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技尽头-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这件事情发展到这种情况,有大佬看他会有膈应的情绪几乎已经是肯定的。那么就要考虑比让上位者膈应更可怕的事情了,那便是他不但膈应到了上面的大佬,同时还特么犯了错误……
这大概就相当于人家正在愁怎么把看不顺眼的家伙给一波送走的时候,他还顺便贴心的把将自己送出大佬们视线的理由奉上。
想到这里,刘铮名立刻拿起了电话:“文希琢,立刻到我办公室来。”
……
文希琢一点都不奇怪今天会接到刘主任的电话。
实际上从那天刘主任专门把他叫去了主任办公室,让他当着面给宁孑打电话后,文希琢便一直关注着这个曾经他管理过的学生。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能在华清当上辅导员,智商肯定不会有大问题。文希琢很清楚每天一堆事情的主任,会专门把他叫去做无用功。
很快他便打听到了许多宁孑的近况。
毕竟院士亲自去邀请这种事,本就是瞒不住的。更别提还有《数学年刊》上的论文加成。
所以那段日子,他的心里其实也一直挺忐忑的。
好在那次宁孑没接电话之后,便也没了什么下文。谁想到这两天他的心情刚放松一点,一大早的便在网上又看到了关于宁孑的消息。
是的,文希琢实际上比刘铮名更早看到这条消息。
年轻人本就比中年人更关注网络,尤其是他的手机上还有微博软件,直接就收到了推送。
这次消息还更炸裂,已经不限于学术界对他的褒扬了。商界那些大佬明显比学术界的大佬要更直接,夸起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顾忌。
所以一大早赶来办公室后,他就开始准备了。
仔细的在档案柜里翻找当初处理宁孑那件事的一切资料,不管用不用得上,先准备好总没错的。
眼睛扫过那些资料,脑子里却全是近期关于宁孑那些消息。
于是不停的陷入各种对人生的怀疑情绪之中。
这明明就应该是两个人好不好?谁特么见过大一物理基础都能不及格的天才啊?这是大一藏拙逗人玩么?准备在大学四年里上演一出逆袭翻盘的大戏,结果被意外打断了?
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一点道理了?
当然内心再怎么疯狂吐槽也无济于事。该面对的总要去面对的。所以接到电话后,他一分钟都没耽搁,抱着一大清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厚厚一叠材料,直奔主任办公室。
……
美国,普林斯顿。
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但《数学年刊》所在办公地的会议室依然亮着灯。期刊所有编辑正少有的加着班。其中当然也包括主编罗伯特·凯尼。
当然这次加班本就是他要求的。
在暂时放下原则之后,罗伯特·凯尼当然也了解宁孑突然如此受那些高科技公司重视的原因。他甚至专门在三月论坛申请了一个账号,并花了三百美元购买了会员只为了下载那段源代码,以及查看论坛上关于湍流算法的评论。
毫无疑问,在他进入论坛的时候,这则帖子下方的评论区已经完全被各种惊叹声所刷屏。
互联网技术人群,不管是黑客还是白客其实都是相对纯粹的。这本就是一个慕强的世界。于是在大概浏览了一下论坛上的发言,以及湍流算法的说明文档跟源代码后,罗伯特·凯尼当即便做出了决定。
宁孑那篇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型跟唯一性证明》的论文等不到九月在正刊发表了。必须增发一个特刊来登载这篇论文。
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是不需要去追逐热点的。
但这次情况还真就不太一样,同样属于活久见的范畴。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首先解决理论问题,再通过理论反馈到实践中。理论论证出了可行,大家才能确信具体实践肯定能够成功。
简单来说理论的存在指明了方向,具体实践则是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不断尝试并找到正确的道路来。结果现在宁孑设计的湍流算法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测试结果还一片叫好之声,结果其理论向的论文还在编辑社里压着,这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罗伯特·凯尼可以想象的到,如果这篇论文等到九月份才发表,《数学年刊》可能会遭受到的学界批评之声。
所以这次根本没有任何纠结,罗伯特·凯尼便下了决定,当天电子版就要在《数学年刊》官网上线,次日这篇论文的就要出特别刊直接发布。
理论论文必须得追着实际成果,光是想想罗伯特·凯尼都觉得哭笑不得。
当然这大概也属于幸福的烦恼吧。
刊载学术论文是件很严谨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将作者原文上传就行了。最后的排版跟校对一样重要。此刻所有编辑正在加班做的事情,就是针对这篇论文最后的校对工作。
毕竟这篇论文原本打算是九月刊载的,现在才六月底。
这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毕竟是篇数百页的论文,七、八个人每人负责论文的一部分,从下午已经忙到了日落,终于整理完毕。
“好了,感谢大家今天的付出,不过现在还不能懈怠了。汤尼,现在就将整理好的论文发到官网上吧。约翰,你负责现在马上去跟出版社做交接,确保明天早上特刊的纸质版就能邮寄出去。神呐,那真是个神奇的华夏小子。”
分配完任务,罗伯特·凯尼并没有离开。
而是回到自己办公室给宁孑跟宁孑这篇论文的审稿人发了封邮件,告知了这些相关人士论文即将发布特刊的消息。然后登录了《数学年刊》的官网,直接到看见这篇论文挂在了官网最显著的位置,其他论文都暂时被缩小了字体,足够凸显出这篇论文的价值后,才满意的叹了口气。
“哎……可惜了,宁孑,这家伙怎么会选择一所体育大学呢?该死的希金森,他应该告诉那个孩子我们的普林斯顿的球队曾经在NCAA取得过超过五百场胜利……古怪的天才!”
……
就在《数学年刊》终于完成了对宁孑论文的最后校对工作,将论文上传到服务器的时候,文希琢也恰好赶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
刘铮名看到文希琢抱着的一堆材料,满是阴霾的脸上终于还是挤出了一丝笑容。
如果不是这件事情,他其实对文希琢的工作还是较为满意的。起码说得上是耐心细致。
“小文,看来情况你大概也了解了。没错,这次找你来的确还是为了宁孑那件事,不过……”
刘铮名想着把事情仔细交代清楚,他的手机却响了起来,不耐的瞟了一眼,当看到手机上显示了卢正月三个字时,顾不上跟文希琢交代事情,而是深吸了口气,稳定了下心神,接通了电话,然后用饱满而热情的声音招呼道:“喂,卢院士您找我?”
“立刻来一趟我办公室。嘟嘟嘟……”
一句话然后挂断了电话。
其实真要说起来,刘铮名听不出刚刚这句话有多少怨气,相反跟卢院士名声在外的火爆脾气比起来,还是挺平静的。但刘铮名很清楚,能不能过老院士这一关,大概就是今天了,不由得心里的阴霾又重了几分。
当即也顾不上再拿捏了,放下电话后刘铮名的语速都快了几分。
“小文,让你来是把当初宁孑那件事在梳理一遍。不过不是我们来梳理,你先放下手头的事情,等会就去想办法找到当初跟这件事接触过的所有人,必须确定当时的情况跟你上报的材料完全一致。懂了吗?”
“刘主任,当初工作其实做的很细致,而且都过去很久了……”
刘铮名深深的盯着文希琢看了半晌,才一字一顿的说道:“不管过去多久,当时工作做的有多细致。这个事都必须去做。你以为当时工作细致就一定没问题了?我们在物理上说这是个运动的世界,人的看法跟想法何尝不是?很多人会因为对象身份的变化,看法也随之变化。这个工作必须要做,也必须是你去做。懂了吗?”
文希琢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懂了!”
“行了,你赶紧去做事吧,我也有事要去办了。”刘铮名挥了挥手道。
……
华清大学数学院。
卢正月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放的电脑上显示的正是《数学年刊》的官网,宁孑论文的标题几乎占据了显示器三分之一的位置。
当然这也跟卢正月将分辨率调整得较小,浏览器字体调整较大有关。
毕竟还是上了年纪,眼睛机能退化,字体太小基本便看不清楚了。
但这次不一样,《数学年刊》为了突出宁孑的这篇论文,将论文标题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还加大了字体,显得非常贴心。
当然这篇论文的确也当得起这待遇。
这可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啊,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位数学家因为研究相关方向出的成果拿过了菲尔兹奖。
现在《数学年刊》以这种方式放出来,明年的菲尔兹奖基本上稳了。
道理也很简单。
这篇论文解决的本就是菲尔兹奖级难题,可以说只要学界广泛认可了这篇论文,宁孑拿奖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同期不可能再有比这篇论文更有说服力的成果了。
要知道如果一旦确定这个问题被解决,就意味着这么多年下来积攒的超过一千条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定理将被学界承认。
唯一限制宁孑明年拿奖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数学界认可的时间。
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都是提前四年就基本确定了举办的地点,至于时间基本是固定的,都在六月那几天。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宁孑的论文九月份上线,留给学界大范围讨论的时间只有九个月。
听起来这个时间很长,但数学方面这种级别的难题,还真不一定就够用。
当年同等级的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从俄罗斯数学家给出完整解题思路,到被数学界大范围的认可其证明过程,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甚至许多方向比较晦涩的数学论文,审稿人花费大半年甚至一、两年才给出结论都是正常的。
这也就是偏微分方程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那么小众,而且这次大家都极为重视,宁孑的身份又比较特殊,更年轻到让人发指,审稿人们都存着交好的心思,再加上他跟范振华的极力推动,多通电话的进行说服,才能如此快的被所有审稿人通过。
他跟范振华虽然在这个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却终究无法影响整个数学界。
但宁孑这次的情况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在给出证明过程的同时还设计出来基于其理论的湍流算法。
真的,当今天卢正月看到这波操作的时候,同样惊呆了。
当几通电话打下来确定了湍流算法的效果之后,他已经能确定《数学年刊》要坐不住了,整个学界都要坐不住了,明年宁孑拿菲尔兹奖已经稳了。
事件发展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他刚刚了解完湍流算法的特性,就看到了《数学年刊》主编发来的邮件,宁孑的论文要发特刊了。而且马上就会推送到官网,次日就纸质版特刊就会安排向订阅了期刊的客户邮寄。
《数学年刊》这样的世界顶级数学期刊都坐不住了,学界就算要质疑这篇论文的结果,人家依托于理论连相应的算法都开发出来了,想要质疑,那就需要更加谨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