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魔改全世界-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心悦一副恼羞成怒的姿态,气的来回踱步,小脸上满是愤怒导致的红晕:“而且从那个李智伦身上取下来的素材标本,都没分配给我……们。”

    崔尚焕也就算了,毕竟那是个精神韩奸,无脑华吹。

    李智伦来一趟华国,就恢复到了壮年的全盛时期,虽然远远不如大教皇菲尼克斯和张千秋宗师直接回归少年的大机缘,但也足以让人眼红。

    女人对于外貌年龄变化是最敏感,最关注的。

    通过这件事,她觉得,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着星球盖亚意识,气运管理员。

    那么,祂一定是个类似计算机的存在,没有自主思维能力的弱ai,需要强化,需要改造!

    对于小学妹的打抱不平,颜安青只是微微一笑,温声道:“李智伦在韩国,也算奢遮人物,来这边吃点苦头,敲打一下也好。”

    “况且,气运是分不薄的。”

    “所谓气运,在于聚集众人智慧和力量。”

    “越多人认可你的理念,愿意按照你的想法去走,你和认可你的人,气运就会越来越强。”

    说到这里,颜安青止住了继续倾诉的念头,话锋一转:“当然,这些话只是我个人理解,观点里面掺杂了许多主观情绪,你如果不认同,可以当做胡言乱语,不用放在心上。”

    实际上,本来姜心悦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却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颜安青补充了一句之后,学妹却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粉色镜框,迟疑地点了点头:“你的理论,的确更符合实际情况,仔细想想,历朝历代,都是老百姓认可的潜龙,才能登临王座,战胜一切宿敌。”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也说过吗?‘百姓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现在看来,已经完全契合你的这套理论了。”

    话音落下,颜安青并未立刻开口接话茬,而是静静等候了一会儿,留给姜心悦思考的时间。

    片刻后,他才轻笑道:“古代时候,那些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受教育程度不够。”

    “像《管理学》这种屠龙之术,都被文人把持,接触不到学习的路子,他们就开始胡乱册封一些各怀心思的大将军、国师、元帅。”

    “像这种,老百姓心里不认可,表面上不说什么,私下却当成笑料,这才叫自毁气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有一套自己的章程,按规章制度行事,才是煌煌正道,大家气象。”

    “所有人朝着一个目标,一个理念,齐心协力,共创辉煌,气运只会相互激发、加持、补充,悠久绵长。”

    说到这里,颜安青瞥了眼时间,眉梢微挑:“我去实验室了,改天再聊。”

    在他的认知中,现在的华国,就是气运最炽热的时刻,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严格意义上讲,全球各国,在大时代中,都有机会更进一步。

    甚至是两步、三步、四步!

    大风已至,除了赖在地上不肯走的,都会乘势起飞。

    “……”

    姜心悦沉默地思考着两人刚才的对话。

    当她回过神来,发现颜安青已经离开了宿舍。

    偏着小脑袋稍加思忖,她登录上自己的微博,将两人刚才的对话整理了一下,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她和颜安青不同,没有那么特立独行,偶尔也会发两篇群众不明觉厉的非关键性边缘研究论文,配合宣和科跟廉贞科的工作。

    “这里是我和一位不能透露全名的颜姓师兄的对话。”

    “关于气运的话题——只能称之为猜想。以我目前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素养,暂且无法论证其真实性。”

    ……

    六个小时之后。

    实验室里的颜安青放下手中烧瓶。

    视野边缘,挤出了小熊猫的身影。

    “这次,会是谁带来的成就?”

    颜安青下意识地翻阅了一下意识库里的角色资料大全,注意力多分散在那些被自己评定为“英”、“豪”、“枭”的人物身上。

    这就像是抽奖,即时回馈奖励机制。

    能给自己带来一种期待感、养成感和满足感。

    小熊猫又变成了慢吞吞的模样,仿佛之前那次的雷厉风行只是一场幻觉。

    它懒洋洋地揉了揉肚子,吹出一连串文字气泡。

    “恭喜玩家获得成就——【扭转概念】。”

    “你重新定义了‘气运’这个词汇,以自身主观意愿,强行扭转了它原本的意义。”

    “你试图以这个概念,诱导世人走上你所安排好的道路。”

    “当前主线任务完成进度:29/30。”

    看到这里,颜安青唇角微微上翘,笑意在银眸之中化开。

    显而易见,这是学妹姜心悦为自己带来的成就了。

    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李智伦的改造,没有收割到任何成就,是魔改过程太过保守,让他保留了过多的人类体征,不够显眼?”

    “还是说,‘狼人’的话题热度比吸血鬼略逊一筹?”

    “狼人改造计划,暂且延后。”

    “目前没有能够分配给它的时间和精力。”

    颜安青眼眸之中浮现出一抹思索之色:“【扭转概念】这个成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还算不错。”

    距离主线任务第三环完成,只剩一个成就!

    颜安青并不为此感到急迫、焦虑,只是按照最初就定好的魔改世界计划,安步当车,一点点填充细节,执行好每一个步骤。

    ……

    三周后。

    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新闻记者们,齐聚瑞典文学院。

    新闻发布会上,瑞典诺奖评议会宣布了这次的诺贝尔各奖项候选人/候选团队名单。

    大多是三选一、五选一,候选人竞争并不激烈。

    最具争议的,就是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了。

    候选人名单列表长的出奇,让人目不暇接,看的满头雾水。

    没能能搞清楚诺奖评议会这次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公布出来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名单上,写着一连串的名字。

    【东瀛木下怜雨,美利坚乔伊斯·格里芬,华国颜安青,俄罗斯约翰·克里斯洛夫,印渡雷纳·瑞迪,德国诺伯特·安东尼,法兰西加斯顿·路易斯……】

    有个人提名,也有团队提名。

    细细数下来,足有八十多个。

    这不符合既往规律。

    通常在四月份,评议会就会通过初选,把获奖者候选人名单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之间,五月底又会继续压缩,六月份出的最终角逐名单,最多只有五人。

    这次……

    情况有些不同。

    名单上每一名科学家,都做出了划时代的科研成果。

    每一个人拿着他们的研究成果,回到过去,都是改变世界的人物,都有很大概率获得诺贝尔奖。

    实在难以决断。

    现在,这群人同台竞技,最终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能够战胜群雄,摘取最终的荣誉冠冕。

    觉得没白来一趟的记者们,第一时间将这份名单传回国内,写上各种引人注目的标题。

    《震惊!本届诺奖最终提名者数量破百人!》

    《诺贝尔有史以来最激烈的竞争!》

    《最高荣誉,究竟花落谁家?》



    第92章 逆向预言,三环奖励!

    

得到诺奖提名的确切消息之后,颜安青就被蜂拥而至的同僚们堵在门口。

    各种道贺、恭维之词不绝于耳。

    虽然只是候选人,竞争者多到爆炸,堪称前所未有,杀出重围的概率只有八十分之一,但终归是一份荣誉。

    东瀛的村上春树,被七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却一次都没有真正得到过这份荣誉,被称之为文学界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文坛雅号“小李子”。

    可又有谁会觉得他写的是垃圾文字,不配称之为作家呢?

    提名已是荣誉,其光芒,不减分毫。

    颜安青脸上挂着标准化的笑容,一一敷衍了这些锦上添花的同事们。

    他面无表情地关上房门,第一时间登录上宣和科同僚们为自己准备的推特账号。

    “诺贝尔基金会、理事会、评委会、选举基金会主席、瑞典皇家科学院……”

    “虽然很荣幸被提名,但是我现在的研究任务很重,没有精力和时间做其他事情。”

    “请把我从候选人名单里去掉,谢谢。”

    “诺贝尔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公正的奖项,只要不遭遇意外事件,未来必然会越办越好。”

    二十一世纪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

    这条推特发出去,还没到十分钟,就有消息灵通的人,把它截图之后,转发到了国内微博和朋友圈里,甚至还翻译了下方许多外国网游们的评论留言。

    热搜榜话题瞬间变幻,买了热搜的娱乐圈明星们,这会儿只能自认倒霉。

    第一个转发者粉丝数量骤然攀升,而且都是活粉,不是僵尸粉。

    在此人转发的话题下,尽是网友们的评论和脑补加戏。

    “颜神牛逼!”

    “这一波表演,我先给你打个82分,剩下的,以六六六的形式给出!”

    “真踏马硬气!服了!

    “颜安青:诺贝尔奖?不领,滚。”

    “黑转粉!咱们国内的科学家,这么霸气的咩?”

    “新鲜出炉的颜安青表情包来了!(我爱科研,科研使我快乐jpg)”

    “楼上你随便用人家照片做表情包,不担心被查水表吗?侵犯肖像权了啊!”

    跟国内的欢乐气氛比较起来,国外的推特上,却是骂声一片。

    “这个华国人,太傲慢了!他以为自己生活在十个世纪以前吗?”

    “other fker……这家伙肯定是觉得自己没有获胜的希望,才故意这样说,他是在搏人眼球!炒热度!”

    “说得对,不要理会这个自作聪明的华国人!我们不讨论他,让他失去话题性!”

    然而,事态骤变。

    令这些人感到震惊的是……

    东瀛木下怜雨,美利坚乔伊斯·格里芬,俄罗斯约翰·克里斯洛夫……

    印渡雷纳·瑞迪,德国诺伯特·安东尼,法兰西加斯顿·路易斯……

    这些单人入选者,都做了和颜安青类似的事情,通过不同途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言辞各有不同,有文雅的,有粗鲁的,有不屑一顾单词回复的,也有长篇大论嘲讽诺奖评议会的。

    可本质上,这些科研工作者们所表达的内核,却如出一辙——诺贝尔奖?不约!

    不过,那些被团队提名的候选获奖者们,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给诺奖留下了最后一丝颜面。

    诺奖评议会究竟做了什么?

    为什么遇到这种情况?

    脸都快要被人家打肿了!

    看这样子,诺奖评议会像是几乎把各国的生物和医学研究方向的大佬们全都得罪光了?

    如果它身上的神话光环被摘下,不再被业界大佬们广泛认可,那么,它就只能和普通的慈善基金会相提并论,位格不知道要跌落几个档次。

    虽然诺奖评议会早就预料到了可能招致的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