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神探蒲松龄系列-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但那年轻人大汗淋漓,哪敢作答。

    蒲先生见状,走到县令身边耳语几句。县令点点头,最后判了凶手被充军,而酒店儿子则被绞杀示众,勉强留了全尸。

    槐兄半醉的声音,又将我从四年前的回忆中恍然拉回了酒席,他笑着举杯说道:“无意冒犯,说不准店家的人与凶手还有关联呢!”

    “魏槐兄弟,实在厉害!今日有幸相会,真是我蒲松龄的运气!”蒲先生也是双颊微红,他兴奋地与槐兄大声嚷着,连连碰杯。接着,蒲先生又将后续查出酒店儿子是主谋的经历全盘托出。

    王御使听得,惊讶得合不拢嘴。槐兄则不时笑着点头。讲完之后,蒲先生面带歉意地对王御使一抱拳,道:“王御使,之前并未将完整实情相告,我实在太过失敬!”

    王御使大笑三声,对蒲先生一拱手道:“蒲先生的才智,我王某人相差太远!佩服佩服!”

    蒲先生举杯答礼,又转向槐兄道:“魏槐兄,此前确曾有人隐约感觉凶手假托尸变的诡计,但能挖掘更深,洞悉真正幕后主谋的人,你可是第一个!容我向广平名捕致以最高的敬意!”说着蒲先生举起酒杯摇晃起来。

    我和王御使也纷纷起身,陪着蒲先生一同向槐兄举杯致意。槐兄连忙起身回敬。

    觥筹交错之间,早已满面通红的王御使忽然起身,摇头晃脑说道:“诸位,莫过于贪杯,明天我们还有工作。”说着,他又摇摇晃晃坐下,将酒杯放在了一旁不顾,打起盹来。我不禁暗暗称奇,这般气氛之下,王御使居然还对工作之事念念不忘,半醉半醒间竟然还劝诫起来,好一个责任感强烈的御史!

    蒲先生、槐兄和我虽是醉了,但未失神志,纷纷点头称是。我们三人寻思天色已晚,便相互拱手告辞,喊来府内的仆人搀着王御使,各自回了早安排好的房间睡下。

    朦胧间睁开眼,我见屋内早已金光遍地,料想已经时候不早。我伸个懒腰,便连忙掀开被子,起身换装。我心中暗想,幸亏有王御使昨夜劝住,不然今日恐怕不知道要宿醉到何时,岂不是误了正事!着装完毕,我便推开门向书房走去。

    听书房传来交谈声,我想到这定是有人早已醒来,在查案了,于是我连忙加快脚步。刚进门,只见书房里,蒲先生正坐在案上一心一意翻阅卷宗,王御使和槐兄两人,则在神情严肃相互交谈。眼看自己成了最迟一人,我心中不免尴尬丛生,却也只得轻轻叩了叩门。蒲先生听到,连忙抬头。看到门前的我,他笑道:“果然姗姗来迟,飞。快请进。”

    我不由脸上直发烫,便连忙踏进屋,对三人拱手致歉。

    王御使却愧疚道:“昨夜我只顾畅饮,没来得及劝诫诸位适可而止。果然耽误了今天的要务,这实在是我的失责。”

    我听了一惊:“王御使难道忘记了昨天我们停杯散席,正是听从了特使的劝诫?”

    王御使自己却吃了一惊,他惭愧地摸摸下巴的胡须,道:“只记得昨夜听蒲先生讲尸变的真正主谋是店家儿子为止。其余的事情,实不相瞒,全都忘记了。原来是我不经意扫了诸位的兴致么……”原来王御使当真是酒后真言,这顿时让我对他更生敬意。

    蒲先生笑道:“也是多亏了有王御使,不然我们这几个人,恐怕现在还在床上倒头大睡吧!不过话说回来,昨天一席,可真是酣畅淋漓,足够尽兴了!”说着,蒲先生笑着环视我们三人一圈,又道:“闲话不多说。飞,今早你与周公相会时,我们三人已取得了些进展,现在便说给你听。”我连称惭愧,赶忙落座。

    蒲先生悠然道:“飞,杯弓蛇影的典故,你绝对听说过吧?”

    我笑答:“蒲先生,在此的我们四人,可都是科举考生。如此脍炙人口的典故想必都有所耳闻。”话音刚落,我心中忽然一惊,忙问:“蒲先生,莫非……你是言下之意,是广平的李如松县令正是如此病亡?”

    蒲先生笑而不答,将手中的卷宗递给我,说道:“卷宗上记载的,正是李如松县令这四年来遭受的第一起行刺。更重要的,也是唯一一起有实质证据证明,他确实曾受到生命威胁的一次。”

    “这话怎讲?”我连忙接过,一面问道。

    “上午的工夫,我和魏名捕两人依着蒲先生的意思,调出卷宗,查取了所有李如松县令的遇刺案。”王御使抱臂答道,“经过我三人查证,李如松县令遇刺从四年前开始,两个月前为止,一共发生十五次。这十五次行刺中,李如松县令的表现,出奇一致,全部是在梦中突然惊醒,大叫‘有刺客’。每发生一次,衙门的卫兵捕快便要手执兵刃,在府内恨不得掘地三尺般仔细搜查,但却无一例外,一无所获。”槐兄也开口补充道:“虽然后十四次的搜查没留下任何物证,然而第一次却有物证保留。飞兄,请看你手中的卷宗,蒲先生为你标了书签的位置。”

    依着槐兄的指示,我翻开卷宗,仔细阅读。只见卷宗上书写,四年前一个夜晚,李如松县令被突如其来的响声惊醒。他隐约感到有东西打在床上,便连忙点起蜡烛查看究竟。却不承想,床楣竟赫然插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深达一寸多。

    我心中暗暗吃惊,仍然继续读下去。而接下来的记载,终于让我忍不住喊出了声:“什么?门窗紧锁?这怎么可能?”

    我惊奇间,连忙抬头环视蒲先生、槐兄和王御使。但他们三人却一致地低头不语,做沉思状。

    少顷,蒲先生开口答道:“飞,先不提刺客是如何将匕首插入门窗并锁死之屋内的床楣上。你且留意,在这第一次行刺之后,李县令其后所遭遇每一次的行刺,都没有再发现这样的匕首了。”言罢,蒲先生苦笑了起来,道:“飞,试想,在一间完全封闭的房间内,半夜有匕首忽然飞剁在床楣上,这足够令大多数人心惊肉跳、唬个半死吧?更不提若是李县令心中有鬼……”说着,蒲先生转向了槐兄,问道:“魏槐兄,敢问李如松县令在任的风评如何?可有仇人?”

    槐兄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蒲先生苦笑道:“若是李县令心中再有亏心事,认为自己遭人记恨,一定会受惊不小!”

    一旁的王御使不屑地撇了撇嘴,叹道:“李如松,取了前朝名将之名已是大为不敬。竟然本人还是这般胆小鼠辈,甚是有辱先祖!”

    蒲先生哑然失笑,继而说道:“言归正传,诸位认为我所提出‘杯弓蛇影’的设想,是否成立呢?”

    “心中有所忌惮的胆小县令,超乎常理的行刺手段……”我沉吟片刻,点头道:“很有可能,所谓杯弓蛇影,不正是杜宣误以为自己吞蛇,因此才成疾吗?若不是日后自解心结,恐怕也有因病而亡的可能。”

    话音刚落,槐兄也开口道:“我同样认为蒲先生的推论成立。在李县令临终前几个月,他遇刺的频率非常之高,这是诸位在卷宗上也可以查阅到的。事实上,我看他这四年内的遇刺频率,始终随着他病情的不断加重在上升。”

    蒲先生点点头,自行补充道:“倘若真有刺客试图刺杀李县令,他在数次失手后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还从未被衙门府的卫兵捕快发现踪迹,这实在过于荒谬吧?”

    槐兄连连点头称是,道:“丝毫不差,李县令在几次遇刺后甚至为了抽调卫兵放弃了门岗,找来共一十五名卫兵捕快,每天夜里围着宅邸四周守护。若真有刺客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下手,也真是天神下凡了!”说着,槐兄猛一拍手,叫道:“几乎忘了这事!在李县令病亡前的一个多月,一天中午,他在公堂案上昏昏睡去,不一时忽然惊醒,我们几名捕快眼睁睁看着他失声哭喊‘有刺客’!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依照诸位的意思,这李县令当真是窝囊到被自己吓死了?”王御使唏嘘叹道。

    言罢,屋内的我、蒲先生、槐兄、王御使四人尽数面露苦笑。

    “然而,”王御使严正道,“即使上报李县令因受惊病亡,可我们终究需要弄清,首次行刺之人是何身份、刺杀又是怎样实施方可。如可追究,更当揪出刺客问责。”

    我、蒲先生和槐兄三人听得,纷纷点头称是。

    蒲先生嘴角微扬,笑道:“破解这等诡异的行刺,可比狐女传说要有趣得多哩!诸位,请容我也出一份力。”

    王御使连忙拱手称谢:“既然蒲先生肯相助,我也安心许多,多有劳了!”

    蒲先生抱拳回礼,单刀直入问道:“既然如此,不妨我们先去行刺发生的厢房,巡查一番如何?”

    王御使和槐兄连连称是,便利落地领着我和蒲先生两人出了书房,绕过殿廊,来到李县令就寝的厢房门前。正当槐兄掏出钥匙,准备打开门锁时,蒲先生看见门锁上落了一层细细的灰,连忙问道:“看状况,这两个月内厢房是无人居住了?”

    槐兄开了锁,推了门。只见门上灰尘随着门一抖,悉数飘落,映衬在当头阳光下金光闪闪。槐兄答道:“说来很是惭愧,在李如松县令病故之后,不知是衙门里的哪位仁兄,传出了这间历任县令所居住的厢房里定有恶鬼的说辞。有好事者当真去翻阅了广平县的县志,无意间发现李如松县令之前的两任县令,悉数因病而亡,而三任前,还是前朝的县令,则惨遭旗人杀害。据传,在旗人入侵时,县令不愿投诚,坚持率领几个戍卫拼死抵抗。在被旗人俘虏后,与全家老小悉数被拖到这间厢房内,尽遭屠戮。”

    经槐兄一说,我登时感到厢房内阴气重重,顺着大门飘然而出。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蒲先生闭目长叹一声,随着槐兄踏进了厢房。

    槐兄收起了钥匙,淡淡说道:“于是,坊间传出谣言,这背负国破家亡之深仇的前朝命官,在被斩杀之时立下了毒誓,要每一任在此的鞑虏狗官死于非命,故此当朝算上李县令在内的三任官员尽数未得善终。”

    王御使也跟着蒲先生的脚步进了门,道:“然而,这恐怕终究只是坊间传言……”

    槐兄苦笑答道:“但发生在此处,李如松县令遭受刺客威胁却是真实发生的。某个人,在当天夜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上锁的房间内,到李如松县令的身旁,将匕首狠狠插进了床楣处,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我随着王御使迈步进屋时,蒲先生轻笑一声,补充道:“卷宗上的确有所记载,府内的衙役闻得李县令的惨叫,急忙前来搭救时,却察觉厢房的木门被紧紧锁住。还是被吓得屁滚尿流的李县令爬到门边,用钥匙将门打开的。至于门锁唯一的钥匙,始终被李县令挂在脖子上没被人动过。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王御使连声应和,叹道:“如此说来,莫非当真是来无影去无踪,有上天入地、飞檐走壁神通的鬼怪所为?”

    蒲先生哈哈大笑,对王御使道:“王御使何必轻言放弃。神棍如我之人尚未断言,御史大人却怎能疑神疑鬼?”

    但是,分明感到屋内阴风阵阵的我,却丝毫没有蒲先生的乐观,只是紧锁着眉头打量屋内的装潢布置:只见这间厢房的四周布置,与其他的厢房别无两样。有趣的是,这间厢房四面环墙,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