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逐道在诸天-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李牧知道自己的忽悠成功了。
  短期局部灵气复苏,确实有可能出现,但那玩意儿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并且还非常的不稳定。
  在天地灵气不稳的情况下,普通内功修炼都危险重重,更不用说突破境界。
  真要是去尝试,机缘有没有不知道,反正“劫数”肯定逃不掉。
  听到了这个答案,张天师一脸佩服的说道:“道兄的向道之心,实在是令人倾佩!”
  这是真心话,这年头敢冒险突破先天的,都是道心坚固,奉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主。
  大部分人都会等到晚年,命不久矣之时,才拼死一窥先天之路。像李牧这种年纪轻轻就敢闯关的,江湖中已经绝迹。
  不等李牧继续说什么,就听到室内传来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
  “水、水……”
  襄阳王醒了,众人纷纷露出喜色。醒了就好,要不然大家的前期投资,就全部打了水漂。
  喝了一碗参汤,稍微恢复了一丝元气,就闻道一股刺鼻的气味,看着满地的……
  “襄阳王”忍不住破口大骂道:“哪个王八蛋吐得,简直就是……”
  似乎觉察到了众人的异样表情,“襄阳王”果断的收住了后面的话。胡闹归胡闹,他还是没兴趣自己骂自己。
  “赶快给朕……不对是给孤换个房间!”
  如果不是看“襄阳王”的脸色不对,大家都要忍不住笑出声来。有力气骂人,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
  搞清楚了状况,“襄阳王”冲李牧拱了拱手:“多谢真人救命之恩,往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小谷子会去办的!”
  甭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种充满江湖气的打招呼模式,总是容易令人获得好感的。
  当然,仅限于李牧这种江湖中人。要是让文武百官看到,非得气疯不可。
  不过眼下文武百官怕是顾不上这些了,京城已经杀得血流成河。背负了弑君罪名的文官集团,在政治上陷入了全面被动。
  这一波过后,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都无法阻挡勋贵集团重回权力中心,一家独大的政治格局将就此改写。
  李牧微微一笑道:“既然王爷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那就尽快回京主持大局吧!再拖下去,恐生变故。”
  既然是在演戏,大家就一直演下去。纵使识破了正德的身份,李牧也不准备拆穿。
  大明需要一场改革,在进行改革之前,首先得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
  如同历史上张居正改革,下令拆回天下书院,打破世家大族对科举的控制。
  武侠世界想要改革,不光要动书院,更要清除世家大族的武力。
  世家大族的实力不弱,一旦皇帝要动他们耐以生存的根基,势必要引起剧烈反弹,搞不好就是改朝换代。
  正常情况下,就算是皇帝想要冒险搞世家大族,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乃至宦官集团都不会支持。
  或许正德尝试了很多次无果,才搞出了眼下这一波。
  在政治面前,普通的罪名没有意义。只有皇帝被杀,触及了大家的底线。
  宗室、勋贵、宦官集团、以及文官内部忠于大明的保皇党,才会抛弃一切顾虑,提刀和世家大族开干。
  大概是不瞒内阁的背叛,朱厚照顺带连那帮家伙一起给坑了进去。
  若非故意放水,一帮文官凭什么能够掌控皇宫?
  内阁再怎么位高权重,皇宫内院还是皇帝的基本盘。在皇宫之中,宦官集团的力量都比文官强。
  如果李牧没有猜错的话,此刻京中已经血流成河,内阁一甘人等多半已经死无全尸。
  虽然李牧没有拆穿,可朱厚照还是觉察到了身份暴露,当即开口问道:“真人,朕的演技很差么?”
  李牧翻了翻白眼,指了指现场的众人:“陛下,龙虎山在江西、武当山在湖广,在加上京中这帮太监,总不能大家一起碰上了襄阳王中毒吧?
  如果贫道没有猜错的话,两位道友应该是被陛下提前招到了京城,刺杀案从一开始都在陛下的控制中。”
  想要同时算计了各方,宗室、勋贵的力量就不能动用,仅凭宦官的力量肯定不够,朱厚照必须要找外援。
  同皇室关系密切的龙虎山和武当,就是最好的选择。要是没有高手暗中保护,想必朱厚照也不敢那么玩儿命。
  “真人猜得没错,朕也是没有办法。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团势大,朕这个皇帝都快要被架空了。
  宗室和勋贵都是一帮胆小鬼,朕几次想要掀翻桌子,他们都不支持。迫不得已,只能出此下策。
  现在朱厚照已经死了,天下只有替兄报仇的朱厚炜。还请真人助我一臂之力!”
  听了朱厚照的解释,李牧再次翻了翻白眼。
  什么宗室和勋贵都是胆小鬼?
  分明就是被朱家奇葩皇帝给折腾出来的!
  要不是前面几任的皇帝被文官忽悠,一味的打压宗室和武将,也不至于让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等意识到了文官做大的恶果,这个时候又想起宗室和勋贵了,人家又不是傻子。
  万一前脚干翻文官,后脚又遭到皇帝打压怎么办?为了身家性命着想,大家自然不愿意冒险了。
  尤其是跟着朱厚照这种一看就不靠谱的皇帝,大家就更没有信心。
  “陛下,请人帮忙可不是靠算计就能够成功的。贫道现在想知道世镇西北,是哪个王八蛋给出的主意?”
  不同于以往,大明王朝的封地名为一方诸侯,实际上就是大号的地方军政长官,权力要受到各方的制衡。
  下面的主要官员任免权,主要财政大权仍然在朝廷手中,能够分润的只有地方府库。
  如同云南的沐国公,政治上基本上插不了手,军事上也仅限于卫所指挥权,还要受各方的监督。
  比云南更糟的是西北还有一堆藩王,都拥有各自的封地,压根儿就不受镇北公节制。
  比如说:西安有秦王、陇西有永兴郡王、兰州有肃王、宁夏有庆庄王、庆怀王……
  像九边军镇之类的,那都是直属中央野战军。同他这个新鲜出炉的镇北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唯一的价值大概是多了这个尊位,可以名正言顺的主持西北水利、道路建设。
  考虑到陕西的财政状况,怕是一千年也凑不出经费,只能自己想办法自筹。
  考虑到接下来数十年的天灾人祸,坐镇西北就是在替大明封印火药桶。若非华山派的根基在西北,李牧绝对不会接这个烂摊子。
  朱厚照打哈哈道:“真人,世镇西北不好么?这可是我朝,封出的最大一片封地。虽然穷了一点儿,想必真人也看不上那些黄白之物。”
  李牧冷笑道:“本来是很好!只是贫道夜观星象,发现灾劫之气正在从西北生起,逐渐向大明蔓延。
  接下来的数十年西北天灾人祸不断、民众十不存一,兵祸将席卷神州大地。
  这些的事情,钦天监不会没有向陛下汇报吧?”
  不开玩笑,这真是星象上观测出来的。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偏差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咕噜噜的喝了一碗粥,朱厚照缓缓说道:“正是因为天灾不断,才需要真人这样的高人坐镇。
  济世救民,乃大功德之事。真人乃大德之士,还请真人出手救西北万民于水火之中!”
  修道之人重功德、业力,古籍之中多有提到。虽然具体影响,现在没人说得清楚,但是李牧对这些东西仍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
  这方世界可是有超凡力量的,李牧相信老祖宗的智慧。道门先辈定下了“盛世隐,乱世出”的行事风格,必有其道理。
  略加思索之后,李牧开出了条件:“可以,但是兴修水利的钱,得由朝廷来出。”
  见朱厚照陷入犹豫,李牧继续补充道:“陛下无需担心,兴修水利的开销虽然大,但世家大族的家底更丰厚。
  贫道大致估算过了,只需一二世家慷慨解囊,就能够完成西北水利工程的修复。”
  听了李牧的话,众人的神色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显然,他们都没有想到李牧居然会鼓励皇帝去抄家。
  不过众人都没有反对,牺牲一二敌对世家,就能够拉拢李大真人上船实在是太值了。
  确定不需要自己出钱,讲义气的朱厚照果断表示道:“真人请放心,兴修水利利国利民,费用不是问题!”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喜,惊吓
  宗室、勋贵、厂卫联手,自然不是一帮嘴炮文官能够抵挡的。不等他们选出皇帝来,就提前下了地狱。
  看得出来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大家都在进步。好不容易翻身的勋贵集团,这波没有给竞争对手留下任何机会,一上来就将谋逆的罪名扣在了内阁众人身上。
  作为胜利者,此刻勋贵集团正带着残存的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襄阳王”入主皇城。
  张仑当仁不让的站在了首位,旁边是宗人令,身后是一帮勋贵,文官们的身影被抛在了老后。
  不是大家在搞事情,实在是京中文官高层全军覆没,一二品大员皆因牵扯逆案被咔擦了。
  剩下的虽然没有上断头台,但是因为派系老大参与谋逆的问题,现在他们还处于待查阶段。
  在嫌疑被洗清之前,他们是没有资格拥立新君的。要不然拿到拥立之功,又牵扯到了逆案,岂不是陷新君于不义?
  现在内阁空缺,六部主官空缺,一次性腾出了这么多位置,都留给了新帝安排亲信,已经是勋贵集团拿出的最大诚意。
  可以说“襄阳王”这波捡了一个大便宜,上来就能够提拔亲信,按照自己的意志重组朝堂。
  望着挂着白帆的马队,竖着“襄”字的旗号,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待队伍靠近,英国公张仑上前行半礼道:“张仑挟文武百官,恭请王爷入城!”
  规矩就是规矩,在履行完仪式之前,朱厚炜只是襄阳王,而不是大明天子。
  “不必客气,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再三确认不是自己眼花,前方的勋贵、宗室大佬们,一个个嘴巴都变成了O型。
  似乎很满意这一切,新鲜出炉的襄阳王“朱厚炜”摆了摆手,朝众人询问道:“再次见到孤,是不是很惊喜、意外啊?”
  惊喜没有感受到,但是从众人额头上的冷汗可以看出来,惊吓是必须有的。
  可是现在该怎么办?
  皇帝还活着,却已经向天下发了丧。翻遍历史书,都找不到这么奇葩的事。
  不过想想正德以往干得奇葩事儿,张仑可以肯定眼前这家伙,确实是原装的。只有这货,才能够干出这么奇葩的事。
  走到正德跟前,张仑尽量压低了声音问道:“陛下,这次玩儿的这么大,现在该怎么收场啊?”
  没法子前面大开杀戒,那是建立在内阁勾结世家弑君的前提下,现在皇帝还活着,那么性质又变得不一样了。
  必须要拿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天下人能够信服,要不然文官们非得暴动不可。
  正德拍了拍张仑的肩膀,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说道:“张公,你认错人了。
  孤是朱厚炜,先帝已经驾鹤西去。作为亲兄弟,我们长得像了亿点点,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政治智慧不低的张仑瞬间反应了过来:“王爷说得对。本宫见王爷想起了先帝,一时失了神,还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