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邪恶大反派-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等了一会儿,接着道:“虽然成功率极高,但是,如果我们拿下了宛城,那么就要面对荆州刘表的威胁了,刘表虽然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但其军马众多,我们如果不派遣重兵严防的话,那么、、、还有重要的是,我们一旦主动开战的话,那么其他诸侯就会按耐不住,齐聚虎门关外,所以,我不赞成现就出击,至少现不行。”
天成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他其实的计划也没有准备现就主动出击的。
暂时将袁术的事情放下,天成问道:“西凉马腾和韩遂近怎么样了?有何异动?”
马腾,相传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其父马平原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与羌人杂居。家贫无妻娶羌女,故马腾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统,马腾年轻时是个樵夫,靠上山砍柴到市里贩卖维持生计。灵帝末年,韩遂聚众十万起义,凉州刺史耿鄙率郡之军讨韩遂,马腾参军,因其威望被封为军从事,后因功升至军司马。之后耿鄙被手下的凉州别驾所杀,马腾亦拥兵造反与韩遂合众攻下了汉阳城,汉阳太守傅燮战死。又和韩遂一起立汉阳豪强王国为起义军领,进围陈仓,久攻不下,因士卒疲惫而撤军却为皇甫嵩追击大败,战后归咎责任,韩遂马腾废掉了王国,又立汉阳名士阎忠为领,后阎忠病死,韩遂马腾等人互相争权,生了内乱,实力大减,不再起兵。
至董卓入关,马腾接受了董卓的招安,被封为征西将军,韩遂则被封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
这二人都是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凡是三国能当上军阀的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马腾和韩遂见天成实力强大,暂时性的选择了屈服,但是,天成也知道等一有机会他们二人绝对会立即反叛杀向洛阳的。
所以,为了后方的稳定,天成早老就决定找个除去此二人,将整个西凉正式纳入的自己的势力范围。
李儒道:“马腾和韩遂虽然是结义兄弟,但却是为了共同抵御外敌而不得为之的,故我与和商议后,采用了离间之计,分化此二人的关系,由于我们不断拉拢马腾而疏远韩遂,再加上流言四起,他们二人关系已经非常的紧张,早晚会决裂的,我们现只需要静观其变就行,等待合适的机会一举平定凉州。”
天成道:“过程我不关心,我只要知道结果,反正能够越快平定西凉越好,具体由你和贾诩自己安排。另外,并州的情况如何,张扬等人又该如何对付呢,并州人口虽少,但是盛产军马,而且战略位置很重要,我们必须以此为跳板而进攻河北,所以并州是我们必须要拿下的。”
贾诩道:“自从丁原死后,并州就群龙无,完全是一盘散沙,张扬虽说是丁原的旧将,但是其威信不足,完全不能约束那些太守,像河内太守王匡就不服从张扬的管理。张扬现上党招兵买马,短时间内是不成气候的,至于其他的太守也一样是不成气候,主公只需要派遣一名上将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并州。”
天成想了想道:“你们想想办法,可不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并州,能够不动武就量不动武,我不想白白损耗自己的兵力。”
李儒道:“属下明白!”
天成又问道:“袁绍这家伙近怎么样了呀,他勃海当太守还安稳不?不过,以他的性子想来也不会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小小的太守的,想必他冀州的小动作应该不会少!韩馥看来是无法安宁了。”
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
当时冀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于是袁绍便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厕所以刻书用的小刀自杀。
这样一个软弱无能之人,原剧情的董卓不知怎么想的,派遣这样的人去当冀州牧,他有什么能耐压制住袁绍。或者是董卓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贾诩道:“韩馥的确不能拿袁绍怎么样,相反被其吞并是早晚的事情,不过,冀州还有一股势力我们却可以借来用用。”
李儒道:“和说的是张燕!如果有办法与他取得联系的话,那的确是可以给袁绍制造不少麻烦,不过,就算如此,袁绍的崛起还是已成必然,以他的威望想成就大事似乎不是很难。”
贾诩道:“袁绍名声虽然极大,但是此人本事有限,如果想靠一点名声打天下的话,那他也太天真了。如果没有主公的制衡,他的确可以称霸河北成为一方霸主,但是想一统天下那就是白日做梦了,此人好名声,终也会毁其上。主公现需要的只是有人可以来限制他的展,等主公平定了西凉之后,就可以直指河北,灭了羽翼未丰的袁绍是轻而易举。”
张燕,东汉末黑山军领。常山真定人,本姓褚。黄巾起义开始后,他聚众万余人与之响应。时博陵张牛角亦起众,自号将兵从事,与他会合。他推牛角为帅,俱攻廮陶。牛角为飞矢所,死后,众奉他为帅,故改姓张。张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号曰“飞燕”。其后归之者众,至万人,号曰黑山。
黄巾之乱平定后,张燕遣人至京师乞降,汉灵帝拜张燕平难郎将。董卓秉政后,天下兵数起,张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张燕遣将助公孙瓒,与绍战,为袁绍所败,人众稍散。曹操将定冀州,张燕遣使求助曹操,拜平北将军。
从历史来看这个张燕非常的不简单,如果不是因为没有根据地,没有后盾的话,他成为一方诸侯是毫无问题,他也的确比韩馥强太多了,牵制下袁绍应该没有问题。
天成想了想,道:“李儒,你先派人与张燕取得联系,看能不能招降此人,如果不行,就量许以好处,只要他答应牵制袁绍就行,我们现还是缺时间啊!”
………………………………
34 天下局势2
建qq群:249377118(邪恶群),260192753(反派群);欢迎大家加入!请各位帮忙收藏推荐下,有票票的不要藏着啊!有打赏评价就好了!
-----------------------------
天成继续问道:“河北四州,并州我方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冀州有袁绍要对付,而青州似乎有黄巾余孽私掠作乱,他们是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时间管其他问题,也可以无视之,那么幽州呢,公孙瓒和刘虞该怎么对付。”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小吏。他貌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跟卢植于缑氏山读书,粗通经传。后又被举为上等郡吏。
公孙瓒,书佐出身,靠自己的才能逐步作到郎将,以强硬的态对抗北方少数民族,做战勇猛,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展到互相攻打,公孙瓒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杀死了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分派刺史,成为北方强大的一路诸侯之一。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绍击败,终被困于自己修建的高楼之,引火**,势力被袁绍吞并。
贾诩分析道:“刘虞是东海恭王之后,汉室宗亲,长期驻守幽州,有很高的威信。刘虞追求宽政,展经济,安抚姓,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而下属公孙瓒主张武力解决,二人必然出现矛盾。当后矛盾激化,此二人必然会短兵相见。不管是刘虞率兵进攻公孙瓒也好,还是公孙瓒领兵除去刘虞也罢,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且此二人当今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也不敢肆意厮杀的。短时间内应该也就是相互对持而已,不会有剧烈的冲突。”
天成道:“我现需要的是他们马上动手,好是不分胜负,战事持续胶着。你们想办法去挑拨他们的关系!让他们越快翻脸越好,需要什么自己去安排,我只要结果。”
天成道:“兖州的曹操和刘岱近又有什么举动没有,特别是曹操,此人的确是一个非常了得的人物,洛阳时被他跑了算他命大。”
李儒道:“此人都没有异常的举动,曹操回到老家陈留之后,就散家财,招兵买马,似乎准备什么大动作似的。”
天成闻言,冷笑一声,道:“他招兵买马,训练兵士,就是为征讨我准备的,此人就是等机会,好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我董卓。”
随后问道:“此人不除,实乃我心腹大患,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他没有。”
贾诩想了想,道:“那只有借刀杀人了,借刘岱的手除去曹操。不过,刘岱虽为兖州刺史,军马众多,但是却无良将统帅,而且自己就是酒囊饭袋一个,想靠他除去曹操比较难。相反还有可能被曹操借机除去而掌握兖州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天成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放任不管了?”
贾诩道:“我的意思是,不可速除,只可限制,他与袁绍一样,依靠他人铲除是不可能的,只能限制他们的展速,刘岱虽然别的本事没有,但危机感还是有的,他不会坐视曹操壮大的,只要我们的推波助澜下相信他很快就会起疑心,对曹操般加难的。”
天成想了想,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靠谱点,曹操没有地盘,就算有众多的无双武将还不是很难展起来,除非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下犯上除去刘岱,否则短时间内是被限制死了。
天成又问道:“徐州的陶谦和扬州的刘繇又该如何处理?”
贾诩道:“扬州远离原,又有长江之险,我们短时间内无法顾及到它的,不过,当主公平定原之后,扬州不战可降,如若不然,亦可举兵灭之。”
“而徐州虽处原,但是却远离战场,对原的争斗无任何的压迫力,故亦可放任不管。只要主公消灭了曹操等人一统河北和兖州,徐州自不话下。还有重要的是陶谦已经是将近十岁的老人,身体似乎不行了,此人虽然有能力,将徐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终归是年事已高,对徐州的管制已是力不从心了。而且他的儿子又是纨绔子弟一名,完全不懂治理之事,陶谦是后继无人了,徐州的官员对此人心浮动,如何敢进取呢,所以徐州如果不出现什么变故的话,那么它早晚会是主公的。”
贾诩并不知道,历史上徐州的确是生了变故,先是曹操杀入徐州,而后是刘备的临时乱入让徐州再次成为战场。不过,这些都不是天成现所关心的,他所关心的是,徐州短时间内不会有如何作为,他也可安心的想办法对方其他人了。
后,剩下的就是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和长沙太守孙坚了。
刘焉为汉鲁恭王之后裔,朝政权衰落天下大乱之时,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姓。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