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科技尽头-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一个月前,他收到了一封邮件,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订单。
  邮件内容大概就是:
  我最近想做一个试验,缺一台高能大型激光发射器,贵司的DCP-9703型激光器恰好能满足我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先借一台设备先免费试用,如果试验效果好的话,能够免费帮贵司做产品推广,让该型号的产品平均加价百分之三十以上售出至少五十台。如果可以的话,请贵司将产品送至燕北体大。
  除此之外,如果这次合作愉快,未来双方还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比如也许在不算久远的未来,他也许能帮助夏锐激光更新技术,省下大笔研发费用,并参与到未来更尖端的市场竞争当去。
  联系人:宁孑。
  当然原文还是要更为恳切些。
  但然并卵……
  窦少涛几乎只是扫了一眼,便直接将邮件扫近了垃圾箱。
  开什么国际玩笑?
  免费提供设备,还要送货上门,并派工程师上门安装调试,就为换来一堆空口许诺的大饼?
  简直像极了他给公司全体销售人员开会时描述未来的样子!
  不过窦少涛到是记住了邮件落款处那个敢于提出这种要脸要求的人名。
  两个字,宁孑,且很难忘记。
  因为第一时间窦少涛其实没反应过来那个“孑”字应该怎么读的。
  华夏有许多汉字有种奇怪的属性,也真不算是生僻字,就是单独出现时,往往让人反应不过来,但如果跟着词语一起出现,又马上会念了。
  比如看到“菅”字很茫然,但看到“草菅人命”就能脱口而出。
  窦少涛就是这样,因为当看到名字中的“孑”字脑子卡住时,恰好电脑屏幕下方暂停了的QQ音乐歌词中正好也有这个字“岂料拭去了无痕,惟有孑然一身,从过往处独斟”。
  是的,当看到“孑然一身”这个词时,他便记住了这个名字,而且印象深刻。
  次日晚上,正好有个饭局,窦少涛便直接在这个饭局上当笑话把这事跟席间几个有业务往来的朋友说了。谁想到桌上一位好友听到宁孑跟燕北体大这两个关键字,立刻拿出了手机,在浏览器上搜索了宁孑、燕北体大两个关键词,然后把手机递给了窦少涛。
  2017年正是移动互联网开始展露头角的时代,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渐渐取代许多电脑的功能,在4G网络的加持下,很快窦少涛便在手机上看到了关于宁孑新闻。
  在发表了NS方程,三月又在三月论坛上挂出了湍流算法之后,本就让宁孑火得一塌糊涂。
  可想而知这么一搜索蹦出来了多少内容。
  什么院士邀请,什么执意体大,什么菲尔兹奖,什么华夏天才海外大学大门敞开,什么未来院士,什么万亿美元的蓝海市场……
  真的,看到这些信息的那一刻窦少涛整个人都懵了。
  他当时差点就想给自己一耳光,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怎么就不记得随手在电脑上搜一下这个名字。
  如果早知道是这么牛逼的人物,别说借一台设备做个试验了,就算是送一台去也无所谓啊。
  当然,前提是要进行真人认证。
  于是酒也没心思继续喝了,草草结束饭局之后窦少涛便直奔办公室。
  好在那封邮件还在邮箱的垃圾箱里,恢复了邮件第一时间,窦少涛便照着邮件里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跟宁孑聊了几句,然后加了微信,又核实了对面的确就算网络上那个宁孑。
  于是当晚窦少涛便直接打了一封加急报告,第二天派了工程师赴京,并直接从公司在京城旁边卫星城的仓库里直接调了一台本来被预定了的设备,直接发到了燕北体大。
  窦少涛到也不是完全被那封邮件里画的那些大饼迷惑住了。
  这次合作在公司看来单纯就是一次投资。
  现在的宁孑还只是个学生,天知道以后会成长什么样。这个时候先卖个好,算是有了香火情,以后求上门去的时候自然好说话。
  然而谁想到事情似乎变得有些奇怪了。
  这两天销售部接了好几通电话,点名要订购给宁孑送去的那款激光发射设备,不过都是些第三世界国家的老客户。但今天的情况不太一样了。
  美国费米实验室也发邮件来询价了。要知道夏锐现在甚至在美国根本没有销售点。
  其实之前是有的,但后来直接撤销了。
  到不是说美国人不爱华夏货,主要是公司这些B端产品在性能上的确没有竞争力,并不是那些不缺钱的美国公司的首选,很难打开市场不说,各类营销费用还高,甚至还惹上过一次官司。
  综合考虑之后,集团终究还是认清了现实,决定暂时放弃欧美市场,开始全力开拓第三世界国家的海外市场跟国内市场。
  好吧,话又说回来,即便当时集团在美国有营销点的时候,也根本摸不着费米实验室的门。这种不差钱的物理实验室,几乎不会考虑华夏的设备。
  万万没想到,公司昨晚竟然收到了这所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询价邮件。
  讲真,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在回复邮件的时候,窦少涛想到了当时宁孑在微信中回复跟的原话,国内跟穷国便也算了,如果是那些光听名字就特别有钱的实验室,价格大可以尽管往高了报,他们大概率会买单的。
  嗯……
  于是在让业务部邮件回复的时候,先是在官网上的设备简介中将这种型号的激光发射器直接改为缺货状态,然后回复邮件时,在计算了出口价格之后,直接在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出口价基础上提高了50%,而且还是FOB交易的报价。
  万万没想的是很快对面便回复了邮件,价都没还不说,还直接订购了两台。甚至还在邮件末尾夸了他们一句效率真高,竟然在他们下班前就回了邮件。
  并让他们尽快准备好合同,因为这个试验安排得时间比较紧张,所以他们希望交易能尽快完成。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最终这单成功的话,绝对是公司做得最舒服的一张外贸单。
  两台设备卖了相当于在国内四台设备的钱不说,还是FOB交易,这也意味着公司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还能省下税费跟运费,回头还能享受优惠的退税政策。
  这里里外外加起来,跟费米实验室做的这单生意,不但把送给宁孑那台设备的钱赚回来了,还多了很多。
  这一度让窦少涛怀疑自己可能遇到了骗子……
  哪怕心里有疑问,业务部门还是加班搞定了合同,第一时间给对面传真了过去。因为对方太爽快了,怕是骗子,甚至还在合同细则中约定了需要全额付款才会发货的交易方式。
  然而第二天,对方很快确定了合同,并询问是否接受电子合同。因为这样比较便捷,合同签订之后他们会尽快打款,夏锐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尽快将仪器运送到指定的港口,并交给他们委托的货运商。
  到了这一步就不关夏锐公司什么事了,仪器到了美国的报税、清关都由费米实验室负责。
  真的,直到公司收到了费米实验室的电汇单,窦少涛都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骗子。
  虽然这笔生意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并不算什么大单,无非就是两台设备而已,但做这一单的过程直接颠覆了窦少涛这位业务总裁对于销售的认知。
  这特么的……
  果然还是有钱人的生意好做啊!
  不说多了,一年下来这样的外贸单能签个上千单,今年的财报可就好看了。
  然而当他心急火燎的在微信上跟宁孑说了这个消息后,等了半小时,得到的回复就一个字:“哦”。
  对方甚至都懒得多打一个标点符号。
  这顿时让窦少涛感觉有些抑郁了。
  果然,一切都在牛人的意料之中。
  以前窦少涛觉得读书也就是那么回事,毕竟他的学历真心不高,完全靠的是在江湖上打拼,才坐到这个位置。不过话说回来,像他这样60年代那一辈人当年的文化水平其实都不太高。
  他八五年中专毕业在当时已经是高学历了,甚至毕业后还是干部编,在当时的企业干了几年后,一样能管理那些大学生。但今天他真不这么认为了。
  真的公司能请来这样一位大学生,他能给供起来。
  读书这种事,果然还是得看怎么读啊!
  这甚至让他对宁孑之前跟他吹下的那些牛……不,应该说承诺的那些事情有了期待。
  话说帮助夏锐进行产业升级,这是真的假的?
  是的,窦少涛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接下来真如同宁孑说的那样,还有这种冤大头送上门来挨宰,他得去跟老总商量一下,在京城投资一个研究所了……
  不为别的,宁孑可是答应了如果合作愉快也许未来可以帮他们进行产业升级的。
  到时候为了宁孑这句话,公司都在京城投资研究所了,这位大佬应该拉不下那个面子不认账吧?
  ……
  华夏,京城,燕北体大。
  宁孑并不知道不过因为做成费米实验室一单生意,窦少涛便惦记上他了。
  不过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其实跟夏锐联系的第一封邮件本就是三月操作的。
  跟这些一线的厂商联系同样也是三月的布局。
  在三月的帮助下,将新的理论转化成实验室成果相对容易,但是实验室成果跟工业化生产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前者不需要考虑成本、量产、良品率等等诸多问题,而一旦开始大批量的生产,这些恰好又都是生产企业最重视的东西。
  更别提实验室只需要出成果,很多操作参数跟工业化生产其实不一样的。最简单的例子,在实验室里加热一杯水到指定温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放到工厂里要加热一个五吨大罐子的水到指定温度显然要困难许多。加热方式必然有区别。
  所以对于未来用得上的那些实体企业,先想办法给一些甜头,获取对方信任,这样在未来要将实验室成果放大到工业化生产的时候,对方能够给予最大程度配合,那就是妥妥的双赢。
  毕竟那个时候投入各种生产设备,改造或者建设新的厂房,都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没有那种长期沟通合作慢慢建立起来的信任度,实体企业其实很难下定这种需要高额投入的决心。
  这大概也是三月这种人工智能都会觉得无奈的地方了。
  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本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哪怕一个推出时人人叫好的政策,如果不经过不断的扩大试点范围,在实践中寻找可能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修改至完美。而是直接大范围推广,天知道能闹出多少幺蛾子,甚至到最后可能引得无数人怨声载道,最终不得不收回。
  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每次都做出最优化判断,并果断执行。尤其是还掺杂了太多利益纠纷的时候,甚至会更先进并不是最适合的论调。
  这时候长期建立的信任度的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那只没什么坏心思的小猫,是真的为华夏生产力跳跃式发展操碎了心。这才让宁孑还能有时间接待远道而来的范院士。
  是的,在九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不管是燕北大学还是燕北体大都在忙着开学各种事宜的时候,对宁孑予取予求的老范又专门跑来了宁孑的寝室。打电话问他在不在寝室的时候,人都已经在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