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色生枭-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天前景泰收到生番出山的消息,五天前睛城传下旨意征调军队加强红瑶卫戍,准备封堵生番入境,到现在那些队伍怕是才刚刚开始集结、开拔,现在肯定还没能进入城内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红瑶城竟然被南火给夺下来了,此刻就算是个傻子,也能明白南火从西到南千里迢迢、跑来夺这座平日里没什么用处的小城的用心何在了……
    南火自己在大燕放火还嫌不够,他们还要把生番洪流引入燕土,把这场来自于南荒、发源于南理的人间浩劫,送到敌国境内。
    万民死则死,天下亡便亡,战时的人心不存慈悲只有仇恨!
    宋阳的想法,谢孜濯的算计。
    在得知南荒中生番躁动,很有可能会在近期冲入人间时,宋阳就生出了份狠辣心思…若浩劫真的无可避免,那么大家总得一起都跟着倒霉才好。
    但只要红瑶城在,生番就难以进入燕土。由此谢孜濯传令小狗寻找反贼镇庆傅程。镇庆营以前就是红瑶卫戍三大营之一,对红瑶的防务、兵力一清二楚,若能找到此人,会对夺取红瑶大有帮助。
    狗不负所望,找到了傅程,谢门走狗和宋阳本就有恩于他。何况他是反贼,与大燕景泰生死不两立。痛快答应帮忙。不过谢孜濯还是留了个心思。并未将浩劫真相告知傅程,只说想要夺取红瑶。
    接下来就是从南火中分出一支精兵,悄悄穿越大片敌境。即便有谢门走狗全力相助,这也绝不是件容易事。但燕国南侵。南境中难免空虚,给了南火可乘之机。最后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红瑶城外。
    红瑶本身的防御谈不上如何强大,除非是外路军马入驻,郑转带人抵达时。城池附近就有一座‘镇靖’营。傅程自告奋勇充作诱饵,把敌营主力引走,郑转则一举把这座能够将生番拒之于门外的要塞拿了下来……至此,生番大军冲入燕国的门户,被南火掌握手中。
    当初宋阳和瓷娃娃在燕西决定要夺取红瑶城时,许多事情都还是不确定的。那时候生番还在山中,只是越发躁动但并未冲出南荒…它们到底会不会出山、会什么时候出山、生番的规模如何、实力如何、能不能打败燕在南理的大军、是否还是会像三百年前那样向北冲来等等。但是即便这所有事情都还没有答案,宋阳和谢孜濯也必须做出一个决定:要夺红瑶,非得尽快行动不可。如果等凡事都清楚了,燕人的重兵早就进入那座城关了,还怎么把它夺下来?
    是以,在镇西王的平州决战开始前,南火这边就已经向红瑶发兵了,说到了根上,宋阳和谢孜濯只是去搏一个‘可能’。郑转带队南去夺关,很可能徒劳无功,但同时也存了一份希望。
    宋阳和谢孜濯的运气不错,他的想法成真、她的盘算成功…不到到了现在,若在换个角度去看此事,两个娃娃亲的‘搏运气’又何尝不是一个‘顺理成章’呢?
    若燕不打南理,生番仍会出山,但南理会倾尽全力去抵抗,燕国也能早做防备,南火更不会去红瑶;
    若燕能宽仁些,沿途打过来不屠杀不焚城,保留住那些南理先人辛苦兴建的大城,生番仍会出山,但至少在南理的燕军还能利用城池掩护,与生番周旋一阵,拖慢它们的脚步,为大燕再多争取些准备时间;
    若燕不那么赶尽杀绝,不去平州摧毁那表面上看是六万人、可实际真没有太多战力的南理军队,也就不会被镇西王利用,刺激了山中的生番,加速了浩劫的到来,燕人的南征军自然也不会毁灭。
    燕打了南理,燕不宽仁,燕要赶尽杀绝。所以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了。
    生番自南向北浩浩荡荡冲杀而来,没有统一的调度、没有像样的组织,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前进的速度,算一算时间,现在距离它们出山已经过去二十余天了,怕是用不了多久生番就会彻底打穿南理,进入大燕境内。
    紧要关头,门户却被敌人把持了。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十万火急的军部大令从睛城传出,南境各营兵马齐出奔赴红瑶,务必要把城关迅速抢回来。
    郑转手上只有五千人,不过每一个都是百战重生的悍卒,他们就是疯狗,红瑶这块骨头被他们咬在了口中,燕人想要再夺回去又岂是件容易事。何况红瑶本就易守难攻……郑转的命令简答而明确:死守。
    在抵御燕人狂攻的同时,郑转部下还在做着另外两件事:随军而来的土猴子在城内全力挖掘、士兵们在城中各处置放火油、柴木准备放火。
    三天、七天、十五天,燕人攻势昼夜不息,守城南火伤亡近半,郑转终于收到了谢门走狗的消息,生番前锋北出折桥,踏足燕土,距离红瑶已经不远,郑转带人又咬牙坚守了一天后,传令儿郎纵火。
    当夜红瑶城火光熊熊,城池变作一只巨大的炭火盆,映照得夜空一片昏红。残余守军则遁入土猴子匆匆挖掘的地路。
    十几天功夫,就算是土猴子也挖不了太远,不过他们也不用挖多远……没有人知道的,但洪太祖留给蝉夜叉的墓葬图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就在红瑶城西侧不足三里处,藏着一座古时君侯大墓。
    土猴子开出一条短短地路,守军能进入大墓避难。
    若非有这样一个庇护所,谢孜濯和宋阳说不定就不派人来打红瑶城了。否则南火精锐来了、占住此城、撑到生番到来后,岂不是也要死于浩劫中?
    以瓷娃娃的掌兵脾性,只要是值得她就不会在乎付出,但想要神不知鬼不觉拿下红瑶,并在燕人的疯狂猛攻下坚持一段时间,就非得是蝉夜叉亲自出手不可…那可是蝉夜叉啊,中土世上最最凶猛的一支队伍,是宋阳和谢孜濯最大的依仗和王牌,无论因为什么,葬送掉这支军队都是不值得的。
    烈焰焚城,就算没有守军抵挡,外面的燕人也进不了城,直到两天后,火势渐渐减弱,可是这个时候,生番大军也来到了城前……
    红瑶城门户失守,生番的凄厉嚎叫,传入燕国腹地。
    明天中秋节,祝兄弟姐妹中秋快乐,阖家幸福^_^
    活色生枭
    看书啦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一四九章 进兵
    WWw。八月十五,祝兄弟姐妹阖家欢乐、万事如意中秋快乐哦
    如今燕国的状况:北境前所未有的稳定,犬戎元气大伤龟缩到草原深处,谭归德叛军被彻底剿灭、烟消云散,两场战事让北方再无后顾之忧,毫无疑问,这是景泰的功绩
    西方大军出击深入高原,结果被回鹘人坑了一下子,整支部队都陷入了被动但也仅仅是被动而已,燕人的大军仍在、战力不容小觑,哪怕回鹘和附近藩主结成同盟,想要吞掉这支燕兵也不是件容易事情,何况藩主与来自军队势不两立较真说起来,出兵高原只能算是景泰的一个失误;
    可是集结南境重兵,南下侵犯南理,就是个彻彻底底的错误了!远征军在南荒边缘彻底倾灭不算,大燕南方的防务也无可避免地变得空虚了,当红瑶门户被南火废掉,生番长驱直入,南境几乎无力抵挡……
    红瑶沦陷后第七天,御书房,景泰驾前,四位大臣垂首肃立,户、兵两部尚书、武夷卫主官诸葛小玉和当朝中书令温锦迁温大人
    温锦迁这几天很忙,他和诸葛小玉合作,一头不断收集着有关生番的诸般消息、调查它们的数量,另一头埋首书库,翻阅故老典籍,查找以往生番作祟的记载,不久后他很是惊讶的得出了一个结论:就以现在了解到的生番规模来看,这一次来自南荒的浩劫,比着以往每次同样的灾难都要可怕
    从数量和破坏力度上来看,三百年前那次浩劫只是小儿科了
    当户部把生番造成的损失估计、兵部把南方的防务和战斗等事情一一呈报过后,温锦迁也把他最近的发现禀于皇帝,不过说话是温锦迁都没注意到,自己一边说着一边还在不停摇头…他自己都觉得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三百年前是地火冲冒,凶猛天灾让南荒深处的怪物感到恐慌;这次却天地安稳,根本都没有什么灾难或者异象发生,何以会惊动这么多生番闯入人间
    景泰听过也就算了他才没兴趣去追究根由,如何应对这浩劫才是当务之急当即问道:“眼下情形,有什么想法?”
    户部、兵部两位大人不开口,温锦迁则直言,这是他的本份:“如今遭逢生番作乱的是南境但真正堪忧的却是中陆和东疆”
    燕南境被生番攻入,虽然当地驻军奋力抵抗,可是不难预见的,南境被打穿是迟早之事,到时候大燕根基核心所在富饶中陆、东疆便会暴露在生番巨大的威胁之下
    景泰没应声,转目望向了兵部尚书,后者立刻开口作答,燕国的西征南讨,基本都是从西、北两地抽调、集结的兵力对中、东影响不算太大,特别中陆是睛城的所在之处,卫戍加坚固以兵部尚书的意思他们的实力足够应付劫难,不必太担心
    武夷卫大掌柜诸葛小玉却摇了摇头,冷脸冷口:“我大燕南境中的生番,现在还不如南理国内的生番多另外据探,如今南荒中还有怪物在陆陆续续地走出来具体山中还藏了多少…不得而知”
    尚书闻言十足吃了一惊,失声道:“怎会这么多?”
    进入燕国南境的生番,还只是前锋罢了,按照现在的情势发展下去,仍在山中、还在南理的生番迟早会涌入大燕,现在看来还算稳固的中陆、东疆,到时候是否还能安全依旧,可就不好说了
    听到兵部尚书的惊呼,景泰对他冷晒道:“锦迁刚刚才说过,这次浩劫远胜以往,生番规模惊人庞大,怎么,你没好好听么?”
    尚书大人不敢应声,温锦迁及时另起话题,算是打了个圆场,燕国讨伐草原的大军主力已经回到国内,北境中兵力充足,为今之计当把这股力量尽快调遣过来,南疆算是没得救了,不用在理会,只要加强中、东防卫,保证生番不会再进一步突破,燕国的根基就不会被动摇待坚守上一阵子,等生番躁动平息,它们自然就会退走
    这些怪物吃人、杀人,但毁不掉沃土良田,也不会带走金银财富,只待它们撤走,到时候无论是南境还是南理,依旧还是大燕的
    温锦迁的话依旧不好听:“只凭北方军队,也不一定能挡住生番、保住中、东”
    兵部尚书接口道:“为求万全,是不是把高原上的兵马也撤下来?”
    以西征燕军所处的形式来看,大军回撤肯定会被回鹘人追打,损失在所难免,但家国有难也实在顾不得太多了,没什么事情比着保住大燕的根基腹地重要
    对兵部尚书的提议,御书房中其他几人都点头复议,可是景泰皇帝却不置可否,低下头开始自顾自地思索起来……
    好半晌过去,景泰才重抬头,说的话却和现在的局面不相干:“我原本的打算是,待平定南理之后,把那支大军再派到高原上去,让穆桐去增援周景,两军联手,稳稳当当打破仁喀,之后再长驱直入、攻袭回鹘至于北方撤回的兵马,留于国内添做后备,随时有事他们随时都能出征”
    说到这里,景泰问温锦迁:“锦迁,我问你,回鹘在高原上的兵力,和他的国力比、和我们的兵力比,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万岁的问题不怎么清楚,但温锦迁完全能明白,回答得仔仔细细:“回鹘打进高原的兵力,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