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风天师南行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公,我也求您,请您答应她。”

    “上天有好生之德,贫道既然遇见了,就一定要管。”

    “多谢天师,我来世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情。”

    说到来世,喜婆婆更是泣不成声了。

    “傻孩子你哪里还有来世呀”

    石头听见这些,似懂非懂,只是喊着不让母亲离开自己。

    师父当年的教诲,又在清风的耳边响起。

    所谓“克阴扶阳法”,乃是绝处逢生之法,万不得已之时,不可妄用。克一扶一,被扶着虽然得救,但被克着永世不得超生,违背天道。施法者要受到天惩,会减阳折寿。

    事已至此,清风希望师父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可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第20章 母陨子重生 金井命案

“王大嫂,再过一个时辰,就是子夜时分,错过今天的子夜,我怕石头熬不到明天子夜。

    “天师,我决定了,我听您的吩咐”

    “好,再过一个时辰,我借太阴之光,增强你的阴气,瞬间会充斥你的全身,我会施法让你和石头元神合二为一,共用石头的肉身。此时你身上源源不断的阴气,会将石头骨髓里的尸毒吸附,可能会丧失自己的心智。这时我只有施法将你元神全部摧毁,石头才能彻底恢复足阳之体。”

    今夜的皎洁的月光,像给整个黄泉镇披上了一层白纱。王月娥嘱咐石头今后一定要听天师的话,母子两人在做着最后的告别。喜奶奶摸着石头的头,一股说不出来的悲痛,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时间不多了,子夜时分马上就到”

    清风从背囊中拿出“乾坤太极八卦镜”,口念“太阴借光咒”

    “天地阴阳,日月争辉,子时邀月,阳亏月盈子时已到收”

    一束强大的月光,从月亮上射来,照到“乾坤太极八卦镜”上,直接反射在王月娥身上。顿时王月娥的魂魄周围,充斥着蓝色冰冷袭人的阴气。

    “看来,太阴之气已经借到。”

    清风看着此时的王月娥,浑身散发着逼人的寒气,口念“合体决”。一道银光闪过,躺在洞外平地上的石头,浑身一阵颤抖,立刻回复平静。

    她睁开眼,声音都发生了变化。完全是王月娥的声音,却是在声嘶力竭咆哮着说话。

    “你们是谁”

    “喜婆婆,她和石头已元神合体,失去了心智。你快躲起来”

    “哈哈我要将你们碎尸万段”

    石头一跃而起,怒目圆睁,攥紧拳头,朝清风打过来。拳头卷起狂风,变成一道寒光,似一把锋利的剑劈砍下来。清风解下身上的“凌波软甲”,口念“火神咒”,软甲飞升空中,变成一道火墙,截住了下劈的寒光。

    一声清脆的呼喊声从石头的体内发出。

    那是石头的声音。

    “娘,您不认识我了吗我是石头呀”

    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王月娥恢复了清醒。

    “石头,我的好孩子今后要听天师的话,找到你爹”

    “天师,快点动手,我撑不住了”

    清风不敢迟疑,他心里清楚,王月娥已经吸足了太阴之力,要是长期和她纠缠耗战,恐怕无法完成克阴扶阳。为今只有趁王月娥元神封住恶念时,一举击中,才能让石头获得新生。

    “软甲附身”

    “凌波软甲”紧紧绑在石头的身上,燃起熊熊大火。石头体内的太阴之力,眼看就要迸发。

    “火华剑出鞘”一把火红的利剑从清风后背飞出,劈裂了刚刚冲出的太阴之力。

    万道寒光散向夜空。石头倒在地上,王月娥的魂魄消失的无影无踪。

    太阴之力超出了清风的预料,要不是因为师父的“三清印”护体,恐怕抵挡不了这么重阴气的冲击。幸好只是受了点小伤。

    一切安静下来,喜婆婆扶起石头,喂了点水。

    “石头估计天亮才能醒过来,我把他抱回石洞。明早还得劳烦你到镇子里弄着吃的来,我再给石头运下功,他就能彻底康复了”

    清风塞给喜婆婆一点碎银。

    “恩公不必见外,我明早一早就去。”

    早上东方刚刚发白,喜婆婆就急急忙忙赶去镇里。她想,按照往常时日,今天是镇里古佛寺布施放粥的日子。去的早些,自己要点稀粥喝,省下的钱,给石头买他最爱吃的叫花鸡。

    不到放粥时辰,喜婆婆已经到了寺前的空地,僧众刚刚开始安排搭灶熬粥。可是像喜婆婆早早来排队等候的人,却不如往常多。以前除了独居的老人,街上的乞丐,甚至连好些懒汉都起大早,来混个肚子溜圆。

    过了半个时辰,热气腾腾的稀粥开锅,喜婆婆领了粥,碰见几个经常领粥的老人,聊起今天古佛寺前的冷清。

    “喜婆婆,你还不知道吧镇里出大事了,好几条人命呢你还不知道,那些懒汉都跑那边看热闹去了。”

    “怪不得,这一大早的竟少了这么多人领粥。吃完粥,我还得去金井街呢”

    黄泉镇金井街商户众多,在方圆百里,当属繁华集镇。顾不上多耽误时间的喜婆婆,喝了碗稀粥,赶往金井街张记叫花鸡店。

    说起这金井街的来历,也有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城里有家渔行,老板姓张,平日里乐善好施。一日,河边贩鱼,碰见一个人在叫卖一只被抓的大青蛙。这青蛙奇大无比,腿被人拿藤条绑的紧紧实实,看着快不行了。张老板看见这蛙着实可怜。就买下了,转身放回了河中。

    当日回到家中,妻子发现今日银子少了不少,张老板说了今天的遭遇,妻子埋怨了半天,唠叨着说,救一个青蛙,它又不知道感恩。当日半夜,张老板梦里被一个年轻人背着,来到自己街上的水井边,年轻人放下他,自己一头跳下去。不一会,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被捞了上来。年轻人把金子塞给井边的张老板消失了。等张老板醒来,发现自己确如梦里一般,坐在水井边,手里是一块沉甸甸、闪闪亮的金子。张老板不久请人在井边立碑纪念,人们都知道这井出了金子,都叫金井。生意人最图吉利,慢慢的,店铺林立,不知何时,这条街也叫成了金井街。

    买了一只香喷喷的叫花鸡,捧在手里,想着石头醒来狼吞虎咽的样子。好久没有的欢喜挂在了脸上,急急忙忙就往后山赶。

    穿过金井街是通往后山的必经之路。好多人在围观,把古老的金井堵的严严实实。经打听,这正是古佛寺门口有人说过的命案现场。喜婆婆向来胆小,也就不凑前去看那个热闹,只是听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

    金井里扔了十几具尸体,各个死相狰狞。身上的血都被吸干了,干瘪的如泄气皮囊。

第21章 念机缘收徒 清风亲探

喜婆婆越听,心里觉得越怕,匆匆不厌其烦的给人说好话借过。

    喜婆婆看后心肝都快颤起来了。胸口像有人敲鼓一样,回到山洞,看见刚醒来的石头和清风,才算松了一口气。

    “石头,你饿了吧”

    “喜奶奶,我不饿,我想我娘了”

    “好孩子,想想你娘,你更应该好好吃点东西,才能养好身体找到你爹。”

    清风也劝了一句。

    “喜奶奶说的没错,吃饱了才有力气找你爹。”

    石头开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起来。

    喜婆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

    “我娘不在了,天师您救了我的命,您本事那么大,我想和您学本事,今后扶危济困”

    “呵小小年纪,竟还有这等胸怀实在难得”

    “我这几日身体好了,就给您磕头拜师”

    石头虽有点虚弱,但精神头已经恢复了正常。

    “不急,我答应过你娘,要帮你找到你爹爹,等找到你爹爹,留在你爹爹自然有人管教抚养。哪里还用学这些道术”

    喜婆婆看见石头拜师学艺心切,便在一边帮衬石头说话。

    “恩公,出家人讲究一个缘分,是吧”

    “喜奶奶说的没错我们出家人随遇而安,就如同水中浮萍,随缘而行。我与石头和您,都是修来的机缘”

    “恩公,您又救了石头的性命,对石头一家恩同再造父母之恩也就如此吧这孩子有孝心,嫉恶如仇,正直仗义。他刚刚恢复,需要快点恢复元气,和您学学道术,还能帮助他强身健体。您就收下他吧”

    清风思忖片刻。

    “好吧,既然石头和贫道有此机缘,贫道答应收他为徒,但贫道有两个条件。”

    “石头,你这孩子天师已经同意做你师父了,你还不叫师父呀”

    喜婆婆拍了拍石头的额头

    “师父,您说吧,只要您肯收我,不用说两个条件,就是一万个条件我都答应。”

    清风一脸严肃。

    “贫道可不是和你开玩笑这第一个条件:学道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这第二个条件:人生在世,父母为天地,今后如果你们父子能得相认,和师父是否继续学道,再做商议定夺。”

    “好,徒儿拜见师父”

    石头硬撑着坐起来,行跪拜拜师大礼。毕竟身体还并未恢复,身子一软,栽倒在地。在旁的喜婆婆连忙过来搀扶。

    “石头,你不用着急,待这几日恢复体力,师父摆坛,正式收你为徒。”

    “师父,那我这几日岂不浪费时间了”

    “师父这几日会安排你学习道家典集。”

    “学典集有什么用又不是法术。”

    “谬论,人不读书,心智如蒙纱怎能思悟天地人间之事今日起,你就随师父学道德经。”

    “就是诸子百家之中的老庄”

    “看来你母亲着实善良贤惠,早早教你读书识字”

    “在故乡,我上过三个月的私塾诸子百家,是我爷爷给我讲的。”

    “今天为师就教你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师父,这什么是道”

    “天地人间,皆有道,万物万事由生到灭,由胜及衰,皆遵循理。”

    “那这理有什么用呢”

    “顺理不为,可以修身,顺理而为,可以济世”

    “那我们学法术,就是解厄去危,降妖除魔,哪里用的着这些深奥的道理”

    “心不明,何以度人”

    “师父,您说的这个我懂,自己心里不明白,怎么去让别人信服呢”

    “哈哈孺子可教也”

    “可是师父,学这可以济世我就不明白了。”

    “道教炼丹之术,可炼医治世人之药,这是不是济世”

    “救人治病达到安民,当然算济世。”

    “道家无为而治,可劝君王与民休养生息,这是不是济世”

    “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当然更算济世。看来,这写道德经的老子,可不是一般人呀师父您可给我讲讲。”

    “今后要尊称太上老君。”

    “师父那您快讲讲这太上老君的故事。”

    “传说老君的母亲理氏有一天在河边洗衣服,忽然上游漂来一个李子,她将李子捞了上来,后来口渴吃了下去,之后便怀孕了,然而怀了“八十一年”的胎才把老君生了下来。生下来便是满头白发而且能开口说话。“

    “这可比读经有意思多了”

    喜婆婆拍拍了石头的后背。

    “你这孩子,想什么呢和你师父好好学吧”

    说完,给清风端上一碗肉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