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色生枭-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锥根本不提自己的事情,直接把最重要的消息奉:“大帅安然无恙,只是受了些伤,一时间难以行动。”镇西王是王爷也是西军统帅,战时秦锥这些老部下都习惯称其为大帅。
    丑汉子的声音嘶哑、难听,但这短短的一句话落在小捕耳中,不吝于天地间最最动听的仙乐,瞬间里巨大的喜悦从心底炸裂开来,之前无数担心、忐忑都在此刻一扫而光,但汹涌的快乐却没能变成清脆笑声,而化做哇的一声大哭。
    丰隆笑了,哈哈大笑,喜不自胜,眼睛通红。
    白白胖胖的李三一边满口吉祥话,一边抻着衣角不停地抹眼泪……
    待大家情绪稳定下来,秦锥说出事情始末。苦水关经营多年固若金汤,镇西王又从西疆抽调重兵增援雄关,战事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打得很激烈艰苦,前线也完全能坚持得住,直到镇西王遇刺。
    按理说要潜入雄关行刺王爷,根本就时间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宋阳做不到,罗冠甚至云顶也不行。可刺客若是更凶猛的高手呢?
    刺客是两个人,身手都高绝无比,远超普通人的想象,且配合默契,显然提前经过精心筹划。宋阳点了点头,心里大概有了判断,能做成这件事的,也只有国师和花小飞了,而且单独难成事,非得两人联手不可。
    不过人力有穷尽,即便是天下第一、第二联手行刺也没能杀掉目标,但王爷也身遭重创陷入昏迷。这对吐蕃人来说已经足够了,行刺后还不到一个时辰,城中的一支两千人的队伍突然哗变,造反同时也把‘镇西王已死’的谣言散步开来,可中军将领总不能抬着昏迷中的镇西王去巡军辟谣,苦水关中军心躁动。
    宋阳叹了口气,他还记得在燕子坪伏击国师那次,对方是带了一营南理骑兵来的…燕顶能带一营南理兵来打小镇,自然也能在苦水埋伏下另一队兵。
    苦水关中一乱,城外的番子立刻发动攻势,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还有国师的手段和设计,否则就算城中有小小哗变、就算镇西王昏迷不醒,苦水关也不至于被番兵就此攻破。不过后来再发生的事情秦锥已经没心思去了解了,他和其他红波卫全都忙于守护王爷,他只知道就在当晚、还不等他们把王爷转移到后方雄关被番子便攻破。红波卫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护着镇西王突围逃难。
    不同于青阳、唐楼这些普通城池,苦水关南北两端有长城延伸,只有两座东、西两座大门。
    常理推断,秦锥等人应该走东门,护着王爷向后方逃亡,可当时敌军涌入、苦水关内乱成一片,番子对镇西王势在必得,破西门而入后大队骑兵直奔东门而去,务求生擒王爷。另外刺客高手在重伤王爷后也没有逃到城外,很可能在东门附近伺伏。
    是以红波卫决定冒险逆行,没走东门反而趁乱跑奔西门,这一路的凶险自不必说,总之这一步险招走对了,他们逃到敌人身后、跑到高原去。
    番子没能找到他们,但一伙人护着镇西王藏身吐蕃境内,也没法和后方联系,变得下落不明了。
    再后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镇西王伤势稳定下来,不过长途跋涉穿还力有未逮,秦锥受命混入关内送信。南理西疆大片疆土落入番,秦锥要在没有任何支援与补给的情况下穿越大片敌占区,几次遇到凶险,逃脱敌人追捕时也受了不轻的伤,但总算成功完成了使命。
    小捕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给三姐、给红波府传,把好消息转告家里人。
    镇西王太平无事,大家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不过说到救人也不是件容易事情,旧时边境已经完全被番子封锁了,除非南理大军一路打过去,摧毁掉番子的防御,否则都接不回来王爷,对此宋阳也没太多好办法,只能又跑去请罗冠帮忙。
    当天夜里罗冠就连夜启程西去,受宋阳所托、按照秦锥指点,赶赴高原去接应王爷,如果能把人偷偷带回来最好,若是暂时没机会,王爷身边多出一位高来高去的大宗师,安全也能有所保障。
    宋阳本来想亲自跑着一趟的,一来他是红波府的女婿、二来凭着他的应变和武功也完全有资格去担下这件差事,可大军的士气皆因他而来,如今他不单单是个富贵侯爷,还是南理的征西大元帅,这个时候如何能够离开,连秦锥都劝他:你是撇下大军去高原,要是王爷知道了一定不许你再娶他闺女……
    不过大宗师不是一人独行,他身边还跟了三个人,前两个是七八下,兄弟俩身手不错经验更是老道,潜行途中有他们在能帮大忙;另一个人则是‘先皇帝’陛下贴身近卫李逸风,他是丰隆主动派来帮忙的。
    四个人的小队,规模不值一提,但十足十的精锐,只要别惹到大队敌军或燕顶、花小飞那种强到离谱的高手,也实在没什么危险能难得住他们了……
    就在宋阳等人得知镇西王平安无恙的大好消息的第二天,大军正继续向西前进时,他又收到来自凤凰城的传,中土最近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战事:
    燕国挥兵北,强袭犬戎。
    正如瓷娃娃和大可汗讨论的样子,燕国要趁着犬戎与回鹘打得焦头烂额之际,狠狠去占草原一个大便宜,这一战大燕势在必得,调遣重兵攻势凶猛,狼卒正节节败退。
第一二六章 公道
    ‘千年前’通讯落后,消息往返耗时漫长,何况犬戎与南理一在南一在北、分据中土两端。WwW。算一算时间,大燕向北动兵的时候,宋阳这便应该刚开始从青阳突围、燕子坪火烧番军主力是还没影子的事情……话说回来,如果景泰、燕顶得知番军会在折戟沉沙,他们会不会去攻打犬戎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宋阳之前已经收到谢孜濯自沙民处传来的雀书,大燕与犬戎开战在他意料之中。
    南理这边,宋阳率领的反攻势如破竹,连连收复失地。而青阳城大捷、燕子坪怒焰的喜讯也传遍南理四隅,城镇田间、妇孺皆知常春侯用一把大火毁掉了番贼的主力,于绝境中突然翻身、反败为胜,神奇侯爷继续延续神奇,只是这一次的‘神奇’远胜以往,要在神奇之前再加上‘疯狂’两字,除了这两个字,南理人实在再找不出合适的形容
    至于佛家圣地也被大火无情毁掉的事情,施萧晓早就和宋阳商量好了说辞,无艳佛主的亲笔信传边南理境内大小寺庙……随着宋阳在燕子坪杀敌的消息扩散同时,自有高僧向佛徒们解释着另一件事:常春侯封邑一把大火,即便是佛家业火、被杀掉的也都是该死之人,毕竟也是一场天大的杀戮,新添怨魂无数,亡魂怨念不散迟早化作恶灵为祸人间,是以佛主以圣地为他们陪葬,妙香吉祥地随吐蕃番兵共赴地狱,以佛家至圣清宁地永世镇压恶灵,永保人间太平。
    迫不得已的陪葬变成了主动的法事镇压,又是‘永保人间太平’这样一个大题目,佛家圣地被毁不仅没让南理人颓丧,反倒让佛主施萧晓的声名更上层楼。
    不久之后南理的反攻又有了重大突破,于洪口大破番军集结的残部,西疆重镇重回南理人手中,这一仗打得殊为激烈,双方都损失不小,但恶战过后跟在宋阳身后雄赳赳气昂昂进入雄关的队伍,比起当初刚刚开始反攻青阳时规模却更加扩大了。
    如今的征西元帅可不是原来那个手底下只有野人鬼兵、小打小闹的常春侯了,不由得宋阳不感慨:打胜仗就是不一样。
    摧毁敌人主力之后战事变得再顺利不过,朝廷对增派援兵的请求答应得也再痛快不过,没过多久便又组织了三万人送到前线;西疆中的游散队伍聚拢得也空前迅速,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来投效、归队的士兵竟超过了两万人,十足让人大吃一惊。不过仔细想想,败时观望、胜时支持这也是人之常情。
    现在宋阳身后足足凝聚了七万雄兵,行军时一眼望不到头、宿营时帐篷直连地平线、打仗时更是一冲一大片,说一声铺天盖地也不过分,宋阳和小捕两口子都没出息,一看自家的阵势就笑得合不拢嘴。
    夺回洪口后,征西大军暂时止步,从反攻开始一个多月打下来,队伍需要一次真正的修整。
    虽然已经情势逆转,但吐蕃人的抵抗十分顽强,让南理士兵伤亡不小,军中许多建制都被打残打伤、不少队伍缺编,为了保证战力就得重新编组队伍,且这其中还有不少名堂,不能胡乱拼凑,要兵种搭配合理;对有独立番号的队伍尽量予以保留;宁可把两个只剩五成士兵的千人队拆成五个二百人队,然后再补充进五个八成千人队,也不能直接让两个五成凑出一支满编千人队等等……当然这些麻烦事都有阿难金马和南理将军去做,也不用宋阳操心什么。
    借着这段时间,由施萧晓派来随军的高僧在准备一场法事,来祭奠不久前曾在此苦战、最终功亏一篑英勇阵亡的大将谷应春。
    洪口城内一片忙碌,人人都有事情做,只有大元帅和公主殿下,一如以前在封邑时的状态,甩着手当他们的大掌柜和二掌柜。
    宋阳暂时止步于洪口的时候,回到凤凰城的任初榕请二哥陪伴着,一起去拜访左丞相胡大人了。郡主并没在相府待太久,半个时辰不到便起身告辞,而她走后胡大人又吩咐管家备轿,急匆匆地去了刑部杜大人府上。
    丰隆‘死’后,南理设六位辅政大臣,掌管朝政、辅佐小皇帝福原,其中真正实权在握的一是镇西王,一是左丞相,刑部杜大人也算有根基有实力,另外三个不能说是摆设,但至少不像前三位那么‘关键’,如今镇西王不在朝中,真正大事都是胡、杜两人商量着办。说实话单就性格而论,胡大人觉得自己真和老杜合不上来。刑部尚书活脱脱就个年轻版的右丞相,一天到晚苦着张脸,轻易没啥表情,是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脾气,好容易开口说话也有气无力,好像这口气随时都会断了似的。不过他对国家对朝廷忠心耿耿、处理政事时见地不俗,胡大人就不和他计较了。
    胡大人是个‘光滑’人物,平时哪怕是对普通百姓、对地位远不如自己的小官都客客气气,唯独对杜大人没那么礼数,反正和这个人寒暄再多他也不搭理人,胡大人干脆不费那个力气了,落座后直接开门见山:“回鹘自犬戎撤兵,大军悄悄自东关转入南线…日子都订好了,从现在算起来,再过八天,回鹘会对吐蕃开战。”
    饶是杜尚书生了副死人性子闻言也大吃一惊,猛地抬起头,眯起眼睛望向胡大人:“当真?你如何知道?”
    大漠之王掉转矛头,大军调离草原准备去打高原,这可是绝密的消息,外人、别国绝难获知。
    消息是谢孜濯通过谢门走狗传回南理,分别送到了洪口宋阳和凤凰城初榕的手上,刚刚任初榕拜访左丞相就是为了这件事。
    “消息千真万确,要不我吃饱了没事么,来消遣你。”胡大人笑呵呵的,看着杜尚书那副吃惊的样子,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得意,原来这世上还是能有让你个闷罐子张嘴瞪眼的事情啊…左丞相咳嗽了一声,收敛笑容开始说正经事,他此行可不单单是为了送上一个消息的。
    左丞相说话时,杜尚书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坐在椅子里低头听着,不曾去插口问上半句,但是和平时不同的是,他在眨眼睛…越听,眼睛眨得就越快、越用力。
    半晌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