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胎煞-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没问题,让大婶赶紧给我拿被褥过来。
  结果被褥拿来我又傻眼了,这床铺盖八成新都算不上,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之前的租客丢弃的,有些外地来省城打工的,回老家的时候拿不了所有的行李,只能是把不重要的丢弃,被褥当然也在被丢弃的范围内。
  算了,旧的就旧的吧,一天五十五块钱,难道还能指望人家给我提供宾馆的服务呀,我接过被褥就自己铺上了,打算先给大婶转五十五块钱,结果大婶说押一付三,退房的时候按实际入住情况给我结算。
  总共也没多少钱,我就给大婶转了两百二十块钱,换了一把房间钥匙。
  送走房东大婶,我躺在床上又摸出陈青的那根签子:白纸桥落水案,这村子里边连河都没有,落得什么水?
  想着想着,想得我肚子都饿了,看看手机也到晚饭的点了,就出去外边的小饭馆要了一碗牛肉面,顺便问饭馆老板白纸桥村有没有桥?
  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白纸桥村没有桥,连河都没有,至于这个村名,很久以前就这么叫,他们也不知道是谁取得这么个名字。
  这就有点纳闷了,按照陈青说得,白纸桥落水案挺严重的,这应该是个闹鬼的凶村,但是现在村子里边的人熙熙攘攘,而且也没有河,这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我来错了地方,附近另外还有一个白纸桥村?
  我有点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大叔,那咱们这村子里最近有没有淹死过人呀?”
  饭馆老板脸立马就拉下来了:“好端端的,淹死什么人?要找淹死的人,到东头水库里头找去,那边淹死的多,我们这小村子地势高不存水,没有淹死人的条件。”
  虽然饭馆老板否定的很坚决,但我还是从他眼神中的那一丝慌乱里看出了他在撒谎,这村子里边不但淹死过人,而且,淹死的肯定还不只一个。


第857章 抱花圈的男孩
  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祖孙俩的争吵声,一个小男孩一直吵着:“我要吃牛肉面,我要吃牛肉面!”
  爷爷低声下气的哄着:“我这就给你爹打电话,让他一会儿买二斤牛肉回来,爷爷亲自给你做牛肉面,放多多的牛肉好不好?爷爷做得牛肉面可好吃了。”
  小孙子完全不买账:“我不要你做得牛肉面,我要吃这家的牛肉面,他们家的肉也多,好吃,你做得没味道。”
  我朝门口探了探头,但只看到玻璃门后边有个老头的背影,孙子应该是被老头弓着身子挡在前面了,我没看到。
  我半开玩笑的跟饭馆老板道:“老板,看来你这牛肉面的诱惑力很大呀,小孩子哭着喊着想要吃你的面,老爹给买二斤牛肉都不换。”
  饭馆老板一脸嫌弃的看了门口一眼:“那小孩子中邪了,就算他一碗面给我一百块钱,我也不卖给他。”
  “中邪了?”一听这个我倒是来了兴趣,“中什么邪了?”
  饭馆老板道:“七八岁的小孩子,什么玩具都不喜欢,就喜欢花圈,整天抱着个花圈在街上溜达,你说这不是中邪了是什么?我这里是开门做生意的,他要是抱着个花圈进来吃饭,人家还以为我这面馆改灵堂了呢,谁还敢进来?”
  听老板这么一说,我更感兴趣了,又抻着脖子朝门口看,正好看到老头拦不住孙子,孙子已经一只脚迈进面馆了,怀里果然抱着一个大花圈,上面各色的纸花非常鲜艳,没个大几十块买不下来。
  饭馆老板一看小孩子要进来,立马就冲过去了,跟赶要饭的似的,连推带搡的就把那爷孙俩给轰出去了。
  老头知道自己孙子的情况,一直跟老板道歉,老板黑着脸也不搭理他,小孙子居然发火了,指着老板的鼻子就开始骂,说老板不知道尊老爱幼,对老人孩子如此粗暴无理,活该这面馆明天就要倒闭,他花圈就是给这面馆送的。
  说完,小男孩一个用力把花圈扔进店里,就扭身朝街道深处跑去了。
  面馆老板黑着脸一脚把花圈踢到街上,嘴里骂了句晦气。
  刚才小孩子和面馆老板争吵的时候,我简单给小孩看了看面相,虽然不是早夭的命,但是头顶有黑气,脸上有青筋,确实是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如果放任不管,这孩子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我匆匆结了帐,就顺着爷孙俩跑的方向追了过去,追出不远就看到老头坐在地上,一手捂着脚踝,一手艰难的用手机拨号,脸上都是痛苦之色,应该是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没有追到孙子反而自己崴了脚。
  “大明子,你到家没?小华把我推地上抱着花圈跑了,你赶紧叫几个人去追,千万别耽误,赶紧追去。
  诶呀,你管我干什么,我就是崴了脚,在街上坐一宿也死了不了,你赶紧找人追小华去吧,要是晚了,明天你就等着从井里捞他去吧。”
  我又是一惊,小华头上的黑气如水纹波动,缠上他的东西确实跟水有关,可是,这老头儿怎么知道他孙子这异常表现是跟井有关的?
  水,井,落水,难道,白纸桥落水案并不是从桥上落到河里,而是村民落进井里。
  看老头儿挂断电话,一脸焦急的坐在地上,我赶紧过去问他,小华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他们说的那口井具体在什么地方?
  老头叹了口气,道:“什么在哪里?只要是井就有可能,小华得罪了水神娘娘,别说井了,就算是一个水缸,一个水盆,一个水洼,甚至是一个瓶矿泉水都可能把他淹死,可怜我儿子不成器,就这个孙子聪明懂事,结果还被水神娘娘选中了,命呀,这都是命呀。”
  说着,老头竟在大马路中间呜呜的哭了出来。
  我赶紧安慰老人:“大叔,你先别哭,小华朝哪边跑了,我去帮你追。”
  老人说他眼睛不太好,也没看太清楚,应该是朝左边拐了,但是左边好几条胡同,具体是走的哪一个胡同,他也不知道。
  村子里的胡同都很复杂的,尤其是这种有很多自建出租房的村子,路径复杂到超出你想象,凭几个人的力量在村子里边寻找,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就算知道刚才孩子是从这里跑出去的也没有那么容易找到。
  可是现在除了发动更多的人找,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立马表示我也参与找人,让老人赶紧打电话,把一切他能发动的人都发动起来。
  结果老人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绝望的摇了摇头:“算了,没用了,找上一宿不过就是让自己心里好受点而已,月亮都出来了,孩子已经没了。”
  说完,老人就慢慢的站起来,一瘸一拐的往回走。
  我没有继续劝说老人,而是自己顺着街道开始寻找,一边在街上寻找还一边念咒招魂,但是徒步把那条街和几个胡同都搜索了之后,并没有找到那个小孩子。
  如果要扩大范围的话,需要搜索的地方就太多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这么找也不是办法,就在我打算在更大的范围内召唤鬼魂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朝我走了过来,从已经模糊的衣服款式来看,这老人应该已经死了很多年了,而且死后无人祭祀,生活非常艰难,看到我就想要伸手要一些施舍。
  我立马拿出一根香:“我可以请你吃大餐,如果你找不到下地府的路,我也可以帮你超度,但是,你得告诉我水神娘娘是什么东西,白纸桥落水案又是怎么回事?”
  乞丐鬼本来已经凑到香的旁边,就等着我点香了,听我问他落水案是怎么回事,居然一句话都没说,扭头就走。
  我立马就拦住了他:“这个村子到底发生过什么?为什么连人带鬼都对落水案讳莫如深?”
  乞丐鬼叹了口气:“我要是告诉你,你能给我的子孙带句话吗?他们都不欢迎我回家,我没有办法跟他们说话。”


第858章 道姑
  我立马问乞丐鬼,他的子孙是什么人,需要我带什么话?
  原来,乞丐鬼是我房东老公的爷爷,以前家里也曾富贵过,是地主家的小儿子,后来在特殊时期家里大部分财产都散失了,但他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偷偷藏起来了一些,儿媳妇也是知道他还有宝贝,所以才嫁给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的。
  乞丐鬼把那些财产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藏在什么地方连儿子都没有告诉,儿媳妇多次明着暗着跟他要,他都没给,儿子儿媳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大。
  乞丐鬼虽然知道家庭关系弄成这样都是因为过分看重那些财产,但是他又真的不敢把那些东西交出来,儿子那般无能,媳妇那般贪婪,而且当时自己家里和媳妇娘家又都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这些东西一旦拿出来,绝对会被儿媳妇变卖,大部分钱会被媳妇拿到娘家给弟弟盖房子,所以他坚持不把东西交出来。
  最后家庭矛盾越来越严重,他被儿子媳妇赶出了家门,成了一个流浪的乞丐,最后孤零零一个人死在了外面。
  因为儿子媳妇不喜欢乞丐鬼,所以他们在教育孙子的时候,也把乞丐鬼描述成了一个凶狠自私的守财奴,孙子长大后也从不拜祭他,以至于他想要再回家里去看看都没有办法。
  老人生前死后都已经在外边流浪惯了,并不奢求孙子把自己供奉回去,只是自己一个鬼魂已经再没有能力守护那些财产,只是想要告诉孙子那些财产的埋藏地点,让孙子去挖出来妥善保管,一代一的传下去。
  他没有跟孙子一起生活过,但是在外边冷眼旁观,他也知道孙子和媳妇都是勤劳能干的人,不会随便变卖祖上传下的宝贝,东西交在他们手上,乞丐鬼可以放心。
  这个并不是什么难事,我直接送乞丐鬼回家,帮乞丐鬼搞定了两道门神,然后就让乞丐鬼去给孙子托梦了。
  我并不知道乞丐鬼在孙子梦里都说了些什么,只是看到乞丐鬼眼眶红红的,明显是哭过,还一直嘴里念叨着,自己果然没看错,这个孙子和孙子媳妇果然比儿子和儿媳妇强多了。
  我说:“你让我帮你做得事情我已经办好了,那么,我问你的事情,你也应该告诉我了吧?”
  乞丐鬼没有赖账,告诉我白纸桥村落水案是水神娘娘抓壮丁造成的,白纸桥村以前确实有条河,而且,那条河还很宽,虽然看着河面平静,却没有办法从河上通过,划小船也好,游泳也好,反正是没有一个可以顺利到达对岸的。
  村民们想顺利到达对岸的镇子,需要顺着河流走十几里地,通过较窄河段的一座石桥后,再从河对岸折回,才能到镇上。
  在那个连毛驴都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年代,这十几里地村民们只能步行,而集市又在对面的镇子上,买卖东西都需要徒步走二十多里才行,非常不方便。
  但是,在农耕年代大家靠着这条河防洪抗旱,这条河也给村子里的人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上游下游的村子都曾经被水淹过,只有这个村子的村民一直安居乐业没有出过事,所以大家对那条河又爱又恨。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村子里边来了一个道姑,道姑自称是水神娘娘的使者,是来帮村民们解决出行不便的问题的,道姑可以为村民在河上修一座桥,但是村民们必须每年祭祀水神娘娘。
  村民们看道姑衣着破烂,而修桥又是需要花大价钱的,都不相信道姑真的能修出桥来,只当她就是来村子里边装神弄鬼骗钱的,也就没把她说得话当回事,甚至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