,还有将军府的烫蜡封口。
打开信函仔细看了一遍,赵小年没有丝毫表情透露。
这信如何判断?
基本的内容比较直接,杨金海也不是什么文人,因此写的并不谦虚或者晦暗。
他大致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遍,那就是有逆党混进安阳军里,导致调防失误,搞的辽军入侵,部队却接连调度失误。
随后他还遭遇了逆党刺杀,等等情况,以致于山西的局势越发的紧张。
最近一段他已经努力控制了局势,并且开始寻找辽军开战,前日一战发现耶律黑风实力惊人,安阳军损失惨重,所以求援,请赵小年截断辽军补给线,好逼迫耶律黑风撤退。
另外,他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逆党的身份已经查出来了,他提供了一份名单,说是这些人都是逆党,不过,大部分都已经伏诛了,剩下的人他请求赵小年通书朝廷,全国通缉。
心头不由冷笑。
死无对证吗?
进山西被伏击,随后赵小年就已经上表朝廷,切断了杨金海与外界的联系,他再傻也懂这是什么意思。
作为地方大员,现在皇上对他的态度很坚决,他能不害怕吗?
只是这这样含含糊糊的交代是否能让赵小年满意?
看看杨峪,他直接了当说道:“叫杨金海过来见我!”
似是早就知道会是如此,杨峪立刻回答道:“启禀大统领,大将军在前方作战,受了重伤,还在转移,所以卑职也不知道大将军在哪,还得回安阳一线才能知道,您的命令卑职会如实禀告大将军,不过,现在战场瞬息万变,恐怕大将军没有时间过来,还请大统领恕罪!”
“大胆!杨金海胆子也太大了,胆敢不听大统领的命令?你可知道你大统领是什么人?现在大统领总调山西一切军务,杨金海也得听令!”
路虎军的都指挥使汪文崇怒斥一句。
但是杨峪面色平静如常,抱拳跪地奏道:“卑职知罪,立刻去通报!”
随后,杨峪退了出去。
第23章 大进军
接下来开了一个会,也是讨论杨金海的问题。
虽然对于山西的烂摊子大伙都非常生气,但是几位大头的将军还是肯定了战略,打下太原,然后转道野狼谷截断辽军补给线,这是最合理的打法。
他们虽然不知道耶律黑风到底多厉害,但是避敌锋芒的想法却也大同小异。
其实赵小年是知道的,并非这战术好,而是因为,不管是哪家都舍不得打,或者,打不起!
哪怕是路虎军也如他猜测的,虚报人力,吃空饷的情况严重。说是五万人的部队,可是实际上过来的只有三万来人,其他人,汪将军只说是在函谷关驻守,赵小年也没有多问。这事情心照不宣。
凭着不到四万人去和接近自己一倍的敌人硬拼,那就是找死。
赵小年也没有办法。
事情没有耽搁,第一次会议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先把太原打下来,稳定山西的大局。毕竟太原很重要,拿下来,怎么说都让人感觉山西没有丢。至于杨金海和怎么对付辽兵,还是后话。
其实军内部对于杨金海的情况多数都是有争议的。
包括路虎军的汪将军也倾向于认为杨金海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被逆党渗透所知,而杨金海还是在抗辽的,所以,什么事情的处置还是要到结束之后再说。
但是赵小年这边的人觉得,杨金海是叛变了,一定要先把他拿下,然后再对付辽兵。
“阵前斩大将,不吉利!”
几位路虎军的将军们也感受到了危机,一直在申辩着。
于是对于此事争了许久没有结果。
最后赵小年拍板,先拿太原再说。
……
出兵太原时,已经得了军报的消息,杨金海的确与耶律黑风大战了一场,其结果很惨,虽然杀了不少辽兵,但是自己这边的损失更严重,最终败退小古城。
这样看来,他也是发现事态无法挽回之后,将功补过,才让杨峪过来传信,想着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在这时,侦查的线报也已经来了。
辽军在太原的守军只有八百人,不过截到消息,辽国正在向野狼谷增兵,预计三天后,就会有两万辽军入驻太原。
,听到这信息,赵小年大致就能判断情况所在了。
因为他们战事平顺,一路都是高歌猛进,耶律黑风又连战连胜,所以,开始把战线也拉长了。所以,他的兵也不够了。
这毕竟是古代,有两件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就是辽军的主力现在是在东线小古城附近与杨金海对峙,第二就是辽国的主力骑兵也在东线。这样一来,在西线的区域里就没有多少真正能够造成威胁的辽军,尤其是,他们还是步兵!
毕竟古代最强的战力还是骑兵,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骑兵速度快,可以四处奔袭,这才是强悍,但若是步兵,更多还是层层推进的打法,辽国再牛逼也和大建半斤八两,哪有那么多的骑兵?所以,后续的部队也几乎都是步兵。
绕道野狼谷进攻山西其实对于辽国来说并不是有利的事情,这会把辽国的战线拉长,就面临着士兵不足的情况,所以,有时候也不是他们太过猖狂,实在是因为他们的人数有限,不得已才会用几百个人跑来攻城。
有了这样的想法,赵小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让路虎军接管霍州的防务,而后带领步军前往太原接手太原,而他则抽调路虎军所有马匹,配给自己的广庭军,然后火速奔袭太原,然后按照杨金海的提议,进军野狼谷切断耶律黑风的补给和退路。
“大统领妙计,我等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计策得到了路虎军将军们的一致同意,他们互相看看,心照不宣,虽然有位将军心疼自己的马儿,但是其他将军白了他一眼,随即,他就抱拳也应了。
这种事情他们不傻,和辽人打,损失的是士兵,最惨的是,他们的部队战斗力都不行,现在就怕赵小年的尚方宝剑,既然不计较,让他们只是负责接管防务摇旗呐喊,他们有什么不愿意的,几匹马而已,完了还可以申请军费再买!
达成共识之后,赵小年火速领兵前往太原。
……
太原是个大城,也是山西的中心城市,作为最重要的枢纽,但是其位置却处于野狼谷的西边,故而在开战初期,辽军最大的目的还是向东线发展,打通东线黄河一带,占领渡口以形成对东线幽州的威胁,逼迫徐儒平坚守的幽州一线回缩阵线,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辽国自幽州向下攻打黄河,连成一片。
不过这事情倒也没有让辽国人如愿,徐儒平虽然与辽军几次交手都损失颇重,但是却死死守住幽州坚决不退,并没有让辽国人如愿。在这点上,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