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香江新豪门-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极低,股价自然也不会高。
  别看华置只有6亿的净资产,但资产值估计在9亿左右;而且,华置又控股这中华娱乐,相当于买一送一。
  中华娱乐的资产值也在四五亿左右,但市值只有三亿不到。
  林祖辉只需控股在43%左右,便可控制13亿以上的资产,他可能付出的代价不到2。5亿。
  这就是连环控股的放大原理,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子公司控股孙公司,林祖辉瞬间成为香江大财团的掌门人。
  当天,新时代地产抢下了不少华置的筹码(0。8%),一举将自己的持股增持到6%。
  市场上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毕竟没人知道情况,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想起李家会不甘心,会邀请外人发起收购华置,夺回自己的祖业。
  而林祖辉的6%筹码,共计168万股,均价不到15元,花费不到2500万。
  ……
  ……
  新鸿基公司旗下有:新鸿基银行、新鸿基证券、新鸿基保险,是一家综合性的金融集团。
  不过作为公司的旗舰——新鸿基银行,在1983年港元风暴中,一度遭受巨大的风浪,若不是港府连同汇丰银行等数家财团,支持新鸿基银行度过难关,恐怕已经倒下。
  这也是新鸿基银行的问题不算非常严重,否则只有直接被港府接管一途;一旦被港府接管,那就意味着新鸿基银行不再姓冯。
  不过,虽然新鸿基银行不算太糟糕,但新鸿基必须自寻出路。
  香江所有的华资银行都避不开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寻找靠山,否则早晚被冲击倒闭。毕竟家族式银行实力单薄,一旦有什么风险,市民就会爆发‘挤提危机’。
  经过两年的谈判,1985年,冯景禧和阿拉伯银行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7亿港币卖出去75%的股权;冯氏因此失去大股东地位,家族银行悬挂阿行的旗帜。
  有‘石油美元’之称的阿行做后盾,港基银行(新鸿基银行更名)仅1985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就超过了1984年的盈利;港基银行将存款全部拿出去放贷(90%以上),没有哪家银行有这个胆量,就因为有石油美元做后盾。
  其实按照协定:冯景禧家族分批回购股份,最终使家族所控股份接近50%;不过冯景禧1985年8月脑溢血猝死,终究是没有机会见到那一天了。
  李福树携弟弟李福庆,来到新鸿基公司,找到现任主席冯永祥。
  冯永祥是冯景禧的次子,他之所以能接班新鸿基,是因为他是科班出身的金融人士;前几年,冯景禧和美林银行有过合作,还将儿子派到纽约美林证券去学习。
  所以,冯景禧一死,34岁的冯永祥接班,并没有造成新鸿基公司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贤侄,情况呢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想邀请你合组公司,一起收购华人置业。我们李氏家族还拥有26%的华人置业股份,若是你加盟进来,我们实力便大大增加,成功指日可待。就算收购不成,华人置业也拥有非常丰厚的资产,不至于产生亏损。”李福树说道。
  两家都是银行家族,李福树和冯景禧也是老朋友了。
  冯景禧欣然答应,说道:“没问题!那我们就合组一个公司,周末便发布收购公告!”
  他爽快的答应了,只要是收购战,大多数都是有利可图。而且李氏家族相邀,新鸿基证券更是师出有名,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接着,双方给合作的公司起名为‘巴仙拿’公司,当然是用的英文。
  不过在谈到收购价格时,双方都有些舍不得,毕竟华人置业虽然信誉卓越,但是长期股票价格偏低,交易量很少,股民们都很少注意这个企业。
  “我看就16元把,稍稍溢价一点,一些股民见这种鸡肋股有利可图,便直接出售了!”冯景禧很快便建议道。
  不过刚说完,就发现有些不太好,毕竟华人置业也可算李氏家族的祖业。
  好在李福树也有这个认识,笑着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
  4月23日,星期天。
  李氏家族联合新鸿基冯永祥发表公告:两家合组‘巴仙拿公司’,提出以每股16元现金全面收购华人置业。
  此时,李家手中拥有的股份为26。2%,还有其他持有2。8%的小股支持,他们的话事权接近29%,和冯秉芬、韦理的持股(接近35%)相当。
  梁伯韬的办公室,林祖辉带着梁真勋一起来商量对策。
  几人坐在沙发上,神情倒是比较轻松,主要是受林祖辉表情感染。
  此战,冯李两家在林祖辉眼里,破绽实在太多了,他收购起来甚至比大刘都轻松的多。
  林祖辉看完巴仙拿公司的公告,淡淡的笑道:“16元的价格?简直是打发叫花子,对股民毫无诱惑力。梁兄,我们明天大举在市场收购暗购,不要担心抬高股价,我们要的就是股民们看不上那16元。市场上买卖都17、18元,谁还会将自己的股票卖给巴仙拿。”
  梁伯韬点点头,说道:“巴仙拿一股也在市场收购不了,自然是白赚吆喝!”
  接着,梁伯韬又说道:“林生,当前来看,我们从市场上收购散股只能一个辅助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还得拿下李氏家族的股份,这样一来,我们就领先冯家,胜出在望。”
  林祖辉点点头,华人置业在外的散股稀少,很难购买太多,毕竟冯李两家持股已经近70%了。再加上新时代地产6%的持股,在外的散股仅剩20%多。
  而华人置业是一家优质的投资公司,股民没有后顾之忧,未必就肯交出筹码,完全可以做长期投资。
  “李家有26%的股份,我们一旦拿下,就和冯家、韦理旗鼓相当。你想好怎么让李家就范了没有?”林祖辉询问道。
  梁伯韬是新时代地产的财务顾问,此战一旦成功,他领导的万国宝通投资银行将彻底在香江打响口号。所以,他必须竭尽全力。
  “巴仙拿只肯拿出16元收购,说明信心不足。礼拜一我们就在散市炒高股价,他们更加觉得胜利无望。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不能让他们再从市场拿到散股,自然两家就会显得收购杂乱无章,最终我们再去和李氏家族商量,相信成功率高达九成。毕竟他们争不赢,就只能获利退出了。”
  林祖辉笑着说道:“好!这次我们公司可以动用2。5亿的现金,若是能全面收购(51%),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他的底牌尚未出尽,信心十足。
  大家聊了一会星期一的收购,便散开休息周末了。
  ……
  周末,多家报纸终于发现《天天日报》销量高的秘密,原来他们竟然采取了‘变相减价’的策略,几乎白送的价格,送给了代理商和报摊小贩。
  顿时引起哄然大波!
  东方日报。
  马澄坤大声说道:“我们要揭发他们这种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明天就登报披露他们!”
  瘸子马说道:“那销量作假的事情?”
  马澄发说道:“销量肯定是真的啦,他们的报纸这几天被代理商和报摊小贩,联手推介给顾客,销量还不蹭蹭上涨。”
  气愤啊,马澄坤怎么也没有想到,问题出在这里!
  如今,《天天日报》升级版本已经销售四天,而这四天的销量想必都在28万上下,因为最近还有礼品大派送。
  而《东方日报》也拿出500万的奖品大派送,也只是将只有19万的销量,提高至22万而已;若是奖品发完了,报纸销量恐怕会快速下跌至20万以下。
  此消彼长,这次《天天日报》恐怕要一举成为香江销量最高的报纸,哪怕是短暂的维持,以后至少也是和《东方日报》旗鼓相当。
  更何况,这两个多月来,《天天日报》四处高薪挖角达近百人,海外和本地的骨干记者,瞬间和《东方日报》拉近了距离。
  谁都知道,《东方日报》之所以后来居上,很大的一个程度就是他们拥有一个高效率的采编团队,大量采写香港社会新闻,以吸引读者,时效快,报道面广。
  如今,《天天日报》一次性就挖走了《东方日报》30人的骨干,可见实力大大的增强。
  香江的各大报纸都已经决定,礼拜一开市控诉《天天日报》的不正规竞争行为。
  而《天天日报》的一众高层早有准备,就像老板说的那样,如果他们围堵《天天日报》有用的话,那还要法律做什么。
  法律没有规定不能这样搞,那就是可以这样搞!
  林祖辉可是知道在九十年代,香江的报界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先有《苹果毒报》的变相降价,后有《东方日报》、《成报》、《苹果毒报》直接将5元的统一售价,全部将为2元,将一批实力弱的报纸纷纷倒闭。
  事实说明一件事,所谓的行业规定不过是屁话,毫无法律支持;就连所谓的报业公会,也不过是一个非官方组织。
  香江,终究是全球‘自由经济’的典范!
  所以一开始,林祖辉就已经和一众高层说过,只管去做,他们围堵也没有用!
  ……
  礼拜一,股市开市。
  林祖辉来到交易所的VIP室,和梁伯韬两人一起观战,至于收购华人置业的股权,自然有手下去做。
  刚一开始,华人置业的股价就飙升到16。2元,高出巴仙拿收购价0。2元;这还是尚未产生交易的情况下,可见巴仙拿的报价多没有诚意。
  交易室里,代表新时代地产和万国宝通出市的几名经纪,正在专盯华人置业!上面发话啦,今天的价格是将华人置业抬到到17元以上。
  这对于一个交易不活跃的股票来说,同时就连收购战一方连报价都只提到16元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
  “16。35、10万股”
  “全吃了!”
  “16。40、3万股”
  “全吃了!”
  交易所热火朝天,工作人员来回的奔跑,因为还没有进入电子时代,所以报价还是靠黑板。不过听说,联交所合并后,将采用电子电视屏,从此告别黑板交易时代。
  VIP室里,林祖辉观战了一会,对梁伯韬说道:“看来本周华人置业上升到19元没有问题,我们的持股也将增持到10%左右。”
  梁伯韬点点头,说道:“应该没有问题!再加上李家的26%股份,我们就超过了35%的股份!不过这点股份还是有些不足,保不住冯家也会在市场暗吸!”
  林祖辉却自信的说道:“冯家不足为虑!”
  梁伯韬大吃一惊,自己这位好友将敌人分析的似乎很透彻,他怎么知道冯家不足为虑,莫非是冯家陷入了什么麻烦当中?
  林祖辉当然很自信,冯家、李家的战斗,就好比是菜鸡互啄,丝毫没有威胁;
  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手中拥有大量的华人置业股票,但要想在市场买股票,他们实力都不足。
  否则,也不至于前世的刘銮雄在冯李两家大乱时,一股也没有,结果还打赢了两家,拿下了华人置业。
  而林祖辉更是知道一个关键消息,那就是冯家的财务状况陷入了危机。


第150章 【华置收购战2】


第151章 【华置收购战2】
  万辉传媒。
  林祖辉喊来了一名《资本》杂志的金融栏目编辑,并说道:“阿聪,我叫你调查的康年银行和冯氏家族的情况,准备的怎么样?”
  叫阿聪的是一位三十岁的资深编辑,他得知老板叫自己的时候,便知道所谓何事!
  阿聪递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